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发型胎儿生长受限(FGR)合并血流异常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分娩的77例早发型FGR患者,根据孕期胎儿血流情况分为血流异常组30例和血流正常组47例。比较两组孕妇的期待时间、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1)血流异常组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比例高于血流正常组(P <0.05)。(2)血流异常组患者平均期待时间、诊断孕周在孕28~30周、孕30~32周及合并HDP患者的期待时间均短于血流正常组(P <0.05);合并HDP孕妇期待时间短于未合并HDP患者(P <0.05)。(3)血流异常组患者剖宫产率、因胎儿窘迫剖宫产率、羊水过少发生率高于血流正常组(P <0.05);分娩孕周、胎盘体积、胎盘重量均低于血流正常组(P <0.05)。(4)血流异常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血流正常组(P <0.05);血流异常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早产、脑室出血及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均高于血流正常组(P <0.05)。(5)血流异常是影响孕妇期待时间(β-2.252,95%CI-3.292~-1.212)、因胎儿窘迫剖宫产(OR6.595,95%CI 1.022~36.659)、分娩孕周(β-2.250,95%CI-3.290~-1.209)、早产(OR6.386,95%CI 2.113~19.305)及入住NICU(OR1.184,95%CI 1.040~8.85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型FGR合并血流异常不是终止妊娠指征,应加强监测尽可能延长孕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前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双胎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的适宜值,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313例双胎孕妇,按照中国肥胖问题研究专题组提出的判断标准,按孕前BMI将调查对象划分为4组:<18.5 kg/m~2为低体质量组(10例),18.5~24.0 kg/m~2为正常体质量组(192例),24.0~28.0 kg/m~2为超重组(93例),≥28.0 kg/m~2为肥胖组(18例)。按照IOM推荐的双胎足月孕期增重范围,分为增重不足组(120例)、增重适宜组(153例)和增重过多组(40例),研究孕期增重与母体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选择孕周≥37周且活产双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的孕妇共计131例,计算不同BMI双胎孕妇孕期增重的P25~P75,确定孕期体质量增长的适宜范围。采用(印)χ(正)~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孕前正常体质量组相比,孕前超重组及肥胖组均减少了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的风险[超重组((印)OR(正) 0.551,95%CI 0.334~0.909),肥胖组((印)OR(正) 0.321,95%CI 0.115~0.891)],孕前超重组出现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减少((印)OR(正) 0.353,95%CI 0.151~0.826),但孕前肥胖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印)OR(正) 3.914,95%CI 1.443~10.618)及子痫前期((印)OR(正) 5.147,95%CI 1.715~15.451)的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2)与孕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期增重不足增加早产((印)OR(正) 3.297,95%CI 2.000~5.433)和至少有1个为小于胎龄儿((印)OR(正) 2.732,95%CI 1.648~4.530)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印)OR(正) 3.922,95%CI 2.319~6.635)的风险,但是可降低剖宫产风险((印)OR(正) 0.407,95%CI 0.217~0.765);与孕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期增重过多则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印)OR(正) 2.558,95%CI 1.254~5.219)及子痫前期((印)OR(正) 3.429,95%CI 1.475~7.970)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3)孕周≥37周分娩,且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2500 g的131例孕妇,孕期总增重P25~P75范围分别为:孕前低体质量为15.50~18.75 kg,正常体质量为12.00~20.00 kg,超重为10.75~19.50 kg,肥胖为10.00~16.50 kg,均低于IOM推荐范围。结论:双胎妊娠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其母婴结局密切相关,应对双胎妊娠孕妇孕期体质量管理加以指导,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MC)双胎和双绒毛膜(DC)双胎合并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的异同点,为临床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双胎妊娠453例。MC双胎121例,合并与不合并新生儿不良结局者分别为66例和55例;DC双胎332例,合并与不合并新生儿不良结局者分别为145例和187例。分别对MC和DC双胎合并新生儿不良结局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筛选。结果:1MC双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更高(54.55%vs 43.67%,P=0.040)。2早产(OR=22.08,P=0.000;OR=9.09,P=0.000)和体质量不一致性≥20%(OR=5.15,P=0.006;OR=3.27,P=0.001)是MC和DC双胎合并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共同危险因素。脐血流异常(OR=6.68,P=0.004)和初产(OR=0.28,P=0.018)分别是MC双胎合并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母体产科合并症(OR=2.15,P=0.006)和剖宫产分娩(OR=0.45,P=0.020)分别是DC双胎合并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论:MC双胎新生儿结局更差。不同绒毛膜性的双胎合并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存在共性和差异性。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密切监测或者及时干预,有可能改善双胎妊娠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9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其中早发型组101例,晚发型组188例,围生儿301例)的母婴结局.结果:①早发型组的发病时平均血压、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组胎儿脐血流比值(S/D)、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按发病孕周分为A组(<28周)、B组(28 ~31+6周)、C组(32 ~ 33+6周),3组围生儿结局比较,A组病例中胎儿脐动脉S/D≥3、FGR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及C组(P<0.05);而A组及B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例中脐动脉S/D≥3的病例,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S/D <3的病例(P<0.05);两者间早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发病孕周越早,FGR、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越高,围生儿结局不佳.基层医院应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行产前检查.  相似文献   

5.
