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探讨损伤后周围神经p27kip1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定位表达和变化,本实验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夹伤组和切断组,运用Western blot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标,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时,对p27kip1和Skp2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坐骨神经夹伤后,p27kip1蛋白表达先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坐骨神经切断后,远侧段p27kip1蛋白表达持续下降,而近侧段p27kip1蛋白表达在切断后6h明显下降,后又逐渐升高至正常水平,而Skp2表达变化与之相反;(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坐骨神经切断后1w,远侧段从断端到末端,p27kip1阳性信号逐渐增加,而Skp2阳性信号逐渐减弱;(3)免疫荧光双标显示,正常和损伤坐骨神经的雪旺氏细胞中都有p27kip1和Skp2表达。以上结果提示:周围神经损伤后影响雪旺氏细胞中p27kip1和Skp2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它们在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CDK11P58和Cyclin D3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夹伤组,运用Western blot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了坐骨神经损伤后坐骨神经夹伤段、脊髓腰膨大前角和伤侧腓肠肌内CDK11P58和Cyclin D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坐骨神经夹伤后,坐骨神经夹伤段及脊髓腰膨大前角、伤侧腓肠肌中的CDK11P58蛋白的表达先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而Cyclin D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2)在假手术组的坐骨神经、脊髓腰膨大前角和腓肠肌内都可观察到CDK11P58和Cyclin D3的表达;而坐骨神经夹伤后,在上述部位可检测到CDK11P58的表达强度明显减弱,但Cyclin D3无明显变化;(3)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CDK11P58和Cyclin D3在假手术组的坐骨神经、脊髓腰膨大前角和伤侧腓肠肌内都有共存;而在坐骨神经损伤后这种共存强度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坐骨神经损伤可影响坐骨神经及脊髓腰膨大、伤侧腓肠肌内CDK11P58的表达,但对Cyclin D3无明显影响,表明CDK11P58可能在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对CDKll^p58和Cyclin D3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夹伤组,运用Western blot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了坐骨神经损伤后坐骨神经夹伤段、脊髓腰膨大前角和伤侧腓肠肌内CDKll^P58和Cyclin D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坐骨神经夹伤后,坐骨神经夹伤段及脊髓腰膨大前角、伤侧腓肠肌中的CDKll^58蛋白的表达先逐渐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而Cyclin D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2)在假手术组的坐骨神经、脊髓腰嘭大前角和腓肠肌内都可观察到CDKll^P58和Cyclin D3的表达;而坐骨神经夹伤后,在上述部位可检测到CDKll^P58的表达强度明显减弱,但Cyclin D3无明显变化;(3)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CDKll^P58和Cyclin D3在假手术组的坐骨神经、脊髓腰膨大前角和伤侧腓肠肌内都有共存;而在坐骨神经损伤后这种共存强度明显降低。以上结果提示,坐骨神经损伤可影响坐骨神经及脊髓腰膨大、伤侧腓肠肌内CDKll^P58的表达,但对Cyclin D3无明显影响,表明CDKll^P58可能在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Nogo蛋白在大鼠脊髓的正常分布及损伤后的变化 ,探索其在脊髓运动神经元表达的意义和作用。 方法 大鼠分脊髓夹伤组、坐骨神经夹伤组及正常对照组。损伤动物存活 1d和 3d后 ,分别进行Nogo(N 18)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正常大鼠脊髓灰质腹角的运动神经元出现强烈的Nogo(N 18)免疫反应 ;而在脊髓白质呈阴性反应 ;寡突胶质细胞呈明显的阳性反应 ;在脊髓全段未发现Nogo染色的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夹伤区域以外的上下部分 ,灰质和白质对Nogo(N 18)的表达与对照组的脊髓相同 ,在损伤部位的白质 ,出现明显的Nogo(N 18)免疫反应物。在正常和损伤的大鼠坐骨神经均未发现阳性反应的施万细胞。 结论 Nogo蛋白在正常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分布和在损伤部位的积聚 ,提示人们要重新认识Nogo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Skp2、p27kip1和E-cad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9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Skp2、p27kip1及E-cad的表达.