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间质干细胞在神经损伤后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来源广泛,可取自骨髓、脐带血、外周血、肌肉、骨骼、软骨、腱、脂肪、血管利用MSC在体外具有贴壁生长的特性将MSC从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出来的细胞具有干细胞持续增殖和多向分化的特性,可跨胚层分化,能够分化成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造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而且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弱。动物实验表明MSC移植对神经损伤的治疗有潜在优势。国内外众多研究已取得可喜的进展,并对其治疗机制做出初步的阐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①MSC在诱导剂、细胞因子和微环境等因素作用下,能直接分化为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移植。②MSC的营养支持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存在于骨髓中的间质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向其他组织细胞转化的能力。它提供了造血干细胞的微环境, 支持造血系统的再生和修复。同时MSC不表达MHC-Ⅱ类分子,属于低免疫原性细胞,在异体组织内不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MSC能够促进造血重建、免疫重建及减轻GVHD。本文就 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rn cells,MSC)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存在于骨髓中的间质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向其他组织细胞转化的能力。它提供了造血干细胞的微环境,支持造血系统的再生和修复。同时MSC不表达MHC—Ⅱ类分子,属于低免疫原性细胞,在异体组织内不易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MSC能够促进造血重建、免疫重建及减轻GVHD。本文就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ES)移植在小鼠脊髓损伤和小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存活和迁移.方法:利用小鼠脊髓损伤(SCI)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模型(HIE),将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ES细胞的衍生细胞后,注射到脊髓损伤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小鼠体内.移植后观察12周,应用酶学的方法检测Lac-Z标记的经诱导的ES细胞在脊髓和脑内的存活和迁移情况.结果:ES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区能存活,并进行长距离的迁移,并与周围组织整合.结论: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能在宿主损伤脑和脊髓中存活、迁移,且脑内迁移较脊髓内迁移明显.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指受者接受各种来源的造血干细胞达到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 ,是根治某些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瘤、基因缺陷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对肿瘤患者进行HSCT时 ,致死量的预处理化疗不仅能相对彻底杀灭受者体内肿瘤细胞 ,也有利于移植后重建的免疫功能发挥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GVT )及进一步清除微小残留病 (MRD) ,而达到治愈的目的。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常被看作移植成功的标志。但免疫功能重建时间较长 ,且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而容易被忽视。因此对HSCT后的免疫功能重建进行定期监测 ,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验大鼠骨髓干细胞和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神经根脊髓内植入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3/2004-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室完成。成年雄性SD大鼠3只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提取;新生1~3d雄性SD大鼠5只用于脊髓细胞提取;成年雌性Wistar大鼠18只制作C5,C6,C7,C8,T1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模型。骨髓基质干细胞及脊髓神经干细胞培养至第3代时标记5-溴-2-脱氧尿苷。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分别于损伤脊髓内注入相应干细胞10μL(1×1011L-1),对照组损伤脊髓内注入10μL生理盐水。两个月后观察大鼠运动功能(采用grooming实验评价标准,分为0~5分,0分为严重障碍,5分为正常);电生理检查结果;大鼠颈髓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结果:纳入大鼠18只,实验过程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死亡2只、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死亡2只、对照组死亡3只。进入结果分析11只。①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脊髓干细胞移植组1只大鼠左前肢恢复行走功能,左前爪已伸开,其他3只分别为4分,3分和1分;骨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3只达2分,1只无恢复;对照组3只存活大鼠无一只恢复。②大鼠电生理检查结果:电生理可见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肌电图有明显的收缩波。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肌电图可见肌肉纤颤波。③大鼠颈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植入脊髓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均能存活,移植的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突触明显的神经细胞,而骨髓干细胞移植只有较少的细胞分化为突触较长的运动神经元。脊髓神经干细胞较骨髓干细胞分化好,游走广。结论:①脊髓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根再植具有促进作用。②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较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根再植的功能恢复效果好。③移植的脊髓神经干细胞密度大,分化的神经细胞突触粗大,与周围组织结合良好;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只有少数细胞分化为胞体较大的运动神经细胞。可见脊髓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后分化明显好于骨髓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质干细胞与心肌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心肌细胞缺乏增殖分化能力 ,心肌损伤发生后不能再生 ,只能由成纤维细胞填充 ,最终为瘢痕组织替代 ,并逐步发生心室重构形成慢性心力衰竭。虽然最近有研究[1]显示 ,心肌梗死后有少量心肌细胞发生分裂增生 ,但数量很少 ,仅仅局限于存活部分的心肌 ,不能完整修复心肌组织。因此 ,保护和增加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是治疗各种心肌损伤最为合理的途径。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介入、外科手术等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症状 ,但均存在缺陷 ,难以从根本上恢复心肌细胞数量。而细胞移植为心肌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它通过移植具…  相似文献   

8.
