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测定血清清唾液酸用来诊断恶性肿瘤的文献较多。但其应用范围和价值并未完全一致。我们对已确诊并住院接受放疗、化疗的99例患者进行了血清唾液酸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清唾液酸在癌症诊断上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者对228例正常人、非癌患者40例和癌症患者80例进行血清唾液酸水平总体分析,结果阳性率正常组与良性疾病组P>0.05.癌的阳性率:胃癌组86.67%、肝癌组83.3%、肺癌组91.67%、肠癌组85.7%、卵巢癌组62.5%、其它癌组85.7%.除卵巢癌组P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44例白血病患者红细胞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RBC·CuZn-SOD)的活性、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和维生素E(VE)的水平,结果表明RBC·CuZn-SOD活性和LPO水平在白血病患者中显著增高(P值均小于0.01),而VE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对其中15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在治疗获完全缓解后,其三者水平恢复到基本正常。反应了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着自由基产  相似文献   

4.
血清唾液酸检测对癌症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测定了577例正常人和241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总唾液酸(TSA)和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的含量。结果表明:TSA和LSA的含量变化与疗效一致,治疗有效者TSA和LSA与正常人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无效(包括未经治疗)者与正常人相比除原发性肝癌、乳腺癌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TSA和LSA测定对肺癌、胃癌、大肠癌等有临床诊断价值(P<0.01),对鼻咽癌诊断效果更好(P<0.001)。对肝癌、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P>0.05)。恶性肿瘤患者TSA与LSA含量间无相关关系(r=0.09;P>0.05;n=117)。LSA检测不能代替TSA检测,两者应该联合检测以提高其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检测了肺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肠癌、胃癌等12种恶性肿瘤共142例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显示12种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SOD活力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LPO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但值得注意的是41例晚期肿瘤患者SOD明显高于中期组(P<O.05)而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别(P>0.05),LPO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中期组无显著差别(P>0.05),尤其是在3周以内死亡的6例晚期患者SOD活力明显高于肿瘤组平均水平(P<O.05),提示患恶性肿瘤时体内SOD防御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由氧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与临床肿瘤发展过程一致,肿瘤后期SOD急剧上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06例肿瘤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的NOS、NO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 肿瘤患者的NOS、N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未手术切除者NO比手术切除者高(P〈0.05)。结论 NO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检测NOS、NO的水平,可作为肿瘤诊断以及判断病情变化和预  相似文献   

7.
本文共测定了20例健康成人和20例食管癌患者红细胞中唾液酸、乳酸脱氢酶和单胺氧化酶水平。结果表明食管癌患者红细胞中唾液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总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健康成人组(P<0.001)。单胺氧化酶活性与健康成人无差异(P>0.05)。红细胞唾液酸和乳酸脱氢酶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临床上对食管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44例白血病患者红细胞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RBC·CuZn-SOD)的活性、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和维生素E(VE)的水平,结果表明RBC·CuZn-SOD活性和LPO水平在白血病患者中显著增高(P值均小于0.01),而VE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对其中15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在治疗获完全缓解后,其三者水平恢复到基本正常。反应了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着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的平衡遭到破坏,而治疗缓解后这种失衡状态可望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9.
477例拟诊癌症患者胸腹水细胞学诊断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胸腹水细胞学检查的技术要点及其实用价值。方法 采集拟诊癌症患者胸腹水477例按常规方法行细胞学检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83例癌性胸水中,腺癌76例(91.6%),其中原发于肺76例(91.6%),乳腺4例(4.8%);38例癌性腹水均为腺癌,其中原发于卵巢19例(50.O%),胃13例(34.2%),肠5例(13.2%),肝1例(2.6%)。结论 所采用的胸腹水经细胞学检查,其方法及观察指标行之有效、准确可靠;癌性胸腹水绝大多数为腺癌,主要来源于肺、卵巢及胃肠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3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患者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RBC·Cu·Zn·SOD),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维生素E(VE)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HL患者RBC·Cu·Zn·SOD活力和VE水平明显降低(P<0.05及P<0.01),LPO值明显增高(P<0.01)。对其中13例患者进行动态观察,除合并白血病的2树治疗无效外,其余11例治疗后均获缓解,其RBC·Cu·Zn·SOD活力、血清LPO、VE浓度均在半年内基本恢复正常。反映了NHL患者体内过氧反应增强及对组织的损伤,氧自由基(OFR)产生和清除平衡的破坏,而治疗后对OFR所致的机体损伤可望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1.
以食管癌高发区河南鹤壁农村作为研究现场,选择经食管细胞学诊断的食管上皮细胞正常、轻度增生、重度增生人群及未经任何治疗的食管癌初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功酶活力和含量的综合测定。结果显示,随食管上皮细胞从正常到癌变病变级别的增高,宿主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增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显著下降,且主要表现为 CuZnSOD 活性的显著降低(P<0.01),而 CuZnSOD 含量却随病变级别增高而显著增加,呈现与 CuZnSOD 活性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食管癌发生发展与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结果还提示食管癌宿主体内可能存在无活性的 CuZnSOD。  相似文献   

