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病因为感受"戾气",发热贯穿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发热是外感热病阳证的特有表现,根据张仲景的六经辨证,阳证可分为三阳证,即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太阳证为表证,阳明证为里证,少阳证为半表半里之证。新冠肺炎发病急骤,进展迅速,患者就诊时,可能处于太阳证期,表现为恶寒发热;也可能病邪直中阳明,表现为高热神昏;也可能太阳、少阳、阳明合病,表现为三阳证同时出现。临床治疗时,需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三阳合病虽然为三阳同时发病,但治疗需各有侧重。当戾气偏重于某经时,虽然合并有他经症状,治疗时仍以受邪较重之经为主,兼顾他经。也可先解一经之邪,若他经邪气未解,再根据病势依次治疗。若患者病情较重,三阳并病,亦可三经兼顾,三阳合治。  相似文献   

2.
合病、并病是《伤寒论》的重要内容。所谓合病,指的是外感伤寒,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数经之证同时而见的临床病证;所谓并病,指的是一经先病求罢,另一经相继而病,数经之证相继并见的临床病证。张仲景在《伤寒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合病、并病的概念,列举了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以及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等病证类型,提出了合病、并病的病证表现和治法方药,初步奠定了合病、并病的理论基础。然而,合病、并病问题,长期以来也是研究《伤寒论》集中争论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阴证和阳证之间、阴证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之说入手,将《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与盆腔炎性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相结合,初步探讨盆腔炎性疾病的六经证治规律.急性盆腔炎以三阳证为主,极少见三阴证,三阳证中以少阳证最常见,亦常出现太阳少阳合病证及少阳阳明合病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三阴证为主,未见三阳证,常见厥阴证、少阴证、...  相似文献   

4.
经腑证是后世医家根据《伤寒论》三阳病篇相关内容,总结归纳出的三阳病经腑辨证规律。由于少阳位处半表半里及其主枢的职责,少阳病常兼变他经病证,病情复杂,难以明确病位,故其经腑证难有定论。我们认为少阳病常表现为经腑同病。其经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而化火,治以小柴胡汤;其腑证包括少阳之邪初入胆腑的小柴胡汤证,三焦水饮内停导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在少阳、旁溢三阳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和病在少阳兼有阳明里热的大柴胡汤证。  相似文献   

5.
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确立的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因此,明确六经病证病位是正确认识六经病证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历代注家对少阳经病的病位的解释不妥,现特提出异议,愿和同道商榷。一、历代注家对少阳病病位的认识自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以来,历代医家对少阳病病位问题都一致倡导半表半里说;但其内容有所差异,大体上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少阳病居于太阳阳明之间。如成无己曰:“邪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二)少阳病居于太阳太阴之间。如《医宗金鉴》曰:“少阳主春,其气半出地外,半在地中,人身之气亦如之,故主半表半里也。半表者,谓在外之太阳也;半里者,谓在内之太阴也。”(三)少阳病居于躯壳脏腑之间。如方有执曰:“往来寒热者,邪入躯壳之里、脏腑之外,两界之隙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三阳病中,两阳合病凡见三类(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从三阳病取任意两阳病组合的角度讲,列述已饱和[C(2,3)=3],加上《伤寒论》中三阳合病[C(3,3)=1],共4类合病,为合病的全部可能存在情况,所以对合病的论述,张仲景是全面的。《伤寒论》三阳病中二阳"并病"凡见两类(太阳少阳并病,太阳阳明并病),尚有少阳阳明并病,当然,条文中张仲景未明确"合病""并病"者,也有此类复杂证候。以"合病""并病"分析仲景条文,比从兼证、变证的角度去阐述"某某病兼证、变证"更接近张仲景本义。  相似文献   