背景:神经干细胞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分离培养容易,且神经干细胞易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可为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提供良好的载体.目的:对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由通讯作者检索2006/2009 Pub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有关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分化,及其应用于脊髓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等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neural stem cells,spinal cord injury,cellular transplantation",中文检索词为"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细胞移植".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82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保留23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已广泛开展.目前神经干细胞在修复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一是直接细胞移植进行替代治疗,通过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或激活体内的神经干细胞,使其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并与已经存在的神经细胞结构整合到一起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是以神经干细胞作为基因载体,携带治疗作用的目的基因进行移植,从而达到细胞替代和基因治疗的双重作用;三是通过对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研究,诱导自身的神经干细胞分化进行神经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9.
通过观察灵长类动物指神经切断后感觉终器的蜕变和不同时间修复神经后感觉终器的重建过程,发现触觉小体失神经支配30周基本蜕变消失;在触觉小体消失前修复神经,再生神经纤维可以与残留的小体重建连接。环层小体蜕变缓慢,修复神经后可以恢复基本结构。提示晚期修复周围神经对重建感觉功能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神经细胞属于一种永久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因此,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造成大量神经元缺失时,因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而致损伤后的功能难于恢复。因此,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11.
学术背景:喉结构和功能的修复与重建是喉部分切除术中的关键,近年来各种修复材料和修复方法层出不穷.目的:综合分析组织移植在喉部分切除术后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现状,为喉部分切除术后选择应用喉功能修复材料及重建技术提供参考.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7-01/2007-07有关喉部分切除术后功能重建的文章,检索词"laryngectomy, laryngeal carcinoma/cancer, reconstruction",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本校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7–07有关喉部分切除术后功能重建的文章,检索词"喉部分切除术,喉癌,修复/重建",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0篇,其中英文文献69条,中文文献91篇,选择与喉部分切除术后修复或重建有关的文章.初步筛选后,英文文献再进一步查找全文,主要选择权威杂志发表的临床研究类文章,排除综述和重复文献.最后共纳入31篇文献进行综述.文献评价:31篇文献中英文16篇,中文15篇,所有文献均为临床研究类文章.资料综合:功能重建是喉部分切除术中的关键,术后残喉结构修复技术迅速发展,以肌筋膜、带状肌瓣、颈前皮瓣、会厌等自体组织材料修复喉癌术后残喉应用广泛,功能良好;组织工程材料和其他异体材料在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应用目前也正在研究.结论:随着部分喉切除术的快速发展,各类修复材料及技术的应用日益成熟.残喉的修复没有固定的模式,行喉部分切除术时如何考虑肿瘤的类型、侵犯的程度、切除的范围等诸多因素,选取合适的修复材料及重建技术,恢复喉的发声、呼吸、吞咽保护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学术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存在的除造血干细胞外的另一类干细胞, 广泛存在于胎儿和成人的各种组织和脏器中, 其中骨髓中的含量最多, 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可迅速扩增, 易于获取, 能长期存活等特点.目的: 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机制, 归纳较理想的修复条件, 为组织修复与恢复功能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检索策略: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01/2007-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tissue repair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mune, immigration,differenti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1-01/2007-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组织修复,免疫,迁移,分化",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组织修复等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76篇相关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46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文献评价: 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14篇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归巢,6篇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及对受损组织修复可能机制,9篇汲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宿主间的免疫反应,1篇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可塑性、可移植性, 可用作心肌,神经元等细胞修复的治疗方法.当组织损伤发生后,骨髓会迅速动员多种干细胞迁移至病变处,产生自然的代偿性修复;通过各种途径引入体内的外源性骨髓干细胞,也会定向归巢至损伤处,发挥治疗作用, 有助于组织损伤的修复,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受损组织的修复过程是复杂的,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归巢至受损部位,局部微环境下的正确定向分化和抑制宿主的免疫等方面.结论: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受损组织修复作用机制将会逐步被明确,有望更好的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3.
