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了解鲁中地区汉族7~11岁小学生的体成分及体表面积现状,分析其年龄、性别差异,并与我国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小学生做对比分析。方法:对600名小学生进行体成分和体表面积的测量,并进行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随年龄增长,鲁中地区汉族小学生身体的各成分指标逐步增加,但体型差别不明显,总体上男生去脂体质量、肌肉量大于女生,而女生的脂肪百分比高于男生。鲁中地区汉族小学生的体表面积明显大于浙西南山区汉族、浙西南山区畲族、湖南省白族、武陵山区土家族、湘黔地区苗族、广东省瑶族、皖东农村汉族、沈阳市锡伯族等同龄学生(除了8岁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沈阳市汉族学生体表面积无差异(除了10岁女生)。除年龄和肥胖度无相关关系外,鲁中地区汉族小学生的体表面积和体成分主要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鲁中地区汉族小学生的身体形态特点是体型高壮、体表面积大,肥胖率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村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国乡村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的区域差异。 方法 以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30个省市乡村汉族107745名(男生53857人,女生53888人)青少年的身高、体质量资料,以Stevenson和DuBois公式计算男女性体表面积值。选择7~18岁12个年龄段身高、体质量和体表面积3项指标的36个参数,利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进行因子分析,将各指标参数的均值转化为因子分。以因子分作样本间Q聚类分析(Ward法),将男女各30个样本归纳成若干类别,用三次方多项式模型拟合上述各类体表面积发育曲线。 结果 3项指标(身高、体质量和体表面积)能较好综合概括不同区域群体生长发育的差异;男女生均聚合成3类;男生可分为发育较高组和较低组,女生可分为发育较高组、中间组和较低组;各类群体间生长发育存在差异性。结论 中国乡村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总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发育格局,但全国女生体表面积发育差距缩小,中东部及沿海省市有超越北方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苗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建立苗族中小学生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苗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值,并利用Stevenson公式计算学生的体表面积.结果:苗族青少年学生的体表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女生体表面积发育曲线出现双交叉现象;苗族学生体表面积的发育水平低于汉族、侗族学生.结论:湘黔边区苗族学生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与其他民族学生基本趋势一致,但整体发育水平低于汉族、侗族学生,因此,需建立独立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湘黔渝边区女性苗族女性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值,为建立苗族女性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该区汉族、苗族女性的身高、体质量值,并利用Stevenson公式计算女性的体表面积。结果:苗族女性身高随着年龄增高而逐渐降低、体质量随着年龄增高而逐渐增加;30~40岁之间苗族体表面积高于汉族,其他年龄段苗族体表面积值均低于汉族。结论:湘黔渝边区苗族女性体表面积整体发育水平低于汉族女性。因此,需建立独立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福建畲族7~16岁学生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及其与身体形态、机能关系.方法:对福建畲族7~16岁学生1 686名(男生850名,女生836名)的身高、体质量、胸围、脉搏、血压、肺活量进行测量,按Stevenson公式计算学生的体表面积.结果:福建畲族7~16岁学生体表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女生体表面积发育曲线出现双交叉现象;体表面积与肺活量、胸围呈正相关,与脉搏、收缩压、舒张压无相关关系.结论:福建畲族学生体表面积的发育趋势与其他民族基本一致,体表面积与肺活量、胸围相关程度较高,与脉搏、血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胎儿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增长规律。方法本文运用Meban方法,统计了210例(3-10月)胎儿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数值。结果胎儿在3-10月间,体表面积增长约11.3倍,体积增长约31.3倍,其S/V值随胎龄增加而逐月递减。尽管体表面积(S)和体积(V)随胎龄增加而增大,但相邻胎龄间增长率和增长的绝对数值差距很大。最初两个月增长率最大,而增长绝对值最大则在分娩前两个月间。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胎儿的发育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8.
