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郴州市某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发生率、发生环节以及医疗锐器刺伤预防措施应用情况,为后期开展HIV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郴州市某医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医疗锐器伤相关情况调查。结果300名医务人员中医疗锐器伤的发生率为92.3%;54.7%曾在输液结束拔针时发生医疗锐器伤,53.7%在使用安瓿时发生医疗锐器伤,37%回收毁形时发生医疗锐器伤等;仅有24%的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坚持戴手套。28.7%的医院医务人员知道发生艾滋病暴露锐器伤的正确预防用药时间。结论郴州市某医院医务人员医疗锐器伤发生率高,刺伤发生环节在医务人员工作环境中易实现,而医院医务人员自我保护及预防意识薄弱,因此,进行相应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县级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损伤的相关因素、损伤方式、发生环节,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为下一步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制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损伤调查表,于2016年5月9日至5月13日对该院工作人员430人进行调查核实、统计分析.结果:①职业损伤率:项目实施前调查430人,总发生率33.72%.项目实施后调查570人,总发生率12.98%.各类人员职业损伤发生率依次为:医疗废物收集人员29.03%,护士13.62%,实习护生11.92%、医生11.33%,其他部门4%.②有害因素:经调查统计,56例病毒性因素中有HBV30例、梅毒螺旋体13例、HIV12例、HCV1例.化学性因素主要有:清洁剂及消毒剂、麻醉剂;物理性因素主要有安瓿伤、辐射、负重伤,安瓿伤最高占88.67%.③损伤方式及次数占比:污染锐器伤占68.89%,接触皮肤或粘膜占31.11%.④发生环节及次数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手术、助产、拔针、配药治疗、清理废物、抽血、穿刺、注射、检查.结论:针对生物性因素,把预防HBV感染放在首位;损伤方式以锐器伤最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锐器伤,切断传播途径,是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的根本方法.通过加强职业防护、手卫生、安全注射、医疗废物管理、标准预防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及督导,是降低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损伤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在传染病区工作的保洁员在职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的防范对策,确保保洁员的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对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列表得出保洁员对职业的认知程度进行讨论,找出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本院53名保洁员保洁员对医疗废物的认识情况较低,对医疗废物标记及其含义、分类、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废物相关法规以及我院医疗废物相关制度等内容对象全部认知者为0,部分认知者占50.9%,不认知者占49.1%.我院保洁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较低,认为工作有危害者为56.6%(30/53),接触医疗废物者为32.0%(17/53),工作时针刺伤者为16.9%(9/53),针刺伤后能正确处理者为90.6%(48/53) .结论 加强医院保洁员的职业危害防护,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锐器损伤的现状,为开展锐器伤防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及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100名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率。结果100%实习护生发生过锐器伤,其中锐器伤以针刺伤占首位(58.67%);发生锐器伤的相关操作主要为开安瓿(35.56%)、处理废物(30.22%);发生锐器伤场所主要在治疗室(56.89%);锐器伤的发生率与实习时间成正比、与实习护生的学历无关,并且锐器伤后处理方法不规范。结论实习护生缺乏锐器伤的防护意识,要加强锐器伤防护知识的培训,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增强防护意识,同时要加大职业防护的管理.以减少锐器伤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王聪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103-1104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现状,提出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调查分析2所二级医院2006年—2008年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 2所二级医院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以针刺伤及玻璃安瓿刺伤为主,临床护士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结论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理念的教育,完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和监管,是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锐器伤情况,探讨预防锐器伤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对我院2014年54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锐器伤及职业暴露防护调查。结果:546名医务人员中发生锐器伤300名,发生率为55%;锐器伤发生时机以临床治疗期间为主。在发生锐器伤的人员中,护士占82%,保洁员占59%,工作年限以1年≤工作年限<5年者为主,占锐器伤总数的48.67%。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刺伤占46%,输液器针头刺伤占25%。结论: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必须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因工作条件的限制及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锐器伤的发生率仍较高.调查显示[1],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47.45%,而二级甲等、二级乙等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分别为52.84%、71.43%,几乎大半以上医护人员受到锐器伤.在基层医院,锐器伤后的防护措施不到位,护士获得的职业防护远不能满足护士的需要[2].近年来随着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日益增多,基层医院临床护士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若不注意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后感染血源性疾病.现就相关的防护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宋玲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62-116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减少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干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2008年162名实习护生实习结束后进行锐器伤及职业防护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162名护生中,发生锐器伤的有113人次,发生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输液及注射结束拔针时、处置医疗废弃物时、手掰安瓿时和其他原因。2008年实习护生岗前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2007年的实习护生,培训组87名中锐器伤40人次,锐器伤发生率45.98%,未培训组75名中锐器伤73人次,锐器伤发生率9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高,锐器伤的发生与职业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漠,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密切相关,加强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效果评价,是减少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有效干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求预防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方法,为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09年3月-8月一家二级医院手术室的8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量表回收后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86名护士最常见的锐器伤是缝针在传递时,刺伤率达72.1%.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护士锐器伤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有效地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马丽  王琼  李明  唐倩  吴义云 《安徽医学》2014,(10):1455-145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现状,为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3年12月"锐器刺伤、血源性职业暴露申请报告表"上报的132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医务人员中护士的构成比最高,为53.03%;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最多的环节是在穿刺时,为37.88%,穿刺中因躁动不配合导致锐器伤占47.06%;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处置,不正确与不完全正确占21.97%。结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其中医生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欠缺,医技人员、保洁员职业防护教育缺如,医院应加强并重视不同岗位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其在标准预防中的依从性,以减少职业暴露机会,降低血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1.
