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MMP3在早期骨关节炎模型软骨下骨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情况,为阐述其在骨关节炎致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大鼠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切除右膝内侧半月板并切断内侧副韧带,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于术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病理检查验证造模成功后,采用qPCR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从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全面分析软骨下骨MMP3的表达情况。结果: (1)术后1周,软骨下骨的MMP3在实验组的表达量明显升高,是对照组的8.34倍(P<0.05);术后2周,MMP3在实验组的表达量也升高,是对照组的4.85倍(P<0.05),但相对于术后1周,表达量有所下降;术后4周,2组的MMP3表达量无显著差异;(2)术后1周与术后2周,实验组软骨下骨区检测到大量的MMP3阳性细胞,以小单核细胞及多核巨细胞为主,术后4周实验组、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织切片均未检测到MMP3阳性细胞。结论: 软骨下骨MMP3表达在早期骨关节炎致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性关节炎一直被认为是关节软骨的退变和降解。现已逐步认识到软骨下骨结构及分子代谢的病理变化在关节退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的:观察软骨下骨在骨性关节炎进程中结构及细胞、相关因子和信号通道的变化,分析软骨下骨的病理改变对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 方法:使用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软骨退变、骨重建、骨代谢等关键词,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与PubMed、Medline、Embase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论文,了解骨性关节炎进程中软骨下骨骨代谢平衡破坏后在结构及分子信号机制的病理变化,分析这些病理改变与关节软骨退变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纳入 5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软骨下骨的病理骨重建贯穿骨性关节炎的始终,局部骨细胞的代谢及干细胞分化异常与软骨退变相互影响。通过对软骨下骨病理骨重建过程中骨细胞代谢机制的深入了解,为骨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对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进一步探讨rhBMP-2的促细胞成骨分化作用,以期找到合适的成骨分化标志作为rhBMP-2的定量活性测定指标。方法 首先表达制备rhBMP-2,用小鼠股部肌袋包埋法进行诱骨活性实验,然后检测rhBMP-2作用后的骨髓基质细胞(MSC)、NIH3T3和C2C12等3种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细胞总蛋白合成量以及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rhBMP-2具有良好的诱导骨形成的活性,可增加3种细胞的OC含量和蛋白合成量,对MSC的ALP活性变化影响明显,且可促进MSC的增殖,抑制NIH3T3细胞的生长。结论 rhBMP-2具有促进上述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rhBMP-2的作用与细胞骨钙素合成量的增加呈线性正相关,故定量测定OC的含量基本可反映rhBMP-2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在骨关节炎病变进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软骨下骨量改变在骨关节炎病理进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分析2种手术方式及2种蛋白酶诱导建立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效果,以及软骨下骨量变化与关节软骨退变的相关性。 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Hulth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组、Ⅱ型胶原蛋白酶组及木瓜蛋白酶组,每组8只,右膝关节造模,左膝关节作为自身对照。造模后0,4,8周行DXA扫描,8周行MRI扫描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双侧膝关节制作病理组织学切片,比较各组膝关节影像学表现、大体形态及病理变化,并采用Mankin评分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0,4,8周实验侧膝关节骨密度进行性降低,骨量降低程度Hulth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组>Ⅱ型胶原蛋白酶组>木瓜蛋白酶组。MRI显示实验侧股骨内外髁关节软骨厚度变薄,厚度Hulth模型组<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组<Ⅱ型胶原蛋白酶组<木瓜蛋白酶组。大体标本、组织切片观察及Mankin评分显示手术建模组骨关节炎程度较药物组重,Hulth模型组病变最重,木瓜蛋白酶组最轻。结果说明关节内手术及关节腔内注射蛋白酶均能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手术造模可复制出中晚期骨关节炎,药物诱导可产生骨关节炎早期改变。骨关节炎病变严重程度与软骨下骨骨密度呈负相关;关节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改变相互关联,病变进行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衰老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它们并不是衰老的必然结果,而且与衰老有关的骨和软骨的变化与疾病发展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研究表明,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并不是简单的软骨磨损过程,它的发生包括整个关节各组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力学变化,特别是软骨和软骨下骨之间生化和力学的相互作用。衰老促成OA的发生和发展,但并不是直接导致OA的原因。与衰老相关的变化为OA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基础,使关节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如异常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影响,从而促进OA发展。因此,了解衰老影响关节组织的基本机制可能会为减缓或预防OA发展提供新的靶点。从衰老过程中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年龄相关性变化、力学传导作用和血管新生机制3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背景:软骨下骨邻近软骨层,在膝骨关节炎进展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干预软骨下骨稳态的因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长链非编码RNA作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其在调控骨稳态方面已凸显出一定的优势与价值。目的:了解长链非编码RNA在软骨下骨稳态中的作用机制,对探索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长链非编码RNA、膝骨关节炎、软骨下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信号通路”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Long non-coding RNA、Knee osteoarthritis、Subchondral bone、Osteoblasts、Osteoclasts、 Mesenchymal stem cells、Signal pathway”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7月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5篇文献。结果与结论:(1)软骨下骨稳态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周围细胞因子以及血管新生等密切相关。(2)长...  相似文献   

7.