彭敏锋  李剑 《中国临床康复》2008,12(8):1517-1520
学术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存在的除造血干细胞外的另一类干细胞:广泛存在于胎儿和成人的各种组织和脏器中,其中骨髓中的含量最多,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迅速扩增,易于获取,能长期存活等特点。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机制,归纳较理想的修复条件,为组织修复与恢复功能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5—01/2007—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tissue repairing,mesenchymal stem cells,immune,immigration,differenti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1-01/2007-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组织修复,免疫,迁移,分化”,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组织修复等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76篇相关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46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 文献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14篇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归巢,6篇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及对受损组织修复可能机制,9篇汲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宿主间的免疫反应,1篇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资料综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可塑性、可移植性,可用作心肌,神经元等细胞修复的治疗方法。当组织损伤发生后,骨髓会迅速动员多种干细胞迁移至病变处,产生自然的代偿性修复;通过各种途径引入体内的外源性骨髓干细胞,也会定向归巢至损伤处,发挥治疗作用.有助于组织损伤的修复,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受损组织的修复过程是复杂的,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归巢至受损部位,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钳夹伤模型,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组(M组)和磷酸缓冲液治疗对照组(P组),取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鉴定,将传代培养后的定量MSCs注入损伤术后M组大鼠双眼玻璃体内,P组大鼠则注入等体积PBS,观察视神经损伤后1 d3、d7、d、14 d2、1 d和28 d视网膜形态学改变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s)数目随时间延长而减少,组内前后时间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组RGCs降低速度明显慢于P组,M组各时间段RGCs数目与P组同时间段相比均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细胞出现凋亡,1 d-14 d内随时间延长凋亡率不断上升,14 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损伤后21 d内M组各时间段细胞凋亡率均低于P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损伤后28 d二者的细胞凋亡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SCs玻璃体内移植可提高视神经损伤大鼠RGCs的存活率,抵抗视网膜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体外没有外界因素作用下连续传50代仍可保持原来的特性,亦可在一些条件的诱导下分化成神经细胞.实验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促进脊髓损伤的神经结构修复及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替代作用、营养作用、诱导作用、桥接作用等有关.携带外源功能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体内存活、迁徙、分化并基因表达脑源性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明显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随着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深入研究,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为脊髓损伤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各种生物型人工材料的性能、应用以及功能恢复评定方法,寻找适宜的周围神经替代物.方法:以"神经导管,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生物材料,许旺细胞"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4-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与生物材料以及组织工程神经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8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周围神经修复生物型人工材料的种类、性能以及适宜的功能恢复评定方法.结果:以脱细胞神经基质以及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为主体的复合型生物工程材料可作为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脱细胞神经支架解决了自体神经来源受限、移植物排斥反应等问题,韧性与可塑性接近自体神经,微环境更利于周围神经再生.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具有生物降解、可塑性、一定的通透性等优势,且已有商品化成品出现.若将上述材料分别合理构建复合材料,有可能得到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周围神经修复后功能恢复评定方法主要以大体与形态学观察、组织学、神经肌肉机能学评定为主,辅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各类评定方法的应用有利于筛选出最适宜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材料与构建方案.结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生物型人工材料研究发展迅速,但仍没有超越自体神经移植的支架材料.脱细胞神经基质以及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复合构建支架可作为较好的周围神经支架,但仍需要与种子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等联合构建,以取得良好的促进再生效果.当前,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效果的评定更加注重于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迫切需要筛选出最佳的修复材料以及构建方案以满足组织工程神经移植以及功能康复的要求,达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形态、结构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吕荣 《中国临床康复》2011,(8):1454-1458
