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45例患者进行房间隔穿刺点的定位研究,实际的房间隔穿刺点与超声法测定的穿刺吻合率为97.8%。该法简便无创,可做为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房间隔穿刺定位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郜宪礼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334-3336
[摘要]目的 自行研制简易多功能颅脑导向定位装置并用于临床。方法 采用自制简易多功能颅脑导向定位装置及头皮标记定位仪,根据颅内病灶和头皮标记物的关系,计算CT最大病灶在头皮标记定位仪的位置,将其标记在头皮上对应的部位,依据两点一线的原理,头颅两侧分别设置穿刺点和瞄准点。两点连线恰通过颅内靶点中心,控制穿刺针深度并沿此线运行,能准确抵达靶点。结果 ⑴穿刺精确度的模拟试验:在人体颅骨标本基底节区埋置椭圆形“十字”标记橡皮泥块,以中心为靶点,行CT扫描后用定位仪确定穿刺点,垂直及改选穿刺点穿刺,总平均误差在5mm以内。⑵穿刺针损伤模拟试验:选择不同的曲度骨面进行钻孔试验,YL-1型微创穿刺针表面与限位孔摩擦仅有轻微螺旋压痕,无明显损伤及变形。经模拟试验后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共72例,其中YL-1型穿刺针48枚,引流管24根。经穿刺精确度的评定,无重度偏移发生。结论 应用该导向定位仪装置将YL-1型微创穿刺针和引流套管穿刺定位集多功能于一体,能满足目前国内多数医院进行的颅内血肿微创治疗、囊肿等定位穿刺及引流的需要;完全避免了目测导向的误差带来的医源性损害,穿刺成功率达100%,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原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房间隔穿刺的准确定位是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成败的关键.如何预防和减少心包填塞、血栓栓塞及夕匕亡等严重并发症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因此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准确、可靠的房间隔穿刺术方法,即"井"字定位法.  相似文献   

4.
报导两维超声心动图(2-DE)与X线透视相结合对15例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患者导管进行监视和引导,术中2-DE不仅能清晰显示心脏结构,而且可显示穿刺针、球囊导管等装置及其与心脏结构的位置关系,这就为导管的走行、穿刺针定位穿刺、球囊导管通过并扩张二尖瓣口提供了直观的影像学依据。但有时穿刺针尖端显示不清,使超声引导穿刺房间隔过程尚不满意。总之,2-DE可以部分取代X线透视,作为有用的补充手段,并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犬行经皮房间隔穿刺术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健康杂种犬14条,重量29.8±4.5kg(22~34kg),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气管插管,仰卧固定,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插管,经颈内静脉送10极标测电极入冠状静脉窦。在右前斜45°透视下经股静脉送长导丝及8FSL1长鞘至上腔静脉,换长导丝为穿刺针,回撤至冠状窦口上方1个椎体高度,右前斜位90°透视下同时旋转鞘管和穿刺针,使影像远端弧度消失,然后送穿刺针入左房,并在后前位下注入造影剂证实。结果:12条犬一次性穿刺成功(其中4条犬行2次房间隔穿刺),1条犬在穿刺后不慎将鞘管拔出,再次穿刺成功,1条在穿刺后出现心室停搏,但存在心房电位。术后解剖发现该犬无心包积液,房室结区域损伤。结论:模拟人的房间隔穿刺方法行犬房间隔穿刺,简单易行,可成为犬房颤模型研究中理想的房间隔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6.
