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家栖鼠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家栖鼠主要包括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屋顶鼠(Rattus rattus),我国代表种为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和小家鼠(Mus musculus)2种害鼠.由于这些鼠类的危害日益严重,它们不仅糟蹋粮食,污染食品,更主要的是传播疾病,如鼠疫和出血热等,而且能够咬坏电线,破坏通讯设备,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因此人类对害鼠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控制措施,但直到20世纪中叶,鼠类防治还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随着对家栖鼠类生态学研究的进展和抗凝血灭鼠剂的应用,鼠害控制进入了新的时代.这类灭鼠剂主要包括香豆素和茚满二酮两类化合物,它通过干扰维生素K代谢,破坏正常的凝血功能而导致死亡.由它配制的毒饵,不会引起老鼠的拒食反应;人畜误食也有足够的时间抢救,并有特效的解毒剂维生素K1,成为防治家栖鼠的理想鼠药[1].因此,世界各个国家都在推广应用,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随着这类灭鼠剂的长期使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出现了明显的抗药性与交叉抗药性,影响着这类杀鼠剂应用,使鼠害控制更加困难.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褐家鼠、小家鼠对抗凝血灭鼠剂产生抗药性以来,几乎所有使用这类鼠药的国家和地区都报道了家栖鼠的抗药性.近年来,围绕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以下简称抗药性)的研究,国内外开始了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2.
家栖鼠的抗药性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抗凝血灭鼠剂是当前防制家栖鼠的主要手段 ,但长期使用鼠类会产生抗药性。解决抗药性的关键在于及时察觉它的存在。因此 ,使用过程应进行定期调查。 70年代末 ,笔者将有关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试验方法资料译出发表[1-2 ] 。 1980年 ,几个单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供的杀鼠灵(Warfarin) ,对家栖鼠进行了初步的敏感性试验〔3〕。鉴于抗凝血灭鼠剂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 ,根据笔者建议 ,1985年成立了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经过协作单位通力合作 ,在查清我国主要鼠种敏感性本底基础上 ,进行了大规模的抗药性调查 ;与此同时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上海地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方法现场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分别摄食0.005%、0.05%杀鼠灵毒饵和0.005%溴敌隆毒饵.结果对杀鼠灵抗药性,44只褐家鼠中发生率为2.27%,29只黄胸鼠中发生率为13.79%;对溴敌隆抗药性,42只褐家鼠中发生率为4.76%,10只黄胸鼠中发生率10.00%;对杀鼠灵和溴敌隆毒饵产生抗药性的黄胸鼠个体分别对溴敌隆和杀鼠灵毒饵产生交互抗性.结论(1)当停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14年后,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性发生率有明显的衰退现象,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性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2)在连续15年使用溴敌隆后,上海地区的褐家鼠和黄胸鼠均对溴敌隆产生了抗性个体;(3)建议尽快建立鼠类对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检验方法、抗药性个体和种群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清远市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清远市城区及所辖3个县城区内所捕获的155只褐家鼠、13只黄胸鼠、28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0.65%、0和50.00%,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9.82、84.92和453.70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褐家鼠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广东省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 经对广东省5市所捕捉的769只褐家鼠、303只黄胸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1.69%和12.21%,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0.36和131.96 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和褐家鼠均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产生抗药性个体.结论 以黄胸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同时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江门市城区(蓬江、江海、新会区)内所捕获的129只褐家鼠、37只黄胸鼠、15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0、10.81%和46.67%,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2.00、143.12和582.41 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黄胸鼠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广州市所辖9区内捕获的130只褐家鼠、31只黄胸鼠、18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8.5%、45.2%和27.8%,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7.72、278.46和1164.24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和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褐家鼠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以黄胸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以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 经对雷州半岛内湛江市区的赤坎区和霞山区、徐闻县城区、廉江市安铺镇区捕捉的257只褐家鼠、165只黄胸鼠,进行抗药性监测,褐家鼠暂未发现抗药性个体;黄胸鼠的抗性率为7 .88%,其存活摄药剂量在145. 90mg/kg以上,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产生抗药性个体。结论 雷州半岛的鼠类控制工作仍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佛山市城区两种家栖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佛山市城区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 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 经对佛山市城区内捕获的30只褐家鼠、38只黄胸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0和34.21%,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5.27和395.52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对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结论 以黄胸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而以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同时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掌握上海地区家栖鼠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抗性水平,为科学选用化学灭鼠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无选择性摄毒试验方法,观察死亡时间与致死剂量分布。结果在实验的187只褐家鼠中,未检测到抗杀鼠灵的褐家鼠个体,73只黄胸鼠中8.22%的个体对杀鼠灵产生抗性,小家鼠在供食0.05%杀鼠灵毒饵后在整个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在实验的203只褐家鼠、104只黄胸鼠以及25只小家鼠中,未检测到抗溴敌隆的褐家鼠个体;5.77%的黄胸鼠对溴敌隆产生抗性;小家鼠在供毒0.01%溴敌隆后,整个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家栖鼠摄毒后死亡时间分布多数呈基本正态曲线分布,致死剂量多数偏度系数大于1。