目的:评价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各种生物型人工材料的性能、应用以及功能恢复评定方法,寻找适宜的周围神经替代物。方法:以"神经导管,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生物材料,许旺细胞"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4-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与生物材料以及组织工程神经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8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周围神经修复生物型人工材料的种类、性能以及适宜的功能恢复评定方法。结果:以脱细胞神经基质以及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为主体的复合型生物工程材料可作为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脱细胞神经支架解决了自体神经来源受限、移植物排斥反应等问题,韧性与可塑性接近自体神经,微环境更利于周围神经再生。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具有生物降解、可塑性、一定的通透性等优势,且已有商品化成品出现。若将上述材料分别合理构建复合材料,有可能得到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周围神经修复后功能恢复评定方法主要以大体与形态学观察、组织学、神经肌肉机能学评定为主,辅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各类评定方法的应用有利于筛选出最适宜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材料与构建方案。结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生物型人工材料研究发展迅速,但仍没有超越自体神经移植的支架材料。脱细胞神经基质以及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复合构建支架可作为较好的周围神经支架,但仍需要与种子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等联合构建,以取得良好的促进再生效果。当前,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效果的评定更加注重于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迫切需要筛选出最佳的修复材料以及构建方案以满足组织工程神经移植以及功能康复的要求,达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形态、结构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背景:炎症刺激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有效抑制炎症,具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潜能。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血管损伤机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作用。 方法:4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丹参酮组、干细胞组采用硬化剂注射法制作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造模24 h后,空白组,模型组不进行干预,丹参酮组和干细胞组经耳缘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溶液10 mL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混悬液10 mL,干预2周后取材。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相比,干细胞组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明显受到抑制,血管内皮皱折较匀称;干细胞组与丹参酮组比较无明显差别。与模型组相比,干细胞组椎动脉血管cathepsin B、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与丹参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可见炎症反应可能是椎动脉血管受到损伤的机制之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有效抑制椎动脉血管炎症反应,修复受损椎动脉血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修复神经损伤过程中各种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代替材料.方法:以"组织工程;神经损伤:修复;生物材料,神经细胞;胶原蛋白"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nerve injury,repair,biological material,collagen protein"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6-01/2010-06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神经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0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了讨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结果:虽然自体组织材料修复神经缺损效果良好,但其来源有限.同种异体或异种异体材料可扩大材料来源,但是免疫反应会影响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不可降解材料往往存在具有毒性、可导致异物反应、阻碍神经生长或者压迫再生组织等缺点,常需二次手术取出,而可降解材料则能克服上述不足.但却存在亲水性不足、细胞黏附力较弱、引起无菌性炎症、机械强度不足等缺点.结论: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近年来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很理想的支架材料.虽然现在天然生物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物理机械性能并不能很好地符合支架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新材料的出现,来更好地满足神经支架的要求,达到修复和重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非造血多能干细胞,是细胞工程及基因治疗理想的靶细胞.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7-07 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 bone marrow,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mesenchymal stem cells, bone marrow, 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01/2007-03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313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87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 文献评价:从检索到的313篇文献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2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26篇文献中,12篇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4篇涉及在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资料综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软骨膜、骨膜、骨骼肌、骨小梁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向多种细胞系分化,具有向损伤局部集中的趋化性及"局部专一诱导性分化"、免疫调节、支持造血等生物学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和软骨、心脏、皮肤、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修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随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认识的深入,其在组织修复领域将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