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HBVDNA(乙型肝炎病毒DNA)、HBV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时对肝损害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HBVM阳性且HBVDNA阳性为观察组A,HB-VM阳性、HBVDNA阴性者为观察组B,HBVM阴性为对照组C,观察各组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及A组HBVDNA水平与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有无相关。结果各组肝损害发生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停药率与其他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HBVDNA水平与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无相关(P>0.05)。结论HBVM阳性尤其HBVDNA阳性肺结核化疗应重视,HBVDNA阴性者可短程化疗,HBVDNA阳性者都应慎行短程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BVDNA(乙型肝炎病毒DNA)、HBV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时对肝损害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HBVM阳性且HBVDNA阳性为观察组A,HB.VM阳性、HBVDNA阴性者为观察组B,HBVM阴性为对照组C,观察各组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及A组HBVDNA水平与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有无相关。结果各组肝损害发生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停药率与其他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HBVDNA水平与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无相关(P〉0.05)。结论HBVM阳性尤其HBVDNA阳性肺结核化疗应重视,HBVDNA阴性者可短程化疗,HBVDNA阳性者都应慎行短程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18例肺结核病人及其中15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60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结核病人中有77例(48.1%)出现肝功能损害。HBVM阴性患者658例中出现肝损害73例(11.1%),HBVM阳性与阴性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抗结核治疗中HBVM阳性患者发生肝损比率明显增加,损害程度也明显增高,在抗结核治疗前检查HBVM及肝功能十分必要,之后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短程化疗中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对肝功能影响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中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746例肺结核病人及其中16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76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结核病人中有68例(38.6%)出现肝损害,HBVM阴性患者1490例中出现肝损害70例(4.7%),另有80例未测HBVM者中22例(27.5%)出现肝损害。HBVM阳性与阴性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时间多为15~90d。结论 短程化疗中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在抗结核治疗前检查HBVM及肝功能十分必要,对HBVM阳性者宜选择对肝脏损害较轻的药物,同时给予适当的护肝治疗,并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携带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38例,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肺结核患者36例,无乙肝病毒携带肺结核患者302例,对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BV携带结核患者有30.6%出现肝损害,而对照组只有15.9%。HBV阳性组在治疗前ALT分层统计,A组(男≤30U/L,女19≤U/L)与B组(男31~40U/L,女20~40U/L),抗结核治疗后发生肝损害分别为24.1%、57.1%。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病毒携带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易出现肝损害,肝功能ALT正常值上限(ULN)采用男30U/L,女19U/L较目前男女均为40U/L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抗结核组合药对HBVM阳性肺结核病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比较HBVM阳性和阴性肺结核病人组合药治疗前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HBVM阳性病人肝损率比阴性者明显增高(P<0.01);其中“模式Ⅰ”与“模式Ⅱ”病人肝损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模式Ⅰ+Ⅱ”病人肝损率比“模式Ⅲ”高(P<0.05)。结论 组合药致肝功能损害,HBVM阳性病人比阴性多见,尤以“模式Ⅰ、Ⅱ”病人更易发生,可能与用药前肝脏病理损害严重程度有关。应慎用组合药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防范。  相似文献   

7.
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几十年来抗结核化疗对结核病疫情控制起了很大作用 ,但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 ,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携带者相当普遍 ,携带率 10 %。同时 ,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尤其是结核伴有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阳性的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中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文献报道不一 ,因此 ,探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时的影响因素 ,现将我院收治的 174 5例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肝损的 161例 ,其中 HBVM阳性的 175例、阴性的 14 90例、以及未检 HBVM80例出现肝损者的情况作一探讨。1 资料与方法1994年~ 1999年 12月在我院收治的 174 5例肺…  相似文献   

8.