背景:睾酮对骨关节炎的作用尚无一致的观点,其调节软骨代谢的作用鲜有文献报道。 目的:观察睾酮对膝骨关节炎雄兔关节软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方法:24只雄兔随机分成4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右膝骨关节炎模型;假去势组不切除睾丸,其余3组切除双侧睾丸。第8周末处死假去势组和去势8周组兔取材。第9周开始,激素组肌注生理剂量十一酸睾酮(6 mg/kg, 2周1次),去势16周组正常喂养,并于16周末处死并取材。 结果与结论:大体和组织学观察显示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的病变程度为假去势组优于去势8周组,激素组优于去势16周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所有兔膝关节软骨中均有表达,阳性细胞个数假去势组高于去势8周组(P < 0.05),激素组高于去势16周组(P < 0.05),去势8周组与去势16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睾酮可通过上调去势雄兔关节软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延缓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8.
背景:趋化因子广泛存在于炎症反应组织当中,起诱导炎症细胞趋向炎症组织参与免疫应答的作用,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在骨关节炎致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目的:分析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表达改变情况,为阐述其在骨关节炎致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切除右膝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于造模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采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软骨下骨全基因表达,利用差异基因分析、信号通路分析的方法分析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的表达改变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发现一系列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造模后1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造模后2,4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极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软骨下骨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正畸医生常常通过扩大腭中缝矫正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骨形成蛋白2可以诱导骨和软骨的形成,促进牵张成骨过程中的骨重建。然而关于骨形成蛋白2在腭中缝牵张成骨中的时间空间表达规律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2在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规律。 方法:实验选用80只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包括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将初始力值为50 g的腭中缝扩大簧黏接到大鼠两侧上颌牙列上建立大鼠腭中缝牵张模型,牵张1,4,7,14 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分析骨形成蛋白2蛋白和mRNA在各加力时间点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腭中缝扩张后骨形成蛋白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存在时空表达差异,主要定位于腭中缝纤维组织、软骨细胞层、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胞浆及其细胞外基质。同时,骨形成蛋白2 mRNA表达也明显上调。提示腭中缝牵张力可刺激骨缝中骨形成蛋白2蛋白和mRNA的合成,在骨缝塑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临床对于慢性腱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原因在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 目的:研究体外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胶原酶诱导的大鼠慢性腱病模型髌腱来源肌腱干细胞的成骨、成软骨分化的作用。 方法:从大鼠慢性腱病模型的髌腱中分离培养出原代肌腱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细胞,行成骨、成脂、成软骨诱导分化鉴定其干细胞的特性。将肌腱干细胞(P3)单层培养至细胞融合,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干预。7 d后分别行茜素红染色,并行茜素红染色定量分析。将肌腱干细胞体外三维微球培养后分为2组,诱导组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21 d后三维微球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阿利辛蓝染色以及Sox9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与结论:慢性腱病大鼠来源原代肌腱干细胞体外培养呈克隆样集落生长,传代后细胞主要表现为多突的纺锤形和星形的扁平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样的特征。肌腱干细胞(P3)成脂诱导10 d,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7 d,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软骨诱导14 d,苏木精-伊红染色阳性可见软骨样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单层培养的肌腱干细胞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7 d茜素红染色阳性,对照组为阴性,茜素红染色定量检测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肌腱干细胞21 d,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软骨样细胞形成、阿利辛蓝染色可见细胞内糖胺多糖沉积、Sox9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阳性。可见体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以诱导慢性腱病来源的肌腱干细胞成骨、成软骨分化。这为进一步研究慢性腱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细胞生物学依据。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Netrin-1:发育中的轴突表现出朝向或远离外部引导线索的方向性偏向生长,Netrin-1是在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轴突导向分子,在4种经典的轴突导向家族蛋白(Netrins、Slits、Ephrins和Semaphorins)中,Netrin-1具有最强的化学引诱能力来促进轴突延伸,其对轴突导向、细胞迁移、形态发生和血管生成具有很强的趋化功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37个氨基酸神经肽,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广泛分布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性途径中,其受体也在疼痛途径中表达,在40%-50%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发现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样免疫反应(CGRP-LI)。 背景:研究表明,破骨细胞通过分泌netrin-1诱导软骨下骨的感觉神经异常长入,导致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痛阈减低,由此推测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可缓解感觉神经介导的疼痛症状。