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Ⅰ型胶原不仅是角膜的主要组成成分,还能对受伤角膜起到营养修复作用,具有很好的药物缓释功能。目的:了解胶原润眼液对兔损伤角膜的修复作用,并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角膜环钻制备兔双眼角膜损伤模型,抗感染处理后,右眼滴胶原润眼液作为实验组,左眼滴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以结膜分泌物及水肿度、2%荧光素角膜染色评分、损伤愈合率等指标评价胶原润眼液对损伤角膜的修复作用。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兔术后结膜分泌物增多,水肿严重;实验组动物术后结膜分泌物较少,无严重水肿和充血。实验组术后第11天,13天角膜损伤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不大于2级反应,且无致敏和刺激反应,结果显示胶原润眼液无生物学危害,能够加快兔损伤角膜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1可参与角膜损伤后的修复。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滴眼液滴眼后房水中的浓度变化规律。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PBS和质量浓度为0.5,1.0,2.0,4.0mg/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滴眼液滴右眼。结果与结论:通过裂隙灯观察兔角膜和结膜结构,各组兔眼均无结膜分泌物、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增厚、角膜后沉着物、前房炎性反应及晶状体混浊改变。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PBS组比较,质量浓度2.0和4.0mg/L转化生长因子β1滴眼液能有效提高兔眼房水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质量浓度(P<0.01),角膜穿透性良好,在房水中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相似文献   

3.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1可参与角膜损伤后的修复。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滴眼液滴眼后房水中的浓度变化规律。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PBS和质量浓度为0.5,1.0,2.0,4.0mg/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滴眼液滴右眼。结果与结论:通过裂隙灯观察兔角膜和结膜结构,各组兔眼均无结膜分泌物、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增厚、角膜后沉着物、前房炎性反应及晶状体混浊改变。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PBS组比较,质量浓度2.0和4.0mg/L转化生长因子β1滴眼液能有效提高兔眼房水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质量浓度(P〈0.01),角膜穿透性良好,在房水中可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两种方法行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效果比较。方法:将50例术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无菌N.S)冲洗结膜囊后滴0.3%妥布霉素眼液和对照组用1/8000升汞溶液无菌N.S冲洗法(以下称常规法)进行三方面比较。冲洗前和冲洗后结膜囊分泌物的菌落数;角膜缺损情况;患者的眼部刺激反应。结果:两种方法洗眼后结膜囊菌落数无显著差异。对角膜的损伤及眼部刺激症状前者明显轻于后者。结论:用无菌N.S行结膜囊冲洗后滴0.3%妥布霉素眼液可达到与常规法相同的消毒效果,且刺激小,安全度大,可以考虑用此方法代替常规法行外眼术前结膜囊冲洗。  相似文献   

5.
梁晟崎  杨帆  翟建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889-2890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开放滴眼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88例(288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分为两组,每组144例(144眼);滴眼组术后立即在结膜囊涂典必殊眼药膏,纱布包眼,术后当天涂典必殊滴眼液开放滴眼,每小时1次,2、4、24h后接受检查.对照组术后结膜囊涂典必殊眼药膏,纱布包眼,24 h后接受检查.结果: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滴眼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角膜水肿、前房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眼睑水肿、结膜水肿患者感受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开放滴眼是安全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在翼状胬肉术后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术后患者148例(148眼),男66例(66眼),女82例(8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4眼。试验组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对照组用妥布霉素眼液,比较角膜刺激症状、结膜瓣愈合、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角膜刺激症状更轻,结膜瓣愈合更快,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试验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用于翼状胬肉术后,对减轻角膜刺激症状,促进结膜瓣愈合,促进角膜上皮缺损修复,预防胬肉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应用滴眼液与早期涂眼膏的差异,寻找术后早期眼部处理的最佳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197例(200只眼),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立即在结膜囊滴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用无菌带孔塑料眼罩包封眼,并于术后24 h接受检查。对照组术后在结膜囊涂复方妥布霉素眼膏和匹罗卡品眼膏,用无菌棉质眼垫、塑料带孔眼罩包封眼,术后24 h接受检查。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记录术后视力、术后反应情况及患者感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异物感伴流泪比较无差异(P>0.05);结膜充血、眼睑肿胀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应用满眼液,用眼罩包封术眼的方法,患者易于接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胬肉复发的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行胬肉切除加带蒂结膜瓣移位术后的 81例、 86眼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2例、 4 5眼术后局部滴用 0 0 0 5 % (0 0 5g/L)丝裂霉素C ,2次 /d ,共 6d ,对照组 39例、 4 1眼不用丝裂霉素C ,两组均滴用润舒眼液 ,随访 11~ 2 0个月。