结果 p27kip1在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的表达率分别为76.5%、70.6%高于卵巢癌29.2%(P<0.05),在早期癌中的表达高于晚期癌(P<0.05).Skp2在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的表达率分别为0、23.5%,均低于卵巢癌50.8%(P<0.05),在早期癌的表达低于晚期癌(P<0.05).卵巢癌中Skp2表达与组织分化有关,在低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P<0.05),在组织学类型方面,浆液性癌中skp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浆液性癌(P<0.05).E-cad在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表达率分别为88.2%、82.4%、55.4%,恶性组低于良性组(P<0.05).E-cad在早期癌的表达率高于晚期癌(P<0.05).Skp2表达与p27kip1表达呈负相关(P<0.05),E-cad表达与p27kip1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E-cad表达与Skp2表达则呈负相关(P<0.05).结论 Skp2过度表达与p27kip1表达减少可能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E-cad在晚期卵巢癌中表达降低可能反映了卵巢癌分化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SSeCKS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SSeCKS(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本研究制备了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夹伤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坐骨神经夹伤后SSeCKS表达的时空变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SSeCKS的表达迅速升高,伤后6h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SSeCKS在神经夹伤两端高表达,以近端明显,呈簇状聚集。夹伤远端表达较近端稍低。远离夹伤处及相应对侧,SSeCKS的表达水平有所下降且分布较为均一。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记结果显示:夹伤两端SSeCKS与S100和NF200的共存不明显,但可见部分SSeCKS与GAP43双标纤维。本研究提示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可引起SSeCKS的表达变化,该变化可能参与周围神经损伤后某些伤害性刺激信号分子的转导并与损伤后神经的再生及功能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在背根神经节(DRG)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制备成年SD(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及切断模型。通过Western印迹法、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坐骨神经损伤后SSeCKS在DRG中表达的时空变化。结果:大鼠坐骨神经夹伤后6h,DRG中可检测到SSeCKS的表达并逐步升高,伤后12h达到高峰,2d后逐渐下降;而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DRG中SSeCKS的表达高峰发生在伤后2周,1d时最低;SSeCKS主要分布于DRG大、中、小神经元胞质;SSeCKS与NeuN、NF200以及GAP43存在共定位。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引起DRG中SSeCKS的表达变化,其可能参与疼痛信号转导通路并与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p6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中的表达与定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CI大鼠脊髓NF-κB p65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双标法检测NF-κB p65蛋白在CCI大鼠脊髓背角内的亚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定位。结果 CCI大鼠的机械阈值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神经损伤后,NF-κB p65表达量在脊髓组织中显著增高;NF-κB p65主要定位于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而在小胶质细胞中没有表达。结论 NF-κB p65在CCI大鼠脊髓中相对高表达并主要定位于脊髓背胶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激激素对小鼠肝癌细胞系H22中G_0期细胞周期再入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CD44和CD133流式抗体染色确定H22细胞中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体外应激激素皮质酮(CORT)、肾上腺素(EPI)和去甲肾上腺素(NE)处理H22细胞48 h后,Ki-67和PI流式抗体染色检测G_0期细胞比例以及细胞周期变化;相应的受体拮抗剂验证介导G_0期细胞周期再入的受体亚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Skp2和p27~(kip1)表达水平。