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 ,来反映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利用SysmexCA - 5 0血凝仪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的PT、APTT、TT、FBG含量。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PT、APTT、TT均明显延长而FBG则明显下降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从多方面客观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其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反映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利用SysmexCA-50血凝仪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而FBG则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从多方面客观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其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3.
杨晓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28-382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92例肝硬化患者,按其病情分为肝硬化代偿组48例,肝硬化失代偿组44例,选取同期正常肝功能者4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统计分析3组患者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结果肝硬化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长于正常肝功组(P<0.05);肝硬化组纤维蛋白原(FIB)显著低于正常肝功组(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的 PT、APTT、TT 均显著长于肝硬化代偿组(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FIB显著低于肝硬化代偿组(P<0.05)。结论凝血四项检测对于肝硬化患者凝血状况及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项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实验室检测对肝硬化患者治疗、预后的意义。方法测定5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A级25例,Child-B级21例,Child—C级12例)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Child—A级与对照组比较,PT、APrr时间延长,D-二聚体含量增高,FIB血清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ild-B、Child—C级与Child—A级比较PT、APlTr延长,D-二聚体含量增高,FIB血清含量下降,并且随着分级的增加差异更加明显。结论通过联合检测凝血功能、D-二聚体含量可以观察病情,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56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建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580-3581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四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德国美创MC-1000血凝仪,测定56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比较也存在差异(P<0.01)。结论:四项凝血指标可客观准确的的评价肝硬化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临床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卢正秋  张靖凯 《求医问药》2011,9(6):208+207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检测[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对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北京普利生血凝仪对36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和30例体格健康的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后,比较两组成员的检测结果。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较志愿者的这几个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肝硬化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志愿者的这项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定期进行凝血四项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用药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并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4项和凝血4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项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本研究的糖尿病组,并随机选取158例健康的研究对象作为正常组,运用血液仪器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其体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体内所存在着高凝的倾向,其中,伴有微血管疾病的患者则更为明显。糖尿病组患者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结果明显低于正常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则大于正常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4项以及凝血4项指标的检查,可以在第1时间内了解患者的血管病变以及凝血状态,从而为保障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翔宁   《中国医学工程》2011,(4):57+59-57,59
肝硬化患者常由于存在凝血及抗凝系统的异常,导致在临床上常见各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我们通过对69例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的检查及其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的初步探讨,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变化与Child-Pugh分级关系,为临床治疗肝硬化,防止出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思念  陈军 《海南医学》2008,19(6):129-130
目的检测62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与对照组比较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倍肯公司START-4血凝仪联合检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组织和对照组PT、TT、APTT、FIB含量。结果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的PT、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APTT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差异非常显著(P<0.001),FI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异常是加重其疾病发展的原因之一,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对疾病的诊断病程进展及预后都有一个良好的指标,不仅有助于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合并出血的诊治,还可以较全面了解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凝血因子的减少程度,帮助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对监测出血倾向及指导临床用药及手术有重要价值,对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血小板参数联合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肝硬化组,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四项。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PCT、PLT、FIB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W、MPV、TT、APTT、PT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4项指标对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价值较大,有利于临床医师评价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及血浆D2聚体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44例正常对照组,44例肝硬化组的胛、TT、APTT、Fbg和D2聚体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相比,PT、AFFTT、TT明显延长和D2聚体均明显升高(P〈0.01),Fbg明显减少(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凝血四项及D2聚体含量检测对判断肝病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状况和病情观察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90例肝硬化患者的4项凝血指标及血小板(PLT)参数;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人群8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凝血指标功能和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指标APTT、PT、TT显著延长,而FIB与则明显下降;血小板(PLT)参数中PLT、PCT明显下降,而PDW、MPV明显上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变越差,对应的凝血功能也会变得越来越差,血小板减少,出现自动性出血现象。结论:肝硬化患者与健康的人相比,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显著异常,所以要及时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脏检测,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及时采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确诊的7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4 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ACL -Futura全自动凝血仪测定PT、APTT、Fbg及D- 二聚体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PT和APTT明显延长(P <0 .0 1) ,Fbg明显减少(P <0 .0 5 ) ,D -二聚体量明显升高(P <0 .0 1) ;且肝硬化患者的Fbg和D- 二聚体含量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两项指标(P <0 .0 5 )。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PT、APTT、Fbg及D -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判定,并对预防肝硬化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328例传染科住院的各型肝炎患者作凝血三项(PT、APTT、Fog)检测,以了解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9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代偿组51例,肝硬化失代偿组44例)及6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浓度、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PT、APTT、TT明显延长(P〈0.05),FBG明显降低(P〈0.05),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肝硬化代偿组相比,肝硬化失代偿组PT、APTT、TT明显延长(P〈0.05),FBG明显降低(P〈0.05),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的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判断、治疗和预防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7例肝硬化患者和62例健康时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lB)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PT、APTT、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异常,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可早期发现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肝硬化患者出血的抢救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凝血4项、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 195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组(A级,n=49)、B组(B级,n=84)及C组(C级,n=62),收集3组患者首次住院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肝性脑病、腹部B超、饮酒史及吸烟史等)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IL)],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未调整模型、微调整模型及完全调整模型)评估肝硬化患者凝血4项、D-D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D-D亚组的关系.结果 3组肝硬化患者年龄、TBIL、肝性脑病及腹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调整模型、微调整模型及完全调整模型结果显示,B组、C组肝硬化患者PT、APTT及TT水平分别较A组升高(P<0.05),FIB分别较A组降低(P<0.05),但D-D无差异(P>0.05);在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等混杂因素情况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D-D各亚组的关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凝血4项存在密切关系,但与D-D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化验凝血四项以及胆碱酯酶指标变化趋势对于评估肝硬化患者的发展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80例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胆碱酯酶(ChE)、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PT、APTT和TT明显长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FIB、Ch E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Child-Pugh级别肝硬化患者PT、APTT、TT、FIB和Ch E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Pugh级别肝硬化患者PT、APTT、TT、FIB和Ch E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凝血四项、胆碱酯酶是判断肝硬化病情严重度的有效指标,对于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5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PT、TT、APTT、FIB含量均采用凝固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PT、APTT、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异常是加重其疾病发展的原因之一,患者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所以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可早期发现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肝硬化患者出血的抢救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临床意义.方法 用德国BE四通道血凝仪检测38例肝硬化患者 PT、TT、APTT、FIB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PT、APTT、T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 01),FI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异常是加重其疾病发展的原因之一,患者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可早期发现肝病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肝硬化患者出血的抢救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