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动物使用本地狗13只,11只为实验组,2只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1只严重感染,2周后死亡,1只术后一周颈卡铁笼窒息死亡,还有2只术后1~2周发生吻合口瘘,其余8只笼内无大便者5只,有少许大便者3只,3只笼外均有大便。对照组笼内外均有大便,量无明显差别。自1985.6~1986.6按实验组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在裸鼠肺癌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裸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将H460细胞、H460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裸鼠左侧胸腔,观察两组裸鼠共3周。统计其生存率,测量瘤质量,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动物肿瘤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水平,明胶酶普法检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裸鼠肺癌胸腔内接植成瘤率为100%,胸腔种植瘤模型逐渐出现远处转移。对照组于第18、19、20和21天共有4只裸鼠死亡,实验组分别于第12、15和19天共有3只死亡,第18、20天各有2只死亡,第21天有3只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8;实验组裸鼠死亡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实验组瘤质量(1.711±0.175)高于对照组(1.521±0.369),P=0.000。实验组动物血液中MMP-2的表达及瘤组织内MM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纤维细胞能够促进裸鼠肺癌的生长和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同肿瘤细胞相互协同,促进裸鼠体内MMP-1、MM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兔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模型,探讨中空多孔髋关节假体联合植入式输液港系统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术中的意义。方法 (1) 日本大耳兔 10 只,处死后取右股骨,据此设计出1组为股骨头及柄中空且带孔的假体,1组为股骨头及柄实体的假体。(2) 新西兰白兔 100 只 (10 只为备用),行右侧股骨假体置换术,术毕将含有 1×108 CFU 耐甲氧西林金表皮葡萄球菌的菌液注入右侧髋关节内,术后4周时,兔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感染模型建立。(3) 模型建立后清创,实验组 45 只兔植入中空多孔髋关节假体联合植入式输液港系统,分别于术后第1、3周初在输液港中注入万古霉素,其中 22 只于第4周末处死,另外 23 只于第5、7周初再次于输液港中注入万古霉素后,于第8周末处死。对照组 45 只兔植入用 1∶20 的 VCM-PMMA 固定的临时人工股骨头假体系统,其中 22 只于第4周末处死,另外 23 只于第8周末处死。观察两组感染控制率、关节周围软组织病理变化及假体位置。结果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接种后4周所有动物的右侧髋关节均感染。实验组在植入中空假体后第4、8周末的感染数是4只和1只;对照组在植入 VCM-PMMA 临时假体后第4、8周末的感染数是7只和6只。中空多孔髋关节假体联合植入式输液港系统较 VCM-PMMA 临时假体系统在感染控制率方面具有优越性 (χ2=4.44,P<0.05)。结论 中空多孔髋关节假体联合植入式输液港系统即可以提高感染控制率,也可以缩短间歇期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程建猛 《现代肿瘤医学》2020,(15):2574-2578
目的:分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将20只重量16~20 g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10只,对照组在制备NSCLC荷瘤鼠模型后注射0.9%氯化钠溶液,实验组在制备NSCLC荷瘤鼠模型后注射PD-L1抑制剂尼伏单抗,均连续注射4周,测定其体积大小、肿瘤抑制率与血清IL-4、IFN-γ变化,并记录小鼠生存率、生存时间。结果:注射前、注射3 d两组小鼠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1周、2周、3周、4周实验组肿瘤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在注射2~3周时实验组肿瘤体积抑制率基本达最大值;注射1周、2周、3周、4周实验组血清IL-4、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4周实验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生存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注射1周、2周、3周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抑制剂能抑制NSCLC小鼠生长,可能通过上调其血清IL-4、IFN-γ水平而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肾癌术后患者IL-2免疫治疗前后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影响,进一步观察其对肾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肾癌术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8例采用IL-2治疗,皮下注射小剂量(60-100万IU/次),隔日1次,共3月,以后每年方案同前1年。对照组40例只给予肾癌根治术,不予免疫治疗。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治疗前,治疗后2月、6月)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并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组治疗后1年、3年生存率、生活质量(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CD3+、CD4+、CD4+/CD8+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月、6月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1年实验组生存率100%(58/58),对照组97.5%(39/40),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年实验组生存率84.5%(49/58),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7/40)(P<0.05)。实验组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升高19.6分,3年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升高11.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分、1.4分(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共12例,均为一过性,未影响免疫治疗。对照组无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肾癌根治术后应用IL-2进行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免疫水平,发挥抗肿瘤作用,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治疗术后直肠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直肠癌术后患者67例,术后3~4周后先行改良的FOLFOX4方案化疗4次后行盆腔放疗,其中36例行单纯放疗,31例行同期放化疗。同期放化疗者从放疗的第1天开始给予卡培他滨825 mg/m2,2次/天,用至放疗结束。所有患者放疗结束后再用先前的化疗方案化疗4次。结果 67例患者中有66例完成了放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有7例患者死亡,其中同期放化疗者中4例死亡,单纯放疗者中3例死亡。同期放化疗者中有1例盆腔复发,1例肝转移。单纯放疗者中有1例盆腔复发,2例肝转移和1例肺转移。结论直肠癌术后同期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有降低远处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杨纪林 《实用癌症杂志》2014,(11):1428-1430
