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耳手术时出现致命性颈动脉出血很罕见。近年文献引证12例中耳内有先天异位颈内动脉,可被诊为鼓室球瘤、中耳息肉等,可因行鼓膜切开、活俭或侵蚀性病变(胆脂瘤、肿瘤、放疗)、外伤、手术、动脉瘤等使颈动脉暴露于中耳内,而误伤大出血,这类患者可见中耳内有搏动性肿块,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偶尔有颈内动脉在颧骨颈动脉管内走行正常,但因损伤而致大出血者,术前很难确诊,处理非常困难。该作者报道一例45岁男性、双慢性中耳炎及中耳息肉病例,曾因鼻息肉及哮喘而长期使用类固醇制剂,CT片上见乳突昏暗,未见有颈动脉异位。在行左…  相似文献   

2.
颈内动脉异位至中耳腔内是一种少见的畸形。用耳镜检查可发现中耳腔内有血管丰富的肿块。手术前正确诊断,可避免误作手术而造成流血。本文报道颈内动脉位置正常的和两侧颈内动脉中耳腔内异位的CT扫描照片,同时有血管照影作对比。颈内动脉岩锥段位于颈内动脉管内。正常情况下,颈内动脉入管后先上行为垂直段,此段位于耳蜗之下、颈静脉窝之前、鼓室腔之内侧。在耳蜗平面,向前向内弯成水平段,此段位于咽鼓管之后内,前鼓室之前内。最后穿出颈动脉管向前  相似文献   

3.
中耳手术时遇有内耳瘘管并非少见 ,但对其处理尚存争议。为此该作者对 1987年 5月~ 1997年 2月间初次施行中耳手术的 15 15耳术中确认有内耳瘘管的5 1耳 (3.4 % )进行了研究。男性 2 8耳 ,女性 2 3耳 ,年龄4~ 73岁。 5 1耳中胆脂瘤 4 8耳 (94 .1% ) ,其中紧张部穿孔 2 6耳 ,松弛部穿孔 15耳 ,混合穿孔 4耳 ,先天型 3耳。其它慢性中耳炎 2耳 ,嗜酸性肉芽肿 1耳。瘘管发生的部位在外半规管 4 7耳 (92 .2 % ) ,蜗管 2耳 ,上半规管 1耳。另有一例同时发生外、上半规管两处瘘管。本组病例显示胆脂瘤型中耳炎以紧张部穿孔和混合穿孔发生内耳瘘管…  相似文献   

4.
鼓室内异常血管较常见的是高位颈静脉球及镫骨动脉的残留。先天性动脉畸形引起的中耳异常血管近年来常有报道,例如舌动脉的残留-颈鼓动脉和下鼓室动脉—就是颈内动脉灌注不足时的吻合支,这种颈外与颈内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往往表现为中耳腔内的异常血管,与颈内动脉先天性萎缩或椎动脉和(或)颈内动脉水平段发育不良有关。报道1例8岁女性患者,主诉间歇性搏动性耳鸣、眩晕或脑缺血症状病史。耳镜检查经鼓膜可见下鼓室有一红色搏动性肿物。鼓膜颜色及外观正常,听力和其它耳科检查均正常。高分辨率CT显示鼓室内异常软组织影,突出于鼓岬表面并与鼓膜…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与方法回顾作者2007年10月~2013年1月中耳手术量、手术方式、病种,年龄及性别不限。中耳显微手术包括显微镜及耳内镜,病种包括先天性、炎症性、外伤性、肿瘤性。手术及术后换药均由笔者完成。患者术后效果进行跟踪随访。2结果笔者2007年10月开展了首例耳显微手术(耳内镜下全翻内衬颞肌筋膜鼓膜修补术),获得成功(穿孔愈合,听力恢复正常),截至2013年1月开展中耳显微手术170例,平均每年34例,每月近3例:手术方式:乳突改良根治术114例(开放式89例,闭合式25例),单纯鼓膜修补术40例,鼓室探查1O例(人工听骨植入8例,脑脊液耳漏修补2例),侧颅底颞窝颢下窝骨巨细胞瘤、鼓室球体瘤、颈静脉体瘤、耳廓癌、外耳道癌、中耳癌切除各1例;  相似文献   