护理管理干预在防范护士职业锐器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近年来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护士职业锐器伤的情况,并提出持续改进的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2007~2008年我院不同职称在岗104例临床护士锐器伤的情况,并作为观察组。将2003~2004年调查的79例临床护士锐器伤的情况作为对照组,了解观察组护士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及职业防护培训后职业锐器伤的有效降低情况。结果:观察组104名护士与对照组79例护士的职业锐器伤比较,除掰安瓿外。其他项目的锐器伤总和也是针刺伤的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加强护士职业防护培训,合理增加护理人力资源,执行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强制性使用安全用具和锐器盒,实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这是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对医疗废物造成保洁员的职业危害分类和原因、防护措施进行阐述,强调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可以避免医疗废物对保洁员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护士锐器伤预防教育与防范管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管理对减少护士锐器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300名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学分析.结果 进行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防范管理制度改革后,护士不规范操作发生率下降,锐器伤发生率减少.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规范管理制度是减少护士锐器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收集并分析某县级医院医务工作者锐器伤的登记资料,了解锐器伤的分布特点,为提出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2016年1月—2018年12月记录完整的共115份医务人员锐器伤资料,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具体职业、科室、锐器的种类以及发生锐器伤的时间和工作环节等内容。结果:115例锐器伤暴露中,护士构成比(66.67%)明显高于其他职业;最易发生锐器伤的场所是内科病区,其次是手术室;针尖刺伤是最常见的锐器伤;大多数锐器伤发生在白班时段;双手回套针帽和处理医疗废物环节发生锐器伤的风险最大。结论: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培训,重视规范化医疗操作流程,提高安全警觉性和技术能力,可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护士锐器伤暴露特点及防护需求,为降低锐器伤暴露风险提供证据支持和对策建议.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5日至2021年1月15日在四川地区三级甲等医院规培护士共98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医疗锐器伤暴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规培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34.08%.规培前6个月锐器伤暴露占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强化实训室管理及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对降低中职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级中职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7级中职实习护生作为干预组,根据调研结果为干预组制订强化实训室管理及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干预措施,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锐器伤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锐器伤发生率、锐器伤后上报率。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锐器伤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实习护生强化实训室管理及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有利于增强其职业防范意识,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医务人员锐器伤进行分析,探讨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6-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54例锐器伤的登记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工龄低于5年的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所占比例最高,占87.1%;发生锐器伤人群中护士比例居首位,高达72.2%,其次是实习护生14.8%,医生9.3%;致锐器伤的操作环节以拔除针头时和输液结束拔除针头后处理过程中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4.8%和12.9%,其次是抽血和套回针帽发生率,分别为5.6%,手术缝合皮肤和处理医疗废物时发生率分别为3.7%.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建立健全锐器伤上报制度,定时跟踪随访,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锐器伤是指医院内所有医疗锐器致皮肤破裂出血的意外损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可导致20多种血源性疾病,最严重的是感染艾滋病(HI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1].与其它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接触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锐器的机会较多,成为医院内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临床实习是护生由课常向临床工作过渡的阶段,由于护生初次接触临床,缺乏经验,且未系统学习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威胁身体健康[2].为此,我院对2005级205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我院本科实习护生的情况,发生锐器伤的原因,以及防护知识的掌握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晓琼 《中外医疗》2008,27(36):8-9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防护现状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市3家二级(含二甲)以上医院的部分临床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医疗锐器伤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名护士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96.5%,其中1年内发生针刺伤508次,年刺伤率人均发生2.5次;安瓿损伤196次,人均发生1次; 其他锐器伤70次,人均发生0.35次.结论 临床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医院存在制度不健全,补救措施不及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原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对2所县级医院手术室35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7年3月~2008年2月锐器伤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其中33名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为94.28%,且防护意识不强.结论: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全面防护概念教育,制定有效的系列防护措施,预防锐器伤.减少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