结论上海市范围内褐家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水平呈明显的衰退趋势,黄胸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的抗性水平稳中有降;小家鼠对杀鼠灵和溴敌隆仍属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东省广州市鼠及蝙蝠狂犬病毒的携带情况,分析鼠、蝙蝠作为人类狂犬病潜在传染源的可能性。方法 于2013-2015年在广州市公园、医院以及农贸市场捕获褐家鼠及蝙蝠,无菌采集其脑组织样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细胞培养分离法检测狂犬病毒。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159只褐家鼠、66只蝙蝠(57只犬蝠、9只伏翼蝠),共获225份脑组织标本,RT-PCR和细胞培养分离法未在采集的脑组织样本中检测出狂犬病毒。结论 广州市褐家鼠、犬蝠及伏翼蝠作为狂犬病传染源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和分析南通市黄胸鼠和褐家鼠凝血酶原时间(PT)。方法PT测定采用仪器法,PT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表示。结果黄胸鼠、褐家鼠及对照大白鼠的INR平均值分别为0.97、1.40和0.88;方差分析表明,黄胸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26,P<0.05);褐家鼠和大白鼠之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0.527,P<0.05);黄胸鼠和大白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1,P>0.05)。崇川区与开发区的褐家鼠INR值经成组设计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6,P<0.01),崇川区与港闸区的黄胸鼠经成组设计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1,P>0.05)。结论实验所测得的黄胸鼠及褐家鼠INR值范围分别为0.60~1.92和0.84~2.29,PT值有性别、鼠种、区域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Among all cellular life on earth, with the exception of yeasts, fungi, and some prokaryotes, VKOR family homologs are ubiquitously encoded in nuclear genomes, suggesting ancient and important biological roles for these enzymes. Despite single gene and whole genome duplications on the largest evolutionary timescales, and the fact that most gene duplications eventually result in loss of one copy, it is surprising that all jawed vertebrates (gnathostomes) have retained two paralogous VKOR genes. Both VKOR paralogs function as entry points for nutritionally acquired and recycled K vitamers in the vitamin K cycle. Here we present phylogenetic evidence that the human paralogs likely arose earlier than gnathostomes, possibly in the ancestor of crown chordates. We ask why gnathostomes have maintained these paralogs throughout evolution and present a current summary of what we know. In particular, we look to published studies about tissue- and developmental stage-specific expression, enzymatic function, phylogeny, biological roles and associated pathways that together suggest subfunctionalization as a major influence in evolutionary fixation of both paralogs. Additionally, we investigate on what evolutionary timescale the paralogs arose and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in order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biological raison d’être for both VKOR paralogs in gnathostomes.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的携带情况以及阳性菌株对碘伏、戊二醛、氯己定、"84"消毒液的抗性。方法对某院2007年12月-2008年1月连续分离的20株铜绿假单胞菌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qacE△l-sull基因,测定其阳性菌株对上述4种消毒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qacE△1-sull阳性株10株(50.00%)。碘伏、戊二醛、氯己定、"84"消毒液对qacE△1-sull阳性菌株的MIC范围分别为:8.0~128.0μg/mL、16.0~256.0μg/mL、1.0~16.0μg/mL、4.0~64.0μg/mL。结论 qacE△1-sul1基因普遍存在于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阳性菌株对碘伏、戊二醛、氯己定、"84"消毒液存在抗性差异,应合理使用消毒剂并增加作用时间,以有效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播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Ⅰ类整合子在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及敏感株中分布的差异,初步阐明Ⅰ类整合子是否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形成相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临床分离的67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62株敏感株中Ⅰ类整合子的阳性率,并进一步用PCR证实Ⅰ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存在。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中,32株(47.76%)为Ⅰ类整合子阳性;敏感株中仅1株(1.61%)为Ⅰ类整合子阳性,多重耐药株的Ⅰ类整合子分布显著高于敏感株(χ2=36.02,P〈0.05)。PCR进一步证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Ⅰ类整合子基因盒,而敏感株携带空整合子。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Ⅰ类整合子阳性率,Ⅰ类整合子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北省3株携带blaNDM-1基因阴沟肠杆菌的基因序列及其耐药性。方法通过生化鉴定、基因测序和药敏试验对河北省保定市和承德市肝癌晚期、输尿管结石和慢性肾衰竭3例住院患者分离的3株菌株进行基因序列及其耐药性检测。结果生化鉴定结果表明,3株菌株为携带blaNDM-1基因的阴沟肠杆菌;blaNDM-1基因测序结果与国外基因序列比对,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菌株均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其中12280010P1、12280010P2两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结论河北省存在携带blaNDM-1基因的阴沟肠杆菌,耐药问题形势严峻,需要加强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携带情况及耐药性,探讨其与多重耐药的关系,为烧伤患者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对26株分离于烧伤病房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1型整合子检测;用K—B纸片法检测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分析1型整合子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关系。结果2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携带1型整合子16(61.5%);整合子阳性菌株对13种抗生素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妥布霉素、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93.8%)、环丙沙星(87.5%)、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62.5%)、阿米卡星(56.2%)、安典南(50.0%)、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43.8%)、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37.5%)。2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率(耐4种以上抗生素)为61:5%(16/26),其中1型整合子阳性菌株多重耐药率占93.8%(15/16),阴性菌株多重耐率为10%(1/10),1型整合子阳性菌株多重耐药率明显高于阴性株(P〈0.0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1型整合子阳性携带率较高,并与多重耐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