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比较全营养素混合液(TNA)三升袋输入外周静脉和传统非三升袋外周静脉营养两种方式对胃肠手术后早期胃肠外营养(TPN)疗效的影响。为此将117例胃肠手术后早期TPN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1例)采用以三升静脉营养输液袋将TNA均匀输入外周静脉的方式,B组(56例)则采用将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等营养制剂分瓶相继连续由外周静脉输注的方式进行TPN。TPN的疗效采用肠外营养疗效的积分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表明,TNA的三升袋(EVA)输入方式可显著提高TPN的疗效,并可有效减少TPN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高价营养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56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静脉高价营养和常规补液支持两种方法治疗,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静脉高价营养组28例患者经治疗,第1天治愈9例,第2天治愈17例,第3天28例全部治愈;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3天后治愈7例,未治愈的21例患者改行静脉高价营养治疗3天,均获治愈。结论:静脉高价营养治疗可以迅速给机体补充能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阻断妊娠剧吐的恶性循环,疗程短、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33份“全合一”静脉营养液细菌培养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开展肠外营养近10年,治疗患者数百人,其中有一半患者使用了国产三升静脉输液袋,每位患者接受“全合一”静脉营养液治疗最短者3天,最长者3个月,平均在2周左右。经临床仔细观察,从未发现有明显输液反应。近期我院对在普通处置室内加药配制的33份“全合一”静脉营养液进行了细菌培养。每份’全合一”静脉营养液用药34支(瓶),详见下表。现将细菌培养结果报告如下。检查方法及结果连续7天对经普通处置室加药配制的33份“全合一”静脉营养液,于患者输注过程中认输液侧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取样3毫升,加入增菌培养瓶中,立即送检验科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妊娠剧吐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对于观察组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85%),3例治疗好转出院,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治愈6例(31%),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剧吐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者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者,临床观察疗效可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妇女hCG与一过性甲亢的关系与治疗。方法:比较56例妊娠剧吐致一过性甲亢患者、60例妊娠剧吐患者及80例正常早孕妇女的FT3、FT4、TSH及hCG值。结果:116例妊娠剧吐患者中有48.2%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的FT4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观察Ⅰ组FT3明显高于另两组,而TSH明显低于另两组。观察Ⅰ组患者的hCG水平较观察Ⅱ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Ⅰ组患者经PTU治疗前后TSH、FT4、FT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过高可作为妊娠剧吐合并一过性甲亢的警示指标;妊娠剧吐合并一过性甲亢采用丙硫氧嘧啶片(PTU)治疗的效果好于非PTU治疗。  相似文献   

6.
《rrjk》2017,(2)
目的:探讨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应用在治疗妊娠剧吐中的效果。方法:将56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静脉输液中应用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II组为维生素B6联合维生素B1治疗。静脉输液中应用维生素B6,肌注维生素B1。对二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I组疗效明显优于II组。结论: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显著,止吐迅速,可作为治疗妊娠剧吐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熊丽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085-3086
目的:比较维生素B6不同用药途径对妊娠剧吐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维生素B6穴位注射组和静脉给药组各30例,按相应的给药途径给药,比较不同用药途径的治疗效果。结果:穴位注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静脉给药组,治疗时间明显小于静脉给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点滴给药途径比较,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5,(5):83-85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穴位注射与安胎定呕方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就诊的妊娠剧吐患者88例,采用数学随机数列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穴位注射联合安胎定呕方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呕吐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妊娠剧吐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治疗后正常进食人数、电解质水平正常人数、每日呕吐次数、妊娠剧吐疾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尿酮体值与二氧化碳结合力指标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呕吐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妊娠剧吐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尿酮体值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能够正常进食、电解质水平正常患者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平均呕吐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妊娠剧吐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联合应用穴位注射方式与安胎定呕方对妊娠剧吐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小儿营养液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对提高原发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营养液配置人员的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营养液的质量。本院自1994年以来,已配制小儿营养液5000多袋,为上千例患儿静脉输注后,无1例发生寒战、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我们认为,小儿营养液配置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相似文献   

10.
刘金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7):1097-1098
目的探讨在妊娠剧吐输液治疗中应用24G留置针的作用。方法将200例妊娠剧吐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24G留置针,对照组按常规使用7号钢针,调查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1 d内重新穿刺率、输液速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 d内重新穿刺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输液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24 G留置针为妊娠剧吐孕妇进行输液治疗能降低重新穿刺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肠外营养(TPN)中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IIT)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腹部手术后应用肠外营养患者52例,随机分成传统治疗组(对照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28例,治疗组24例。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11.0mmol/L。治疗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在4.4-6.1mmol/L。观察7天。比较两组病人死亡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伤口感染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低血糖1例(3.57%);对照组为1例(4.17%),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口愈合障碍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肠外营养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与传统胰岛素治疗相比低血糖反应及死亡率并不增多,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障碍、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奥美拉唑钠联合左氧氟沙星与西咪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对比治疗分析法,选取从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肠道门诊治疗的24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在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基础上同时采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分别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观察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 d后显著有效为115例(95.83%),有效为4例(3.33%),无效为1例(0.83%),对照组患者治疗2 d后显著有效为82例(68.33%),有效为26例(21.67%),无效为12例(10.0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共出现不良反应9例,其中实验组3例,对照组6例,在停药或给予对症治疗后其不良反应症状均消失。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研究,采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胃肠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SAP患者临床资料,经综合治疗观察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TNF-α、CD4/CD8、IgG水平。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36例)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35例)。结果 EN组治疗后14d患者血清CD4/CD8及IgG水平比TPN组明显升高(P〈0.05);EN组治疗后7、14d时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与TPN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EN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与TPN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SAP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肠道黏膜屏障,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SA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栓通和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血糖达标后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静滴;观察组给予血栓通联合甲钴胺静滴,疗程均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vs68.8%,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与全肠外营养(TP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6例接受根治性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EN组和TPN组。EEN组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于术前1天、术后8天检测体重、血常规、肝功能、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EEN组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幅度和白细胞、转氨酶、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均少于TPN组。EEN组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病率低于TPN组。EEN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TPN组。结论:术后EEN较TPN能改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16.
朱志琴  沈转兴  徐琼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387-4388
目的:探讨孕妇夫妻双方参与治疗妊娠剧吐健康教育对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妊娠剧吐孕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夫妻双方参与妊娠剧吐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对孕妇本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孕妇的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情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有临床意义(P<0.05)。结论:夫妻双方参与妊娠剧吐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是促进妊娠剧吐孕妇积极配合治疗及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肠内和肠外联合阶段性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分为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n=25)和肠内营养加肠外阶段性营养组(PN+EN组,n=20)。观察两组治疗结果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后PN+EN组的APACHEⅡ评分和CT评分均显著低于TPN组(P〈0.01)。营养支持两周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清淀粉酶和血肌酐水平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下降(P〈0.01),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钙水平均较营养支持前显著升高(P〈0.01),但是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N+EN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P〈0.01),平均住院天数也显著短于TPN组(P〈0.01)。结论肠内和肠外联合阶段性营养支持方式的疗效优于完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