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调强技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性及对正常肺组织和胸部其他危及器官的保护。方法选择2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回顾性地分析三维适形和调强治疗计划。调强与适形计划都要求使95%的计划靶区接受64Gy的处方剂量,使肺、食管、心脏、脊髓接受大于耐受剂量的体积最小。根据计划靶区的等剂量分布、体积一剂量直方图以及其他的剂量学指标,比较两种不同治疗计划的优劣。结果与适形计划相比,调强治疗计划在临床认可的范围内降低了靶区剂量的均匀性,但剂量的适形性有显著提高;正常肺组织的V20值减少11%、平均剂量下降2Gy,但肺组织和危及器官的V5、V10值很难进一步改善。结论调强比适形放疗更适合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胸部放疗科行SIB-IMRT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 78例,其中,ⅢA期45例,ⅢB期33例.处方剂量为PTV 50.4 ~64.0 Gy/28 ~33次,单次剂量为1.8~2.1 Gy;IGTV为60.0 ~ 74.3 Gy/28 ~ 33次,单次剂量为2.0~2.5 Gy.主要观察指标为总有效率(ORR)、局部控制率(LCR)、总生存率(OS)、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及3级及以上食管和肺损伤.结果 78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根治性放疗,IGTV剂量≥60 Gy.67例(85.9%)患者接受以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第三代细胞毒药物两药联合方案化疗,其中17例(21.8%)为同步放化疗,50例(64.1%)为序贯放化疗.全组ORR为69.2%,其中CR 11例(14.1%),PR 43例(55.1%),SD 22例(28.2%),PD 2例(2.6%).截至2012年10月,失访6例,随访率92.3%.72例可随访患者中已死亡50例,22例存活.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4%、54.7%、28.6%,中位PFS为15.3个月(2.3 ~46.8个月),中位OS为27.3个月(5.8 ~49.3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0.7%、27.6%、21.1%;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56.6%、30.3%.在同步放化疗与非同步放化疗亚组中,中位OS分别为32.8个月和24.1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73.7%、47.3%和83.0%、50.5%、23.9%(x2=3.946,P<0.05).全组共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59例(75.6%),治疗相关性肺损伤(TRP)21例(26.9%),其中3级及以上放射性食管损伤19例(24.4%),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损伤9例(11.5%).随访1年后,2例(2.6%)出现晚期3级肺损伤,食管无3级及以上晚期不良反应.结论 SIB-IMRT照射技术治疗局部晚期NSCLC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乏氧显像预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对放疗敏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9例LANSCLC患者静脉注射99Tcm-HL91 1110MBq 后进行1 h(早期)及4 h(延迟)SPECT断层显像,根据显像进行目测和半定量分析(T/N值),并按延迟显像T/N值将患者分为低摄取组及高摄取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对2组放疗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99Tcm -HL91早期和延迟显像对LANSCLC患者乏氧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5.9%(22/29)、100%(29/29),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0).半定量分析结果T/N值与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灶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低摄取组(T/N<2.15,n=17)放疗近期有效率76.5%(13/17)高于高摄取组(T/N≥2.15,n=12)的33.3%(4/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9).结论 99Tcm -HL91显像对LANSCLC乏氧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在预测其放疗近期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放射治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适形放射治疗为照射剂量的提高提供了途径.本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对6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了后程适形放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IMRT)计划设计时不同的设野方法对于计划质量的影响。 方法 21例Ⅰ~Ⅲ期NSCLC患者进入本研究。IMRT采用固定野静态调强技术。每例患者采用不同的设野方法共设计3套调强计划,分别为:IMRT-7,使用等角度的7个射野,射野的入射角度分别为0°、51°、102°、153°、204°、255°、306°;IMRT-5,使用等角度的5个射野,射野的入射角度为0°、72°、144°、216°、288°;IMRT-5m,使用不等角度的5个射野,设野的方法为从前述IMRT-7的7个射野中去除2个野(若患者的病灶位于左肺,则去除角度为255°、306°的两野;若病灶位于右肺则去除角度为51°、102°的两野)。IMRT计划设计时正常肺剂量限制取之于同一患者实际治疗采用的3D-CRT计划肺V5~V60。IMRT开始取处方剂量为65 Gy,根据靶区和关键器官剂量要求按每2 Gy一阶梯进行递增或递减,直至获得最佳计划。结果 比较正常肺受量时发现,在V5~V25之间IMRT-5m的值较另两套计划均明显降低;V30~V40间3套计划相互间无明显差异;V45~V60间以IMRT-5计划最差;肺的平均剂量IMRT-5m最低。食管和脊髓的受量,靶区的适形性指数,以及治疗过程机器的总跳数3套计划间差异不明显。心脏V40以IMRT-5m计划的值最低。两两比较时,IMRT-5较IMRT-7明显增加了靶区的异质性指数值,而其他比较无明显差异。相比于3D-CRT,IMRT-7、IMRT-5和IMRT-5m分别可提高靶区剂量(5.1±4.6)Gy、(3.1±5.3)Gy和(5.5±4.8)Gy。结论 对于NSCLC的IMRT计划设计,射野方向是重要因素,调整好设野的方向可以减少照射野数目保证甚至提高IMRT计划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99Tcm-HL91 SPECT乏氧显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系列乏氧显像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前、中和后乏氧的变化.方法拟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放疗前1~2 d、放疗过程中(接受30~40 Gy照射)和放疗后1~2 d分别行99Tcm-HL91 SPE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肿瘤/对侧相应部位放射性计数比值(T/N),分析放疗不同时期肿瘤乏氧的变化.