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对江苏口岸输入性蝇类携带细菌进行监测,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为口岸卫生处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用研磨器将蝇研碎,用LB、TSA培养基增菌和分离培养,通过革兰氏染色鉴别细菌,然后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后的细菌进行种属鉴定.结果 从输入性蝇中共分离鉴定出42种细菌,分属24属,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3种,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口岸蝇类携带寄生虫卵与病原菌情况。方法将蝇体匀浆后进行细菌分离纯培养,采用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用离心沉淀法及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测寄生虫卵。结果共鉴定出蝇类14属21种,分离出30种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从输入性大头金蝇体内检测到肝吸虫卵和蛔虫卵。结论本研究为口岸蝇媒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口岸蝇类携带寄生虫卵与病原菌情况。方法将蝇体匀浆后进行细菌分离纯培养,采用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用离心沉淀法及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测寄生虫卵。结果共鉴定出蝇类14属21种,分离出30种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从输入性大头金蝇体内检测到肝吸虫卵和蛔虫卵。结论本研究为口岸蝇媒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江苏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寻找防控医学媒介生物传人的最佳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方法收集2001~2005年江苏口岸地区本底监测资料和2002~2008年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在第一轮江苏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中监测到鼠类2目3科14种,蚊类4属17种,蝇类5科20属35种,蜚蠊4属6种,蜱类1科1属1种,革螨7科13属21种。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监测2002年截获596批次、16413只;2003年截获1426批次、110427只;2004年截获3941批次、379331只;2005年截获6237批次、8280017只;2006年截获8485批次、3047317只;2007年截获9498批次、3037967只;2008年截获9921批次、3146613只。结论江苏口岸输入性媒介生物呈现携带载体广、携带率高、截获数量多、种群多样化、病原学检测阳性样本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茂名口岸进口装载生牛皮的集装箱携带医学媒介生物及致病微生物的情况,对其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采用一般的医学媒介生物调查方法和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及Ascoli试验。〔结果〕集装箱医学媒介生物携带率为96.1%。检出医学媒介生物4种:蝇、硬蜱、蜚蠊、鼠。其中蝇类的携带率高达93.9%(蝇类数量超过111万只,主要是酪蝇及红头丽蝇,酪蝇是本地没有分布的品种);硬蜱携带率10.7%;蜚蠊携带率7.2%;鼠类携带率0.8%。检出蜡样芽孢杆菌75次;变形杆菌21次;副溶血性弧菌9次;金黄色葡萄球菌2次;沙门菌1次;炭疽杆菌、志贺菌未检出,炭疽杆菌Ascoli试验全部为阴性。〔结论〕进口装载生牛皮的集装箱存在传入医学媒介生物和致病微生物的风险,应当加强检疫和卫生处理,并应重视厂内监管和运输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满洲里口岸地区医学媒介生物及其携带病原情况。方法 2013年8月,在满洲里口岸地区采用单公顷一日弓形夹法、5 m夹线法捕获鼠类,将捕获的鼠类麻醉后检蚤、蜱;采用诱蝇笼诱捕法捕获蝇类;采用诱捕法捕获蜚蠊。对捕获的媒介生物进行分类鉴定,利用核酸检测技术及细菌分离培养技术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捕获鼠类4种18只、蜱类1种19只、蝇类6种675只、蜚蠊1种80只。从2份鼠类样本中检测到支原体特异性核酸片段;从8份蜱类样本中检测到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性核酸片段;从675份蝇类样本中共分离到16种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从80份蜚蠊样本中分离到13种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结论蝇类16种致病菌和蜚蠊13种致病菌均为满洲里口岸首次检出,应进一步加强对满洲里口岸地区医学媒介生物的监测,以保障满洲里口岸的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口岸地区输入性蝇类携带致病菌情况,加强对输入性蝇类的监管,保障口岸卫生安全.方法 通过对分组样本进行增菌、初筛、微生物分离纯培养以及生理生化鉴定,对送检的10批次蝇类样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 对10批次输入性蝇类进行肠道致病菌检测,检出包括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在内的11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结论 通过微生物分...  相似文献   

8.
