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对脊柱创伤术后患者疗效及对血流变、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80例脊柱创伤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变学及凝血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股浅静脉内径(FSV)水平降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腘静脉内径(POPV)水平治疗前后未见差异,两组间未见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变(RBV)高切、中切、低切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升高,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LMWH可有效改善脊柱创伤患者术后凝血功能,调节患者血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肝素组(25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利伐沙班组(32例)采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VT、非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例数,并记录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非致死性肺栓塞,肝素组DVT和牙龈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利伐沙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均较高,用药7 d后均下降,用药14d时又上升(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用药7 d均上升,用药14 d时又下降(P<0.05)。结论伐沙班在预防DVT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适合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那屈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PTE)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PTE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利伐沙班治疗,研究组加用那屈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 (A-a) 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注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与口服利伐沙班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一组患者注射LMWH(置LMWH组),另一组患者口服利伐沙班(利伐沙班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以及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13.33%与利伐沙班组15.5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MWH素和利伐沙班均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且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折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实施利伐沙班治疗,比较2组DVT、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血小板(PLT)、 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 对照组中DVT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中DVT发生率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与治疗后均未出现伤口血肿和明显的出血;手术前后2组PLT、AL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低分子肝素钙相比,利伐沙班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DVT发生率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及低分子肝素钙(LMWH)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评价二者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预防下肢DV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9年12月到2011年8月选取老年髋部手术病例128例,随机分为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均衡的2组.利伐沙班组64例,术后6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10 mg/d;LMWH组64例,术后6h开始皮下注射LMWH 4100 U,每天1次;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患者下肢DVT、肺栓塞(PE)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负压引流量、出血等情况.结果 AO动力髋螺钉(DHS)、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在利立伐沙班组分别为16.1%、11.1%和20.0%;在LMWH组分别为12.9%、15.0%和26.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组均无PE发生.2组不同手术类型患者围手术期内负压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仅利伐沙班组出现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第8天切口处大血肿,余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利伐沙班及LMWH均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髋骨骨折手术后下肢DVT,二者安全性及有效性相当,于术后6h应用安全;利伐沙班口服更方便、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静脉血栓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5例外周血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导管结局及凝血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功能差异,在随访90 d内比较患者血栓累计复发率、出血事件累计复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失用率、导管拔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径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ICAM-1、vW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P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PⅡb/Ⅲa、CD62P、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累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腰椎后路手术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因脊柱疾病住院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45例和利伐沙班组45例.入院后第1天清晨、术后1,3,7d清晨采血,检测: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Ⅱ),谷丙转氨酶(ALT),术后引流量,切口皮下瘀斑、愈合情况.术前1d、术后7d行双下肢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血流显像.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组深静脉血栓(DVT)共发生4例,无肺栓塞(PE)病例;利伐沙班组DVT发生1例;无PE病例.两组术后7 d PLT、Hb、ALT和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7 d FIB和D-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在并发症、FIB和DⅡ等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且药物口服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与利伐沙班联合治疗肺癌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5月—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肺癌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止痛、吸氧和扩张肺血管、抗炎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华法林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和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10.01±0.76)kPa、血氧饱和度(97.65±1.61)%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5.48±0.42)kP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8、5.540、8.178,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清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1.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3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联合华法林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3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Treatment Group,TG)18例与对照组(Control Group,CG)17例,TG采用LMWH联合华法林进行治疗,CG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mRS评分、颅内压降低情况及受累静脉窦恢复情况。结果与CG相比,治疗3个月、6个月后,TG患者治愈率(66.67%、83.33%)和总有效率(88.89%、94.44%)较高,再通率(83.33%、94.44%)较高;TG mRS评分、颅内压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WH联合华法林治疗CVST抗凝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抑制血栓形成,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量肝素对血凝及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标准肝素(SH)为原料经亚硝酸裂解制备的低分子量肝素(LMWH),给予同等抗Xa单位剂量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较SH小,在治疗量下(100anti-XaIU/kg)不增加出血倾向;体外实验表明,LMWH能有效地抑制chandler模型的血栓形成;体内实验表明,LMWH在100~200antiXaIU/kg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大鼠颈动脉电流损伤(iv,sc)和家兔颈静脉血栓模型的血栓形成,与参照品Fragmin及SH的作用相似,LMWH在上述模型中的ED50分别为:159,185(iv),193(sc),91anti-XaIU/kg;研究还发现,scLMWH吸收完全,给药后3h的抗血栓作用与iv后10min相似,而SH的作用弱。提示LMWH保留了SH的抗血栓作用,降低了SH的出血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运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LWMH)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 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LWMH联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LWMH可以起到显著的抗凝作用,奥扎格雷钠可以抑制TXA2活性,进而抑制血栓形成,两者联用对治疗脑血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122例进行髋膝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61例患者进行髋膝关节手术前后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61例患者进行髋膝关节手术前后注射低分子肝素;两组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差异,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41.00%、19.67%,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都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但是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更有利于预防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凝状态晚期直肠癌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化疗治疗对血栓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68例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伴高凝状态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n=34)与实验组(低分子肝素联合化疗,n=34),观察两组疗效及两组患者纤维蛋白水平、D-二聚体含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稍高(P>0.05),分别为70.6%、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无变化,D-二聚体含量较疗前显著要高(P<0.05),分别为(4.96±1.42)、(0.68±0.22)μg/L,实验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较疗前显著要低(P<0.05),D-二聚体水平疗后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3.63±0.72)、(0.28±0.16)μg/L,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凝状态的晚期直肠癌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化疗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高凝状态,但对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行分段剥脱术+腔内激光闭合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不给于抗凝药物,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对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浸透敷料出血、切口出血、血小板减少以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和隐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时,低分子肝素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9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LMWH0.4ml,2次/d,皮下注射,连续10d,此后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口服。2组病人给予最佳基础治疗,控制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10d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84.6%和47.5%,10d内治疗组没有发生脑梗死,对照组有4例发生脑梗死,占10.0%;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71.8%和55.0%,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2.8%和25,0%(均P〈0.01)。两组在治疗期间没有出血等并发症。结论:LMWH用于治疗TIA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