12.
对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患者及健康人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活性及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同工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癌变发生,宿主血清总SOD活力逐渐下降,健康组(14.63±2.17Nu/ml)与肺部良性疾患组(14.37±2.23Nu/ml)相比,后者呈下降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者与肺癌组(12.85±2.96Nu/ml)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健康组血清CuZn—SOD活性(7.42±1.7Nu/ml)与肺部良性组CuZn—SOD活性(7.09±1.43Nu/ml)相比,后者下降,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肺癌组CuZn—SOD活性(6.01±1.46Nu/ml)与健康组和肺部良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Mn—SOD活性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人血清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将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与食管癌、胃癌和结肠癌的发病关系。方法 对 43例胃癌、5 2例食管癌、30例结肠癌、42例胃溃疡和 12 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及组织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进行了测定。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用SUN肾上腺素自氧化法测定 ,脂质过氧化物用于树玉法测定。结果 三种肿瘤患者组织中Cu -ZnSOD活性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结果提示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及LPO水平升高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作者参照 Oyanagui 改良的亚硝酸盐形成法分别对112例浅表性胃炎、44例萎缩性胃炎及73例胃癌和食管癌患者的血浆、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中 Cu.ZnSOD 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胃癌及食管癌患者粒细胞Cu.ZnSOD 活力与两组胃炎相比有明显升高(P<0.01),淋巴细胞 Cu.ZnSOD 活力与两组胃炎相比有明显降低,(P<0.01)。提示血液中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中 Cu.ZnSOD 活力可能在促癌和抗癌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唾液酸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唾液酸(Sialicacid,SA)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作者采用单一试剂比色法检测了45例正常人和5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SA浓度。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血清S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Dukes′C组显著高于Dukes′B组(P<0.05),Dukes′B组显著高于Dukes′A组(P<0.05),根治性切除术后各组的血清SA均显著下降(P<0.05)。表明血清SA浓度可作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和评估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ipid Bound sialic Acid LSA)是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项有用的标志物,其与肿瘤恶性行为关系密切,因之肺癌患者血清LSA含量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对其治疗后病情或疗效的监测指标。此研究证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SA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001)。肺癌的治疗手术切除后阴转率为54.17%,化疗组为42.11%,放疗组为50.00%。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脂结合唾液酸含量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改良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了100例正常受试者和85例恶性肿瘤忘者血清脂结合唾液酸的含量,其结果是正常人为167.6±62.4mg/L,27例肺癌患者为795.4±185.8mg/L,阳性率为92%;14例白血病患者为541.2±127.6mg/L,阳性率为93%;11例食管癌患者为650.8±287.5mg/L,阳性率为91%;9例胃癌患者为601.8±228.4mg/L,阳性率为100%;5例卵巢癌患者为740.4±331mg/L,阳性率为80%。故本法可作为诊断肺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种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清总唾液酸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对多种肿瘤患者进行血清总唾液酸(TSA)分析。〔结果〕肿瘤病人血清TSA含量比正常人明显增高,分析显示,食管癌(661%,0191)、肺癌(714%,0228)、卵巢癌(696%,0216)、宫颈癌(716%,0196)的TSA阳性检出率及均值与正常人血清(33%,015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血清TSA含量检测可作为一种肿瘤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