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背景:9型腺相关病毒对心肌细胞具有更好的靶向转染,是目前研究基因治疗心脏疾病的理想载体。目的:探索9型腺相关病毒体外转染乳鼠心肌细胞的可行性及对乳鼠心肌细胞的毒性评估。方法:分离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以携带荧光蛋白基因的9型腺相关病毒为载体,将分离纯化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组、无病毒转染组、病毒转染组。结果与结论:第1周细胞搏动频率及百分率正常培养组和病毒转染组与无病毒转染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正常培养组高于病毒转染组(P〈0.05);3周后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9型腺相关病毒转染的心肌细胞24h开始有表达,4~6d荧光最强,3组细胞72h内不同时间点还原比率均接近于1.0。说明9型腺相关病毒能成功有效地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对乳鼠心肌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许多研究显示外源性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B基因的转染可促进创伤的愈合.目的: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转染和感染猫角膜内皮细胞,观察其对猫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细胞基因工程研究,于2007-01/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足月幼猫,体质量250~300 g,雌雄不限.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自行构建.方法:常规显微镜下撕取内皮培养法,培养出原代猫角膜内皮细胞,传2代的细胞用于实验.脂质体法将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猫角膜内皮细胞中,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采用直接感染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质粒对照组、重组质粒组、腺相关病毒对照组和重组腺相关病毒组.转基因24 h和48 h后收集细胞,Trizol试剂提取其总RNA.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转基因48 h后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①撕取内皮法可方便获取到原代猫角膜内皮细胞.②自行设计的针对目的基因及内参基因的探针引物经扩增后电泳验证及序列测定证明特异性高.③转基因24 h和48 h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mRNA发现:正常对照组、真核表达质粒对照组和腺相关病毒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组和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④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显示重组质粒转染和重组病毒感染均可促进细胞增殖,真核表达质粒对照组和腺相关病毒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可在角膜内皮细胞中高效表达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质粒pEGFP-N1、重组腺病毒Ad5-EGFP、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1-EGFP基因转染人脂肪来源成体干细胞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及细胞毒性,探讨适用于脂肪来源的成体干细胞的转基因方法。方法:实验于2006-01/07在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中心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皮下脂肪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提供,均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pEGFP-N1(Clotech公司),Ad5-EGFP,rAAV-2/1-EGFP(本元正阳公司)。②自成人皮下取少量脂肪组织,经机械剪切及Ⅰ型胶原酶消化后获取脂肪来源的成体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③采用脂质体介导质粒pEGFP-N1、重组腺病毒Ad5-EGFP、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1-EGFP3种转染方法,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及对细胞毒性的影响。④细胞转染后24h,将5×104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板中,每周换液3次,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正常未转染细胞作为正常对照。观察不同转染方法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不同转染方法的感染效率比较:pEGFP-N1脂质体转染后细胞毒性较大,且感染效率低,仅为10.5%。重组腺病毒Ad5-EGFP转染率高,当感染复数为5×102时,感染效率达82.5%;当感染复数低于1×103时,对细胞无明显损害。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1-EGFP转染法不能有效感染人脂肪来源的成体干细胞。②不同转染方法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重组腺病毒Ad5-EGFP转染和重组腺相关病毒AAV-2/1-EGFP转染人脂肪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后,对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基本同正常对照细胞(P>0.05)。而pEGFP-N1脂质体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转染后3~10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Ad5-EGFP可作为一种高效的脂肪来源成体干细胞的示踪工具,提示5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是其合适的转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4.
背景: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对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是目前研究基因治疗心肌梗死的理想载体。目的:观察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r AAV9-e GFP)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方法:将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以不同感染复数(1×105,1×106,1×107)转染体外培养的第4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转染后1-7 d连续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寻找最佳感染条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最佳感染复数下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与结论:转染后第1天,感染复数为1×107组可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开始表达,转染后第2天,感染复数为1×105、1×106组开始表达;各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强度随感染复数值的增高而增强,同时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强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转染后第5天达到高峰,此时感染复数为1×107组转染效率约8%,结果表明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羊膜上皮细胞易于获得,采集简单,是细胞移植和组织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标记、示踪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报道.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摹因对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转染效果.方法:取人羊膜标本,以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采用含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进行转染,检测其转染效率.结果与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可成功地在体外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经含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颗粒转染后,可稳定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效率达58%.  相似文献   

6.
