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抵抗素与病情和出血量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来院距发病〈24 h)45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健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IL-6、血浆抵抗素含量,并分析与病情和出血量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血浆IL-6、血浆抵抗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随着脑出血量增多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患者血浆IL-6、血浆抵抗素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血浆IL-6、血浆抵抗素水平的变化与脑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和出血量密切相关,可能对观察病情变化以及评估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肾病(CKD)患者血清抵抗素与其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57例CKD患者,23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抵抗素,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肌酐(Cr)、血白细胞(WBC)等指标,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KD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高(P<0.01),同时CRP、IL-6、TNF-α、WBC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抵抗素与CRP、IL-6、TNF-α、WB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KD患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CKD患者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对高血压性腩出血患者血浆TNF-α、IL-6的影响,并阐明黄连解毒汤治疗高血压性腩出血急性期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腩出血急性期提供有效的脑保护方剂.方法 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4例与对照组(B组)28例,另选取健康老年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C组).B组予以常规两医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A组及B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血浆TNF-α及IL-6.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TNF一α、IL-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治疗后A组TNF-α、IL-6与C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B组TNF-α、IL-6与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B两组TNF-α、IL-6比较差异非常显著.A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显著优于B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TNF-α及IL-6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肿的大小呈正相关.结论 TNF-α、IL-6可作为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情监测指标,TNF-α和IL-6的含量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其含量越高则病情越重.黄连解毒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有显著作用,能显著降低TNF-α、IL-6的含量,抑制白细胞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浸润,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病情.黄连解毒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可为高血雎性脑出血急性期提供有效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COPD患者78例,另选择例健康查体者1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16、hs-CRP和PA水平,观察COPD患者病情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血清IL-16和hs-CRP水平急性加重期患者高于缓解期患者,而缓解期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血清PA水平健康对照组高于缓解期患者,缓解期患者高于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16和hs-CRP水平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A水平随着肺功能分级的升高而降低。结论 IL-16、hs-CRP和PA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血清IL-16、hs-CRP和PA水平,对了解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肺功能的损害程度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四磨汤对FD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影响。方法: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同时纳入60例FD患者,测定其空腹血浆Ghrelin的含量并探讨其与病情轻重的相关性。然后6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四磨汤+模拟多潘立酮,对照组予模拟四磨汤+多潘立酮,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浆Ghrelin水平。结果:FD患者空腹血浆Ghrelin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且病情程度重者更低(P<0.01),2组治疗后血浆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仍(P<0.01)。结论:FD患者血浆Ghrelin的含量显著降低,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四磨汤与多潘立酮均可以有效提高FD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四磨汤组略优于多潘立酮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并与IL-6、hs-CRP相比较,以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88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31侧,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19例,另选冠脉造影正常的1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浆Lp-PLA2、IL-6及hs-CRP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SAP组、UAP组及AMI组血浆Lp-PLA,水平依次增高(F=188.52,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Lp-PLA2水平与IL-6、hs-CRP呈无显著相关(r分别为0.12,0.25,P均〉0.05)。结论血浆Lp-PLA2水平在冠心痛组明显升高,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最高,并与炎症标志物IL-6、hs-CRP无相关性,血浆Lp-PLA2可能作为炎症因子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IL-6、TNF-α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清及颅内血肿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了解这些炎症因子与脑出血病灶及外周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后24h,72h,7d和14d取80例患者静脉血清及血肿液检测IL-6、TNF-α的含量(实验组),并与30例正常体检的患者(对照组)对比。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液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静脉血,而且还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本身静脉血。实验组患者静脉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静脉血清且病情越重几种炎症因子水平越高。脑出血不同时期静脉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在72小时最高,此后呈下降趋势。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IL-6、TNF-α参与了脑出血的炎症反应,是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型脑病的预警作用,探讨对血浆溶血磷脂酸升高早期干预防止迟发型脑病的可行性。方法:20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后分为轻、中、重度中毒,均于入院后24h内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观察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随访至发病后60天,观察不同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比例。对血浆溶血磷脂酸升高者随机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Ⅱ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Ⅰ组加奥扎格雷、醒脑静静脉点滴,对比两组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比例。结果:(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轻度中毒血浆溶血磷脂酸无明显变化,中度中毒血浆溶血磷脂酸轻中度升高,重度中毒明显升高,组间有显著差异;(2)血浆溶血磷脂酸正常者无迟发性脑病发生,轻度异常者1例发生迟发性脑病,中度异常者无迟发性脑病,重度中毒者21例发生迟发性脑病。组间有显著差异;(3)对血浆溶血磷脂酸升高者121例分为两组,观察Ⅰ组发生迟发性脑病6例,观察Ⅱ组发生迟发性脑病20例,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重度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血浆溶血磷脂酸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急性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血浆溶血磷脂酸升高程度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危险性呈正相关,可作为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预警标记物。对血浆溶血磷脂酸升高者早期干预可明显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阳明热证、实证的发病过程中血浆内毒素(ET)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方法:选择具阳明热证患者25例,具阳明实证患者15例,在针对原发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服白虎汤、复方大承气汤,并另设健康对照组12名,各组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ET、血清IL-6、TNF-α、IL-10等水平的变化。