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能否通过抑制软骨下骨破骨细胞活性进而减少感觉神经支配,为研究青蒿琥酯对骨关节炎镇痛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安慰剂组和青蒿琥酯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切开小鼠右膝关节囊不损伤其他结构,术后无其他干预;其他2组通过右膝前十字韧带横断术构建骨关节炎模型,青蒿琥酯组术后给予腹腔内注射青蒿琥酯(每日100 mg/kg),安慰剂组术后给予腹腔内注射相等体积的5%NaHCO3。术后14 d进行足印迹分析,ELISA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血清TRAcP5b、cathepsin K和CTX-Ⅰ水平,取各组小鼠膝关节标本进行番红固绿染色及组织学评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netrin-1及CGRP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与结论:①右后爪同侧接触面积百分比:假手术组和青蒿琥酯组高于安慰剂组(P < 0.05);假手术组与青蒿琥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小鼠血清TRAcP5b、cathepsin K和CTX-Ⅰ水平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基于番红固绿染色的软骨组织学评分:假手术组和青蒿琥酯组低于安慰剂组(P < 0.05),假手术组与青蒿琥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假手术组、青蒿琥酯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破骨细胞量低于安慰剂组(P < 0.05),假手术组与青蒿琥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与安慰剂组相比,假手术组、青蒿琥酯组软骨下骨中netrin-1及CGRP阳性感觉神经减少(P < 0.05),而这2项指标在青蒿琥酯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⑥结果表明,青蒿琥酯通过抑制软骨下骨破骨细胞分泌netrin-1改善了感觉神经介导的疼痛,具有可缓解骨关节炎疼痛的治疗潜力。 ORCID: 0000-0002-1569-7037(沙力塔娜提·乌尔曼别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文题释义: Micro-CT:即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遵循的是与用于医疗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相同的原理,但可提供更高分辨率,Micro-CT和高分辨率外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是目前最有用的且拥有高分辨率的骨小梁和皮质骨超微结构成像,目前用于评估骨形态特征,作为传统组织学分析的补充替代方案。 X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0A1):为X型胶原蛋白的特异性裂解片段,X型胶原蛋白是软骨细胞肥大分化的典型标志,在骨关节炎进展过程中,软骨细胞肥大及其合成的促炎细胞因子助软骨破坏。 背景:研究表明随着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增加,过度激活了的转化生长因子β1使骨吸收和骨形成解偶联,最终导致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中软骨下骨的硬化表型,且可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导减弱骨关节炎的进展。 目的:检测前十字韧带横切比格犬骨关节炎模型中局部注射常山酮是否可以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方法:将18只雄性比格犬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骨性关节炎组及治疗组,后两组通过前十字韧带横切构建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造模后于软骨下骨局部注射常山酮37.8 ng。在造模术后4,8,12,16周纵向测量血清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和X型胶原蛋白α1链血清标志物的水平;术后16周Micro-CT扫描观察软骨下骨微结构;番红固绿染色及OARSI-Modified Manking评分评估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情况。实验方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IACUC20160304-07)。 结果与结论:①造模后8,12周,骨关节炎组X型胶原蛋白α1链水平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 < 0.01);②造模后8,12,16周,骨关节炎组CTX-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P < 0.05);③骨关节炎组软骨下骨的骨体积分数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增加,骨小梁分离度降低,骨小梁模式因子减小(均P < 0.05);④骨关节炎组OARSI-Modified Manking评分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更高(均P < 0.01);⑤骨关节炎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更高(均P < 0.01);⑥对照组与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 > 0.05);⑦结果说明,局部注射常山酮可通过抑制软骨下骨中异常升高的转化生长因子β1,阻断异常骨重塑来减轻前十字韧带横切诱导的骨关节炎,表明这可能是骨关节炎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ORCID: 0000-0003-1388-5541(任姜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Osteoarthritis (OA),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is linked to high morbidity. It is predicted to be the single greatest cause of disabili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by 2030.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modifying therapy for OA currently face great obstacle mainly because the onse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involve complex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this review, we will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 b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of three key aspects: degeneration of articular cartilage, synovial immunopathogenesis, and changes in subchondral bone. For each tissue, we will focus on the molecular receptors, cytokines, peptidases, related cell, and signal pathways. Agents that specifically block mechanisms involved in synovial inflammation, degeneration of articular cartilage, and subchondral bone remodeling can potentially be exploited to produce targeted therapy for OA. Such new comprehensive agents will benefit affected patients and bring exciting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OA.  相似文献   

14.