背景:许多研究显示外源性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B基因的转染可促进创伤的愈合。目的: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转染和感染猫角膜内皮细胞,观察其对猫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细胞基因工程研究,于2007—01/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足月幼猫,体质量250-300g,雌雄不限。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自行构建。方法:常规显微镜下撕取内皮培养法,培养出原代猫角膜内皮细胞,传2代的细胞用于实验。脂质体法将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猫角膜内皮细胞中,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采用直接感染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质粒对照组、重组质粒组、腺相关病毒对照组和重组腺相关病毒组。转基因24h和48h后收集细胞,Trizol试剂提取其总RNA。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转基因48h后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①撕取内皮法可方便获取到原代猫角膜内皮细胞。②自行设计的针对目的基因及内参基因的探针引物经扩增后电泳验证及序列测定证明特异性高。③转基因24h和48h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mRNA发现:正常对照组、真核表达质粒对照组和腺相关病毒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组和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④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显示重组质粒转染和重组病毒感染均可促进细胞增殖,真核表达质粒对照组和腺相关病毒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可在角膜内皮细胞中高效表达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应用于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中,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2型载体与腺病毒和反转录病毒载体比较,由于其无致病性,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目的观察体外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2型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用其作为携带基因表达的载体进行急性髓性白血病基因治疗的可能性.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血液科.材料实验于2004-02/07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血液科实验室完成.本实验所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自急性髓性白血病6例初发患者和4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的第3~5代传代细胞.方法从初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和正常健康志愿者髂后上棘做骨髓穿刺抽取6~10 mL肝素抗凝的骨髓,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用包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2型感染间充质干细胞,将获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一定感染复数(感染复数=1×102,1×103,1×104,1×105,1×106,1×107)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2型病毒载体的不完全培养液,10~14 d后在相差荧光显微镜下或用流式细胞仪观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经过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2型转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体外观察经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2型转导并被新霉素筛选后绿色荧光蛋白在被转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通过相差荧光显微镜下确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后,在BD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2型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率分析.②在转染后的不同时间点用相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转染率分析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2型对来源于健康志愿者和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率均不高,转染率在0.3%~1.4%.转染后10~14 d绿色荧光蛋白开始表达,一般感染条件绿色荧光蛋白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占比例为(1.030±0.034)%,重复3轮感染条件下为(1.140±0.036)%,脂质体协助感染条件下为(1.380±0.054)%,改变转染条件(包括重复感染,延长感染时间,增加感染复数,脂质体协助转染)亦不能明显增加转染率(P>0.05),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2型却能高效的转染其包装细胞293细胞.②绿色荧光蛋白在体外长期稳定表达分析实验观察61 d内,绿色荧光蛋白保持低水平长期稳定表达,在转染后的12~33 d,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起始时的1.16%下降到0.5%~0.6%,33~61 d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经过新霉素筛选30 d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达到6.6%左右,在体外继续传代培养,在体外观察的100 d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直维持在6%的水平.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2型介导的基因转导的优势是安全、无免疫反应,目的基因能够长期稳定表达.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体外基因治疗,其将来可能成为全身基因治疗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8.