6.
中耳手术时遇有内耳瘘管并非少见,但对其处理尚存争议。为此该作者对1987年5月~1997年2月间初次施行中耳手术的1515耳术中确认有内耳瘘管的51耳(3.4%)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因广泛性炎症破坏或肿瘤手术所遗留的大而不规则的中耳腔,上皮化需较长时间,且常因瘢痕形成造成死腔、外耳道狭窄,有碍引流,纵使行瘢痕切除亦难获预期效果,此种情况最适于作全术腔填塞。Gacek(1976,1979)在行中耳根治术的同时,将咽鼓管自颈内动脉段、下鼓室直到颈静脉球处彻底开放;彻底刮除术腔各部上皮;剥除外耳道皮肤,最后用自体肌肉(有时辅以自体脂肪)充填整个术腔,缝合外耳道口。作者对3例慢性化脓性上鼓室炎术后外耳道狭窄、再手术效果不佳者,1例左侧耳源性颞叶脓肿与脑膜炎术后反复发生脑脊液瘘及脑膜炎者;3例因颈  相似文献   

8.
9.
中耳手术中的面神经定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结合颞骨解剖和面神经手术,明确适用于手术的面神经解剖标志。方法44具颞骨标本面神经解剖,10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面神经减压手术。根据面神经周围的固定解剖标志,确定面神经位置。结果①面神经垂直段标志:水平半规管后中1/3交界处垂直线提示面神经后缘;砧骨短角上缘弧度延长线为面神经垂直段前缘;面神经与水平半规管基本在同一深度;②面神经水平段标志:位于砧骨短突之下;在水平半规管隆突前缘向前上呈30。行走;在匙突后方,面神经与匙突平行形成中上鼓室内侧面交界缘;经过匙突面神经向前上行走到膝状神经节;③膝状神经节定位:从镫骨头到匙突等距离延长线为膝状神经节位置;④鼓索神经定位:鼓索从左侧鼓沟的3点或右侧鼓沟的9点出骨管,沿鼓沟向前行走于砧骨长突外侧和锤骨颈内侧;鼓索神经从面神经发出处距离茎乳孔5—8mm;鼓索位于鼓膜紧张部与松弛部交界处。所有手术所见面神经走向符合解剖所见。结论中耳乳突的固定标志是面神经定位的参照物,其中水平半规管的位置最恒定,根据参照物确定面神经位置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中耳显微手术日趋精细,现有的测量方法已显得粗糙,为此作者对手术显微镜略作改进,觉得简便准确。介绍如下。垂直(深度)测量:以镫骨切除术为例,计算代替镫骨的赝复物所需的长度。方法Ⅰ:测量砧骨长突与镫骨足板间的焦距,通过以下步骤校准:(1) 数字电压表通过电路连接到附加在手术显微镜调节焦点的电位计上;(2) 在显微镜下使砧骨长突和镫骨足板校直,砧骨侧面上将要附加赝复物的点在高倍放大镜(25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耳手术中的并发症进行总结。方法:对414例中耳手术中26例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鼓室闭锁6例,外耳道闭锁或狭窄2例,上鼓室内陷袋3例,迷路瘘口开放4例,面神经损伤4例,感音神经性聋4例,味觉改变3例,未发生镫骨脱位及颈静脉窦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成功的中耳手术应建立在良好的理论学习、熟练的颞骨解剖知识和技能、多次观摩手术及精良的仪器设备基础上,以上4点是减少乳突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耳手术的一些基本概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中耳手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早期的手术主要目的是开放引流。上个世纪 5 0年代初期 ,德国的Wullstein和Z llner提出鼓室成形术的概念以及分型后 ,开始了真正的保留或重建听觉的功能性手术。此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许多新的分型和术式 ,很多名称有时很容易产生混淆。为了便于临床工作者的应用 ,下面对中耳手术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概述。中耳手术的基本要求  一、彻底清除病变彻底清除病变是中耳手术最为重要的部分。不管采取留桥、移桥、断桥术式 ,其前提必须是保证彻底清除病变 ,避免复发。长期随访证明[1 3 ] ,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颅底内镜相关的颈内动脉解剖进行观测,为安全实施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8具成人尸头颈内动脉分别以内镜术式和大体方式解剖,观察颈内动脉和周围结构之间关系,并做相关解剖测量。结果颈内动脉前膝位于蝶窦外侧壁后上和视神经压迹向内下约成60度角方向、鞍底外侧,其水平段和面神经鼓室段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前部和Ⅲ、Ⅳ、Ⅴ等脑神经相邻,后部和耳蜗相邻出破裂孔。结论颈内动脉和耳鼻结构密切相关,其各段都可通过密切关联结构进行定位,了解该区域结构之间关系对安全开展颅底内镜手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4例(15耳)经手术并病理证实的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行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探查加中耳置管术6耳;完壁式乳突根治加听骨链重建6耳;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3耳。结果1耳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后仍间断溢液;1耳中耳置管术后2周通气管脱落,中耳积液复发,需通气管重新置入半年病情缓解后取出。所有病例术后随访0.5~3年,14耳术后语频听力提高15dBHL以上,1耳术后听力无改变。结论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应及早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程度、部位及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原则是彻底清除病变,建立咽鼓管、鼓室、鼓窦、乳突的通气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中耳乳突手术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耳乳突手术自19世纪创始以来,不断完善其适应证及手术方法,以期达到彻底清除病灶,重建听功能的目的.如何预防和减少中耳乳突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已是耳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423例中耳乳突手术中出现的33例各种并发症,就其发生原因和防治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早在公元前460年Hippocrates就曾提到:急性耳痛、持续高热是非常危险的,病人可能出现瞻妄,甚至死亡。罗马医生Celsus也注意到耳部感染的严重性。第一位描述耳部感染继发脑脓肿的是Morgagyi(1862~1771)。四个世纪以前法国医生Ambrose Pare最早倡导急性化脓性耳部感染的手术引流。当年轻的法国查尔斯二世国王因耳漏而濒于死亡时,Ambrose Pare曾建议开颅引流脓汁。1677年Riolan首次描述乳突环钻术及手术指征。Jean Petit和Jasser亦有关于乳突手术的报道。乳突手术曾一度中断,原因是Dansih国王的一位私人医生因耳鸣施行乳突手术继发感染而死亡。直到1853年William Wilder介绍其著名的耳后脓肿耳后切口引流,中耳炎并发症的手术治疗才  相似文献   