结果:入院时,阳明热证、实证血浆ET、血清IL-6、TNF-α、IL-10水平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ET、IL-6、TNF-α、IL-10水平在阳明实证患者中高于阳明热证(P<0.05),经分别治疗3天后,阳明实证患者TNF-α、IL-6水平仍高于阳明热证(P<0.05),而ET、IL-10水平在两证型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阳明热证、实证与血浆ET水平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ICH患者(观察组)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2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CRP基础水平,同时测定观察组不同时期的CRP水平,对ICH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高(P<0.05)。ICH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病情越严重,CRP浓度越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ICH患者病情越严重,认知成绩越差,表明ICH患者CRP水平升高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结论 CRP的水平与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其动态变化反映了机体炎症情况及脑水肿的状态。且CRP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及时检测有助于对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做出早期判断,同时对ICH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干预也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多胺氧化酶(PAO)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第1、3、7、14天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PAO水平,分析急性脑出血PAO动态变化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预后的关系;并于发病第1、3天进行头颅CT检查,计算脑水肿面积及出血量。结果:①急性脑出血组各时间点血清PA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血清PAO水平逐渐下降(均P〈0.05);②发病第1d和第3d患者血清PAO水平随着脑出血体积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③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第1d、第3d、第7d、第14d神经缺损功能CSS评分和血清PAO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PAO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判断脑出血量和病情预后的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脑氧代谢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和脑氧代谢指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和脑氧摄取率(CEO2)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8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其中18例患者的Sjv(O2)和CEO2进行观察。结果脑出血后的第1天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第5天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后的第1天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出血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P均<0.05)。脑出血后的第1天Sjv(O2)低于对照组(P<0.05),CEO2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Sjv(O2)高于对照组(P<0.05),CEO2低于对照组(P<0.05);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Sjv(O2)和CEO2联合监测对判断脑出血病情和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及血清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 mg/次每晚临睡前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疗效及血脂、血清hs-CRP、APN和抵抗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明显高于对照组(64%),治疗后2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治疗组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调整血脂、血清hs-CRP、APN和血清抵抗素水平,减轻血管炎性反应,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及血清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 mg/次每晚临睡前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疗效及血脂、血清hs-CRP、APN和抵抗素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明显高于对照组(64%),治疗后2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治疗组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调整血脂、血清hs-CRP、APN和血清抵抗素水平,减轻血管炎性反应,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徐黎明 《新中医》2021,53(3):49-52
目的:观察降气消瘀汤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CH)微创术后的恢复效果。方法:将老年HCH微创手术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降气消瘀汤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出血量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ADL)评分变化,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1.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脑出血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脑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气消瘀汤治疗能显著提高老年HCH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改善脑出血量,有效促进神经组织修复,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许涛  宋颍民  彭壮 《新中医》2021,53(6):24-29
目的:观察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A组、对照B组,每组35例。3组均给予低氧流量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脑细胞保护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A组予以甘油果糖治疗,对照B组予以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研究组予以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甘油果糖治疗。3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脑血肿量、周围水肿量、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的71.43%、74.29%(P<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BI评分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脑血肿量、周围水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研究组脑血肿量、周围水肿量均少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大脑中动脉Vm、Vd、PI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大脑中动脉RI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IL-1β、MMP-9、hs-CRP、MBP、S100B、NSE水平均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结论:羚角钩藤汤加减联合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脑血肿、周围水肿消减,改善脑血流状态,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保护脑神经细胞,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及活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依达拉奉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的总有效率75%(30/4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GCS评分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均脑血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降低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  相似文献   

18.
王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3):2520-2521,2535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探讨醒脑静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32例住院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A组70例予醒脑静注射液及常规治疗,治疗B组62例予常规治疗,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时空腹采血测定hs-CRP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BI)对疗效进行评定。另选择年龄、性别比较相似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在体检时、体检后14 d时空采血测定hs-CRP。结果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前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治疗A组hs-CRP较治疗B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A组疗效较治疗B组明显(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明显升高,醒脑静可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的含量,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