汕头口岸集装箱携带医学媒介生物输入性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口岸更好地防制热带病传入传出提供参考。方法以汕头口岸2002-2004年集装箱携带医学媒介生物查验结果进行媒介生物输入性风险分析评估。结果在入境集装箱中查获的医学媒介生物主要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种类为蚊、蝇和蜚蠊三大类,每年均出现媒介生物查获高峰期。结论集装箱携带的医学媒介生物存在传播热带病的高度风险,是应当高度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掌握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的情况。方法在检疫锚地对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携带的输入性鼠类、蚊类、蝇类、蜚蠊进行采集、计数、分类鉴定和数据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调查了553艘次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进境船舶携带医学媒介阳性率达34.72%。媒介生物种类主要有蝇4科7属9种,蜚蠊2科2属3种和蚊1亚科2属2种,未发现鼠类。携带不同医学媒介的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蝇类、蜚蠊、蚊类。同时发现,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医学媒介生物携带情况具有明显的季节消长。结论进境散装废旧物品船舶医学媒介生物携带状况比较严重,船舶的到港月份与船舶媒介生物携带风险密切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常熟口岸外来医学媒介生物的入侵情况,为口岸和地方卫生部门对医学媒介生物及虫媒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常熟口岸2007-2009年的入境集装箱和国际航行船舶检疫查验截获的医学媒介生物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常熟口岸外来医学媒介生物的来源主要是入境的集装箱,占98.154%;截获的医学媒介生物包括蝇类、蜚蠊、蚊类和鼠类,以蝇类为主,占97.217%(集装箱中蝇类检出占97.410%,船舶中占86.960%);截获携带医学媒介生物的集装箱来源地分布在19个国家,其中美国携带批次最多,占38.391%,其次为西班牙(占15.212%)和荷兰(占12.417%)。综合来看,入境集装箱中截获医学媒介生物数量在8月份最高。结论建议进一步加强内部培训,提高检验检疫人员的疫情意识和疫情截获技术,结合国际国内疫情流行态势,把握查验重点,提高疫情截获成效。和地方卫生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对策加强系统监测和控制,防止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传入,保护人民健康,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会口岸入境废钢船截获蜚蠊病原体携带情况。方法对入境废钢船进行检疫查验和卫生处理,收集蜚蠊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填写报告单,通过"出入境口岸卫生检疫信息管理系统"及时上报。结果 2007-2011年新会口岸对入境废钢船截获的9批蜚蠊进行了病原体检测,检出20多种病原体。结论入境废钢船携带蜚蠊较为普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其传入我国,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必须对入境废钢船实施严格有效的卫生处理。经常开展口岸范围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国境口岸媒介生物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为媒介生物防治及疫情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鼠类携带的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莫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进行检测,对蚊类携带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进行检测,对蜱类携带的莱姆病螺旋体进行检测;利用细菌培养技术对蝇类、蜚蠊携带的致病菌进行检测;利用寄生虫学技术对蝇类、蜚蠊携带的寄生虫虫卵进行检测。〔结果〕2005年10月—2009年2月,共检测媒介生物样品3388份(输入性2023份、本底1365份),检出阳性样品95份,阳性率2.8%。输入性媒介生物主要检测结果如下:2005年9月27日,国境口岸首次从输入性蝇类(大头金蝇,柬埔寨籍船舶“凯越”号上捕获)中检测到寄生虫虫卵(肝吸虫卵和蛔虫卵);2006年4月24日,国境口岸首次从输入性蜚蠊(德国小蠊,某外轮上捕获)中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2009年2月27日,国境口岸首次从输入性鼠类(褐家鼠,柬埔寨籍船舶“诺斯”号上捕获)中检测到莫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本底媒介生物主要检测结果如下:2006年8月24日,从三带喙库蚊等蚊虫(辽宁营口港捕获)中检测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2006年8月,从长角血蜱(辽宁大连开发区捕获)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2008年10月15日,从褐家鼠(辽宁大连湾港捕获)中检测到汉城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结论〕媒介生物是国境口岸传染病的重要传播载体,应加强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洋山口岸输入性蜚蠊种群及组成。方法标本的展翅处理、雄性外生殖器解剖和SteREOV12解剖镜扫描图片等进行鉴定。结果2006--2011年上海洋山口岸入境蜚蠊有26属38种。这些蜚蠊来源地域广泛,以亚洲、非洲和美洲为主,占调查总数的89.47%,其中30种为上海市首次截获,8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结论上海洋山口岸输入的蜚蠊种类多,来源地广泛,危害风险高,必须加强对入境交通工具、集装箱及货物的检疫查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江苏口岸输入性蜚蠊携带的细菌进行快速检测.