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阳地区108例正常人发锑正常上限水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阳地区108例健康人发锑进行测定,结果为X=2.73μg/g、S=2.06、95%上限值为8.33μg/g.同时测定了某锑矿锑人(车间空气锑深度分别为<5mg/m^3及5.1-16.7mg/m^3)发锑结果为X=84.54μg/g,S=50.47、125.65,各组间经t检验,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固建议,贵阳地区发锑正常上限水平为9μg/g.  相似文献   

2.
3.
微量元素锌、铜、铁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机能、生长发育以及治疗某些疾病等方面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许多学者认为发锌、铜、铁是评价人群较长时间内锌、铜、铁营养状况指标之一[‘1。为了开展小儿缺锌、铜、铁的防治工作,我们于1994年5月对首都医科大学幼儿园2一6岁的64名儿童进行了发锌、铜、铁的测定。1材料和方法1.1对象:首都医科大学幼儿园2-6岁的64名儿童,男生30名,女生34名。1.2方法:取两鬓角及枕部跟发根1~2cm头发1~2g,放入l%金鱼洗涤剂中浸泡20分钟后,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经9…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使用示波极谱法测定成都地区290例正常人发砷含量的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浓HNO_3和30%H_2O_2混合液消化和示波极谱法测定发砷含量,方法的回收率为80.5%~101.3%。变异系数CV=3.27%,操作简便,快速。根据测得结果经过换算,得出成都地区290例正常人发砷参考值95%上限值8-20岁的为205ug/100g;20-60岁为196ug/100g。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
头发作为生物样品具有采样方便、易于运输、长期贮存等许多独特的优点。不少文献报道都肯定了发砷对慢性砷中毒的诊断意义。而生物材料的监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为了评价广州地区成人体内砷含量的水平,本文对113例正常人发砷本底值进行  相似文献   

6.
铊是一种分散性元素,随着铊的开采利用,慢性铊中毒的病例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对铊在人体生物材料中发铊的正常上限水平,尚探讨较少。国外的报道中,多为血、肾、肝等脏器中的铊含量。最近,我们对122名不接触铊的不同年龄、工种的健康人群及生活在铊污染区的正常人群与慢性铊中毒患者作了尿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根据大量的室内模拟降雨汇流试验,分析了降雨强度、雨型、坡面形状、坡度及粗糙度等因素对坡面汇流的影响,着重探讨了雨强与洪峰流量及汇流时间的关系,雨型对洪峰流量的影响规律等问题,对坡面汇流的理论研究及小流域的径流计算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个在线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人发中痕量锑的分析方法,设计了微型在线氢化物发生器及操作程序,选择了氢化物发生的各项最佳条件。在所测定的人发中,锑含量在45.5~215.3ng/g之间,经回收率试验,其值在93.6%~102.2%之间。  相似文献   

10.
九年人发中七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九年人发中七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张松林,张太强,王洪星,张杨山西医学院(030001山西太原)作者在九年内应用压力罐湿法消化了33份毛发样品,使用岛津AA-67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七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压力溶样器因密封使人发样品消化完全,损失少,较...  相似文献   

11.
人体发汞值与汞摄入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1210份发汞测得的结果认为发汞值属正偏态分布,但可以通过对数变换成为对数正态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汞值与日均汞摄入量有关,监测发汞值可以推算人体环境汞暴露的水平,并提出了推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职业性锑中毒、锑尘肺病例近年来国内、外屡有报道。但对不接触锑人群的尿锑正常上限水平和尿中锑含量以评价人群接触锑的程度报道则不多见。基于此,我们最近对不接触锑的人群日间任意一次尿样(以下简称一次尿)进行了锑含量测定,探讨一次尿样与24h尿样两者之间锑含量的差异,并探讨尿锑  相似文献   

13.
张玉明  韩顺友  康键 《职业与健康》2005,21(12):2010-2011
实验证明,人发中元素的含量能够代表体内元素水平.利用溶出分析仪方法测定人发中元素含量以代表体内元素水平,是正在推广的一种检测人体元素的新方法.目前国内还没有人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统一标准.我们对人发中钙、镁、铁、锌、铜5种元素的含量水平进行抽样分析,制定了我县的正常参考值,填补了此项空白,并为将来制定省标、国标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钴是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据报道,心血管疾病和白癫风患者与体内长期缺乏微量钻有关[1]。近年来,头发中微量钴的测定以分光光度法居多[2],而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除许希珠的石墨炉法外,报道甚少。本文提出采用HNO2-H2O2湿法消化体系,使钴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  相似文献   

