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D-serine合成相关的丝氨酸消旋酶(SR)在大鼠和癫痫病人海马组织的分布与细胞定位特点。方法:成年和幼龄SD大鼠灌流固定、冰冻切片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石蜡切片,进行SR、SR/NeuN、SR/GFAP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计数分析。结果:在成年和幼龄大鼠海马的CA1-3和齿状回内均分布有大量SR免疫阳性细胞分布,SR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与成年相比,幼龄大鼠海马内SR免疫阳性的神经元数量相似,但SR/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较多;SR阳性细胞在癫痫患者海马内也有大量分布,其数量明显多于脑出血患者。结论:SR定位于大鼠和癫痫患者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其数量分布与发育年龄和癫痫疾病状态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提示D-serine的产生可能参与海马的发育和癫痫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DCX)在成年大鼠神经元前体细胞发生中的表达,为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研究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方法:将大鼠脑组织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在光镜下观察DCX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部位和形态特点。结果: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物DCX主要分布在4个神经发生相关区域:室下区、齿状回的粒下层、吻侧迁移流和嗅球。然而在皮质等无神经发生的区域只有极少量的DCX免疫阳性细胞。DCX免疫阳性细胞在形态上均呈梭形的胞体和单个的前导突起。结论:DCX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符合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形态特征。DCX作为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物可以用来研究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脏X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TO901317对酒精致新生小鼠大脑白质内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标记物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星形胶质细胞标记酸性纤维胶原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protein,GFAP),小胶质细胞标记物(tomato-lectin),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XR激动剂TO901317对出生后第6天(P6)酒精致小鼠大脑胼胝体处白质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调节作用。结果新生小鼠(P5)酒精暴露使脑白质处PDGFR-标记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而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和tomato-lectin标记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TO901317预处理导致酒精暴露新生小鼠大脑白质PDGFR-α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单纯酒精注射组(P<0.01),而GFAP,tomato-lectin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单纯酒精注射组(P<0.01)。结论 LXR受体激活能有效抑制大脑白质神经炎症反应,并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存活。  相似文献   

4.
正常成年大鼠神经元前体细胞的迁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神经元前体细胞的迁移路径和迁移特征,为病理状况下的神经元迁移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将成年大鼠脑组织按冠状位和矢状位行冰冻切片(片厚20μ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Doublecortin(DCX)免疫阳性细胞的迁移路径以及DCX阳性细胞的迁移特征。结果正常成年大鼠神经元前体细胞的迁移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从室下区到嗅球的吻侧迁移流,另一条是位于皮层和胼胝体之间的胼胝体周围迁移流。吻侧迁移流中的DCX免疫阳性细胞较规则的有序排列,形态上呈梭形的胞体和单个较长的前导突起,前导突起基本朝向嗅球,细胞大小基本一致:而胼胝体周围迁移流中的DCX免疫阳性细胞胞体呈类圆形,突起的大小、数目和方向多样。结论研究神经元前体细胞的迁移不仅有助于明确其迁移的具体机制,而且有助于控制神经元的迁移和设计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改良,为今后细胞移植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在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离纯化培养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bFGF(5、10、20 ng/ml),显微镜观察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的生长情况,台盼蓝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和获得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进行细胞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纯度。结果: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培养过程中添加10 ng/ml的bFGF,可明显提高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产出率和纯度。分离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呈A2B5、NG2阳性,能进一步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且表达MBP和O4。结论:在培养中添加适当浓度的bFGF的方法能有效获得高纯度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6.