结果 :对照组复发率为 2 5 6 4 % ,治疗组为4 6 5 % ,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角膜创面愈合延迟 ,但无角膜损害。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加带蒂结膜瓣移位术后滴用 0 0 0 5 %丝裂霉素C ,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胬肉复发率 ,延迟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抑制浓度。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24只眼,分为右眼实验组(A组)和左眼对照组(B组),各12只眼。A组兔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术),前房灌注平衡盐液(BSS)中加入5.63μg/ml或6.06μg/ml的全反式维甲酸,B组兔眼行ECCE术,BSS中不加入维甲酸。术后1月至术后4-4.5月观察结膜、角膜、前房炎症及后囊膜情况。术后4~4.5月取出兔眼标本,石腊包埋及切片后病检。结果术后第1~4天术眼有不同程度的结膜浅充血、睫状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术后第5天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明显好转,1周后结膜浅充血及睫状体充血消退,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兔晶状体后囊膜梭形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后囊膜增厚明显高于A组(P〈0.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浓度为5.63μg/ml及6.06μg/ml对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当天开放滴眼的效果。[方法]将98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98眼)随机分为两组,包扎组49例病人术后术眼涂典必舒眼膏包扎24h,次日开放滴消炎眼药水,开放组49例病人术后术眼开放不包扎,24h内每2小时滴典必舒眼液及普南扑灵眼液,次日改为常规每日3次滴眼。观察两组病人术后24h出现的症状、结膜囊取样细菌培养结果以及两组病人术后安全性、舒适度、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后术眼异物感、疼痛症状、角膜水肿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一例感染;两组病人术眼畏光、流泪、结膜囊分泌物程度、病人舒适、安全、生活自理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处理方式均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对芥子气角膜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 8只,用浓度为 200 mL/L的液态芥子气致伤双眼角膜 5 min,一眼为治疗组,用 bFGF稀释液滴眼, 6次 /d,另一眼为对照组,用 2.5 g/L氯霉素眼液滴眼, 6次 /d,分别于染毒后 2,8,16,24,36,48和 72 h对角膜荧光素着色区拍照,计算其上皮愈合速率和上皮破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角膜上皮愈合速率分别为 1.276 mm2/h和 1.094 mm2/h,两者差异显著 (t=14.94, P< 0.01);角膜上皮破损率分别为 51.8%和 68.0%,两者差异显著 (χ 2=11.81,P< 0.01).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芥子气染毒引起的兔眼角膜损伤的上皮愈合.  相似文献   

12.
背景:由于海水特殊的理化性质,海上创伤后细胞的病理改变常有特殊性。目的:观察兔角膜爆炸穿通伤合并海水浸泡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房水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方法:取成年健康灰兔16只,单支鞭炮致兔角膜爆炸伤,于角膜中周部做长3mm全层切口。右眼为实验侧,左眼为对照侧。实验侧将海水通过角膜切口注入前房,海水持续冲洗眼表30min。对照侧使用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光镜观察显示实验侧造模后1、2和3d角膜上皮细胞大片坏死脱落,基质层水肿明显伴大量炎细胞浸润。对照侧1、2d角膜病理改变同实验组,但程度较轻,造模后3、5d局部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实验组造模后第1、2、3d房水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表明海水组伤情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提示海水可能是重要的致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背景大鼠角膜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与人类角膜相似.早期实验证实大鼠作为穿透性角膜移植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且移植手术难度比小鼠低.目的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分析模型制作中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探讨提高大鼠角膜移植模型成功率的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眼科.材料实验于2004-03/05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眼科完成.选取远交系两月龄Wistar雌性大鼠7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38只/组,无眼部疾病,清洁级,体质量180~200 g,右眼作为受体;SD雌性大鼠38只,双眼作为供体.全部动物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中心穿透性原位角膜移植术,均选择Wistar大鼠右眼建立模型.术前10min用美多丽滴眼两次,将右眼瞳孔充分扩大,达到4.0mm.按体质量3.0 mL/kg水合氯醛腹腔注射全麻,体积分数0.1地卡因滴眼液术前5 min点眼两次.大鼠头部常规消毒,保持鼠眼处于水平位置,保持大鼠呼吸道通畅.用有齿眼科镊夹持大鼠术眼后部,固定术眼使其处于半脱位状态.以3.5 mm直径环钻钻取SD大鼠双眼角膜作为植片,内皮面向上放入培养皿中,用质量浓度20g/L甲基纤维素覆盖备用.以3.0 mm直径环钻钻取Wistar大鼠右眼角膜作为植孔,立即将植片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于Wistar大鼠右眼植孔,实验组角膜移植缝合8针,对照组角膜移植缝合6针.术后滴氧氟沙星眼药水,胶带粘贴术眼.观察角膜排斥反应,以混浊、水肿及新生血管3项指标进行评分,3项评分之和为当日排斥反应指数.