大连汉族学生体围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飞  赵薇  马晓凯 《解剖学杂志》2000,23(5):479-483
目的:了解大连汉族学生体围及体围/身高指数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采用邵象清的人体测量方法。调查了大连市区7~17岁的1203(男594,女609)名学生的体围和体围/身高指数并研讨了其性差和地区差。结果:(1)体围和体围/身高指数总体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2)男女性胸围、最小腰围、臀围、上臂围和大腿最大围的平均年增长值分别为2.49和2.32、1.83和1.80、2.88和2.89、0.89和0.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体重、身长和体表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的营养及发育状况。方法 直接获取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值,采用Du.Bois公 式计算每位新生儿的体表面积,并对其进行性别、城乡和年代差异的比较。结果 体重、身长、体表面积依年 代递增,其中体重、身长均无明显的性别、城乡及年代差异,而体表面积存在一定的年代及城乡差异,但这种差 异依年代递减。结论 新生儿的营养及发育状况在年代及城乡的差异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武陵山区土家族儿童少年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学的方法,对武陵山区1 865例土家族儿童少年(男953例,女912例)的身高、体质量进行测量,用Stevenson公式和胡咏梅公式分别计算学生的体表面积.结果:土家族儿童少年体表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女生体表面积发育曲线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双交叉现象;胡咏梅法计算的体表面积值大于Stevenson法.结论:武陵山区土家族儿童少年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与其他民族学生的基本一致,但整体发育水平低于达斡尔族、侗族学生.两种方法计算的儿童少年体表面积值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方汉族大学生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及体成分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以北方生源为主的河北某高校10个班1 188(男570,女618)名汉族大学生进行身体测量,用皮褶厚度估算体密度和体脂率。结果:除体密度外,城市男、女学生的皮褶厚度、体脂率和瘦体重都高于乡村学生;男生的体密度、瘦体重均明显高于女生,皮褶厚度和体脂率却低于女生;身体3个部位皮褶厚度两两呈相关性,男生皮褶厚度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女生肩胛下肱三头肌腹部,呈不均匀分布;皮褶厚度除与身高没有相关性外,与体质量、BMI、腰围呈正相关性,瘦体重与其他几个指标都有明显相关性;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存在南北差异和时间差异。结论:北方汉族大学生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存在城乡、性别差异,时间因素也对其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和壮族大学生指长比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为预防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416例身体健康的广西汉族和壮族大学生(汉族182例,壮族234例)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采用直接测量法测量左右手2D、3D、4D和5D指长,并用攻击行为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按民族和性别分组,计算左右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和4D:5D,探讨左右手各指长比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结果:汉族男生右2D:4D与敌对呈正直线相关。汉族女生左2D:3D与愤怒、敌对和攻击总分呈正直线相关,左2D:4D与敌对呈正直线相关,左3D:5D与身体攻击、右3D:5D与身体攻击和攻击总分、左4D:5D与身体攻击、右4D:5D与身体攻击和攻击总分均呈负直线相关。壮族女生右2D:3D与敌对和攻击总分呈正直线相关,右3D:5D与敌对呈负直线相关。结论:部分指长比对预防广西汉族大学生和广西壮族女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宁农村汉族成人体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辽宁农村汉族成年人的体质特征. 方法 调查方法与判断标准参照<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本调查包括17项形态观察项目,69项测量项目,30项指数及其分型,共调查汉族成年1 086人(男521,女565). 结果 辽宁农村汉族成年人主要特征是:约66.6%人具有上眼睑褶皱,约23.6%的人有蒙古褶,黑发与黄肤色较多,70%眼色为褐色,无明显性别差异.头特圆、高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者占有较大比例.宽胸型、中肩型、中骨盆型、中长躯干型、中短腿型和亚长腿型出现率较高.男性平均身高1 667.10mm,女性平均身高1 552.80mm,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增高的趋势. 结论 辽宁农村汉族成年男性的身材较魁梧,女性的身材属中上等且偏胖,身高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4.
粤西地区汉族大学生身高与指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为人类学、法医学及选拔体育人材提供体质学资料。方法 本文采用吴汝康人体测量方法及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的方法,对粤西地区汉族大学生861人(男342人,女519人)身高与指距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粤西地区汉族大学生身高和指距的均值、差值、差值分型、指数等材料相关度较密切,由此推算出回归方程。结论 粤西地区汉族大学生身高、指距测量值及身高指距差的计算和分型均符合国人体型及身高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南汉族成人的体质特征.方法:调查湖南宁乡地区319例城市汉族(男149人,女170人)和418例乡村汉族(男197人,女221人)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指数及其分型.结果:湖南宁乡汉族有上眼睑皱褶,蒙古褶不发达,眼裂窄;鼻根高度中等偏低,直鼻梁,鼻基部水平,鼻翼中等;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红唇较薄;耳垂多为三角形;发黑,眼色多为黑褐色,肤色浅黄或黄色.湖南宁乡汉族男、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阔面型、狭鼻型.男性阔头型、女性中头型居多.湖南宁乡汉族男、女性多为亚中等或中等身材、长躯干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亚短腿型至中腿型.城市男、女体质状况均一定程度上优于乡村,尤以男性更为明显.结论:湖南宁乡汉族与其他地区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族群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6.
山东潍坊市汉族城乡学生身体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利新  朱钦 《解剖学杂志》2004,27(6):681-684,F002
目的 :探讨山东汉族儿童青少年身体体成分现状及变化规律。方法 :对山东省潍坊市城乡汉族学生进行了体格测量 ,并计算出体脂率、总体脂量和瘦体重等身体体成分 ;通过逐步回归对瘦体重及相关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 :身体体成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体成分在大多数年龄组存在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城乡男女生瘦体重与体重、肱三头肌和肩胛下位皮褶厚度之和、身高及上臂围存在回归关系 (F =1 82 90 .0~ 5 81 1 4.5 ,P <0 .0 0 1 )。结论 :瘦体重和皮褶厚度是评价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和诊断肥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止补碘的盲目性给孕妇和青少年带来危害 ,我们采用“WHO与ICCIDD制定的碘缺乏病防治标准与方法”规定的硫酸铈法测定了库尔勒市 5 74名蒙、汉青少年的尿碘。结果表明 ,本市蒙族青少年群体平均尿碘为 30 1 9μg/L、汉族青少年平均尿碘为 30 3 6 μg/L ,民族间无统计学差异。汉族女性平均尿碘 (341 8μg/L)高于男性 (2 5 6 1μg/L) ,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0 1)。蒙族男、女群体平均尿碘值间则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