嗅成鞘细胞(OECs)是嗅神经束外包裹的髓鞘细胞,是介于雪旺氏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胶质细胞。近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嗅成鞘细胞具有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功能。目的:利用Nissl、Luxol、Mallory三种经典染色法,观察成年大鼠嗅球内OECs的形态特征和分布,通过记数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苯丙胺对大鼠学习能力、GFAP免疫阳性细胞结构和亚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苯丙胺腹腔注射SD大鼠,用水迷宫检测其空间辨别性学习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结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变化;用电镜方法检测GFAP免疫阳性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学习能力检测发现,在14d以前,苯丙胺组大鼠较生理盐水组的平均运行时间和平均潜伏期缩短(P0.05);在15~28d,苯丙胺组大鼠较生理盐水组正确率降低(P0.05);在29~42d,苯丙胺组大鼠较生理盐水组正确率降低、平均运行时间延长(P0.05)。GFAP阳性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海马以及齿状回的多形层和分子层;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分布与游水组相似,但细胞突起变长及增粗,分支增多,且各亚区比正常对照组相应亚区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多(P0.05);苯丙胺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分布与正常对照组相似,但细胞突起变长、增粗和分支增多更明显,各亚区的星形胶质细胞比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相应亚区增多(P0.05);电镜观察发现苯丙胺组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亦可见退变星形胶质细胞。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苯丙胺导致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引起大鼠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损害。  相似文献   

8.
新生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外培养少突胶质细胞已证明其细胞学特征与在体的发育相近,而且改变了以前对少突胶质细胞突起较少的错误认识。少突胶质细胞的形态、功能、发育以及与神经元的相互联系逐渐被神经科学工作者所重视,而其前体细胞的增殖和纯化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连续发育过程报道也较少。本室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进行改良,然后对少突胶质细胞系部分发育阶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以期为深入了解少突胶质细胞系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探索发育神经生物学的规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嗅球切除后成年大鼠侧脑室外侧壁(SVZ)新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情况,进一步探讨嗅球对SVZ神经生发活动的影响.方法 建立成年SD雄性大鼠右侧嗅球切除模型,并分别存活4周和12周,利用Nissl染色、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了成年SD大鼠嗅球切除后存活不同时间两侧吻侧迁移流(RMS)BrdU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百分比的变化以及两侧RMS PSA-NCAM阳性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1.嗅球切除后不同时间点,嗅球切除侧RMS的细胞数增加,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加,但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随嗅球切除后大鼠存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以RMS的吻侧部分下降更明显;2.嗅球切除后,在切除侧断端吻侧颗粒层和RMS均出现较对照侧更多的具有较长突起的PSA-NCAM阳性细胞.结论 嗅球切除后仍有新生神经元沿RMS向吻侧迁移,但其增殖率随时间延长下调;嗅球的切除似乎并没有影响成神经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老年脑内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短暂脑缺血后和修复过程中的变化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短暂脑缺血后老年模型大鼠大脑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变化。 方法:以线栓法制作大鼠短暂脑缺血模型,24只12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对照组仅暴露血管,然后缝合,不进行栓塞;缺血再灌注1,7,14 d组:造模后分别再灌注1,7,14 d。 结果与结论:①短暂脑缺血后各时间点梗死中心区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标记物(O4)和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②梗死周边区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和O4阳性细胞数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短暂脑缺血后7,14 d时显著增加;而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阳性细胞数在短暂脑缺血后1,7 d时稍有减少,脑缺血后14 d时明显增加。③脑梗死对侧区3种抗原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变化。