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统计分析超声检查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7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其超声诊断符合率,并就超声征象特点及其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7例患者经过超声检查确诊54例,诊断符合率达91.2%,其中肝脏损伤诊断符合率为87.5%(7/8),脾脏损伤诊断符合率为97.0%(32/33),肾脏损伤诊断符合率为84.6%(11/13),膀胱损伤诊断符合率为66.7%(2/3)。结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可以将超声检查诊断作为闭合性腹部外伤临床诊断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分析腹部创伤定点超声诊断在急诊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之间急诊科接诊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120例作为本研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接诊后通过病情告知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按照患者完全随机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部创伤定点超声辅助诊断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影像学CT辅助检测进行损伤诊断,比较并分析统计2组患者的辅助检查诊断时间,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疾病检出准确率,进一步研究腹部创伤定点超声诊断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辅助检查诊断时间,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的疾病检出准确率等2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诊断时间为(10.09±2.45)分钟,对照组为(23.78±2.81)分钟,疾病检出准确率观察组为58例(96.67%),对照组为39例(65.00%),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辅助检查对于闭合性损伤患者具有诊断时间短,诊断准确率高的优势,急诊损伤患者不但病情复杂而且病情随时可能出现改变,及早诊断及诊斩准确是患者抢救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腹部创伤定点超声诊断对闭合性腹部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超声诊断闭合性腹部外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对闭合性腹部外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109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在受伤后0.5-3小时内经超声检查,经手术治疗105例,保守治疗4例。结果 经临床证实总符合率为95.41%(104/109)。实质性脏器损伤符合率为97.14%(102/105),空腔脏器损伤符合率为50%(2/4)。结论 闭合性腹部损伤用超声检查,定位准确方便,无损伤,同时能测定腹腔积液。超声对实质性脏器破裂不仅诊断符合率高,而且能探测受伤脏器部位、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诊床旁B超(Bedside sonography,BS)对钝性腹部损伤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闻144例钝性腹部损伤BS检查、手术及腹部CT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BS(+)112例,BS (-)32例。腹部CT检查108例,剖腹手术88例。BS定性诊断符合率91.7%(132/144),BS定位诊断符合率67.8% (76/112)。治愈124例,死亡20例,病死率13.9%(20/144)。结论:BS是钝性腹部损伤的一种快速、精确的定性诊断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BS是对钝性腹部损伤保守治疗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刘丹  刘福军 《中外医疗》2011,30(17):177-177
目的总结超声检查对闭合腹部损伤的诊断经验,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129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患者,男性106例,女性23例,致伤后超声检查与术后及治疗后结果对照。结果 129例腹部损伤患者中,超声确诊106例,漏误诊26例。结论应用合理的临床思维及方法,超声可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对脏器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李大淦 《河北医学》2016,(2):307-309
目的:对腹腔穿刺术在临床外科急腹症与闭合性腹部损伤病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腹症与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其腹腔穿刺术检查,并分析其诊断符合率. 结果:经穿刺诊断阳性率为90%,手术证实阳性率为93.75%,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而假阴性率为3.75%. 其中,外科急腹症患者穿刺诊断阳性率为95%,闭合性腹部损伤穿刺诊断阳性率为85%,同手术病理结果相类似. 结论:在临床外科急腹症与闭合性腹部损伤病症诊断中有效应用腹腔穿刺术,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型超声检查在腹部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2月-2011年3月腹部损伤患者130例B型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0例患者中B超确诊118例,手术确诊130例,B超检出率90.8%.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70例,非实质性脏器损伤60例.本组超声检出率最高的为肝破裂和脾破裂(均为100.0%),其次为肾破裂(90.0%)、小肠破裂(86.4%)、膀胱破裂(85.7%)、胰腺破裂(80.0%)、卵巢囊肿破裂(78.6%).结论 B型超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具有诊断率高、快捷方便、可重复性强、无创伤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段纪州 《中外医疗》2012,31(23):165+167-165,167
目的讨论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1例拟诊断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采用手术或CT诊断。结果经诊断后,确诊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为45例,诊断成功率为88.2%,漏诊率为11.8%。经分析得,2例腹膜后血肿、2例胃肠损伤、4例复合性破裂、6例肾损伤、12例肝破裂、25例脾破裂。患者均伴有腹腔积液出现,采用超声检测成功率为100%。结论手术或CT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均有其局限性,超声检查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内脏破裂的情况中有效果良好,在临床上的腹部损伤诊断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寻找急诊超声诊断规律,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总结我院6年来急诊超卢诊断并经临床治疗和手术证实的10390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资料,并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类型较多,声像图彩种多样,但有其共同特征,超声检查对实质性脏器破裂和腹腔积液的准确性较高.本组诊断准确为93.2%.结论:掌握超声检查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声像图共同特征,在急诊诊断及治疗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急诊早期诊断方法,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45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穿刺术是确诊的主要检查手段,部分患者选择性做了B超或CT检查,两次诊断检查的阳性率均在90%以上,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早期在全面的细致的体格检查后,针对病史选择性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减少漏诊、误诊,提高临床确诊率,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流行病学“伤且害”的伤害界定标准,评价其合理性,为科学合理的研究流行病学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
用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流行病学“伤且害”的伤害界定标准,应用Delphi法评价“伤且害”伤害界定标准的合理性。
结果流行病学伤害是指“有伤且有害”,即“伤且害”,其中“伤”是临床医学意义的损伤或受伤,“害”是公共卫生意义的损害或危
害;Delphi法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系数都为100%,权威程度分别为0.88和0.87,协调系数分别为0.39,0.55(P均<0.05);“伤”的
界定、“害”的界定、“伤害”即伤且害、伤害需分级、伤害可根据时间划分等级的合理性得分均>3分,除“伤害应根据时间划分等
级”外其余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低于0.25。结论流行病学伤害中关于“伤”、“害”、“伤害即伤且害”的界定、“伤害需要分为轻、
中、重等不同级别”以及“伤害可根据时间划分等级”是合理的,但“伤害可根据时间划分等级”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高职院校新生伤害发生率,为学校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高职院校新生1157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54份,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某高职院校新生伤害发生率为76.3%(881/1154人).从生源地来看,本省市外的学生伤害发生率最高(8...  相似文献   

13.
