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法是常用的对样本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之一,它通过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对样品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样本的原始信息并对样本做出整体性评价。文章从中药鉴别、中药质量优劣评价、中药优良种质筛选、中药药效等方面考察、评价了近十五年中主成分分析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在中药材质量控制及种质资源优选中的发展前景,并对现代中药质量评价体系和中药质量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主成分分析用于秦皮的质量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在获取秦皮HPLC指纹信息的基础上,选择9个共有峰的相对含量为指标,对不同产地的秦皮建立了综合主成分评价模型。结果:本文提出的综合主成分评价较全面的反映了秦皮样本的信息,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系统聚类法结果一致。结论:综合主成分分析可用于中药多指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贵州石吊兰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贵州境内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石吊兰药材中石吊兰素、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对比研究。结果:石吊兰7月采收、烘干、纳雍冷冲村石吊兰综合质量最好。结论: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石吊兰的质量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可为石吊兰质量综合评价及品种选育、GAP基地建设、药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对甘肃黄芩水煎液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提取甘肃黄芩水煎液的共有模式,选取共有峰,并以此为变量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达到降维的综合分析目的。结果: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黄芩水煎液的总体评价客观合理。结论:主成分分析技术应用于甘肃黄芩水煎液的质量控制,方便,快捷,也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5.
邵镪钎  李丹  蒋攀  漆冬梅  陈欣宇  曹阳  刘雷  杨玉霞 《中草药》2018,49(14):3389-3396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产地川明参资源的产量和品质,为川明参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对25份来源于不同产地的川明参栽培居群8个主要农艺性状及2个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供试材料的茎叶鲜质量、茎叶干质量、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多糖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株高、主根长及主根粗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主成分分析表明,10个主要性状可用4个主成分来表述,其累积贡献率达87.304%,分别归纳为高产因子、品质因子、株型因子和株高因子。样品1的综合得分最高,为矮杆高产优质型材料;样品13的综合得分最低,为高杆低产优质型材料。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样品分为5类,分别为长根高产优质型、根重劣质型、低产劣质型、高杆低产优质型及矮杆高产优质型材料。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川明参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可靠;四川川明参资源丰富,可从中选择优质资源,为川明参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雷  曹柳  杜玖珍  张美  肖特  胡平  杨玉霞 《中草药》2016,47(14):2519-2525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产地川产半夏资源的产量和品质,为川产半夏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对22份来源于不同产地的川产半夏资源14个主要农艺性状及3个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供试川产半夏样品的增产率、单株叶质量和增殖率的变异系数较大,尿苷量、鸟苷量、尿苷及鸟苷总量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主成分分析表明,17个主要性状可用6个主成分来表述,其累计贡献率达89.829%,分别归纳为块茎形态因子、株型品质因子、增殖率因子、大粒率因子、增产低殖因子及增产率因子。样品6的综合得分最高,为高产劣质型材料;样品13的综合得分最低,为低产优质型材料。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样品分为4类。结论通过主成分及聚类分析对川产半夏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可靠;四川盆地半夏野生资源丰富,可从中选择优质资源,为川产半夏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比较并评价不同产地半枝莲的质量。方法:采用RP-HPLC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半枝莲中野黄芩苷、大波斯菊苷、总黄酮和多糖的含量;并以这4个成分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3个产地的半枝莲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不同产地半枝莲中野黄芩苷、大波斯菊苷、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丰富,分别在18.56~74.67,19.67~47.3 mg·g-1,所有样品均达到药用要求。主成分分析发现,选择2个因子(F1,F2)即可对半枝莲药材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函数为F=0.581 28F1+0.278 82F2,其综合评价得分在-0.66~1.68。以贵州锦屏、云南、贵州镇远半枝莲药材样品的质量综合评价较好。结论:不同产地及生长环境对半枝莲质量有影响,该研究可为半枝莲质量评价及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产地三棱药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三棱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相似度分析法及聚类分析,对产自安徽黄山、安徽巢湖、浙江金华、浙江东阳、湖北石首、湖南岳阳、江西新余、江苏南京、河南郑州、河南新乡的三棱药材HPLC特征图谱进行分析。结果:10个产地三棱相似度在0.834~0.992之间,聚类分析表明,产自江西新余、江苏南京、安徽黄山、安徽巢湖的三棱样品首先聚为一类,为野生,生长环境相似;产自浙江东阳和湖南石首的样品聚为一类,为栽培品种,产区相邻,气候生态比较接近。综合主成分分析,得出4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9.29%,第一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40.1%,并评价出产自湖南岳阳三棱药材的质量较其他产区采集购买的三棱药材为优。结论:综合主成分分析可用于中药三棱多指标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头花蓼的综合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不同产地头花蓼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对不同产地的41个野生及栽培头花蓼中槲皮素、槲皮苷、没食子酸、总黄酮、浸出物进行测定,并以上述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的41个野生及栽培头花蓼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头花蓼中槲皮素、槲皮苷、没食子酸、浸出物、总黄酮含量有明显差异,除贵州省毕节县亮岩镇2号样品外,其余样品均达到药用要求.