目的探究食管癌切除术中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管状胃代食管组)和对照组(全胃代食管组),每组各6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监护情况、并发症、术后生存率和死亡率以及在术后2周、6个月、1年、2年、3年时的生活质量,统计患者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2组术后监护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存率比较,累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呼吸功能强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上,在6个月和1年时间点上,实验组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年以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的食管癌手术对于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棘突间动态固定装置Coflex对比格犬腰椎间融合后相邻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1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应用经皮穿刺比格犬腰椎间隙损伤椎间盘方法建立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用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仅行椎间融合的对照组及行椎间融合加相邻节段Coflex置入(Toppingoff技术)的实验组,术后3、6个月行MRI检查、髓核组织II型胶原(COL-2)阳性细胞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阻滞剂-1(TIMP-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内参基因GAPDH含量测定。结果 MRI检查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犬腰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退变,实验组MRI T2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为2.92±0.21,对照组为1.69±0.11,实验组较对照组退变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髓核的COL-2阳性细胞含量为8.66±1.31,较术后3个月时的12.33±1.24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时TIMP-1、BMP-15基因表达量分别为1.86±0.14和1.98±0.24较术后3个月时的0.70±0.12和0.78±0.13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3、6个月自身对照髓核的COL-2阳性细胞含量,TIMP-1、BMP-15基因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髓核COL-2阳性细胞含量为11.33±1.7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BMP-15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85±0.13和0.98±0.1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棘突间固定装置Coflex对比格犬的腰椎间盘退变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椎间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有一定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分级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9家三级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79例,其中男279例,女300例,年龄49~52岁,平均(50.5±12.7)岁。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 165例,其中男82例,女83例,年龄46~51岁,平均(48.9±12.9)岁;实验组2 194例,其中男88例,女106例,年龄49~53岁,平均(51.1±11.4)岁;对照组220例,其中男109例,女111例,年龄49~53岁,平均年龄(51.0±13.4)岁。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采用术后康复方案,进行家庭康复治疗(实验组1)或采取就近原则到课题组成员单位接收康复指导和治疗(实验组2);对照组病例则采用目前常规的术后治疗及康复方案(住院期间按传统方法进行术后康复和管理,出院后由手术医生根据自己经验指导患者自行恢复)。同时,设计并建立与三级医院衔接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患者在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的康复模式。所有患者均定期进行随诊及康复评价,并在康复治疗结束后进行资料汇总,通过功能评定数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24周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术后优良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AS、ODI评分实验组1与实验组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时,腰椎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术后实施分级康复保证了可执行性、有效性、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讨术前化疗是否对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引起影响。方法 对比进行期胃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化疗一手术组(实验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1)实验组术前中小剂量、短期化疗,手术后第1、2周CD_3~ CD_4~ 细胞百分比、CD_1~ /CD_8~ 细胞比值低于正常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组术后第3周(化疗第4周)CD_3~ CD_4~ 细胞百分比、CD_4~ /CD_8~ 细胞比值有所回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本身是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主要因素,切除肿瘤后需长时间恢复免疫功能。术前中小剂量化疗对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损伤,为今后开展胃癌术前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辛伐他汀/明胶海绵复合物对兔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在肱骨大结节骨槽上填塞辛伐他汀/明胶海绵复合物并将冈上肌缝合回足印区;对照组仅在肱骨大结节骨槽上填塞明胶海绵并缝合回足印区。所有兔子在术后2、4、8周处死行生物力学及HE染色,观察冈上肌腱-骨愈合情况。结果大体观察结果显示:所有兔子术后均存活,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渗液、感染及辛伐他汀不良反应。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术后4周实验组腱-骨界面的最大抗拉强度(50.71±3.40)N,刚度(37.81±5.17)N/mm,均高于对照组腱-骨界面的最大抗拉强度(44.25±4.41)N,刚度(30.12±1.54)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实验组腱-骨界面的最大抗拉强度(69.20±6.25)N,刚度(55.86±6.03)N/mm均高于对照组腱-骨界面的最大抗拉强度(50.24±5.89)N,刚度(34.40±2.40)N/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2周腱-骨界面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4周见软骨细胞增生;8周见"潮线"结构以及密集的Sharpey纤维。对照组2周腱-骨界面结合松散,见梭形成纤维细胞增生;4周未见软骨细胞;8周见疏松无序的Sharpey纤维。结论局部应用辛伐他汀/明胶海绵复合物能够促进兔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证实活性碳吸附丝裂霉素C腹腔化疗能治疗和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复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利用人胃癌裸鼠模型进行活性碳(CH)吸附MMC腹腔化疗的动物实验,共分4组,每组8只荷瘤裸鼠。