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豆状核变性和病毒性肝炎患者铜代谢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和分析肝豆状核变性和病毒性肝炎患者铜代谢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肝豆状核变性和病毒性肝炎患者 ,分别进行病毒血清标志物、角膜K -F环、血清铜蓝蛋白及 2 4h尿铜的测定和比较。结果 肝豆状核变性和病毒性肝炎患者铜代谢状况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铜代谢改变是鉴别诊断肝豆状核变性和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9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97例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儿童的就诊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以肝功能异常或肝病表现就诊为主(74%).97例(100%)患者均有肝脏损害,44例(45%)神经系统异常,95例行K-F环检查患者中63例呈阳性;94例行血铜蓝蛋白检测患者中,91例降低,3例正常;37例患者行24 h尿铜检测,其中>100 μg者25例.17例行病理检查的患者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其中8例有脂肪变性,3例有糖原累积样改变.结论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以肝病表现为主,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24 h尿铜检查在早期诊断中均存在一定困难,肝脏病理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21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8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肝组织病理学检查、ATP7B基因检测结果。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区分临床类型。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83例WD患者中,男女比例1∶1.075;发病年龄最小为3岁,平均(21.16±14.87)岁,其中≤18岁者39例(46.99%);以肝损伤为首发表现者(肝型)为主(63.86%),31例(37.35%)患者就诊时已进展为肝硬化,5例(6.2%)患者以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就诊。角膜K-F环阳性62例(74.69%),其中肝型患者K-F环阳性率为66.04%;血铜蓝蛋白下降79例(95.18%),24 h尿铜升高73例(87.95%)。25例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纤维化及脂变,以及铜颗粒沉积。25例ATP7B基因检测结果中,突变位点以外显子8的c.2333G>T/p.R778L最为常见。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以肝病表现为主,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24 h尿铜指标均有一定局限性。诊断不明时...  相似文献   

4.
24小时尿铜用于儿童肝豆状核变性诊断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24 h尿铜定量用于儿童肝豆状核变性(WD)的诊断价值,并探讨最佳诊断界值.方法 收集本院2005年7月-2007年6月以肝病收住院的≥3岁患儿的临床资料和24 h尿液标本,疑似WD者年龄不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尿液铜浓度,计算24 h尿铜值.临床资料结合部分患儿的ATP7B基因外显子测序检测后行WD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成WD组和非WD两组.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WD组和非WD组的尿铜指标行非参数检验;对所有病例的24 h尿铜值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和界值.结果 共94例患儿入选,14例患者借助基因检测准确分组,WD组和非WD组分别为26例和68例.WD组和非WD组患儿24h尿铜定量的中位数分别为98.5(18.3~1180.5)μg和25.8(1.4~357.9)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11,P=0.000).24 h尿铜定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9(95%可信区间0.839-0.979,P=0.000).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取最佳界值52 μg时分别为84.6%、91.2%、89.4%、78.6%和93.9%,取100 μg界值时分别为50.0%、97.1%、84.0%、86.7%和83.5%.分别以24h尿铜界值52μg和100μg为诊断标准与WD评分法为金标准进行吻合度比较,52 μg界值的整体吻合度高于100 μg界点(符合度系数分别为0.760和0.541),且敏感度、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100 μg界值,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接近.结论 24 h尿铜52 μg界值与100 μg界值相比,可提高诊断儿童WD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正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是常染色隐性遗传相关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估计患病率为1:30000。该病是由于编码P型ATP酶的ATP7B基因突变,影响铜的分泌及排泄所致铜沉积。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可以从无症状肝脏疾病到肝硬化或者肝衰竭,但是神经精神症状却非常少见。常规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清铜蓝蛋白、24 h尿铜。最终的诊断需要基于症状、评估铜代谢的生化学检  相似文献   

6.