房间隔穿刺的准确定位是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成败的关键.如何预防和减少心包填塞、血栓栓塞及夕匕亡等严重并发症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因此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准确、可靠的房间隔穿刺术方法,即"井"字定位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一种方法简单、定位准确、诊断率高的用于经皮肺穿刺活检术(TNB)的肺部病灶定位器械。方法:在X线透视下选定穿刺位点,将自制肺穿刺定位器贴敷固定于胸壁上,调节定位槽角度,使定位槽、中心孔、病灶中心处3点在同一直线上,然后测量出中心孔距病灶的距离,穿刺针沿仪器上的2点(定位槽、中心孔)延伸进针至测量距离后即可准确无误地到达病灶。结果:临床应用肺穿刺定位器共112例,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自制的肺穿刺定位器,设计原理合理、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与CT定位穿刺相比,不仅节约费用,而且可减少医患双方X线被照射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肺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取组织的病理结果为患者术前提供权威性诊断或不能手术者亦可据此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化疗及放疗)。方法:CT定位下用穿刺针进行肺穿刺。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结论:CT定位下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过去二尖瓣狭窄外科手术治疗一直采用闭式二尖瓣扩张术。这一方法需开胸,痛苦大,并有一定的危险。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简称PBV)为瓣膜狭窄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PBV手术是采取股静脉穿刺,插入右心导管,然后用特制导引纲丝和房间隔穿刺针,穿刺入左心房再经此穿刺点把扩张球囊送入左心二尖瓣口充液而使二尖瓣口扩张,解除狭窄和梗  相似文献   

10.
"定点"和"间距"穿刺法对内瘘血管寿命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华  林赟 《天津护理》2002,10(4):162-164
目的:探索一种合理的穿刺方法以延长内瘘血和的使用寿命。方法:将在我院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治疗时分别用“定点”和“间距”两种穿刺方法进行穿刺,从瘘口静脉侧血管狭窄、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内瘘血管的阻塞、穿刺点的渗血、皮肤感染及透后止血困难等并发症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论:“间距”穿刺法并发症平均发生率明显低于“定点”穿刺法,而且更能延长内瘘血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总结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法并发症的护理体会。21例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2 148例次,出现并发症37例次,包括内瘘感染、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湿疹、穿刺隧道周围瘙痒、隧道条索状硬结、穿刺困难、血流量不足。予改进血痂清除方法和局部消毒方法,有效预防感染和穿刺点渗血;选择扣眼穿刺点时,穿刺时根据患者时间情况减少或增大穿刺进针角度,以延长皮下隧道或是让穿刺针进入深部血管,保证血流量充足;更换成进口钝型穿刺针,减少机体不良反应。通过实施以上措施解决了并发症,内瘘保持通畅,延长了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自动快速穿刺针在盆腔囊肿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动快速穿刺在盆腔囊肿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83例采用自动快速穿刺针进行盆腔囊肿穿刺的结果与77例采用经皮手动穿刺针者作对照研究。结果:采用自动快速穿刺针进行盆腔囊肿穿刺一次成功率达100%。无并发症。与经皮手动穿刺针相比,其穿刺的一次成功率优于经皮手动穿刺且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在盆腔囊肿穿刺中,自动快速穿刺针可望取代手动穿刺针,自动快速穿刺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16例心包积液患者年龄18岁至55岁,其中转移性癌性心包积液6例,结核性心包积液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非特异性心包积液3例。治疗方法:术前准备中心静脉导管及穿刺针、1次性20 mL注射器及输血器。患者取坐位稍后仰或高坡半卧位。超声定位,穿刺点为剑突左旁或心尖内侧。手术期间行心电监护。进针穿刺前准备按常规进行。取出穿刺针,接有10 mL 0.9%氯化钠的注射器保持负压进针,见液体流出时即停止进针,表明针已进入心包腔,术者右手卸下注射器,然后迅速插入J型导引钢丝,拔出穿刺针。在导引钢丝进皮处,用手术刀切开皮肤,用扩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自行研制简易多功能颅脑导向定位装置并用于临床。方法:采用自制简易多功能颅脑导向定位装置及头皮标记定位仪,根据颅内病灶和头皮标记物的关系,计算CT最大病灶在头皮标记定位仪的位置,将其标记在头皮上对应的部位,依据两点一线的原理,头颅两侧分别设置穿刺点和瞄准点。两点连线恰通过颅内靶点中心,控制穿刺针深度并沿此线运行,能准确抵达靶点。