子宫畸形合并晚期妊娠43例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畸形对晚期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年来孕28周以上住院分娩病例,以合并子宫畸形43例作观察组,随机抽取正常子宫80例作对照组,对比分析胎位异常、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对分娩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胎位异常、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畸形对晚期妊娠的母婴结局有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42(2):215-219,242
脐带是胎儿和胎盘组织之间的重要连接,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纽带。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脐带形态学异常可引起胎儿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严重不良结局的发生,如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或死亡,以往有报道脐带异常新生儿病死率为28.5%,由此可见,正确认识脐带异常非常重要。综述脐带形态学异常与胎儿结局的关系,发现脐带长度异常、脐带缠绕、脐带扭转、脐带打结、脐带附着异常、单脐动脉等均能导致胎儿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妊娠中晚期急性胰腺炎(APMLP)并发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指导早期识别与临床干预、改善母儿预后。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至2020年的APMLP病例,比较胎儿不良结局和足月分娩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寻找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APMLP患者40例,发病率0.263%,无孕产妇死亡,胎儿不良结局组共20例,发生率为50%。不良结局组的中重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和产前穿刺引流的比例明显高于足月分娩组,不良结局组产前保守治疗和早期肠内营养的比例明显低于足月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APMLP为轻症(OR 0.104,95%CI 0.016~0.674,P=0.018)、早期肠内营养(OR 0.167,95%CI 0.030~0.924,P=0.040)、保守治疗(OR 0.111,95%CI 0.020~0.610,P=0.011)是胎儿不良结局的保护性因素;胰腺/胰周局部并发症需穿刺引流(OR 7.364,95%CI 1.337~40.548,P=0.022)是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胰腺/胰周的局部并发症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外倒转术(ECV)成功的影响因素及术后成功经阴道分娩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8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足月行ECV的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ECV成功及ECV成功后经阴道分娩的相关因素。结果:(1)共纳入219例足月孕妇行ECV,128例成功,成功率为58.4%。胎头可触及((印)OR(正) 12.607,95%CI 4.376~36.320)、有前羊水囊((印)OR(正) 5.829,95%CI 2.508~13.546)是ECV成功的保护性因素((印)P(正)<0.05)。联合使用“前滚翻”手法和“后空翻”手法是影响ECV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印)OR(正) 0.068,95%CI 0.027~0.170,(印)P(正)<0.05)。(2)ECV成功后头位阴道分娩104例,成功率为87.4%。从ECV成功到分娩的间隔天数是影响ECV成功后经阴道分娩方式的保护性因素((印)OR(正) 1.177,95%CI 1.057~1.310,(印)P(正)<0.05)。(3)ECV操作中并发症15例,分别为短暂性胎心率改变6例,短时宫缩8例,紧急剖宫产1例。结论:足月妊娠ECV可以显著减少因臀位为指征的剖宫产;胎头可触及、有前羊水囊有助于ECV成功;从ECV成功到分娩的相隔天数越长越有利于成功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了1989年1月至1992年12月期间183例妊娠期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妊娠结局。结果:(1)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各并发症的发生率:胎膜早破21.31%,早产12.02%,妊高征10.38%,胎儿窘迫12.02%,产后出血3.23%,新生儿窒息10.38%;(2)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有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相比其早产(28.17%)、妊高征(22.54%)、胎儿窘迫(25.35%)、产后出血(8.45%)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则明显降低。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易发生胎膜早破、早产、妊高征、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肝功能异常对这些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应重视该类病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合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的母儿结局。方法:选取591例PE孕妇,按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小于胎龄儿组(SGA组,95例)和适于胎龄儿组(AGA组,496)。随访母体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与AGA组孕妇相比,SGA组孕妇的胎盘早剥发生率增加,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的比率增加(P0.05),新生儿病房收治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孕妇严重并发症包括重度高血压、肺水肿、肾功能异常和HELLP综合征发生率,以及孕期和产后降压药和硫酸镁使用比率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合并FGR未导致除胎盘早剥之外母体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增加,但新生儿不良预后增加。  相似文献   

11.