7.
余从事骨伤病医疗近六十载,在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骨伤病辨证施治经验.注重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贯穿于病因、病理、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和养生、运气之中.由此产生了一个临床启示,采用综合疗法是符合当前"并病、合病同治"状况的有效途径."并病、合病"在《伤寒论》中即有所阐述,《伤寒论》中列举了太阳阳明并病和太阳少阳并病2种,它指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另有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和三阳合并4种,这些都是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田合禄提出的两套三阴三阳体系,从阳明病生理、病理证候、疾病分类、治则宜忌及向愈和死症解析阳明三病.根据五运六气理论,阳明本气为燥、所主脏器为肺;阳明主表里,易感受温热邪气而多温病,阳明肺失宣降则出现胃家实;阳明按照病邪特点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分太阳阳明、少阳阳明和正阳阳明,太阳阳明寒燥合邪为病,导致寒邪束表和郁热在...  相似文献   

9.
运用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必须重视研究三大内容:一是少阳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包含4大证型,即少阳热证、少阳寒证、少阳虚证和少阳寒热夹虚证;二是少阳病兼证辨证论治体系,即少阳病本证与少阳病本证相兼、少阳病本证与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证相兼等;三是少阳病类似证辨证论治体系,如某些太阳病有类似少阳病、某些悬饮证有类似少阳病、某些肾膀胱病证有类似少阳病的表现等。对此,只有深入研究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才能在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辨治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载有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和三阳合病四种,凡七条.长此以来认为凡是两经或三经的症状同时出现者为“合病”.本文拟将合病的有关条文试作分析,并提出个人浅见,以期抛砖引玉.太阳阳明合病三条,即“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及”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三条述症简略,仅举呕、利和喘而胸满.根据方治推测其病机皆为寒邪束表,不得外解所致.邪气外束,里气不伸.下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对三阳病发热进行分析,并予以正确治疗。解:《伤寒论》中的三阳(太阳、阳明、少阳)病,均是以发热为主要证候的病证。根据辨证,三阳病虽然都有发热症,但其性质各有不同。太阳病为外感初期,病邪在于肌表,故称做表证。一般可有三种表现:(1)太阳中风证,其证有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2)太阳伤寒证,其证有发热、恶寒,体痛呕逆,脉浮紧;(3)太阳温病,其证有发热而渴,不恶寒,脉浮(数)。  相似文献   

12.
何新慧 《河南中医》2014,(5):785-787
《伤寒论》中风的涵义有二,一是指人体感受风邪,或兼夹他邪,而产生多种病证;二是指因外感风邪,或兼夹他邪,而导致的中风证。六经病均有中风,太阳中风发生于疾病的早期阶段,大多导致中风证,即桂枝汤证,亦可致表里同病,甚者以里证为主。阳明、少阳中风均为表里同病,轻者可先治表,或表里双解,重者当随证治之。一般多用桂枝汤。三阴病中风亦用桂枝汤为多,因桂枝汤解表立足于正气,待正气充盈,营卫调和,则事半功倍,不用峻汗,外邪亦除,既保护了正气,又祛除了邪气。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在阐述二经或三经证候混同出现时提出了合病和并病的概念。条文虽不多,但经文较难理解,后世医家对此颇多争议。本文拟对合病与并病的问题作粗浅分析,以求正于同道。1概念的引出仲景是在论述二经或三经证候混同出现时表述合病与并病的,但二者间有区别。合病为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并病是指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的证候[1]。如:“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曰合则汗”(《伤寒论》268条),此条从脉象上来看,“脉浮”为邪在太阳,“脉大”为邪在阳明,“上关上”,形容关脉长直有力,因寸主外,尺主里,关为半表里,关脉长直有力…  相似文献   

