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P—R间期缩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受心电图检查的599例妇女,分为2组:妊娠组528例,健康非妊娠组51例,分析2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按生理孕周分为2组,对2组P—R间期缩短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妊娠组发生P—R间期缩短48例(9.1%),非妊娠组发生P—R间期缩短9例(17.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妊娠中晚期与妊娠早期P—R间期缩短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P—R间期缩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期妇女,妊娠中晚期P—R间期缩短发生率高于妊娠早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中晚期妇女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江门市中心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的妊娠期妇女580例为观察组,42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常规做12导联心电图,并由心电图医生诊断。结果:观察组PR间期缩短92例,发生率15.86%,对照组PR间期缩短3例,发生率0.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对其心电图随访复查,观察组中的92例短PR间期90例恢复正常,只有2例仍然为短PR间期。结论:短PR间期不一定是L–G–L型心室预激,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孕妇产前常规心电图检查中,晚期妊娠孕妇短P—R间期发生率高于非妊娠期妇女,笔者就此现象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以降低围生儿患病率。方法202例经血清学确诊为妊娠梅毒孕产妇,根据妊娠期是否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121例)及未治疗组(81例),比较2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未治疗组足月产发生率为30.9%,治疗组足月产发生率为94.2%,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而死胎、死产发生率未治疗组显著高于治疗组,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为81.8%,未治疗组为42.0%,治疗组窒息儿、低体质量儿、先天性梅毒儿发生率及新生儿病死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妊娠梅毒的早期诊断与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孕妇短PR间期的发生率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76例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进行研究,并按照是否妊娠将其分为观察组(孕妇检查者)和对照组(非妊娠检查者),均为138例,对比两组检查女性的短PR间期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短PR间期发生率高达20.29%同对照组的2.17%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不同孕期出现短PR间期发生率,晚孕期孕妇出现短PR间期发生率显著高于早孕期和中孕期孕妇(P0.05)。结论:孕妇短PR间期的发生率较高,且随着孕周增长其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卡并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妇女90例,分为非妊娠期组和妊娠期组,每组45例,统计分析两组妇女的甲状腺径线值、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妊娠期组不同孕周妇女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组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妇女的PSV逐渐降低,均显著高于非妊娠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妊娠期组中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妇女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期组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妊娠妇女甲状腺FT3、FT4水平与PSV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SH与PSV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超声检查(尤其是甲状腺上动脉PSV)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水平的辅助判断中的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伴发晕厥、黑矇、胸痛,动态心电图出现R—R间期为2 000 ms的551例患者,其中A组33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A组,219例45~59岁的中年患者为B组,回顾分析2组患者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 A组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或0.05);A组心率<40次/min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持续性心房纤颤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发生窦房传导阻滞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测到长R—R间期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持续性心房纤颤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124例梅毒孕妇除21例自行选择提前终止妊娠外分为治疗组55例和未治疗组48例。结果妊娠结局: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91%,未治疗组为1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产死胎发生率分别为6%,4%,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23%,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先天性梅毒儿发生率19%(10/53)明显低于未治疗组84%(16/1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孕周与用药治疗关系显示:治疗孕周越早,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越低(P<0.01)。结论进行母亲产前干预和有效正规的抗梅毒治疗可以改善梅毒孕妇的妊娠结局,减少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8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与B组(40例),其中A组应用胰岛素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B组单纯应用胰岛素治疗。同70例正常妊娠孕妇进行比较(简称正常组),分析在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A组只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5),B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酮症酸中毒、早产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有效地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6至2011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妊娠中晚期妇女心电图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门诊妊娠早期孕妇和正常非妊娠妇女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进行分娩后3个月随访。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与其他两组相比,P-R间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娩3个月后P-R间期均恢复正常。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短P-R间期为生理性改变,分娩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妊娠早期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妊娠早期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先兆流产孕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2组阴道流血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暗区缩小面积为(2.8±0.3)cm~2,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早期合并SCH的先兆流产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阳春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99例,根据糖代谢异常类型分为三组,分别为妊娠期糖尿病组(n=36)、糖耐量受损组(n=32)、糖尿病合并妊娠组(n=31),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5例,比较四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糖耐量受损组以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期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受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期糖尿病组、糖耐量受损组合并症发生症明显低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受损组之间的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会有多种不良妊娠结局,通过对糖代谢异常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孕妇病情,并顺利完成妊娠。  相似文献   

13.
