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疾病中占重要地位,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引起新生儿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永久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对本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菌扼黄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晓恒 《新中医》2006,38(9):72-7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胎毒清敷脐治疗。结果:血清胆红素降至102.9μmol/L以下所用时间对照组为(6.1±4.9)天,治疗组为(4.9±2.6)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治疗后平均每2天血清胆红素下降值对照组为(77.42±33.9)μmol/L,治疗组(89.24±34.51)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思密达、茵栀黄颗粒、思连康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的治疗方法上附加思密达、茵栀黄颗粒、思连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第3、7天观察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常规疗法联合思密达、茵栀黄颗粒、思连康用药可取的两人满意的疗效,且该治疗方法可行性高、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与新生儿的生理特征相符合,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症之一,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或造成生长发育障碍。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清热利胆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沈剑虹 《新中医》2015,47(2):161-163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配合培菲康、蒙脱石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采用培菲康、蒙脱石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患儿粪便总胆红素、黄疸降至正常的时间等,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55%,对照组为82.6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粪便有形成分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第1、2、3、4、5天,观察组粪便总胆红素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黄疸消退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配合培菲康、蒙脱石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有效降低患儿血胆红素水平,增加粪便中胆红素排出,加快黄疸消退,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退黄利胆方剂(茵陈、山栀),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胆红素日下降值和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下降(49.24±23.25)μmol/L,降至正常需(4.8±2.5)d;对照组分别为(33.45±21.38)μmol/L和(6.1±4.6)d。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退黄利胆方剂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全莲  郑洪岭 《河北中医》2000,22(9):694-69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4例采用消黄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对照组32例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结果 显效率治疗组(82.4%)与对照组(46.9%)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退黄迅速、缩短病程和减低住院费用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退黄利胆方剂(茵陈、栀子、茯苓、郁金、败酱草等)配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48例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胆红素下降情况及降至正常所需天数。结果:治疗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为(51.23±24.96)μmol/L,降至正常需要天数为(4.7±2.5)d;对照组分别为(38.05±20.79)μmol、(6.1±4.8)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退黄利胆方剂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起效迅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病。国内文献报道,新生儿发病率达60%,早产儿发病率达80%。我院新生儿科2年来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6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秀英 《河北中医》2001,23(11):858-85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8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 ,加用消毒利黄汤口服 ,对照组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 2组胆红素日平均下降值和降至正常所需要日数。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平均下降 (5 0 .15± 2 5 .2 4 ) μmol/L ,降至正常所需日数 (4.8± 2 .5 )d ;对照组分别为 (37.94± 2 1.5 6 ) μmol/L和 (6 .1± 4 .6 )d。 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夏贞莲 《河北中医》2000,22(8):621-622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症状之一,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致死或致残.1995~1999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4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6 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其中治疗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最小1日,最大7日;胎龄<37周3例,37~42周21例;体重2 000~4000 g;血清胆红素220.6~256 μmol/ L5例,256~340 μmol/L 16例,>340 μmol/ L3例.对照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最小1日,最大7日;胎龄<37周 2例,37~42周 22例;体重2100~4100 g;血清胆红素220.6~256μmol/ L6例,256~340 μmol/L15例,>340 μmol/ L3例.所有病例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除外肝炎综合征、明显溶血性贫血的患儿.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0月-2003年9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药治疗组对比。中西药治疗组治愈35例,治愈所需天数最快4天,最慢13天;西药对照组治愈33例,最快4天,最慢15天。两组治愈所需天数经t检验,有显著差别(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选取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退黄利胆方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00年1月-2003年9月,本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治疗此类患儿4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1997年,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加味茵陈蒿汤口服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4例。与单用蓝光照射22例相比较,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对照组。提示加味茵陈蒿汤有明显降低总胆红素的作用,兹介绍如后。1临床资料病例选自...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为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 ,如任其发展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对早期新生儿的致死率和婴幼儿的致残率相当严重。因此 ,早期治疗高胆是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关键。我科新生儿病房近年来采用中药制剂茵栀黄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 4 2例 ,取得良好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我科新生儿病房于 1994年 8月~ 2 0 0 0年10月共收治诊断为高胆 (符合实用新生儿科的诊断标准[1] )的新生儿共 79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2例 ,男 2 4例 ,女 18例 ;日龄 0 .87~ 2 7天 ;体质量 (2 95 0±2 5 0 ) g;主要病因 :…  相似文献   

18.
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在新生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高胆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及诊断标准本组76例,男44例,女32例;早产儿34例,足月儿42例。选择对象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或每日上升85.5umol/L(5mg/dl)以上,生理性黄疽消退后又复现或进行性加重或迟迟不退。住院无数一般为1周,最长2周,平均住院天数为10天左右,其中总胆红素最高值为694.2umol/L,最低为160umol/L,平均为206umol/L,有2例为ABO溶血患儿因来院已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 ,其主要危害性是可能发展成核黄疸 ,及早纠正可以预防胆红素神经毒作用。我院采用思密达和中药制剂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2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 6例为我院儿科 1998年 1月~ 1999年 8月期间住院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日龄 12h~ 2 6天 (平均 6 4天 ) ;出生体重(g) 2 840± 6 40 ;胎龄 (周 ) 38 4± 4 2。主要病因 :溶血性黄疸 2例 ,母乳性黄疸 4例 ,感染因素 8例 (新生儿肺炎 2例 ,新生儿脐炎 3例 ,脓疱疹 1…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儿科采用茵栀黄颗粒辅助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