抗结核化疗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者肝功能损害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的损害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6 91例痰菌阳性的初治肺结核中 ,97例 HBVM阳性 (A组 )与 5 94例 HBVM阴性 (B组 )抗结核治疗时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结果  6 91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害 73例 ,占总病例数的 10 .5 6 % ,其中 A组发生肝损者4 4例 (发生率 4 5 .36 % ) ;B组肝损者 2 9例 (4.88% )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治疗方案中含有利福平 (RFP)的 5 4 6例中 ,6 8例发生肝损 (发生率为 12 .4 5 % ) ,含有利福喷汀 (RFT)的 14 5例中 ,5例发生肝损 (3.5 4 % ) ,两者比较 ,肝损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HBVM阳性患者 ,治疗方案含有 RFP的 88例中 ,4 3例发生肝损 (发生率4 8.86 % ) ,HBVM阴性患者 ,治疗方案含有 RFP的 4 5 8例中 ,2 5例发生肝损 (5 .4 6 % )。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HBVM阳性者使用含 RFT方案治疗的 9例中 ,仅 1例发生肝损 ,肝损发生率降低为 11.1%。HBVM阳性患者治疗方案中含 RFP者与含 RFT者比较 ,肝损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抗结核治疗中 HBVM阳性患者发生肝损比率明显增加 ,损害程度也明显增高。含 RFP的抗结核方案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明显大于含 RFT的抗结核方案。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利福喷丁?利福平对HBVM 阳性肺结核病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HBVM 阳性和阴性肺结核病人分别用利福喷丁和利福平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利福平组较利福喷丁组出现肝损害多( P< 0-01) ;HBVM 阳性较阴性病人易出现肝损害( P< 0-01) ;利福平组HBVM 阳性较阴性病人出现肝损害多( P< 0-01) ;利福喷丁组HBVM 阳性和阴性肝损害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抗结核治疗时HBVM 阳性比阴性病人更易发生肝损害,与其用药前即存在肝病理损害有关,治疗肺结核用利福喷丁比利福平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HBVDNA水平和肝组织炎症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对331例CHB(101例HBeAg阴性和230例HBeAg阳性)患者进行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和肝组织活检病理炎症分级,对比分析结果.结果:331例CHB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101例HBeAg阴性CHB患者中31例(31%)血清HBVDNA>108copies/L,随着G1-G4肝组织炎症损害级别的增高其所占例数也相应增高.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有显著意义(r=0.271,P<0.005);在230例HBeAg阳性的患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呈明显的负相关(r=-0.659,P<0.001).结论:血清HBVDNA水平可作为判断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炎症损害程度的指标,在HBeAg阳性的患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e系统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酶标法(ELISA),检测20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 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血清HBV DNA含量分别为10~(7.4070±2.3830)拷贝/ml和10~(5.0797±3.5389)拷贝/ml,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但同时有56.04%(116/207)的HBeAg阴性患者仍可检出HBV DNA,提示HBeAg阴性不能认为乙肝病毒复制停止。  相似文献   

12.
对 77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同期 794例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HBV标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肝癌组HBVM阳性 72 6例 (94 16 % ) ,非肝癌组HBVM阳性 138例 (17 38% ) ,有显著差异 (P <0 0 1)。在感染HBV模式中 ,肝癌组HBVM以“小三阳”为主 ,占全部肝癌患者的 6 7 0 6 % (5 17/ 771) ,明显高于非肝癌组的 13 4 8% (10 7/ 794 ) ,“小三阳”中HBVDNA阳性明显高于其他HBVM阳性模式组。说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而HBV与肝细胞的整合及不同的HBV基因型可能是其发生癌变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HBsAg阴性的慢性乙型重叠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及临床特征 ,采用PCR -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法对 2 0 3例HBVM一项 /一项以上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 -DNA定量及HCV -RNA基因分型检测 ,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肝功能等临床特征。HBsAg阴性及HBsAg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差异 ;但血清ALT及总胆红素水平在HBsAg阳性者较高。Ⅱ / 1b型HCV感染在HBsAg阴性者中的比例高于HBsAg阳性者 (P <0 0 5 )。HBsAg阴性慢性丙肝患者HBV -DNA阳性率及HBV水平均低于HBsAg阳性患者。HBsAg阴性的慢性丙肝患者中 ,抗HBc单独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最高 ,但HBV -D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Ⅱ /1b型HCV感染在HBV -DNA阴性患者中的出现频率较高 ,与HBV -DNA阳性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因此 ,临床上对于那些肝功能损害严重 ,同时有抗HBc阳性或Ⅱ / 1b型HCV感染 ,尤其是HCV -RNA阴性而肝功能仍有持续损害的患者要及时行HBV -DNA检测 ,以除外HBV活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肝宁片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伴HB sA g阳性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初治涂阳肺结核260例,其中治疗组132例,全程加服肝宁片;对照组128例,全程加服葡醛内酯片。结果治疗组132例中出现肝损害11例,其中HB sA g阳性34例中出现肝损害7例(2.06%);对照组128例中出现肝损害29例,其中HB sA g阳性30例中出现肝损害18例(60%)。两组差异显著(P<0.01);HB sA 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更容易受损害。结论肝宁片在防治HB sA g阳性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五酯胶囊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 初治肺结核179例,给予2HRZS(E)/4~10HR抗结核治疗,治疗组96例,全程加服五酯胶囊;对照组83例,全程加服葡醛内酯。结果 治疗组出现肝损害7例(7.3%),其中HBsAg阳性患者出现肝损害5例(11.4%);对照组出现肝损害32例(38.6%),其中HBsAg阳性患者出现肝损害20例(52.6%)。两组差异显著(P<0.01)。HBsAg、HBe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更容易受损害。