结果放疗前、中和后显像的T/N(4 h)分别为1.56±0.19,1.40±0.12和1.29±0.1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实验为研究人体肿瘤再氧合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 RP)发生相关的临床、剂量学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6例接受胸部根治性放疗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统计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治疗开始季节、治疗前体力状况(采用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放疗前化疗方案、同步化疗方案、放射性肺炎分级等临床因素,以及GTV体积、肺体积(lung volume, LV)、全肺V5、V10、V20、V30、平均肺剂量(MLD)等剂量学参数。对各因素与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RP≥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中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者31例,占24.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治疗前ECOG评分、同步化疗方案、GTV/LV比值与≥2级RP具有相关性(R=0.157~0.22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同步化疗方案、GTV/LV比值与≥2级RP发生显著相关(Wald=4.754、6.422和14.79,P<0.05)。结论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胸部根治性放疗时,年龄增加和GTV/LV比值≥3.2%是≥2级RP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步使用单药小剂量紫杉醇也可能导致放射性肺炎发生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9.
《临床军医杂志》2013,(4)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或常规放疗同步化疗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57例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副作用及预后生存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射性肺炎或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血液毒性等毒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改善治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后辅助放疗对N2期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美国SEER数据库2004-2016年间收录的接受肺癌根治术联合化疗或术后辅助放化疗的N2期1 2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纳入研究,其中接受肺癌根治术联合化疗的有627例(手术+化疗组),接受肺癌根治术联合放化疗的有581例(手术+放化疗组)。分析并比较术后辅助放疗对N2期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采用1:1倾向性匹配方法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纳入研究的两组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手术+放化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1月,3年、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分别为58.3%、44.9%;手术+化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0月,3年、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分别为59.9%、46.5%;两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T1期患者中手术+放化疗组的特异性生存明显差于手术+化疗组(χ2=5.085,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性别、G分期、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重要因素(Wald=15.236、7.039、4.841、10.155、11.192,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后分析发现,手术+放化疗组与手术+化疗组的肿瘤特异性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1期NSCLC患者中手术+放化疗组的特异性生存明显差于手术+化疗组(χ2=5.364,P<0.05),而T3~4期的亚组手术+放化疗组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明显优于手术+化疗组(χ2=4.486,P<0.05);针对病理亚组倾向性匹配后发现,非腺癌亚组中手术+放化疗组的肿瘤特异性生存亦明显优于手术+化疗组(χ2=6.279,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也提示,术后放疗的加入是影响N2期肺非腺癌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重要因素(Wald=7.300,P<0.05);但肺腺癌亚组患者倾向性匹配后手术+放化疗组与手术+化疗组肿瘤特异性生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辅助放疗能够改善T3~4期或者非腺癌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而对T1期术后辅助放疗选择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基于PET-CT与4DCT所构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肿瘤内生物靶区(IBTV)与生物靶区(BTV)、内靶区(ITV)体积差异,并分析IBTV应用于放疗计划的可行性。方法 15例NSCLC患者序贯完成3DCT、4DCT、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胸部定位扫描。基于4DCT 10个呼吸时相图像勾画原发肿瘤大体肿瘤体积(GTV)并融合获得ITV。基于PET图像标准摄取值(SUV)≥ 2.0阈值勾画原发肿瘤靶区并定义为BTV。以ITV和BTV融合构建内生物靶区(IBTV),比较IBTV与ITV、BTV体积差异及空间匹配。比较基于IBTV与ITV、BTV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结果 ITV、B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BTV与ITV、BTV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33,P<0.05)。要包括>95%体积的IBTV,基于BTV需要外扩9.0(6.0,12.0)mm,基于ITV需要外扩10.00(7.0,12.0)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TV与ITV的戴斯相似性系数(DSC)为0.72(0.54,0.79)。基于计划生物靶区(PBTV)或者计划内靶区(PITV)制定的调强放疗计划,仅能保证85.6%(80.5%,91.2%)的PITV或者80.2%(74.4%,87.6%)的PBTV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而且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均不理想。