肺复康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肺复康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GP或TP方案化疗,治疗组单纯采用中药肺复康方治疗。观察原发病灶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变化,毒副反应发生率,免疫功能等。结果:两组原发病灶有效率比较,治疗组15.63%,对照组40.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1年及2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68.75%,43.75%,对照组分别为43.75%,21.88%,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78.12%,对照组为45.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中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变化中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升高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差异(P<0.01,P<0.05),提示对照组肝肾功能损害大于治疗组。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变化比较,在NK、IL-2、CD4+/CD8+等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中药肺复康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素片对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未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耐量异常、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妊娠期间相关并发症总发生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早产、自发性流产及先兆子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婴幼儿6个月时MDI指数、PDI指数及BSID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及时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可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改善婴幼儿发育水平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妊娠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LEEP手术切除CIN的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LEEP组),术后1年康复进行受孕,另选择同一时间进行妊娠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LEEP组的流产、受孕的发生率为11.4%(8例)、88.6%(62例),相比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的发生率为12.9%(9例),足月生产的发生率为70.0%(47例),均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EEP组的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体重低、宫颈裂伤、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2.9%(16例)、2.9%(2例)、11.4%(8例)、12.9%(9例)、4.3%(3例),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发现LEEP组妊娠后出现CIN的发生率为5.7%(4例),与健康组妊娠后出现CIN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行LEEP手术治疗后,CIN患者的妊娠方式以及妊娠结局并没有受到手术的影响,而且康复后的患者的CIN复发率低,但是需要患者警惕早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晚期妊娠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孕妇产前常规心电图检查中,晚期妊娠孕妇短P-R间期发生率高于非妊娠期妇女,笔者就此现象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伴发晕厥、黑矇、胸痛,动态心电图出现R—R间期为2 000 ms的551例患者,其中A组33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A组,219例45~59岁的中年患者为B组,回顾分析2组患者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 A组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或0.05);A组心率〈40次/min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持续性心房纤颤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发生窦房传导阻滞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测到长R—R间期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持续性心房纤颤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治疗老年频发室性早搏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艾司洛尔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24 h室性早搏次数、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平均正常的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比例(PNN50)、震荡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TS)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自觉心悸不安、气短乏力、神倦懒言、唇色紫或暗、舌质红苔黄腻及脉促结积分,室性早搏数量及TO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SDNN、SDANN、RMSSD、PNN50及TS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治疗老年频发室性早搏可显著减轻相关症状体征,减少室性早搏发生频率,改善心率变异性和心率震荡指标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沈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95-96
目的:探讨孕妇心电图的P-R间期缩短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检查的短P-R间期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中晚期妊娠P-R间期正常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心率变异性(HRV)与预后观察。结果:观察组的SDNN、rMSSD、VLF和LF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贫血与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的现象是一种相对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可作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客观指标,判断产妇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孕前超重/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67例孕妇资料,按照孕前体质量指数与有无PCOS病史分为4组,其中孕前超重/肥胖PCOS孕妇60例为超重合并PCOS组,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合并PCOS孕妇65例为PCOS组,孕前超重/肥胖无PCOS孕妇62例为超重组,孕前体质量指数正常且无PCOS孕妇80例为正常组,分析比较4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超重合并PCOS组先兆流产率、早期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超重组和正常组(P均0.05),顺产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均0.05),与PC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OS组早期自然流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顺产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超重合并PCOS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PCOS组和正常组(P均0.05),PCOS组、超重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超重合并PCOS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05),PCOS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4组间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低体质量儿、巨大儿、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孕前合并有超重/肥胖与PCOS病史可能增加孕期发生先兆流产、早期自然流产、早产和剖宫产的风险,但对于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