结果 H22细胞中肿瘤干细胞(CD44~+CD133~+)比例为0.80%±0.15%;与对照组相比,皮质酮处理后G_0期细胞比例不变,而儿茶酚胺类应激激素EPI和NE处理后G_0期细胞分别降低了62.50%和53.00%,同时,EPI和NE组H22细胞总数增加,G_2/M和S期细胞比例升高;Skp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27~(ki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EPI和NE组相比,添加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特拉唑嗪和哌唑嗪处理后G_0期细胞比例升高;哌唑嗪处理后Sk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27~(ki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儿茶酚胺类应激激素通过激活α1肾上腺素能受体促进小鼠肝癌细胞系H22中G_0期细胞周期再入,其机制可能与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表达升高及其靶蛋白p27~(kip1)的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11(CDK11)在横断性脊髓损伤(tSCI)后的表达变化以及定位情况.方法 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9断伤1d、3d、5d、7d和14d组,每组6只.采用Westem blotting测法损伤后各时间段CDK11蛋白水平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11在假手术组以及损伤组脊髓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CDK11蛋白水平在SCI后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DK11p58的表达于损伤后3d开始显著升高,一直持续到第7d,之后逐渐下降.而CDK11p110也在3d、5d时高于假手术组,伤后7d则明显降低,至14d时有所回升.免疫组织化学表明,CDK11在假手术组脊髓中均匀分布,损伤后3d,CDK11在脊髓灰质和白质中表达明显增加;免疫荧光双标记表明,CDK11与神经元的标记物神经元核抗原(NeuN)、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环核苷酸-3'磷酸水解酶(CNPage)有明显共定位,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也存在部分共定位.结论 脊髓损伤后CDK11蛋白水平呈现明显的时相变化,并且与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提示CDK11参与了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小胶质细胞反应性、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脱失与坐骨神经再生之间的关系,制备了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术后3d和7d测定相应脊髓节段小胶质细胞免疫反应性、腹角运动神经元数量,4周时于光镜和电镜下评价坐骨神经变性和再生。结果显示:(1)坐骨神经损伤后3d,脊髓腹角小胶质细胞OX-42免疫反应性开始明显增强(P<0.05);(2)脊髓腹角损伤同侧与对侧运动神经元数量比明显降低(P<0.05),说明同侧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减少;(3)组织学评价显示损伤神经再生不良;(4)simvastatin(一种降胆固醇药物,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组较非simvastatin干预组小胶质细胞进一步激活,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增加,坐骨神经再生良好。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腹角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在发出坐骨神经传出纤维的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过表达。方法在坐骨神经内直接注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报告基因)的NT-3基因重组腺病毒(Ad-NT-3-GFP),7d后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NT-3过表达。结果 GFP表达组(对照组)和NT-3加GFP表达组两组动物的L4和L5脊髓段横切片上,有绿色荧光蛋白阳性标记的细胞。在NT-3加GFP表达组,还可以观察到NT-3阳性标记的细胞,这种细胞能与绿色荧光蛋白阳性标记的细胞重合,是过表达NT-3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与GFP表达组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比较,NT-3加GFP表达组的过表达NT-3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呈现更富有分支的突起。结论腺病毒介导的NT-3基因能够在发出坐骨神经传出纤维的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过表达NT-3,这为下一歩应用NT-3基因治疗策略修复实验性脊髓损伤提供初歩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3.