17.
中耳手术的分型以及基本概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耳手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50年代初期,德国的Wullstein提出鼓室成形术的概念以及分型,对中耳手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此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分型和术式,有时很容易产生混淆.为了便于临床工作者的应用,下面对分型以及中耳手术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自从Heermann[1-2]率先开始采用条栅状软骨技术修补鼓膜大穿孔后,软骨技术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现已得到广泛承认。软骨的优点是取材方便,易存活;而且弹性好,不容易引起粘连,特别适用于鼓膜大穿孔、粘连性中耳炎、外耳道后壁重建、缩窄乳突术腔及其他复杂的术腔情况[3-11]。  相似文献   

19.
报告在31耳中耳手术中应用碳纤维支撑移植吸骨或鼓膜,术后听力提高30dB和20dB各15耳,10dB1耳。随访0.5--4年,听力未下降26耳(84%)。下降5耳(16%),表明碳纤维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耳胆脂瘤的再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以前中耳胆脂瘤的手术以根治为主,70年代以后,更多地考虑到听力重建,有了完壁式、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一期听力重建,或扩大的、轮廓化根治后一期、二期听力重建。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结合实际病例的具体情况来应用,每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复发和再手术比例。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近十年(初次手术可追溯到20年前)中耳胆脂瘤再手术的情况,分析再手术的原因、效果和初次手术应该汲取的教训,以及应如何重视咽鼓管功能重建等问题。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51例(66耳)再手术患者.男28例,女23例,年龄14~70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