140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周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2孕周前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主要相关因素、脐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的比值(S/D)、终止妊娠的时间、方法以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出生的140例FGR患儿母亲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32孕周组和≤32孕周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孕周组主要相关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内科合并症、胎盘因素;>32孕周组主要相关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32孕周组分娩孕周、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均低于>32孕周组(P<0.05),而围生儿总死亡率、S/D阳性率、早产率高于>32孕周组(P<0.05).结论:≤32孕周的FGR具有高并发症、合并症和S/D阳性率高的特点,可能是其早产、高围生儿死亡、低新生儿评分、低新生儿体重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围生儿预后;而>32孕周的FGR可能是由于较轻程度的合并症持续作用及晚期脐带因素影响,因其发病孕周较晚,胎儿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上联合应用胎心监护和脐血流测定对妊娠晚期胎儿预后预测的影响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6例孕晚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胎心监护和脐血流速(S/D值)测定,并根据两者检查结果将所有孕妇分为A、B两组,A组为胎心监护和S/D值测定均正常,B组为S/D值或胎心监护检查一种以上异常,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在窒息情况、羊水情况、新生儿死亡方面的情况。结果 A组胎儿宫内窘迫1例,胎儿轻度窒息3例、无围产儿死亡;B组胎儿宫内窘迫9例,胎儿轻度窒息10例、重度窒息7例,新生儿死亡1例。A组各项指标均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妊娠晚期胎儿给予胎心监护和脐血流测定有助于避免新生儿窒息,有效提升了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干预性早产病因构成及其影响新生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因母儿因素进行干预性早产的28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足月分娩271例及自发性早产27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的早产儿结局。结果:常见需干预性早产的母儿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21例(48.86%)、前置胎盘68例(10.3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39例(5.93%)、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71例(10.81%)、胎盘早剥52例(7.91%)等。自发性早产组与干预性早产组的终止妊娠孕周无显著差异[(34.044+1.996)周VS(34.229±1.622)周,P=0.229];而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与转NICU率、新生儿病率则差异显著(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孕周、妊娠期高血压病变、血压值、浮肿程度、尿蛋白定量、自觉症状、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FGR)、未正规产检、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转NICU治疗情况与新生儿不良结局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新生儿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定期产前检查、分娩孕周、FGR、胎儿窘迫、新生儿体重、出生时Apgar评分(P均〈0.05)。结论:干预性早产儿体重越低、胎龄越小,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FGR、胎儿窘迫是围产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预后不良,继续延长孕周无益。定期产检可降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围产儿预后的保护因素;选择干预性早产的时机,适当增加孕周及出生体重对改善围产儿结局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者新生儿脐静脉血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67例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分娩的妊娠合并甲减行脐血甲状腺功能检查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脐血与新生儿生后5~7 d静脉血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抗-TGAb/抗-TPOAb)结果;分析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在母血、脐血和新生儿生后5~7 d静脉血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脐血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影响因素.TSH结果以中位数(第25~75百分位)表示.结果 (1)母亲患甲减时,新生儿脐血中TSH升高的比例为9.0%(6/67).(2)脐血TSH水平与新生儿生后5~7 d静脉血TSH水平无相关性.阴道分娩组脐血TSH显著高于剖宫产组[10.20 mU/L(6.10~12.80 mU/L)和5.86 mU/L(4.02~7.74 mU/L),P=0.001],胎儿窘迫或早产者脐血TSH分别高于无胎儿窘迫或足月产者[胎儿窘迫:10.36 mU/L(6.61~13.37 mU/L)和6.89 mU/L(4.18~9.70 mU/L),P=0.046;早产:8.90 mU/L(7.60~10.33 mU/L)和6.84 mU/L(4.17~9.80 mU/L),P=0.049].(3)脐血抗-TGAb和抗-TPOAb水平与新生儿5~7 d静脉血水平分别呈正相关(r分别=0.960和0.975,P均=0.000).母血抗-TGAb和抗-TPOAb水平对脐血的抗体结果有显著影响(P=0.003和0.000),但与新生儿TSH水平无关(P>0.05).结论 脐血TSH受多种分娩因素的影响,使其预测新生儿先天性甲减的意义受到影响.