尿铜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尿铜增加并非WD所特有。不同尿铜水平对于WD诊断的意义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下称WD),是一种较少见的由于铜代谢紊乱所致的家族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的典型症状为肝豆状核变性、角膜K-F环及小叶性肝硬化,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铜水平升高和和铜蓝蛋白水平降低。1999年3月至2000年2月,我们研究了两个家系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及其6例直系家属的所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单次尿铜比值诊断儿童肝豆状核变性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怡  王晓红  朱启镕  王建设 《肝脏》2007,12(5):374-376
目的探讨单次尿铜比值测定代替24h尿铜定量用于诊断肝豆状核变性(WD)的可行性。方法测定正常儿童24小时内多次尿标本的铜肌酐(Cu/Cr)、铜/锌(Cu/Zn)比值,了解其稳定性;收集15例肝病患儿(其中2例WD)的晨尿和24h尿,研究单次尿Cu/Cr、Cu/Zn值与24h尿铜相关性;测定9例初发WD患儿和22例其它肝病患儿的单次尿铜比值和24h尿铜,研究其诊断儿童肝病中的W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2例正常儿童24h内尿Cu/Cr值和Cu/Zn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5%、9.3%。单次尿Cu/Cr值和Cu/Zn值与24h尿铜的相关系数分别0.767和0.891(P<0.001)。24h尿铜定量诊断WD的敏感度55.5%、特异度77.3%;晨尿Cu/Zn值的敏感度77.8%、特异度86.4%。结论单次尿铜比值1d内波动小,尿Cu/Zn值与24h尿铜定量相关性好,诊断W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可望代替24h尿铜定量用于WD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乙型肝炎不同肝功能状态时血浆铜蓝蛋白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衡量肝功能损害的严重性,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并比较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极期以及恢复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铜蓝蛋白水平。结果肝豆状核变性(n=50)、慢加急性肝衰竭极期和恢复期(n=30)、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n=50)的MELD评分分别为11.1±6.5、20.4±4.2、10.9±4.9、9.6±9.8,血浆铜蓝蛋白分别为(0.065±0.036)g/L、(0.176±0.037)g/L、(0.210±0.056)g/L、(0.197±0.038)g/L;血浆铜蓝蛋白水平4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存在差异(F=111.4,P<0.001),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低于其他3组(P<0.001)。结论肝豆状核变性血浆铜蓝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相对于肝豆状核变性,没有肝衰竭的慢性乙型肝炎血浆铜蓝蛋白水平几乎正常。慢加急性肝衰竭极期血浆铜蓝蛋白水平仅轻度下降,随着肝功能衰竭的恢复,血浆铜蓝蛋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的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困难。1995年以来我院收治本病29例,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29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10个月至53岁,入院前病程一周至8年,入院诊断5例为肝炎肝硬化,2例为急性黄疸性肝炎,18例为肝豆状核变性,4例为病毒性脑炎。入院后查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降低、24小时尿铜增多,除2例外,余病例角膜K-F环均阳性,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首发症状中17例有精神异常而被精神内科收治,7例被儿科收治,1例因骨关节痛收入骨科…  相似文献   

11.
李玉茹  白洁  李晓霞  李燕燕 《肝脏》2014,(9):695-69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外周血铜蓝蛋白(CP)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100例病毒性感染患者及100例其他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WD组患者的血清CP水平明显比正常人员及其他各组患者低(P<0.05);急性肝炎患者的血清CP水平明显比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患者高(P<0.05);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CP水平明显比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及正常人员低(P<0.05)。结论血清CP表达水平在WD及其他肝病患者体内显著降低,能够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肝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17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其中3例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平均发病年龄为(25.3±8.1)岁。其中10例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6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1例表现为溶血性贫血。17例患者中13例K-F环阳性(76.5%),8例患者头颅MR I检查发现异常(47.1%),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41.2%),绝大部分出现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含量减低。结论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多见,以神经系统和肝损害为主要表现,血清铜、铜蓝蛋白降低,角膜K-F环阳性是其重要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2009年30例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理和基因的检查结果。结果 30例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病例的平均年龄为23.6岁,发病年龄平均为16.2岁,发生肝硬化的平均年龄为26.2岁。主要受累器官为肝脏、脑、角膜和皮肤。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肝硬化(46.7%)、转氨酶升高(43.3%)和肝内胆汁淤积(20.0%);脑部受累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56.7%)、构音障碍(30.0%)和肌张力升高(20.0%);K-F(Kayser-Fleischer)环(93.1%)是角膜受累的主要表现;皮肤改变主要表现为蜘蛛痣(13.3%)和唇炎(6.7%)。