Evaluating and managing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trauma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resource-intensive and satisfying aspects of combat care. It demand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physiology of trauma and shock, excellent clinical acumen and the ability to think and operate rationally in a chaotic milieu.Key Words: Abdominal trauma (AT), Penetrating abdominal trauma (PAT), Blunt abdominal trauma (BAT), 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 (FAST), Laparotom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儿童肾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保存肾功能。方法 :对 5 6例儿童肾外伤进行回顾性分析 (男44例 ,女 12例 ) ,其中 4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引起肾积水破裂 ;2 9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2 9/ 5 6 ) ,包括骨盆骨折 6例 ,尿道损伤 4例 ,大腿皮肤撕脱伤 2例 ,膀胱损伤 2例 ,脾破裂 6例 ,胰腺损伤 2例 ,胫骨骨折 2例 ,肝损伤 5例 ;休克 12例 (12 / 5 6 ) ;对侧肾积水 3例 (3/ 5 6 )。全组患儿有肉眼血尿和患肾区触痛。结果 :48例患儿保守治疗 ,2例行Anderson Hynes肾盂成形术 ,2例行肾切除术 ,4例行肾缝合术。随访 0 .5~ 6年 ,肾功能改善。 结论 :对肾损伤患儿 ,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只有发生严重肾损伤 ,需行肾探查术或切除术。静脉肾盂造影和CT检查对儿童肾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开展以哨点医院为基础的伤害监测,了解桐乡市伤害发生的特点,为有效地开展伤害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桐乡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采用《浙江省医院急诊伤害监测病例登记表》对前来就诊的首诊伤害病例进行登记、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收集伤害64 692例,报告伤害例数逐年增加;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66∶1;平均年龄(38.81±18.94)岁,年龄构成以15~44岁为主(51.9%);职业构成前3位分别是农/渔业劳动者(41.6%)、农民工(16.4%)和工人(13.9%);伤害发生主要地点分别为街道/城区(30.3%)、家(包括院子等29.5%)和工作场所(21.2%);前5位受伤原因分别为交通伤(38.3%)、跌落(20.4%)、钝器伤(12.0%)、动物伤(10.2%)及刺割伤(7.9%);伤害发生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94.3%);轻微的表浅伤占到了59.5%,82.4%的患者在医院经过处理后回家。结论目前伤害已成为桐乡市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不同伤害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满洲里市居民伤害死亡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 2012年满洲里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居民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下降了23.12%.5年间伤害导致死亡440例,居5年间总死因顺位的第3位,年平均死亡率为52.00/10万,标化率51.00/10万.男性年平均死亡率39.68/10万,标化率90.70/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12.60/10万,标化率27.70/10万,男性高于女性,是女性的3.15倍.居民伤害死亡前5位为运输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故意自害、意外中毒、加害.各年龄组均以运输事故为伤害死亡的主要死因,且60岁以上组最为明显,占该年龄组伤害死因的61.39%.结论:伤害已经成为满洲里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运输事故为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开展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福州地区法医门诊 2 0 0 1年受理的 482 9例活体损伤法医学鉴定资料 ,对损伤程度与致伤物及致伤部位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并结合案例对《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与《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试行 )》存在的鉴定时限不明确、个别鉴定标准不完善等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新AOSpine胸腰椎损伤分类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方法对45例胸腰椎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由4名脊柱外科医生对患者医的影像学资料(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根据新AOSpine胸腰椎损伤分类方法进行分型。1个月后重新打乱顺序由该4名医生再次进行分型,收集分型结果,分别作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分析,计算Kappa值检验其一致性。结果4名观察者均采用新AOSpine胸腰椎损伤分类方法进行分型,结果的一致性为68.9%(60.0%~75.6%),可信度kappa值为0.644(0.543~0.720),属基本可信。同1名观察者先后两次分型结果的可重复性为76.7%(73.3%~80.0%),kappa值为0.732(0.691~0.771),属基本可信。结论新AOSpine胸腰椎损伤分类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然而其临床意义还亟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20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果本组术前确诊8例(40%),手术漏诊3例(25%)。19例(95.0%)治愈出院,1例(5%)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十二指肠瘘是其主要的并发症。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减少漏诊率是十二指肠损伤成功救治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术式,建立有效的减压和引流和控制感染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闫铭  周谦让 《安徽医学》2002,23(2):20-21
目的总结30例损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本科1980年6月~2000年5月收治的损伤性膈肌破裂3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中开放性损伤14例,闭合性损伤16例,合并膈疝20例,合并胸腹腔及全身多器官损伤28例(93.3%),死亡6例,病死率为20%.结论损伤性膈肌破裂是临床上少见而危险性较大的损伤,术前确诊率低,病死率高.一经怀疑应及时手术,手术以开腹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