结论 基于PET-CT或者4DCT的放疗计划,难以保证依据ITV或者BTV外扩得到的PTV的合理剂量分布,建议参考IBTV定义PTV和制定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76例NSCLC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 ,A组先行 2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BAI) ,第 2次BAI 1~ 2周后再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 (RT) ;B组单纯行 2次BAI (对照组 )。结果 临床疗效 ,A组 (BAI RT)和B组 (BAI)分别为 89.47%和 60 .5 3% (Ρ <0 .0 1) ;1、3年生存率 ,A、B组分别为 81.5 8%、5 0 .0 0 %和 60 .5 3%、2 1.0 5 % ( 0 .0 1<Ρ <0 .0 5 )。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 1、3年生存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特征的价值.方法:对129例NSCLC患者行MSCT灌注扫描,采用多元相关分析探讨灌注参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再分组进行趋势检验.结果:灌注参数与NSCLC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高、中和低分化肿瘤的血流量(BF)值分别为(58.3±20.5)、(38.5±15.7)和(30.3±6.7)ml/(100g·min),强化峰值(PEI)分别为(26.1±11.7)、(23.6±6.9)和(16.2±4.9)HU,血流量和强化峰值随分化程度减低而降低(P值分别为0.01和0.023);有淋巴结转移组的BF[(28.4±9.8)ml/100g·min)]和PEI[(10.9±8.4)HU]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47.3±16.5)ml/(100g·min)和(24.0±8.7)HU],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2);术后转移组BF值[(22.6±3.2)ml/(100g·min)]明显低于未转移组[(45.0±16.4)ml/(100g·min)].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不同病理类型灌注参数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通过无创性评价血管生成的方式和程度,间接反映肿瘤分化程度,从而预测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转移的可能性,是判断NSCL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372例临床分别采用手术(单纯手术、手术 +放疗、手术 +放疗 +化疗 )及非手术 (单纯放疗、放疗 +化疗 )进行治疗。结果 Ⅲa期和Ⅲb期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7.7%和 4 3.8% (P <0 .0 5 ) ,2 8.5 %和 10 .5 % (P <0 .0 1)、19.5 %和 0 % (P <0 .0 1)。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的 1年生存率分别为 5 9.6 %和 5 1.8% (P >0 .0 5 )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4 3.6 %和 16 .5 % (P <0 .0 1)、2 8.7%和 6 .8% (P <0 .0 1) ;术后辅助放疗者局部复发率 (2 1.5 % )与单纯手术和未手术者局部复发率 (4 4 .7% )比较P <0 .0 1。结论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长期生存率与治疗方法有关 ,Ⅲa期优于Ⅲb期 ,手术优于非手术 ,放疗可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17.
支气管动脉灌注紫杉醇治疗18例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抗微管药 ,对卵巢癌、乳腺癌有肯定的疗效 ,2 0世纪 90年代已开始用于肺癌的临床研究。自 1998年开始 ,我们采用紫杉醇加顺铂 (DDP)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1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组 18例NSCLC均经病理学证实 ,其中鳞癌11例 ,腺癌 7例 ;男性 14例 ,女性 4例 ,年龄为 34~76岁 ,平均年龄 5 4岁。按照UICC TNM分期 ,Ⅲa期 6例 ,Ⅲb期 7例 ,Ⅳ期 5例。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查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B超。二、治疗方法采用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参一胶囊联合放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3例Ⅲ、Ⅳ期NSCLC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给予放疗+参一胶囊处理;对照组,28例,放疗+安慰剂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为57.14%,显著高于对照组(32.14%,x2=3.91,P<0.05),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4.2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11.2个月,x2=2.07,P<0.05),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62.86%,显著高于对照组( 39.29%,x2 =4.40,P<0.05);治疗组中各种常见的不良反应(除咳嗽、发热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一胶囊联合放疗是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热疗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采用NRL-2内生场热疗系统,东芝EXPRESS螺旋CT机,ADAC三维治疗计划系统,VARIAN23-EX直线加速器,对43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热疗配合适形放疗。结果:局部控制率及近期疗效满意。结论:热疗配合适形放疗可以提高疗效及控制率、减少放疗反应、增加放疗剂量、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低剂量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常规剂量(80kV、160mAs)和低剂量(80kV、50mAs)螺旋CT灌注扫描成像,利用灌注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测定病变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通透性(PMB)值,使用配对t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值。结果:结果显示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组的BF值、BV值及PMB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组,CTDIvol与DLP值分别下降68.56%和68.63%。结论:低剂量螺旋CT灌注成像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术前分期、术后及放化疗前后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