14.
<正> 四、少阳病兼证、夹证及变证的治疗少阳所主的部位在半表半里,外与太阳相连,内与阳明相邻,所以少阳病往往兼有太阳未尽之邪或兼见阳明之症。同时因患者体质、宿疾、误治等因素,都能使病情有不同的变化,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兼、夹、变证,现详细论述如下。 (一)兼证 1.兼太阳少阳外与太阳相连,所以太阳病容易转属少阳,少阳病往往兼有太阳未尽之邪,如146条,证见发热微恶寒、四肢关节烦痛,这是外邪初步向少阳过渡,所以未至喜呕而是微呕,也未至胸胁苦满而是自觉心下支撑满闷。太阳病向少阳过渡,一般是太阳病的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治三阳证析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铁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4):244-245
1 三阳证并见治从少阳的机理“三阳证见治从少阳”是张仲景在处理复杂病情时的一个治疗原则。病见三阳证 ,说明邪气较为弥缦 ,既充斥于太阳之表 ,又进入阳明之里 ,中涉及表里之间的少阳枢机。病情也较单纯一经病变表现相对复杂。如《伤寒论》99条所说 :“伤寒四五日 ,身热恶风 ,颈项强 ,胁下满 ,手足温而渴者 ,小柴胡汤主之。”邪在太阳之表 ,侵袭卫阳就可见恶风 (寒 ) ,卫气抗邪则发热 ,邪阻太阳经脉 ,经气不利 ,则有颈项强硬不舒。胁下为少阳经脉之分野 ,胆府居处 ,邪在少阳 ,枢机不利 ,胁下必胀满 ,此证亦为柴胡主证之一。阳明主胃 ,居…  相似文献   

16.
太阳经走人身背部,主表;阳明经走人身之胸腹部,主里;少阳经脉行于人身之两侧胁肋部,属于太阳,阳明之夹界,故主半表半里.<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吴崐解释说:"太阳在表敷畅阳气,谓之开;阳明在里,受纳阳气,谓之阖;少阳在表里之间,转输阳气,犹枢轴焉,故谓之枢."故太阳为开,其病为表证,阳明为阖,其病为里证,少阳为枢,其病为半表半里证.  相似文献   

17.
《新中医》1984,(6)
第二节少阳病证(续) 二、少阳病兼证(一)兼太阳证本证可因太阳之邪不解又波及少阳而成,也可在发病之初太少二经同时受邪而致。病入少阳,故见头目昏眩,颈项强,微呕,心下支结,  相似文献   

18.
“三阳证见 ,治从少阳”是张仲景在处理复杂病情时的一个治疗原则。病见三阳证 ,说明邪气较为弥漫 ,既充斥于太阳之表 ,又进入阳明之里 ,中涉表里之间的少阳枢机。病情也较单纯 ,一经病变表现相对复杂。如《伤寒论》九十九条所说 :“伤寒四五日 ,身热 ,恶风 ,颈项强 ,胁下满 ,手足温而渴者 ,小柴胡汤主之。”邪在太阳之表 ,侵袭卫阳就可见恶风(寒 ) ,卫气抗邪则发热 ,邪阻太阳经脉 ,经气不利 ,则有颈项强硬不舒。胁下为少阳经脉之分野 ,胆府之处 ,邪在少阳 ,枢机不利 ,胁下必满 ,其为柴胡主证之一。阳明主胃 ,居中属土 ,溉润四旁 ,有热则散…  相似文献   

19.
周鑫  李志 《江西中医药》2021,52(11):14-16
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新冠肺炎与仲景所言的"伤寒病"多有契合之处.其一,二者起病受"非时之气"的影响,均发生在以寒为主的气候条件下.其二,新冠肺炎各临床分型证候特点与六经病证有相似之处:轻型、普通型为初感病邪或正气强盛,似邪气犯表之太阳病;重型患者为寒邪入里化热化燥,与少阳、阳明病证颇为相似;邪气内陷、正气衰微的危重型则似少阴及厥阴病证.  相似文献   

20.
胃家实浅识     
仲景著《伤寒论》本为救急,欲使后人见病知源,其实并不复杂,但后世医家未得其要,愈注愈繁,脱离本义者多。阳明病胃家实一证,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在此略谈管见。何谓阳明?古人根据日照关系,把一日分为阴阳两类,昼阳夜阴,进而分为三阳三阴,日出为太阳,日中为阳明,日入为少阳。一日如此,一年如此,天人相应,人身亦如此。阳明即日头正中前后一段时间,也就是太阳大放光明、日照最多之时,故称阳明,绝非手足阳明经之阳明,故仲景称阳明病而不叫阳明经病。阳明前为太阳,后为少阳,故阳明病有太阳阳明(从太阳传来)、少阳阳明(从少阳传来)、正阳阳明(阳明自受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