提示老年SD大鼠短暂脑缺血后梗死周边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多,并可能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参与脑缺血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成人海马内Nestin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成人海马内 Nestin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 ,本实验采用 331B、10 C2、Rat40 1、NSE、GFAP、Vimentin抗体对成人海马了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 ,海马内 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可分为三类 :一类细胞位于门区及齿状回颗粒下层 ,胞体为卵圆形 ,无突起 ,胞浆深染 ,此类细胞不与 NSE呈交叉反应 ;第二类细胞也位于门区及齿状回颗粒下层 ,胞体较小发出少量放射状突起 ,与 GFAP及 Vimentin抗体无交叉反应 ,在海马裂及海马伞中也存在少量的此类神经细胞 ;第三类为 Nestin免疫阳性细胞 ,体积较大 ,形态与星形胶质细胞相似 ,并分别位于齿状回分子层及颗粒层 ,其突起常常跨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Nestin免疫阳性神经细胞不被 GF AP抗体标记。成人海马内未见 Vimentin免疫阳性细胞。结论 :人海马内存在神经前体细胞及放射状胶质样Nestin免疫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Wnt信号分子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表达及分布,以探讨Wnt信号分子在CNS早期发育的可能调控机制,以及Wnt信号分子之间的功能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双标记技术,观察了Wnt信号分子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大肠腺瘤样息肉基因(APC)等关键调控分子在成年大鼠CNS的表达分布、细胞定位及共存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Gsk-3β阳性细胞多为具有突起的神经元样细胞,其主要分布区域包括新皮层、背内侧丘脑、海马、小脑浦肯野细胞及脑干多个核团.β-catenin与APC在分布模式上与Gsk-3β高度一致.双标记实验显示β-catenin与APC除神经元外,在部分星形胶质细胞也存在表达,而Gsk-3β则主要显示神经元定位.部分β-catenin阳性细胞,特别是室下层及海马区阳性细胞还呈现与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巢蛋白的共存.结论:Wnt信号分子在CNS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功能联系,同时在不同细胞及组织区域可能还具有其特有的生物效应,与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增殖分化密切相关,对其相关信号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人酸(KA)侧脑室注射致大鼠海马损伤后骨形成蛋白-4(BMP4)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颗粒细胞增殖和胶质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将成年大鼠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侧脑室注射KA7d后,用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丢失,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海马齿状回BMP4mRNA阳性细胞与BrdU标记细胞、GFA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正常成年大鼠BMP4mRN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海马齿状回的门区、颗粒下层、CA3、CAI区。BrdU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齿状回颗粒下层。GFAP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齿状回、CA3区。在KA侧脑室注射致海马损伤后7d,海马CA3、CA4区神经元丢失明显,BMP4mRNA阳性细胞与BrdU、GFAP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加。结论KA侧脑室注射致海马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增殖增强和胶质增生可能与BMP4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成年哺乳动物脑室下区(SVZ)富有神经干细胞、神经细胞祖细胞和胶质细胞祖细胞,它们能生成新的神经细胞、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SVZ中的神经细胞祖细胞能形成切线形式的嘴侧迁移流(RMS)到嗅球,在嗅球分化成成熟的中间神经元。近年来证明成年动物实验性脑损伤和变性疾病都能引起SVZ细胞增生并能向非嗅球区迁移。本研究将成年大鼠一侧大脑皮层血管去除,15d和30d后取前脑作冠状及矢状连续切片,用BrdU和PCNA抗体显示前脑室下区正在分裂的细胞;用Tuj1抗体显示神经元祖细胞;用GFAP和vimentin抗体显示胶质细胞祖细胞。结果证明去除一侧皮层血管引起术侧及其对侧的背外侧脑室下区(dl-SVZ)的上述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向胼胝体迁移,在胼胝体内形成放射形式迁移路至损伤部位。本研究表明背外侧脑室下区的范围应包括背外侧角、外侧伸展和侧脑室上壁的SVZ,它们是切线形式和放射形式两种不同方向的迁移路祖细胞的共同源地。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慧  金淑敏  张世馥 《解剖学报》2003,34(3):317-319
目的 探讨大鼠不同年龄组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的最佳条件。方法 分离12~15d大鼠胚胎、1~2d新生鼠的脑组织和成年大鼠脑的海马区和嗅球,在条件培养基(包含生长因子)中增殖培养,用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巢蛋白(nestin)鉴定克隆细胞;去除生长因子,降低血清浓度到2%后,诱导细胞分化,用神经细胞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鉴定分化细胞。结果 获得了大量可自我增殖并分化为3种神经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神经前体细胞。结论 在适当的分离培养条件下,可以获得大量的神经前体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细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金剑  李柱一  林宏 《解剖学报》2007,38(3):259-264