文题释义: 淫羊藿苷:为淫羊藿干燥茎叶的提取物,呈淡黄色针状结晶粉末, 相对分子质量为676.65, 属黄铜类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对骨组织、免疫系统、肿瘤组织、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具有显著作用。 滑膜:是关节囊的内层。滑膜呈淡红色,平滑闪光,薄而柔润,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其功能是制造和调节滑液等。滑膜直接附着于关节软骨的边缘并向内贴附在关节囊内的非关节区域,覆盖在关节囊、关节内韧带、骨与肌腱表面。滑膜分泌滑液,在关节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背景:淫羊藿苷是具有补肾强筋健骨功效的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淫羊藿苷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方面有着显著作用。 目的:综述淫羊藿苷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以“Icariin、Osteoarthritis、Cartilage、Subchondral bone、Synovial membrane 、Synovium、Inflammation”及“淫羊藿苷、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软骨、软骨下骨、滑膜、炎症”作为主题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相关文献,按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42篇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淫羊藿苷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分化及增强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减轻炎症因子所致的滑膜炎症反应来有效的治疗骨性关节炎。但其最佳有效剂量及浓度安全性仍需要大量实验研究,目前绝大部分实验仍停留在动物及组织细胞等基础实验,尚需要大量临床研究,继续完善其具体机制,以期为淫羊藿苷治疗骨关节炎提供循证医学证据。ORCID:0000-0002-2013-743X(余绍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5.
文题释义: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渐进性的关节损伤为主要特征,并最终导致患者关节疼痛甚至残疾,极大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CT:利用精确准直的X射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 背景:软骨下骨的改变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既往研究主要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由于动物与人存在差异,因而直接在人体关节内获得相关数据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通过CT技术评价非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软骨下骨板及软骨下骨超微结构的区别,来探讨软骨下骨在膝骨性关节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影像科就诊患者中,收集3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骨性关节炎组)及30例非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非膝骨性关节炎组)的CT扫描数据,使用MIMICS软件比较2组胫骨平台内外侧软骨下骨板以及软骨下骨小梁超微结构。试验于2016-06-10经郑州市骨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为2016医院伦审第004号。 结果与结论:①与非膝骨性关节炎组相比,膝骨性关节炎组软骨下骨板在外侧部位和内侧部位骨密度都明显增加,孔隙率则出现显著的下降,而软骨下骨板厚度内侧部分较非膝骨性关节炎组显著增厚;②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下骨小梁同样存在明显变化,表现为膝骨性关节炎组内外侧软骨下骨骨小梁厚度较非膝骨性关节炎组均明显增加,同时内侧松质骨分离度也较非膝骨性关节炎组低;膝骨性关节炎组结构模型指数和连接密度值低于非膝骨性关节炎组;③结果表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胫骨软骨下骨板及软骨下骨松质骨的改变主要在于超微结构稳态的破坏,这一改变可能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原因之一。 ORCID: 0000-0002-9805-3084(白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The compartment-specific lipid changes in femoral-tibial bone of healthy controls and mild osteoarthritis (OA) patients were quantified at 3.0 T. Healthy volunteers [Kellgren-Lawrence (KL) grade = 0; n = 15, 4 females, 11 males, mean age 39 ± 16 years, age range = 24-78 years] and mild OA patients (KL = 1, 2; n = 26, 12 females, 14 males, mean age 61 ± 14 years, age range = 27-80 years) were scanned on a 3 T scanner. Clinical proton density (PD)-weighted fast spin echo (FSE) images in the sagittal (without fat-saturation), axial and coronal (fat-saturation) planes were acquired for cartilage Whole-Organ MR Imaging Score (WORMS) grading. A voxel of 10 × 10 × 10 mm(3) was positioned in the medial and lateral compartments of the tibia [medial tibial (MT) and lateral tibial (LT)] and femur [medial femoral (MF) and lateral femoral (LF)] for MRS measurements using the single voxel-stimulated echo acquisition mode (STEAM) pulse sequence. All MRS data were processed with Java-based Magnetic Resonance User Interface (JMRUI). Wilcoxon's rank sum test and mixed model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were performed to determin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ompartments as well as examine the effect of OA grade and compartment, and their interactions. Generally, the MF compartment index of unsaturation was increased in healthy subjects compared with OA subjects (whether graded by KL or WORMS score). Differences between MF at KL0 and all other compartments at KL1 except LF approach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Differences in saturated lipids signals could be observed predominantly in the 2.03 p.p.m. frequency shift. Healthy controls in the MF compartment had the lowest saturated lipid signals, and mild OA patients with KL2 and WORMS5-6 in the MF compartment had the highest saturated lipid signals compared with other compartments at 2.03 p.p.m. (p < 0.05).  相似文献   

17.