当日排斥反应指数≥5或角膜浑浊达到3级时,视为排斥反应发生.运用x2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大鼠角膜移植后并发症发生比较.②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及角膜排斥反应.结果作为受体的76只Wistar大鼠中途脱落5只,其中实验组术后意外死亡1只,对照组术后意外死亡2只,互相撕咬伤及术眼角膜2只,淘汰后均及时补充,进入结果分析数量保持76只.①角膜移植后并发症发生比较实验组虹膜前粘连且瞳孔不圆、伤口闭合欠佳且前房不形成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4,14只,P=0.007;2,9只,P=0.047).②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及角膜排斥反应实验组和对照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基本接近[(8.9±2.3),(8.6±2.3)d,P>0.05];角膜移植术后16 d,两组全部发生排斥反应,排斥反应发生率100%.结论在保留缝线、不加干预的情况下,大鼠角膜移植与人类角膜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相似.实验结果说明,大鼠3.5 mm植片对3.0mm植孔的角膜移植缝合8针,可以减低大鼠角膜移植的并发症,使其成为理想的角膜移植动物模型.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良好的手术器械,以及充分散大的瞳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大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术前后使用艾氟龙滴眼液对治疗翼状胬肉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侵入角膜2-4 mm的翼状胬肉病人82例(90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眼压、角膜愈合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6月-3年,实验组有2眼眼压高,角膜修复时间为(5.64±1.26)d,5眼复发;对照组有1眼眼压高,角膜修复时间为(5.53±1.15)d,12眼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84,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使用艾氟龙滴眼液能安全有效降低翼状胬肉复发。  相似文献   

15.
背景:由于海水特殊的理化性质,海上创伤后细胞的病理改变常有特殊性。目的:观察兔角膜爆炸穿通伤合并海水浸泡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房水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方法:取成年健康灰兔16只,单支鞭炮致兔角膜爆炸伤,于角膜中周部做长3mm全层切口。右眼为实验侧,左眼为对照侧。实验侧将海水通过角膜切口注入前房,海水持续冲洗眼表30min。对照侧使用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光镜观察显示实验侧造模后1、2和3d角膜上皮细胞大片坏死脱落,基质层水肿明显伴大量炎细胞浸润。对照侧1、2d角膜病理改变同实验组,但程度较轻,造模后3、5d局部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实验组造模后第1、2、3d房水中自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侧(尸〈0.05)。表明海水组伤情较对照组明显加重,提示海水可能是重要的致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雾状混浊(haze)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3月行LASEK的患者45例90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屈光度(4.68±2.30)D(1.75~6.50 D),随机分为聚乙二醇滴眼液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两组角膜haze形成、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恢复情况及屈光度。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haze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1、3、5天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上皮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更快(P<0.05)。结论 LASEK术后应用聚乙二醇滴眼液虽然能减轻术后患者角膜刺激症状,能促进角膜上皮更快愈合,但是不能减轻haze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背景:角膜碱烧伤后损伤修复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热休克蛋白可促进变性、损伤蛋白质的迅速恢复或清除。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其与角膜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检查大鼠眼无炎症及其他病变后,奥布卡因滴眼液点眼2次,棉签吸除结膜囊液体,将统一规格直径5mm的滤纸片浸泡于1mol/L NaOH溶液中10s,然后置于大鼠角膜中央30s制作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分别于碱烧伤后6h,1,3,7,14,21d取材。结果与结论: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热休克蛋白70mRNA和蛋白在角膜碱烧伤后1d即开始升高,7d时达高峰,14d后开始下降。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电镜观察显示角膜损伤在烧伤后6h即较明显,烧伤后7d逐渐恢复。提示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与碱烧伤后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一致,参与了大鼠角膜碱烧伤后细胞的自我保护及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对在本院接受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的20例圆锥角膜患者(33眼)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患者术后1周内术眼反应,以及术后6个月相关指标(视力、角膜、晶体、视网膜情况、眼压、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计数)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术眼反应轻微,术后6个月角膜、晶体、视网膜情况、眼压和角膜内皮计数稳定,30眼(18例患者)裸眼视力改善,矫正视力稳定,角膜曲率显著降低.有3眼(2例患者)角膜扩张仍有进展,并进行了再次交联治疗,最终获得改善.[结论]采用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圆锥角膜具有有效率高,术后反应轻,无副作用的优点,大部分患者治疗后角膜曲率降低,裸眼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