目的 探讨SD大鼠生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S100B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生后7d、14d、21d和成年4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脑、脊髓切片进行S100B、GFAP抗体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不同部位中两种阳性细胞平均数.结果 生后7d到成年,前额皮质、海马、纹状体、黑质和脊髓S100B阳性标记的密度和数量逐渐减少,生后2~3周时渐趋于稳定;脑内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AST)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多,突起增粗增长,生后21d GFAP阳性细胞数量已接近成年;相反,脊髓GFAP阳性标记数则随年龄增长呈现由多到少的趋势;海马CAl区生后各年龄段GFAP和S100B免疫荧光双标显示,生后1周至成年S100B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尤以分子层明显;随年龄增长,双标阳性细胞的比例逐渐增高,多集中分布于锥体细胞层和多形层.结论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S100B和GFAP两种星形胶质细胞蛋白存在不同的表达模式;同时S100B和GFAP蛋白的表达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受不同机制的调节,并可能代表星形胶质细胞的不同亚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马内注射LPS(lipopolysaccharide,LPS)后,大鼠皮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PirB(paired-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皮质PirB的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与PirB阳性细胞的共存。结果:PBS注射的对照组动物脑皮质Ⅴ层内可见PirB阳性神经元样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和锥体形,免疫反应产物呈棕色、主要位于细胞膜上;海马内注射LPS 30 d后,PirB阳性神经元样细胞和PirB阳性神经胶质样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Ⅳ、Ⅴ层,免疫反应产物位于胞质和突起内;另外,可见大鼠梨状皮质、内嗅皮质内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表现为细胞胞体相对增大,突起变粗。PirB分别和MAP-2、GFAP、CD11b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显示:PirB和MAP-2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存在共定位;PirB与GFAP阳性染色存在部分共定位,但未见PirB与CD11b阳性染色双标细胞。结论:LPS能诱导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PirB蛋白表达上调,而且部分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PirB,PirB可能参与脑内炎症突触可塑性改变和学习记忆功能缺失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GDNF在成年大鼠和金黄地鼠嗅球成鞘细胞的表达 ,探索成鞘细胞在中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显示GDNF在成年大鼠和金黄地鼠嗅球成鞘细胞的表达和分布 ,同时用NGFRp75和GFAP染色作为阳性对照。 结果 在成年大鼠和金黄地鼠嗅球的纤维层和小球层内均可见深棕色的GDNF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成鞘细胞。在小球层与纤维层分界处和小球层与分子层分界处及嗅小球之间密集分布 ,在嗅小球之内较稀疏。同时在同一嗅球组织的另两组切片的相同部位 ,分别出现GFAP和NGFRp75免疫反应性细胞 ,间接说明GDNF免疫反应的结构是嗅球成鞘细胞。 结论 嗅球成鞘细胞含有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PA)药物对原代培养的小鼠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纯化小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对增殖或诱导分化的细胞分为Control组和VPA组。利用CCK-8试剂检测VPA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活性的影响,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标记检测增殖期细胞并计算所占比例,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在细胞不同分化阶段时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和髓鞘碱性蛋白(MBP)、髓磷脂脂蛋白(PLP)和髓鞘相关糖蛋白(MAG)等标志性分子的表达情况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分化时期相关分子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VPA在1 mmol/L时对细胞活性促进作用最显著;免疫细胞化学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VPA处理组Brd U阳性增殖细胞数量显著增加,CNP和MB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RT-PCR法检测到与Control组相比,VPA处理后少突细胞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 mRNA表达水平增加,CNP、MBP和PLP等分化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同时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细胞分化阶段MBP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降低。结论:VPA能够显著促进体外培养小鼠少突前体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双标记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短暂缺血造成再灌流损伤的小鼠部分脑区(额、颞叶大脑皮质、海马、胼胝体、丘脑和纹状体)中的铁、铁蛋白和转铁蛋白的分布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正常状况下,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阳性细胞以少突胶质细胞为主,部分星形胶质细胞也显示阳性反应,阳性细胞分布密度在胼胝体、丘脑和纹状体内较高,在皮质和海马处较低。铁阳性细胞也是少突胶质细胞,分布密度同铁蛋白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流损伤后,在上述脑区中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密度下降;而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除反应性增生外.部分仍含有铁蛋白或转铁蛋白,神经元呈弱阳性。铁的含量变化不大。提示少突胶质细胞在缺血、缺氧后,因铁代谢失调造成损伤,说明铁及其调节蛋白参与了缺血再灌流的病理过程。同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铁代谢调节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本文还对神经胶质细胞在缺血再灌流损伤与修复中的地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