文题释义: 依降钙素:为人工合成的鳗鱼降钙素多肽衍生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的吸收,防止骨钙丢失,同时可降低正常动物和高钙血症动物血清钙,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有改善骨强度、骨皮质厚度、骨钙质含量、骨密度等作用。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p38 MAPK是MAPK亚族中的一员,它以转录因子为作用目标,通过对转录因子的磷酸化来调节许多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介导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参与体内细胞的应激反应。研究认为p38 MAPK是调节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炎症产生的关键上游信号,影响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背景:骨关节炎存在软骨下骨吸收和骨形成失去平衡,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改变前软骨下骨就已经发生改变。 目的:通过观察膝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的变化,探讨依降钙素对软骨下骨p38 MAPK表达及软骨下骨吸收的影响。 方法:雌性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不切除卵巢,切除同卵巢等体积大小的脂肪组织,切开双侧膝关节,但不损伤交叉韧带;模型组(n=6)切除双侧卵巢后,再切断双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建立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不进行药物干预;依降钙素组(n=6)建立卵巢切除+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后,依降钙素5 IU/kg,每周2次肌肉注射。12周后分析软骨下骨的骨密度、软骨下骨p38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Ⅱ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实验方案经南华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依降钙素组软骨下骨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5),骨小梁分离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 < 0.05);②模型组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 < 0.01或< 0.05)、骨小梁分离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 0.01);③依降钙素组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显著低于模型组(P < 0.05),模型组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Ⅱ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 < 0.05);④软骨下骨p38蛋白表达水平依降钙素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 < 0.01)、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 0.01);⑤结果说明,依降钙素可能通过下调p38 MAPK表达,抑制骨关节炎促炎因子分泌及软骨下骨吸收。 ORCID: 0000-0002-2108-9820(伍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The RB1 gene mutation detection rate in 1,020 retinoblastoma families was increased by the use of highly sensitive allele specific‐PCR (AS‐PCR) to detect low‐level mosaicism for 11 recurrent RB1 CGA>TGA nonsense mutations. For bilaterally affected probands, AS‐PCR increased the RB1 mutation detection sensitivity from 92.6% to 94.8%. Both RB1 oncogenic changes were detected in 92.7% of sporadic unilateral tumors (357/385); 14.6% (52/357) of unilateral probands with both tumor mutations identified carried one of the tumor mutations in blood. Mosaicism was evident in 5.5% of bilateral probands (23 of 421), in 3.8% of unilateral probands (22 of 572), and in one unaffected mother of a unilateral proband. Half of the mosaic mutations were only detectable by AS‐PCR for the 11 recurrent CGA>TGA mutations, and not by standard sequencing. This suggests that significant numbers of low‐level mosaics with other classes of RB1 mutations remain unidentified by current technology. We show that the use of linkage analysis in a two‐generation retinoblastoma family resulted in the erroneous conclusion that a child carried the parental mutation, because the founder parent was mosaic for the RB1 mutation. Of 142 unaffected parental pairs tested, only one unaffected parent of a proband (0.7%) showed somatic mosaicism for the proband's mutation, in contrast to an overall 4.5% somatic mosaicism rate for retinoblastoma probands, suggesting that mosaicism for an RB1 mutation is highly likely to manifest as retinoblastoma. Hum Mutat 0, 1–10, 2009.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