方法 用研磨器将蜚蠊研碎,用LB培养基增菌和分离培养,随机挑选细菌单克隆,提取DNA,对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比对,确定细菌种属.结果 从输入性蜚蠊中共分离鉴定出23种细菌,分属15属.结论 输入性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监测上海口岸输入性及本地蜚蠊携带的10种病原体情况。方法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PCR检测病原体。结果从蜚蠊中检出的病原体有霉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和乙型肝炎病毒;未检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和志贺菌。4类蜚蠊病原体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0,P〉0.05)。结论蜚蠊是病原体扩散的中间宿主,口岸应采用先进检测技术监测蜚蠊中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及病原体的情况。〔方法〕在检疫锚地对来自国外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包括鼠类、蚊类、蝇类、蠓类、蚋类和蜚蠊类等进行采集并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对携带输入性蚊蝇在入境船舶上的栖息场所的微小气候因素进行测定分析,对输入性蚊类携带的虫媒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结果〕2000—2006年共调查5400余艘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来源地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35个国家和地区;已鉴定确认的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6类95种,其中鼠类2种,蚊类22种,蝇类51种,吸血蠓类12种,蚋类5种,蜚蠊类3种。并采获5个新种,7个中国新记录种。上述蠓种和蚋种均为国内首次发现。输入性蚊蝇与入境船舶上的微小气候因素有密切关系。在来自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的6个国家的15艘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935只输入性蚊类体内分离出13株虫媒病毒,其中乙脑病毒8株,甲病毒属病毒5株。〔结论〕调查证明了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及病原体的情况相当严重,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北京市不同场所德国小蠊、美洲大蠊体内外携带主要肠道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情况,为蜚蠊疾病传播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瓶捕法采集现场蜚蠊,在实验室分离病原体,研究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携带主要肠道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的种类、数量。带菌状况检测:先做增菌培养,再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然后通过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ELISA进行鉴定。结果从不同场所(医院、餐饮场所、学校、住宅、食品加工厂、机关办公室、养虫室)捕获的16组德国小蠊体表检出带菌蜚蠊15组,检出率为93.8%,检出9种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体内检出带菌蜚蠊16组,检出率为100%,检出11种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蜂窝哈夫尼亚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等。体表、体内各检出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组,检出率为6.2%。2组美洲大蠊体内外均检出肠道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其中体表共检出7种,体内共检出9种,主要有大肠埃希菌、枸橼酸杆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蜂窝哈夫尼亚菌、志贺菌、沙门菌、粘质沙雷菌、肺炎克雷伯菌。体内、体表乙肝表面抗原均未检出阳性。以医院捕获的蜚蠊带菌种类最多,其次是餐饮场所和食品加工厂,这主要与栖息场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人员复杂度、食物丰富有关。结论蜚蠊体内外带菌状况严重,它在传播疾病方面的作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了解秦皇岛港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昆虫的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检疫锚地对来自国外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输入性蚊类、蠓类和蝇类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3年共调查1 200余艘次人境国际航行船舶,来源地涉及亚洲、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29个国家和地区,以亚洲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主。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中携带传人性蚊类阳性率平均为56.81%(417/734),月最高达93.00%以上,已鉴定确认的蚊种达13种。携带输入性蠓类船舶阳性率高达75.86%(66/87),共8属,已鉴定的吸血蠓类为3属12种,其中狂怒库蠓、码克库蠓、细齿蠛蠓和丰硕细蠓属国外蠓种,并采获1种蠛蠓新种,命名为海神蠛蠓(Lasiohelea cymo- docea ap.nov.),上述蠓种均为国内首次发现。5~10月携带输入性蝇类的船舶阳性率平均为72.73%(426/740),月最高阳性率达95.00%,已鉴定确认的蝇种达51种。[结论]调查证明了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昆虫的情况相当严重,具有阳性率高,种类多,风险大等特点,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