实验组腹腔给予CH-MMC,腹腔化疗组腹腔给予MMC,静脉化疗组经内眦静脉给予MMC,对照组腹腔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临床应用时将可以根治手术的64例进展期T3~4NxM0)胃癌病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手术结束时腹腔内给予经医用活性碳吸附的MMC 50mg,术后3个月开始常规静脉化疗。对照组仅于手术后3周开始静脉化疗。结果: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疗效最佳,仅于2只小鼠腹腔发现较小(1~3mm)的转移灶;单纯腹腔化疗组中,有3只小鼠腹腔出现较广泛的转移灶,直径在3~15mm之间;静脉化疗组中6只小鼠腹腔出现广泛转移病灶;对照组8只小鼠腹腔均发生广泛转移瘤。经过平均15.4个月2~36个月的随访,临床应用实验组较对照组2、3年生存率分别提高42.03%及53.44%(76.27%76.27%和34.24%22.83%,P< 0.05。结论:活性碳吸附MMC腹腔化疗确能提高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后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外科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是治疗肺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但对失去手术机会、肺内多发转移或放化疗失败的患者,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射频消融作为肺恶性肿瘤新的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观察CT引导下CelonLab射频仪治疗兔肺内VX2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病理演变,评价治疗效果,进一步探索肺恶性肿瘤的射频治疗参数。方法:采用同轴套管针经皮穿刺的新方法建立兔VX2肺肿瘤模型。实验组27只予以射频治疗,对照组9只予以假性治疗。两组均于设定时间点行CT扫描,观察影像学表现。实验组18只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随机处死,观察病理演变;其余9只待其自然死亡,评估疗效、计算生存期。对照组9只均待其自然死亡,计算生存期。结果:射频后即刻CT扫描见病灶周围磨玻璃影可伴内部空洞或小空泡。与病理HE染色切片对照发现,术后随访中CT增强扫描无强化不能完全除外肿瘤细胞残留。术后24 h大体解剖见病灶由中心向外周形成4条沿能量梯度分布的反应带:中央炭化或蒸发中心(电极穿刺针道),灰白色凝固性坏死带,棕红色出血带,粉红色充血渗出带。术后肿瘤病灶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炎性反应,4周后基本吸收,最终残留厚壁纤维组织层包绕中央凝固性坏死及少量陈旧性出血。实验组待其自然死亡的9只中,完全缓解率78%。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存时间分别为(38.0±5.9) d与(24.0±3.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4,P=0.018)。射频能量与病灶直径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系数的检验P=0.000,直线回归方程为Y^=-2.3372+1.4361X。结论:采用同轴套管针经皮穿刺法建立兔VX2肺肿瘤模型安全、迅速,短期内成瘤率高。射频消融治疗肺内肿瘤疗效确切,安全、微创,并发症少。术后射频区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疗效评估可以术后1个月为新基线。射频能量与病灶直径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CEA、CA199和CA125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食管癌(Ⅱ~Ⅲ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于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纯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疗效,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血清中CEA水平、CA199水平和CA125水平.结果 实验组术后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1周血清中CEA水平、CA199水平和CA125水平均下降.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CEA水平、CA199水平和CA125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周血清中CEA水平、CA199水平和CA125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可提高患者术后客观缓解率,降低患者血清CEA水平、CA199水平和CA125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康复教育在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y,THA)中的意义。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行THA的患者87例,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外,术前由手术医师和专科护士采用图片和影像资料结合实际练习,教育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方法。记录术后两组完成主动规范功能锻炼时间、肢体周径增量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组间及组内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首次主动完成踝泵锻炼时间、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时间、直腿抬高时间分别为(4.62±2.39) h、(13.33±5.88) h、(23.67±6.01) h,分别少于对照组(6.12±2.93) h、(16.02±5.89) h、(27.95±7.85)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周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下肢周径增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术后第2、3、5、7天下肢周径增量值均逐渐减少,实验组分别为(3.76±0.75) cm、(3.68±0.56) cm、(3.46±0.53) cm、(3.17±0.36) cm,分别小于对照组(4.03±0.55) cm、(3.92±0.51) cm、(3.71±0.59) cm、(3.48±0.36)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1例、感染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下肢DVT 5例、假体脱位1例、感染5例,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康复教育可使THA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主动规范康复锻炼,明显减少首次主动规范功能锻炼的时间、减轻患肢肿胀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胃癌外周血sTNFR—1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静脉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49例胃腺癌患者于术前1d、术后14d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sTNFR-1水平,并以正常献血者为对照组,所有病例随访2年以上。结果:(1)胃癌外周静脉血术前、术后sTNFR-1水平,并以正常献血者为对照组,所有病例随访2年以上。结果:(1)胃癌外周静脉血术前、术后sTNFR-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术前外周静脉血sTNFR-1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前;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否远处转移,UICC分期,是否行根治手术有关,低-未分化,有远处转移,UICC分期Ⅳ期及姑息性手术组sTNFR-1水平明显高于高-中分化、无远处转移,UICC分期Ⅰ-Ⅲ期及根治性手术组。(3)术后2周血sTNFR-1水平在术后1年内肿瘤复发或死亡组较术后1年内无肿瘤复发组明显增高;术后2周sTNFNR-1水平未降至正常40例,术后1年内复发或死亡28例(70%),明显高于术后降至正常组(2/922.2%)。结论:胃癌患者存在高水平的sTNFR-1,肿瘤分化程度差,已有远处转移患者增高更加明显,术后仍维持高水平的sTNFR-1提示早期复发或死亡。  相似文献   

17.
