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乌头汤及其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性改变和乌头汤及其配伍各组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大鼠关节炎(AA)模型,并用乌头汤及其配伍的各组药物进行干预,采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以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参数为指标,观察中药对各组大鼠的影响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正常组明显上升,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乌头汤及其各配伍治疗组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但是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乌头汤及其配伍各组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液中浓、粘、凝、聚状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从而达到降低全血粘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复方决明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决明提取物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肾上腺素 冰水应激造成的血瘀大鼠观察复方决明提取物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分析全血还原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的影响。结果:复方决明提取物72g/kg、4.8g/kg能明显降低大鼠的全血粘度,7.2g/kg组能降低全血还原粘度。结论:复方决明提取物能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3.
沙棘籽油对缺血性脑梗塞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探讨沙棘籽油对缺血性脑梗塞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 (MCAO)制作动物模型 ,用旋转式血液粘度计测定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表明沙棘籽油能显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 ,并能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提示沙棘籽油能显著改善脑梗塞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姜黄、郁金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并冰水浸泡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姜黄、郁金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的影响。结果:姜黄、郁金能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结论:姜黄、郁金能改善血瘀模型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5.
采用上海医科大学研制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PAM-2型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用自身对照法,观察了22例以活血化淤复方治疗的冠心病人的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速率:男女红细胞压积、女性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降至正常水平,男性全血比粘度亦趋于下降。说明活血化淤复方能减少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增加缺血性心脏的冠脉流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饮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刺激复制气滞寒凝血瘀模型大鼠,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FIB含量.结果:丹参饮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减小红细胞压积,降低FIB含量.结论:丹参饮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牛膝活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学林  李威 《中医研究》1990,3(2):27-29
通过血液流变学和抗凝血实验,发现怀牛膝具有降低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作用,并能延长大鼠凝血酶元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川牛膝仅表现出延长血浆复钙时间的作用。提示牛膝活血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凝血有关。且怀牛膝优于川牛膝。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黄芪总皂苷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老年大鼠按 5 0、10 0、2 0 0 mg/kg三种剂量灌胃给药 ,测定了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黄芪总皂苷能降低老年大鼠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 ,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 ,降低红细胞压积。结论 黄芪总皂苷具改善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脉口服液对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通脉口服液对慢性肾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随机分为通脉高剂量组,通脉纸剂量组、全水宝组、病理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4周后,眼眶采血,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通脉口服液可以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全血比粘度(包括低切及高切)、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P均<0.01)及全血还原粘度(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有降低全血比粘度(包括低切及高切)、聚集指数、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P均<0.01)及全血还原粘度(P<0.05)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0.
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52例脑梗塞患者均用头穴治疗时观察血流变学中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头穴具有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等作用。提示:头穴确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健脾、清热、化淤治法的代表中药党参、蒲公英、川芎及其两药配伍或三药配伍的复方对大鼠应激法、幽门结扎法胃溃疡模型和无水乙醇所致大鼠胃粘膜损伤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党参、川芎、蒲公英及其配伍复方对胃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上述三药配伍复方煎剂口服给药三次(一次/天),能明显提高正常大鼠胃壁结合粘液含量,量效间依赖关系良好。党参煎剂10g/kg十二指肠内给药,6小时能使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量、总酸排出量、Na~+排出量减少,但其它给药组在10g/kg剂量时未显示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诃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金诃降脂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喂养高脂乳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金诃降脂胶囊灌胃 (ig)给药 40 d后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 ,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以及血细胞比容 ,但对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提示金诃降脂胶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能改善血液浓、黏、聚状态 ,促进脂类物质的代谢 ,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而发挥其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乌杞蝎精酒可明显降低大鼠全血、血浆粘度和红细胞比积,可有效地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促进瘀血模型小鼠腹腔内红细胞的吸收。结果表明,乌杞蝎精酒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能  相似文献   

15.
温经汤、艾附暖宫丸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经汤和艾附暖宫丸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扭体反应出现的时间.温经西的作用略强于艾附暖宫丸;二者皆能提高小鼠在冷水中的游泳时间,作用相当:温经汤能显著降低血瘀动物模型的RBC压积、全血粘度、纤维蛋白粘度、血浆粘度.作用显著强于艾附暖宫丸;二者对小鼠急性大出血引起的“血虚”模型有较强的补血作用.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本方四物汤(SW)、衍化方桃红四物汤(THSW)及配伍药物对桃仁-红花(TH)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比较研究,以阐明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冰水浴及注射肾上腺素(0.8 ml/kg)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灌胃给予5倍的临床剂量,对其血液流变性、凝血4项指标进行测定,HE染色光镜观察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乙酰苯肼(10 mg/kg)及环磷酰胺(50 mg/kg)联合复制大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等效的临床剂量,对其外周血象、脏器指数进行测定及观察脾脏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小鼠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01mg/g)和催产素(0.01ml/g)复制痛经模型,灌胃给予等效的临床剂量,观察并记录给催产素后30 min内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次数及对子宫组织匀浆中Ca2+和N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中,5倍临床剂量的桃红四物汤(22.95 g生药/kg)可以显著降低低切变率时全血黏度,延长凝血时间;5倍临床剂量的桃仁-红花(6.75 g生药/kg)可以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和红细胞压积,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及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5倍临床剂量四物汤的(16.2 g生药/kg)对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影响不明显;5倍临床剂量的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和TH对子宫、卵巢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大鼠血虚模型中,等效临床剂量的四物汤(3.24 g生药/kg)和桃红四物汤(4.59 g生药/kg)可以显著升高红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红细胞平均体积,对肝脏指数的恢复有显著的效果;等效临床剂量的SW对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等效临床剂量的桃仁-红花(1.35 g生药/kg)可以显著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在小鼠痛经模型中,等效临床剂量的桃红四物汤(0.665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扭体次数,这可能与其显著降低子宫组织匀浆中Ca2+含量和显著增加NO含量有关;等效临床剂量的桃仁-红花(0.195 g生药/kg)可显著降低扭体次数,但机制不明。结论: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衍化方桃红四物汤配伍桃仁-红花后与基本方四物汤比较,保留了基本方的基本功效,并且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气温骤降导致高血压大鼠发生脑卒中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RHRSP)模型,放置于人工模拟的气温骤降环境中诱发脑卒中,检测气温骤降前后大鼠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结果:气温的骤降所引起的高血压大鼠的卒中现象主要是以脑出血为主。气温的骤降使正常生理组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P<0.01)、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明显降低而且相对稳定。但高血压模型大鼠则表现为:在气温骤降的初期,机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不出现下降,反而表现出不改变甚至小幅上升。但对于第2次降温后的脑出血大鼠,全血黏度(P<0.05)、血浆黏度(P<0.01)、红细胞压积(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则均呈现明显的大幅下降,甚至低于同一时间段的正常生理组大鼠。结论:对血液流变学调节的异常是气温骤降引起脑卒中发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生化汤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生化汤时肾上腺素加冰水应激所致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对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和黏附 率的影响。方法 ①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连续灌胃给药8d,除正常外其余组均于第7天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再施以冰 水浸泡制作急性血瘀模型大鼠,次日测定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等指标。 ②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药10d,测定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小板黏附率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 集率。结果 生化汤中剂量、高剂量能显著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等 指标。同时还能降低正常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黏附率,并提升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结论 生化汤能明显改善 大鼠血液流变性,有显著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还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