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坐骨神经切断立即缝合后大鼠脊髓和背根节(DRG)内不同时间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NGF组、生理盐水(NS)组、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动物右侧坐骨神经切断后立即缝合,每天给予NGF(400单位/kg腹腔注射),动物分别存活1、3、5、7、14、21、28d,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相应节段脊髓和背根节内CGRP的表达。结果表明,NGF处理组术侧背根节与脊髓后角内的CGRP表达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NS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值相比P<0.05。但各组中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CGRP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果提示外源性的NGF能明显增加损伤后背根节感觉神经元与损伤侧脊髓后角的CGRP表达,对CGRP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以 SD大鼠坐骨神经为材料 ,在 NGF- c DNA文库建立的基础上 ,人工合成神经生长因子引物 ,并用 PCR地高辛标记法标记 NGF探针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方法 ( ISHH) ,观察 NGF- m RNA神经生长基因表达细胞在大鼠腰段脊髓和脊神经节内的分布。结果发现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腰段脊髓横切面的前角、侧角及腰背根神经节均有 NGF基因的表达细胞 ,蓝色反应物弥散性分布于胞浆内 ,呈细小颗粒状或长柱状。损伤侧要强于未损伤侧 ,并对其杂交信号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术后第 5天、第 10天及第 15天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侧角交感神经元、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内的杂交信号增强 ,表明损伤的早、中期 NGF- m RNA表达量增加。讨论了神经再生的理化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 Slit 2在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 Slit/Robo 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 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Slit 2在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和横断神经近、远端内的表达变化,图像分析方法测定阳性细胞数及平均积分光密度值。结果:正常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DRG 和神经干内 Slit 2有一定的基础表达。损伤后近端神经胶质瘤、神经远端 Slit 2表达增高;DRG 内的 Slit 2表达呈现一定的时间变化,7 d 为表达高峰,14 d 下降。结论:Slit 2存在于正常成年大鼠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可致其表达改变,Slit 2可能在周围神经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早期iNOS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压榨组,存活不同时间(6,12,24和72h)后获取L4~6脊髓节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iNOS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脊髓内iNOS呈低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神经压榨后损伤侧前、后角iNOS免疫阳性染色随损伤时间逐渐增加,各时间点损伤侧前、后角分别与对侧和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压榨后iNOS在脊髓内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及伤后神经性痛有关。  相似文献   

17.
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RGM) is a protein implicated in both axonal guidance and neural tube closure. We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of RGMa in the spinal cord after the sciatic nerve crush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lthough there was no RGMa immunoreactivity under na?ve conditions in the dorsal horn, a weak signal for RGMa was found at 24 h after the nerve crush, and this signal was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in the NeuN-positive neurons in the ipsilateral dorsal horn from superficial to deep layers at 10 days after surgery. In the neurons of the ipsilateral ventral horn, RGMa was also induced at 10 days after surgery, whereas no RGMa signal could be observed in na?ve conditions or at 24 h after surgery. Thus, RGMa expression is upregulated both in the ipsilateral dorsal and ventral horns in response to the sciatic nerve injury. We next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induced inflammation on RGMa expression in the spinal cord. However, no RGMa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at 24 h and 10 days after the CFA injection in the dorsal horn, suggesting that RGMa is not involved in inflammation-induced gyperalgesia. Our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nduction of RGM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相似文献   

18.
背景: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一直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今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的:观察携带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cDNA表达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BDNF的表达,以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生长情况。 方法:切除成年Wistar大鼠股中部10 mm长的坐骨神经,AxCA-BDNF转染组、BDNF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硅胶管内置AxCA-BDNF原液,BDNF溶液或空白病毒稀释液桥接坐骨神经两断端。术后3,7,14 d,1,2,4个月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损伤坐骨神经及相应脊髓节段B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观察损伤坐骨神经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再生的神经元及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 结果与结论:术后3,7,14 d及1个月时,AxCA-BDNF转染组损伤坐骨神经近、远端神经干及脊髓(L3~6)中BDNF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DNF组和对照组(P < 0.01)。光、电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图像分析证实,BDNF基因转染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新生神经纤维数目及其髓鞘厚度、神经联接的再形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说明经腺病毒介导转染的BDNF基因可在大鼠坐骨神经内有效表达,并通过轴突逆行转运到了相应的脊髓神经元,不仅能促进损伤神经纤维再生,也能保护损伤的脊髓神经元。  相似文献   

19.
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早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早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动态变化及与神经再生的关系。方法:SD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分别存活1d到21d,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GRP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1)1d组神经CGRP大量堆积,压榨近端明显多于远端,随即下降,21d组基本消失。(2)1d组背根节、脊髓后角和前角CGRP开始增高,并分别在3~5d、5~7d和7d组达峰值,随后渐降,21d组脊髓前角CGRP阳性运动神经元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侧。结论:神经压榨损伤后CGRP表达变化呈明显的时空模式,可能参与了神经元保护并介导了损伤信号的传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