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铜蓝蛋白、24 h尿铜排出量异常发生率为93.3%和100%。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有异常发现者为78.9%。对3例不典型患者通过肝脏病理和基因检查,确诊为本病。结论肝脏、神经系统异常、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降低、24 h尿铜排出量增加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标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进行病理和基因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弄清朝鲜族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与汉族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无差异性。方法通过分析12例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朝鲜族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血铜、24 h尿铜、铜蓝蛋白、角膜K-F环、肝脏/头颅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8例(66.7%)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4例(33.3%)以肝脏损害为首发症状,二者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年龄、平均发病年龄,神经型大于肝型患者;头颅MRI上非基底节受累比例高。临床表现中以肌张力障碍、构音不清、震颤、精神行为异常多见;血铜、尿铜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意义有限,铜蓝蛋白水平和角膜K-F环是诊断该病重要的辅助检查。结论朝鲜族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主要以神经型为主,单纯肝病为起病者少见,发病年龄多集中在青少年时期,故临床上需要重视青少年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5.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由于肝豆状核基因突变,体内铜代谢异常,导致尿铜增加。尿铜排泄量受用药剂量、体内铜量、用药时间和疗程长短等因素的影响。尿铜对于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病情程度的评价和药物疗效的评价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情况。方法回顾并分析比较了2000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3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情况。结果(1)首发症状以肝功能受损为主者25例,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者6例;(2)肝脏受累的患者年龄为9.8±3.9岁,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年龄为10.3±2.7岁;(3)31例患者检查了K-F环,其中阳性29例,阳性率93.5%;31例患者测定了24h尿铜排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00μg/24h),阳性率100%;(4)本病首诊时的误漏诊率较高,35例首诊误漏16例(45.7%),误诊以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者为多。结论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多样,除了主要累及肝脏和神经系统外,还可累及肾脏和骨关节等,对于非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困难。K-F环和尿铜排泄对诊断本病敏感度高,且简单易行,费用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42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豆状核变性(HLD)又称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由于铜在体内蓄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不可逆的损害,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隐袭,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若能早期(尤其是出现症状前)诊断和治疗,常可获得与健康人一样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现将本院一年来收治的4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莉  胡小宣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6):657-657,662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很容易引起误诊,当病毒标志物阳性时,很容易忽视对血清铜蓝蛋白和血清铜的检测,而误诊为肝炎。我科近期成功抢救一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乙型肝炎致重型肝炎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不同亚型Wilson’s病(WD)的临床特点及肝型患者预后转归。方法收集256例W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临床亚型,进一步分析比较肝型、脑型和混合型WD患者的临床特点差异和随访追踪肝型WD患者的预后。结果在256例WD患者中,以混合型(152例,59.4%)和肝型(74例,28.9%)患者常见,而脑型(27例,10.5%)和其他亚型(3例,1.2%)较少;肝型WD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比例(78.4%)高于混合型患者(22.0%,P〈0.001);肝型WD患者肝脏血清生化学指标(转氨酶、ALP、GGT、胆红素以及球蛋白水平)高于混合型WD患者(P〈0.05);肝型WD患者血清铜[(1.04±1.50) mg/L]水平明显低于脑型WD患者[(2.96±2.88) mg/L]和混合型WD患者[(2.34±2.68) mg/L,P〈0.001],但两者铜蓝蛋白和尿铜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型WD患者K-F环检出率(64.9%)低于脑型WD患者(92.6%)和混合型WD患者(90.1%,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角膜K-F的有无与年龄(OR=0.922,P=0.014)、血清铜蓝蛋白(OR=35902.1,P=0.015)相关;平均随访31例肝型WD患者(8.3±5.8)年,3例(9.7%)进展为混合型WD患者。结论 WD以混合型和肝型最多见,肝型患者肝脏损害比混合型更为严重,提示肝脏是WD最主要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20.
肝豆状核变性二例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温宇东,高世荣,杨建荣近年来我们遇见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二例,初诊时均误诊为肝硬化,现报道如下。例1男,24岁。腹胀伴尿少、黄疸一年。曾诊断为肝硬化。经补蛋白、保肝、利尿治疗,腹仍膨隆,四月前出现双上肢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