结论 五酯胶囊在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是有效的,尤其是HBsAg阳性的结核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血清乙肝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酸(HBVDNA)的关系。方法对2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定量检测,并结合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HBeAg阳性患者中,G1、G2、G3、G4组HBVDNA对数值(拷贝/毫升)分别为7.03±0.74、6.72±1.08、6.38±1.35、6.29±1.65;S0~1、S2、S3、S4组HBVDNA对数值(拷贝/毫升)分别为6.98±0.85、6.49±1.78、6.38±1.31、6.10±0.97。HBeAg阴性患者中,G1、G2、G3、G4组HBVDNA对数值(拷贝/毫升)分别为4.10±0.35、4.37±1.03、4.45±1.27、5.61±1.42;S0~1、S2、S3、S4组HBVDNA对数值(拷贝/毫升)分别为4.16±0.87、4.48±1.13、4.89±1.21、5.48±1.49。结论HBeAg阳性患者,肝组织分级、分期与血清HBVDNA水平呈负相关;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分级、分期与血清HBVDNA水平呈正相关。通过HBeAg、HBVDNA水平可以估算肝组织病变情况,有较为实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选择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组)84例,窦性心律(窦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其中房颤组39例患者通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又分为血栓阳性者(22例)和血栓阴性者(17例).所有对象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中血小板膜活化糖蛋白(GP)Ⅱb/Ⅲa水平.结果:左心房内径和血中GPⅡb/Ⅲa水平比较:与正常对照组、窦律组比较,房颤组的左心房内径、GPⅡb/Ⅲa活化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窦律组比较,血栓阴性者和血栓阳性者的左心房内径、GPⅡb/Ⅲa活化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栓阳性者的左心房内径、GPⅡb/Ⅲa活化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明显高于血栓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GPⅡb/Ⅲa活化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t=4.07,P=0.000)是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左心房内径无明确的预测价值(t=1.78,P=0.084).相关性分析:使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房颤患者血中GPⅡb/Ⅲa水平同左心房内径的关系,发现GPⅡb/Ⅲa水平同左心房内径两者具有相关性(r=0.57,R2=0.33,P<0.01).结论:持续性房颤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且同左心房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ALT轻度升高(1~2倍正常值上限)的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年龄及HBV DNA水平对其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入组病例中符合条件者,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检测HBsAg、HBeAg滴度及HBV DNA水平.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情况及年龄(≥40岁和<40岁)、HBVDNA水平(≥105拷贝/ml和<105拷贝/ml)对其的影响.两样本构成比的比较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9例HBeAg阳性与126例HBeAg阴性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26和3.464,P值均>0.05).<40岁组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2.543和5.024,P值均>0.05).≥40岁组中,HBeAg阳性患者中、重度炎症(G3、G4)所占百分比(32.9%)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16.4%),x2=8.777,P<0.05;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7,P>0.05).HBV DNA≥105拷贝/ml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轻度炎症(Gl)所占百分比(17.5%)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7.3%),x2=8.851,P<0.0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227,P>0.05).HBVDNA<105拷贝/ml的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轻度炎症(Gl)所占百分比(29.6%)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6.9%),x2=6.357,P<0.0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6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轻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2和2.11,P值均<0.05).结论 ALT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状态与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关.年龄≥40岁的HBeAg阳性患者中、重度炎症比例明显升高;不同HBV DNA水平的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肝脏炎症分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损害与HBV-DNA水平影响,及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与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110例合并乙肝的肺结核患者,依据血清HBV-DNA水平分为高水平组64例、低水平组46例,68例HBeAg阳性组与42例HBeAg阴性组,均给予抗结核治疗,比较患者肝损害发生率、损害程度,分析肝损害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相关性。结果高水平组肝损害发生率高于低水平组(P0.05),肝损害发生率与HBV-DNA水平有关;HBeAg阴性组血清HBV-DNA水平与ALT、AST、TBI呈显著正相关(P0.05);高水平组肝功能损伤时间明显低于低水平组(P0.05),肝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高于低水平组(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应用保肝药物,HBV-DNA阳性者需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20.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1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9例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者的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结果 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用药时间及合并其他疾病等.临床特点肝细胞损伤型56例,胆汁瘀滞型43例,混合型20例.HBsAg阳性组肝损害发生率49.13%,HBsAg阴性组肝损害发生率5.84%.HBV-DNA阳性组肝损害发生率69.69%,HBV-DNA阴性组肝损害发生率6.57%.结论 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有多种因素,定时检测肝功能,有利于对药物肝炎的防治,特别是合并HBsAg阳性者要调整化疗方案,预防重型肝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