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提高苏醒期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378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可能发生的原因。结果:在6378例患者中有668例发生躁动,其中导尿管刺激、术中镇痛不够、患者对气管导管不耐受、肌张力未完全恢复而意识恢复等是导致躁动的常见原因。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留置导尿管和加强病情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是减少躁动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方法:统计2008年8月—2009年8月间65例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麻醉因素、手术因素和患者本身以及各种不良刺激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结论: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可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丁桂梅 《全科护理》2012,10(33):3080-308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躁动的原因以做好相应的护理。[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64例ICU病人躁动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4例中不能耐受气管插管22例,伤口疼痛21例,不能耐受尿管或胃管等管路9倒,疾病药物原因12例。[结论]分析引起病人躁动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可减少躁动对病人所造成的伤害,保证病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 520例全麻术后入麻醉苏醒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导致躁动的各种不良刺激,以给予护理对策.结果:530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5.0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的苏醒期躁动,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6.23%、33.77%.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95例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及护理要点。主要包括肌松药未代谢安全,阵痛药的残余作用,患者对手术的担忧,患者不能耐受气管导管,留置导尿管与引发躁动。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访视,消除疼痛,消除引起躁动的因素等。认为麻醉苏醒期躁动应分析原因,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置。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保证患者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80例全身麻醉术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躁动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切口疼痛、气管导管刺激、体位不适、尿管刺激、口渴、腹部不适。结果 8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躁动,发生率为14.8%。结论经过严密观察与综合分析,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539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新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86-888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400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以及催醒药的使用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53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2.4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9.35%及33.77%,不同手术类型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同,胸外科手术后发生率为55.67%,显著高于其他科术后躁动发生率;用药物催醒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9.40%,高于不用催醒药的18.72%。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苏醒期患者躁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8.
全身麻醉后苏醒患者躁动原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翠伶 《华西医学》2010,(9):1755-1756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48例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39例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并加以预防。结果 148例全身麻醉患者中有39例发生躁动,发生率为26.35%。用纳洛酮催醒患者躁动的发生率为48.6%(36/74),明显高于自动清醒患者4.1%(3/74),两者躁动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7.9139,P〈0.001)。全身麻醉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为35.3%(36/102),高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6.5%(3/46),两者躁动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1369,P〈0.001)。结论疼痛、促醒、导管刺激为常见躁动原因;掌握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加强护理,确保患者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可以防止躁动所致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梁晓玲 《妇幼护理》2024,4(6):1293-1295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留置尿管耐受度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 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施。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麻醉苏醒期躁动和留置尿管耐受度。结果 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麻醉 时长、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和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的耐受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根治 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提高留置尿管的耐受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胸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2018年10至2019年10月我院就诊的胸外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11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苏醒期的躁动原因及发生躁动的几率.结果 苏醒期躁动的影...  相似文献   

11.
全麻恢复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对1989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导致躁动的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手术类型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282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恢复期躁动,发生率14.1%,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恢复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和尿管刺激为多见。结论医护人员应熟悉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及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并减少术后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躁动的原因,探讨护理体会。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80例重症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80例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使得躁动患者能够得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及处理,避免了一些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耐心、细心、全面的观察及护理,是及时有效的控制躁动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将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诱发因素作为根据,采用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护理方法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躁动程度、血压指标以及苏醒期心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苏醒期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3个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有6例,发生率14.29%,对照组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有10例,发生率2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护理方式针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进行护理,能够使麻醉苏醒期患者出现躁动的程度和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十分有利,同时还可以使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李佳 《妇幼护理》2022,2(8):1701-1703
麻醉复苏期躁动妇女患者会降低自身护理依从性,容易导致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对麻醉复苏期躁动妇女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麻醉复苏期及躁动的概念简要阐述,然后分析麻醉复苏期躁动的原因和影响,最后分别阐述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镇痛药物护理、催醒药物护理、插管护理、尿管护理、吸痰护理等麻醉复苏期躁动妇女患者护理策略,希望能够显著改善麻醉复苏期躁动妇女患者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ICU中657例全麻术后病人所出现的躁动症状进行观察,并进一步查找、分析原因:有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等诸多原因,同时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17.
赖江萍 《全科护理》2014,(18):1654-1655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98例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躁动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躁动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儿中轻度1例,中度2例,重度2例,躁动总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患儿中轻度6例,中度4例,重度4例,躁动总发生率为28.57%;两组结果比较研究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手术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手术中分析其躁动发生的原因,并在苏醒期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儿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科45例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45例躁动患者经及时处理,病情稳定后安返病房.麻醉用药、术后不良刺激、在麻醉状态下行导尿术、吸入麻醉药等是患者产生躁动的原因,应给予心理护理、药物预防等相应护理措施.结论 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可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麻醉恢复室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对162例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其中发生躁动的36例,未发动躁动的126例。对引起躁动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苏醒期躁动的36例患者中,发生1级躁动12例(33. 33%),2级躁动17例(47. 22%),3级躁动7例(19. 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阳性腹痛史、家庭支持、性格、心理状况、麻醉前留置导管、出血量、肌松药物及术后镇痛均为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相关影响因素(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状况、肌松药物及术后镇痛均为引发术后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引发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因素较多,加强对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及危害的认知,减少诱发因素并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可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脑外伤患者的躁动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名有一定临床经验及资质的护师对本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外伤并发躁动120例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发生躁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引起患者躁动的原因有颅内因素和非颅内因素,占前3位的分别是颅内高压,全麻手术后遗症,尿潴留。在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护理。结论引起脑外伤躁动的原因较多,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根据不同的原因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而减少躁动产生的不良后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