15.
年轻的不孕不育夫妇越来越普遍,困扰着这些家庭。笔者分析检验,并经医院确诊为无器质性病变的不孕女性65例和男性17例,计82例发检结果,与相同性别、相近年龄的正常人发检结果比较,发现:其Mo、Ge、Mn、Ni、Ti五种元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Mo、Ge两种元素呈负相关;而Mn、Ni和Ti三元素含量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的结果:男性17例不育者与正常人发检结果比较,发现其Mo、Mn、Ti三种元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Mo呈负相关;而Mn、Ti两种元素呈正相关。女性65例不孕者与正常人发检结果比较,发现Mo、Mn、Ti、Ni四种元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Mo元素呈负相关;而Ti、Ni、Mn三种元素含量呈正相关。由此可见,不孕不育与其体内元素代谢不平衡有关,用元素医学食疗调理2-3个月都可恢复孕、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发锰是评价个体锰接触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全国尚无统一正常值,国内报道在0.07~44.8μg/g 之间,差异较大,为探讨本地区发锰正常值,我们对州内200例正常人进行了发锰含量测定,现报道如下。材料及方法研究对象:选无锰接触史,身体健康,无心、肾、肝疾病,在大理地区生活3年以上的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医务工作者、教师共200例,男137名,女63名,年龄在19—52岁之间,同时选取57例锰粉生产、锰冶炼炉前工为密切接触组,55例电焊工等  相似文献   

17.
王智琼  向吉英 《职业与健康》2001,17(10):113-114
[目的]查清曲靖地区正常人群发锌、铜水平,为防治相关疾病提出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曲靖地区三县一市365名正常人群,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头发中锌、铜,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锌为(131.84±49.73)μg/g,95%的可信范围在33~253 μg/g之间.33.1%的发锌含量在110μg/g以下.地区间和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10岁以下两年龄组分别与10岁以上组比较,非常显著地低于其他各组.7岁以下组又低于7~10岁组.10岁以上各组无差异.铜-x为(9.95±3.65)μg/g,95%的可信范围在(6.9~22.62)μg/g之间.地区间比较,富源县(-x为11.11),非常显著地高于罗平县(-x为8.86),也显著地高于会泽县和曲靖市(-x为9.7和9.99).其余各地间无差异.女性发铜(-x为10.32)显著地高于男性(-x为9.75).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该注重10岁以下儿童微量元素锌的补充,针对调查结果制订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75例交警发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苏州市区 75名交警为研究对象 ,86名苏医师生为对照组 ,采用石墨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铅含量。结果显示交警组发铅水平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表明本市空气中的铅污染将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发硒检测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发硒检测128例临床分析杨庆安江苏江都县人民医院(江都225200)AbstractThisclinicalanalysisismadebyinspectionofseleniumcontentinhairof128virus─he...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减少在各年龄段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三分之一合并血小板减少,因此认为该病与免疫有关,但血小板减少真正病因尚不清。笔者用ICP法检验20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头发中32元素含量与相同性别、相同年龄的正常人发检结果比较发现:La、Ce、Sb、Th、Al、Ge、Ga、Fe、Zr、Sc、Mo、Ti、Bi、B、Ba、Mn、Co、Li、Nb、V、Cr、Sr、Sn、Cd、Pb、Y等26种元素较正常人发中含量为高有相关性。笔者还检验癌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76例与相同性别、年龄的正常人头发中32种元素含量,检验发现:La、Nb、Sb、Ge、Th、Mo、Ce、Ni、Fe、Ga、Bi、Al、Co、Sc、Mn、B、Li、Ba、Zr、Ti、V、Sn、Cd、Cr、Sr、Mg等26种元素较正常人发中含量为高有相关性。由此可见血小板减少多因子,即多种元素不平衡所致。血小板减少在现代医学属疑难病,但用元素平衡医学食疗法治疗血小板疗效特好,通常两个月治愈,最快的仅两个星期即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