结果:(1)穿刺精确度的模拟试验,在人体颅骨标本基底节区埋置椭圆形"十字"标记橡皮泥块,以中心为靶点,行CT扫描后用定位仪确定穿刺点,垂直及改选穿刺点穿刺,总平均误差在5mm以内。(2)穿刺针损伤模拟试验,选择不同的曲度骨面进行钻孔试验,YL-1型微创穿刺针表面与限位孔摩擦仅有轻微螺旋压痕,无明显损伤及变形。经模拟试验后应用该装置与目测导向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临床资料完整并得到随访的79例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肿清除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该导向定位装置将YL-1型微创穿刺针和引流套管集定位穿刺多功能于一体,能满足目前国内多数医院进行的颅内血肿微创治疗、囊肿等定位穿刺及引流的需要;避免了目测导向的误差带来的医源性损害,穿刺成功率达100%,符合微侵袭神经外科原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曾庆劲  李凯  张奥华  陈军  郑荣琴 《新医学》2009,40(12):798-79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双锁定导丝定位切除触诊定位不明确乳腺实性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倒术前触诊均无法准确定位的27个临床可疑恶性乳腺实性肿块行高频超声引导下双锁定导丝定位,先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进行高频超声明确肿块的位置,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进行徒手穿刺,穿刺针在探头实时引导下进针,探头声束与穿刺针夹角约为15°,针芯双弧形尖端钩于肿物内后,于体外保留导丝尾端,用纱布覆盖固定。然后立即进行手术切除。结果:24例27个肿块均1次性准确定位,定位准确率为100%,均成功被完整切除,元发生穿刺定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双锁定导丝定位乳腺肿块操作简单、安全、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CT导向下定位穿刺及术前标记的临床价值。方法18例患者,46个病灶,在CT导向下定位(激光灯)置入穿刺针或放硬币1枚作为术前定位标记。结果除考虑转移瘤只取1个病灶外,计算定位穿刺及术前标记总有效率100%,穿刺成功率为93.2%。结论CT定位穿刺临床价值大、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前标记准确度高,为手术提供极大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吕雪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014-4014
目的 对肺内病变行穿刺活检病理学确诊的应用价值.方法 CT定位后使用活检针刺入病灶.针尖据所需活检部位1.5 cm或2.2 cm处,连接活检枪进行激发,然后退出穿刺针,收取组织.结果 螺旋CT下引导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率高,并发症少.结论 螺旋CT下引导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快速的诊断技术,对肺内肿瘤可提供准确的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三维CT导向卵圆孔精确定位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三维CT引导卵圆孔定位在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取仰卧位,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应用三维CT引导以明确卵圆孔位置,并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穿刺卵圆孔定位成功后,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结果:穿刺针均位于卵圆孔内,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CT引导卵圆孔定位,提高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弥补了徒手穿刺的缺陷,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股动脉前壁穿刺及插管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避免穿刺点血肿形成等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1000余次血管性介入手术实践,直接用穿刺针作动脉前壁穿刺;利用螺旋及螺距原理来操控导丝导管在高度扭曲的动脉内进退;在行穿刺点八字形加压包扎时以左右手交替压迫穿刺点来替代包扎前的持续压迫时间。结果股动脉前壁一次穿刺成功率99%,无动静脉瘘、穿刺点血肿及导丝导管误入动脉夹层等并发症;从穿刺针进入动脉内至短导丝插入期间的针尾喷血最多2次,最少1次。减少压迫止血时间15min。用4FRH超滑导管作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配合小螺距逆时针旋转进管法多能成功进入第三级及其以远的动脉分支,Yashiro超滑导管多能替代3F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性插管。结论用上述方法可以缩短介入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采用传统神经阻滞方法,以人体的解剖标志穿刺定位,以穿刺针触及神经时引发的异感来寻找神经,是一种盲探式操作,成功率较低,且易损伤神经、血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超声显像可直观地分辨出局部组织结构,并实时引导穿刺针置于靶神经旁,使局麻药充分地浸润神经,大大提高了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