背景:利用基因转染技术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细胞已有报道,但腺病毒和腺相关病毒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各有不同,且腺相关病毒载体能否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众说不一.目的:观察Ad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Raav2-EGFP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及转染后细胞增值能力的变化.方法:脂肪组织来源于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颈背部.机械消化和酶消化法分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分别采用腺病毒载体(Ad5-EGFP)和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2-EGFP)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观察EGFP的表达.Raav2-EGFP转染后,需加入2 Μl丁酸钠(1 mol/L).采用MTT法检测基因转染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扁平状和长梭形,细胞形态均一,传代稳定.Ad5-EGFP组和Raav2-EGFP组均能观察到较多荧光细胞,转染效率分别达到88%和83%.腺病毒和腺相关病毒载体均能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且转染效率很高.腺相关病毒需要借助丁酸钠来提高其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是携带治疗目的基因的有效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则可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和表达场所实验选择携带绿包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体外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转染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01/12在咸宁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内科实验室完成清洁级成年SD大鼠6只.由武汉大学医学院试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由北京本元正阳基因技术公司提供,基因启动子为CMV,有效滴度4×10~(11)v.g/mL。全骨髓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中培养.扩增纯化至第3代。按感染复数分别为10~2.10~3.10~4,10~5 v.g/cell加入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于4,8,24、48 h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腺相关病毒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状态,随机记录200个细胞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表达率.计算感染效率。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效率:感染复数为10~3.10~4,10~5 v.g/cell时.转染8 h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其中105 v.g/cell感染效果最佳.于转染48 h时荧光强度达最高值.感染效率约28%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G418筛选后检测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率达98%。结论:介导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相关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简便易行,感染复数为10~5v.g/cell时效果较佳,目的基因表达稳定,用于后续基因治疗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人气道平滑肌(HASMCs)的方法。方法:用组织贴块原代培养传代至3~8代的HASMCs,重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GFP)以不同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转染,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的毒性。结果:随着MOI增高,转染效率增高。MOI=100时Ad-GFP对HASMCs的感染效率可达(96±0.32)%,以感染后48h达高峰,持续7d仍有绿色荧光表达;转染后的细胞与未转染细胞相比,细胞毒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Ad-GFP能高效转染HASMCs,转染后对细胞无毒性,是一种安全的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主要来源于因正畸或阻生拔除的健康牙培养而成的人牙周韧带细胞已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之一。目的:了解采用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韧带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韧带细胞,经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分为3组:对照组、空载病毒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组。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人牙周韧带细胞在转染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应用细胞生长曲线、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观察细胞生长的优化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对照组、空载病毒组未检测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快,细胞周期G0/G1期减少,S期细胞数增多。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Recombinant cross-packaging of 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 genome of one serotype into other AAV serotypes has the potential to optimize tissue-specific gene transduction and expression in the heart.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AAV1 to 5 virion shells on AAV2 transgene transduction, we constructed hybrid vectors in which each serotype capsid coding domain was cloned into a common vector backbone containing AAV2 replication genes. Constructs were tested for expression in: (1) adult murine heart in vivo using direct injection of virus, (2) neonatal and adult murine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in vitro, and (3) adult human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in vitro, us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as the measurable transgene. Serotype 1 virus demonstrated the highest transduction efficiency in adult murine cardiomyocyte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while serotype 2 virus had the greater transduction efficiency in neonatal cardiomyocytes in vitro. Prolonged in vivo myocardial GFP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for up to 12 months using serotype 1 and 2 vectors only. In human cardiomyocytes, serotype 1 vector was superior in transduction efficiency, followed by types 2, 5, 4, and 3. These data establish a hierarchy for efficient serotype-specific vector transduction in myocardial tissue. AAV1 serotype packaging results in more efficient transduction of genes in the murine and human adult heart, compared to other AAV serotyp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dult human cardiac gene therapy may be enhanced by the use of serotype 1-specific AAV vectors.  相似文献   

13.