但母亲甲减时其新生儿脐血TSH水平升高和抗-TGAb及抗-TPOAb阳性的风险明显增加,成为其发生甲减的危险因素,因此,对这些新生儿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盘绕脐血管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诊断及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9例无盘绕脐血管产妇作为研究组,167例非无盘绕脐血管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31.56±4.80)岁和(28.19±4.60)岁]、阴道分娩率(11.11%和55.69%)、羊水污染率(33.33%和1.80%)、急诊剖宫产率(55.56%和8.89%)、因胎儿窘迫剖宫产率(44.44%和2.40%)、早产率(22.22%和2.4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盘绕脐血管患者剖宫产、胎儿窘迫、早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应筛查有高危因素者,尽可能早期发现,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正确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同时降低剖官产率。方法对我院胎儿宫内窘迫155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结果155例病例中能找到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为135例,占87.09%,其中比例最高的为脐带因素52例,占38.51%,与文献报道相一致。其次为胎盘因素、产程异常、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等因素。围产儿死亡率6.45‰。新生儿窒息率24.5l%(38/155),单纯羊水Ⅱ~Ⅲ度污染,新生儿窒息率为25.00%。电子监测异常发生窒息率最低,仅为13.23%。当胎心监护与羊水粪染、胎动异常,胎动胎心均异常相结合时,新生儿窒息率、胎窘相关因素的百分率明显升高。结论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时,须综合判断来评价,对于那些存在高危因索的病例,应密切监护,积极预防,纠正缺氧。对于那些处理后症状仍未纠正,短时间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果断行削宫产术以降低围产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孕妇与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病率差异。 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万方和维普中文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国内外发表的关于单、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研究。采用RevMan 5.3与Stata 12.0软件对资料进行荟萃分析,采用OR值及相应的95%CI评价不良结局与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692例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3101例单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组发病率高于单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胎盘早剥OR=2.16,95%CI为1.40~3.36;产后出血OR=2.90, 95%CI为2.03~4.15;心功能衰竭OR=3.73, 95%CI为2.10~6.63 ;肺水肿OR=2.76, 95%CI为1.04~7.27;剖宫产OR=2.27, 95%CI为1.58~3.26;胎膜早破OR=2.99, 95%CI为1.64~5.47;早产OR=6.24,95%CI为4.16~9.38,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转入率OR=2.33, 95%CI为1.66~3.26。 结论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不良妊娠结局包括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心功能衰竭、肺水肿、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转入的发病率比单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及其高危因素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国内外资料统计的PE高危因素,筛选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产检和分娩的正常及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154例,最终发展为PE的孕妇50例,非PE孕妇104例.通过采集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追踪妊娠结局,分析PE及存在高危因素PE孕妇的围产儿结局.结果:(1)PE组的新生儿体重及分娩孕周显著小于非PE组(P<0.05).(2)PE组的胎儿生长受限(FGR)、胎儿窘迫、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是非PE组的4.64倍、2.32倍、4.61倍、2.66倍、6.38倍.两组的FGR、胎儿窘迫、早产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3)当MAP≥85 mmHg、蛋白尿、子宫/脐动脉血流异常、D-D>0.246μg/ml、FDP>4μg/ml、PAGT>40%时,易发生围产儿不良结局(P均<0.05).不同高危因素对围产儿结局的威胁程度不同,其中子宫/脐动脉血流异常时围产不良结局发生率均较高(P<0.05).结论:PE对围产儿结局有不良影响.孕期可针对高危孕妇进行严格有效的筛查,严密监测围产儿生长发育,警惕PE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脐带因素致胎儿宫内窘迫的监测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脐带因素一直是导致分娩期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而又难以防范的高危因素之一 ,正确预测脐带异常并准确评估其对分娩的潜在风险 ,是目前产科急待解决的难点之一。任何影响脐带血运通畅的因素均可导致胎儿窘迫 ,包括 :脐带过长或过短、脐带扭曲或缠绕、脐带打结或受压、脐带脱垂或破裂以及脐带畸形等 ,其中以脐带缠绕及随产程进展而相对变短、狭窄或受压引起胎儿窘迫等更为常见。1 病史及全身体格检查监测1.1 胎动监测 :正常妊娠 16~ 2 0周后 ,孕妇均可感觉胎动 ,正常胎动即代表胎儿状况良好。当孕期胎动突然减少或消失时 ,要高度警惕是…  相似文献   

20.
正脐带是连于胎儿脐部与胎盘间的条索状结构,胎儿借助脐带悬浮于羊水中,脐带外覆羊膜,内含卵黄囊、尿囊、二条脐动脉(管腔较小、管壁较厚)和一条脐静脉(管腔较大、管壁较薄)。血管周围为含水量丰富来自胚外中胚层的胶样组织,称为华通胶(Wharton jelly),有保护脐血管的作用。妊娠足月时脐带长30~100 cm,平均55 cm,直径0.8~2.0 cm[1]。脐带华通胶增厚使脐血管的管腔受压,影响胎盘与胎儿之间血液流通,轻者使胎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重者导致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2]。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