以贵州东部头花蓼药材样品的综合质量较好.结论:头花蓼样品中所含的上述化学成分受产地、土壤类型影响较大,受海拔影响较小.其中,贵州西部地区头花蓼野生资源较为丰富,但其指标性成分槲皮素含量及综合质量低于贵州东部地区及外省样品;贵州东部地区头花蓼槲皮素含量较高、综合质量较好,验证了头花蓼基地建在黔东南施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几种温里药的温中止痛效果。方法采用热板法、扭体法及甲醛致痛法考察四种温里药的镇痛作用,以脾胃虚寒泄泻模型考察其抗寒证腹泻作用,以新斯的明胃肠运动亢进模型考察其解痉作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各温里药的温中止痛作用。结果高良姜、吴茱萸、干姜、肉桂能不同程度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缩短甲醛致痛后小鼠舔右后足的时间;高良姜、吴茱萸、干姜、肉桂能明显降低脾胃虚寒腹泻小鼠的稀便率和腹泻指数;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均能提高小鼠胃内残留量,高良姜、吴茱萸、干姜、肉桂均能显著降低小鼠炭末推进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温中止痛效果最好的是高良姜。结论高良姜、吴茱萸、干姜、肉桂有不同程度的温中止痛作用,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醒脑静注射液与9种联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该药物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将醒脑静注射液分别与9种联用药物进行配伍并置于室内避光条件下和光照条件下6 h,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性状变化,并采用相似性评价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配伍溶液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醒脑静注射液与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等9种药物配伍后外观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醒脑静注射液与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等9种药物配伍0 h,放置6 h及光照6 h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 0. 98。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9组配伍溶液聚为两类;其中与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等8种药物的配伍溶液聚为一类,且配伍后醒脑静注射液的特征成分相对峰面积均无明显变化;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配伍溶液聚为一类,配伍0,6 h后醒脑静注射液的某些特征成分相对峰面积增大,光照6 h后更加明显。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等8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良好,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伍则存在稳定性问题,提示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其配伍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心悸为主症患者中医常见证型的主要症状。方法:采用临床调研与中医计量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多个地区1126例心悸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心悸常见证型主要症状进行提取。结果:发现心悸常见证型主成分中症状基本反映"证素辨证"的结果。结论:心悸的病性虚实错杂、病位涉及多个脏腑,临床辨证以多证素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探讨栀子种质资源之间的理化品质差异,为新品种选育及定向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4个种质来源的栀子种苗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采用UPLC对栀子药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栀子种质来源和品质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24个来源的栀子的根系长度、叶形指数、叶片数和地径4项指标未表现出差异。江西1,2,4,浙江1,3,4等6个药材质量不合格,栀子苷质量分数未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1.8%)。对存在差异的11项品质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解释总变量和碎石图提取了4个主成分反映原来变量85.14%的信息。第1主成分主要综合了叶长、叶宽指标的信息,即种苗叶形因子;第2主成分主要综合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西红花苷类指标的信息,即药材内在品质因子;第3主成分主要综合了种苗鲜重和干重的信息,即种苗质量因子;第4主成分主要综合了苗高、苗高与根长比、叶片张开程度的含量信息,即种苗苗型因子。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表直观地反映出栀子品质的优良顺序;聚类分析将24个种质的栀子分为3类,聚类分析与综合评分排序表对种质资源类别的判定结果较为一致。结论:本研究表明四川1,3,4以及江西7等栀子品质较好,可作为新品种选育及定向育种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可较全面地反映原料药材、制剂工艺全过程及成品的质量,已成为现代中药制剂质控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对近几年HPLC指纹图谱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制剂后期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乌梅给予大鼠后的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 方法: 8只雌性大鼠分为乌梅给药组和空白组,前者灌胃2 mL·kg-1含0.633 6 g·mL-1乌梅生药溶液,后者给予同体积纯水.给药4 d后,用固相萃取法提取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用乌梅的乙腈提取液作为乌梅药材对照.色谱采用Angi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8色谱柱(3.0 mm×100 mm, 1.8 μm),流动相0.1%甲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质谱采用ESI源,m/z 50~1 200正离子扫描模式.获得质谱数据用Mzmine 2.9软件进行预处理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和乌梅原型成分数据库对乌梅血中移行成分及代谢物进行鉴定. 结果: 乌梅药材原型入血成分有3种(包括:齐墩果酸或熊果酸以及苜蓿酸),入血后的代谢产物有10种. 结论: 该方法能更客观、全面地分析药材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为研究乌梅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是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的液相色谱技术,具有超高效、超高分离度、超高灵敏度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成分分析、代谢组学研究、指纹图谱建立、与质谱等检测器联用测定未知化合物成分等方面。笔者通过查阅近5年的文献资料,对UPLC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进行全面综述,并总结其相对运用优势和发展前景,以期为药学工作者能更好地运用UPLC技术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