背景:近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短期心功能受益主要是因为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了内生性修复过程,而不是心肌细胞的再生.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途径对阿霉素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按3×10~8~(-1)浓度加入6孔培养板,3 mL/孔,培养72 h后分为3组:阿霉素损伤组、共培养组加入1 mg/L阿霉素作用4 h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共培养组取培养至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3×10~8~(-1),以3 mL/孔加入共培养插件Millicell装置中,预培养24 h,在造模后将Millicell装置插入到预先培养心肌细胞的6孔培养板中,建立共培养体系.检测条件培养基内细胞因子的质昼浓度变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阿霉素损伤心肌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霉素损伤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心肌细胞Caspase-3及Caspase-9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细胞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阿霉素损伤组比较,共培养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心肌细胞Bcl-2蛋自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细胞Caspase-3及Caspase-9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细胞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果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环境下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并可通过旁分泌途径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源性缓激肽对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Ⅰ组(10-9~10-5mol/L)、AngⅠ(10-6mol/L)+氯沙坦(losartan,Los)组、AngⅠ+卡托普利(captopril,Capt)组、AngⅠ+Capt+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Hoe-140)组和AngⅠ+Capt+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组,测量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量、蛋白含量、细胞体积和搏动频率。结果 (1)AngⅠ可使培养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AngⅠ(10-6mol/L)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与AngⅡ(10-7mol/L)相似;(2)Los可抑制AngⅠ的促肥大作用,与AngⅠ组相比,Los能使诱导3H-亮氨酸掺入量、总蛋白、细胞体积和搏动频率分别减少18.83%、18.66%、27.18%和26.37%(P<0.05);(3)Capt可抑制AngⅠ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可被Hoe-140和L-NNA完全抑制。结论培养的心肌细胞可以将AngⅠ转化成AngⅡ,后者可使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加、细胞体积增大,Capt通过减少AngⅡ生成和减少缓激肽降解抑制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P物质(SP)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出生1~3 d的SD大鼠.分离、培养心肌细胞,将细胞培养至72 h待用.用6孔培养板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与10-7mol/L SP组,每组3孔;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测定心肌细胞中β1-AR的表达.另取15孔培养板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与SP组(分别给予10-9、10-8、10-7、10-6mol/L SP干预),每组3孔;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心肌细胞膜表面β1-AR的表达.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SP组心肌细胞β1-AR阳性单位和平均吸光度(A)值均低于对照组(阳性单位:179.61±48.18比205.79±117.42,A值:128.26±22.72比157.35±33.11,P均<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不同浓度SP组β1-AR表达均低于对照组.除10-9mol/L SP组(158.87±3.12)外,10-8、10-7、10-6mol/L S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85士4.63,135.00±6.84,121.41±5.22比161.35±3.09,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SP可以抑制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β1-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背景:整合素连接激酶在调节细胞生存、抗凋亡以及促进细胞迁移、增殖、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高表达后对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新生3d内SD大鼠心脏,体外分离、培养心肌细胞72h后,分别转染重组腺病毒载体或重组腺病毒载体+整合素连接激酶基因。结果与结论:转染48h,与转染重组腺病毒载体比较,转染重组腺病毒载体+整合素连接激酶基因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内DNA合成增加(P〈0.05),有丝分裂增多(P〈0.05),心肌细胞数量增多(P〈0.05)。在整合素连接激酶的作用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H/R损伤模型组和H/R+川芎嗪给药组(川芎嗪浓度分别为50、100、150 μg·mL-1),每组10孔.测定各组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 与H/R损伤模型组相比,川芎嗪给药组可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LDH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模拟H/R损伤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川芎嗪抑制自由基生成或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及缺氧/复氧时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常规培养新生4d乳鼠心肌细胞,于培养24h后进行缺氧及缺氧/复氧实验。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缺氧4.5h及10.5h后,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positive expression index,PEI)均显著高于对照。10.5h组与4.5h组无明显差异。参附注射液组PEI明显低于缺氧组(P〈0.05)。缺氧30min后再给氧4h与10h,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的PEI显著高于对照,复氧10h组与4h组无明显差异,参附注射液组PEI低于无SF组(P〈0.05)。结论 缺氧及缺氧/复氧时均有凋亡相关基因Fas及其配体FasL蛋白表达的增强,参附注射液可通过下调Fas/FasL蛋白表达,减少凋亡从而减轻缺氧损伤及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19.
缺氧对心肌细胞DNA链损伤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缺氧条件下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DNA链的损伤及其探讨损伤机制。方法 :利用单细胞电泳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乳鼠心肌细胞的DNA损伤 ,以慧星样细胞出现率、慧尾长度和尾距 (尾部DNA占总DNA的百分比与头尾部中心间距的乘积 )来评价心肌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 :缺氧 12h后 ,心肌细胞DNA发生了损伤 ,慧星样细胞出现率、慧尾长度和尾距均增加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并随缺氧时间的延长 ,DNA的损伤程度和慧星样细胞的出现率均随之增加 ,呈现明显的时间———效应趋势。结论 :单细胞电泳可快速、灵敏地检测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DNA损伤。缺氧导致细胞的DNA损伤可能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