分析术前放疗并用血卟啉衍生物 (HPD)静脉注射增敏治疗 2 8例头颈鳞癌与 33例单纯术前放疗病例的术后病理、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因素。手术标本病检实验组无瘤率 4 4 .4 % (13/ 2 8)。对照组无瘤率仅 9.1% (3/ 33) ,(P<0 .0 0 1)。实验组 5年生存率 71.4 % (2 0 / 2 8)。对照组 4 8.5 % (16 / 33) ,(P<0 .0 5 )。其中术后病检无瘤者 5年生存率 87.5 % (14/ 16 )。有肿瘤残存则生存率明显降低。实验组肿瘤 <4 cm、颈淋巴结阴性者 5年生存率 93.7% ,对照组 6 6 .7%。讨论了 HPD放射增敏原理及治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成年雄性SD大鼠经单次大剂量电子线照射胃后的损伤变化,为胃癌术中放疗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 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利用专利技术“小动物放射线精确照射试验台”对实验组大鼠胃进行单次6 MeV 20 Gy照射,照射后不同天数评估大鼠一般情况,观察胃的病理损伤及体重变化。结果 SD大鼠胃受照射后14 d时,镜下观察损伤最重,28 d时已逐渐修复伴腺体萎缩,56 d时胃损伤已纤维素性修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第1周内体重下降(P<0.05),第2周体重开始上升,但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第6周时体重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 单次6 MeV电子线 20 Gy照射SD大鼠胃后损伤最重在2周内,但无穿孔发生,8周内可修复恢复完全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进程中骨软骨G蛋白偶联受体 -48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R48) 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理解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 6个月龄 SD 大鼠 33 只,随机分实验组 (24 只) 和对照组 (9只)。实验组采用圆韧带离断结合骨膜剥离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假手术作为对照。术后1、2和4周时收集股骨头,通过大体、组织学及 Masson 染色,观察股骨头坏死进程;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股骨头坏死过程中 GPR48 表达变化。结果 (1) 大体标本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2周股骨头关节软骨表面略显粗糙,4周时关节软骨出现不同程度的虫蚀样破损。X线片结果显示,实验组1、2周大鼠股骨头改变较轻微,4周时出现密度减低区,骨小梁排列紊乱。HE 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1、2周部分关节标本软骨表面出现破裂、剥脱;4周时坏死集中在软骨下骨和骺软骨区,但同时可见坏死小梁周围局部成骨细胞活跃迹象,并有少量新生骨形成;3个时间点实验组骨小梁内空骨陷窝率均高于假手术组,并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asson 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1、2周时胶原含量下降,骨小梁欠规则;4周骨小梁稀疏、断裂,胶原含量明显减少。(2)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3个时间点 GPR48 表达量 (IOD 值) 逐渐增加,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 RT-PCR 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3个时间点 GPR48 mRNA 表达量逐渐增加,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展进程中,GPR48 表达下降,但随坏死进程而逐渐增加,可能与骨坏死后的局部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20.
21例贲门癌切除患者术后3个月~1年内发生胆囊结石。其中3例行胆囊切除。1例于术后2周发生气管食管瘘而死亡,另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1年半因癌转移而死亡。由于肿瘤近期内不稳定性,对此类病人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尽可能采取保守疗法。胆囊结石的形成与迷走神经肝支受损及手术所致解剖形态学上的变异有关。建议预防用药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