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概述。社会医疗保险改革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取得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基金的平衡:而影响基金平衡的因素很多,如筹资水平、管理水平、医疗提供者和参保者的规范和控制,等等。而医改中最为困难的问题之一即是支付方式或称之为结算方式。一般主要指对医疗服务供方的支付方式。什么是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简单来说,支付方式即是指医保费用支付的途径和方法。下面对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选择提出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医共体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特别在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方面存在较多不足。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通过多年实践,紧紧围绕保障居民健康这一核心,着力打造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数字健康、支付方式四个闭环,初步构建了系统联动的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整合模式,提升了县域健康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现状,为合理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0-2012年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和系统分析,了解今年来市大型公立医院总额预付制度运行的相关情况。结果:近年来全市医保覆盖率不断攀升,而每年总额预付额度上涨幅度不明显,医保基金拒付情况严重,预付额度核算方式欠科学。结论:在更好满足医保患者就诊质量的同时,需进一步完善总额预付核算方式,加强医保管理,减少医院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的全民健保紧密围绕基层诊所和家庭医师核心功能,探索实践了家庭医师整合型照护计划,其以医保带动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文首先从卫生筹资、医保支付制度、服务体系结构与市场化制度安排等方面,简要概括了台湾地区医疗卫生体制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概况。其次,对台湾地区"家庭医师整合型照护计划"的政策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服务模式、医保支付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对其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在我国卫生服务整合实践中,应以全科医生核心功能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设计整合服务计划,力争医疗与医保部门政策协同,提供资金资源和政策资源支撑,保障家庭医生制度和整合的卫生服务深入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联邦医疗卫生体系联想到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炀 《现代医院》2009,9(7):95-99
本文对以市场主导的美国医疗保障制度为切入点,对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医疗保险、药品流通领域和医疗体制的改革等建议,倡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改革。  相似文献   

6.
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不仅是医保支付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对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具有杠杆调节作用。深圳市罗湖区探索落实医保与医疗联动机制,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通过"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支付方式改革,转变医疗机构的办医导向,促进医疗机构主动关注居民健康、重视预防保健工作、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形成医疗、医保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相较于依据投入价值的定价,依据产出定价更能激励服务结果趋向于预期,提升投入产出效率。该研究探讨结果价值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定价的路径,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价值定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梳理价值定价的概念、方法和国际经验。结果:将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依据结果的定价划分为了效果和效用两种,并依据医疗卫生服务效果效用侧重不同将其分为四类。结论:重效果的服务可以借鉴医疗技术领域的QALY量化结果,重效用的服务需要开发新的服务效用量表。  相似文献   

8.
美国医保DRG支付方式对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官波 《卫生软科学》2004,18(6):283-286
通过对美国医疗保险DRG支付方式的分析和评价 ,不仅指出了美国医疗保险DRG支付方式的核心支撑体系是价格 ,是从医疗保险角度所设立的“医疗保险价格”的新理念 ,而且还指出了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选择的思路 :以总额预付制为基础 ,进行预付制与后付制的有机组合 ;根据医疗服务的多样性应用多种支付方式 ;建立医疗保险价格体系 ;建立质量评估监测体系 ,结合质量校正系数调整给付费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纳入社区医保支付研究:青岛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通过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医疗保险支付,将糖尿病纳入社区管理,不仅降低了患者的个人经济负担,而且可以引导居民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机构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功能,达到糖尿病预防和控制的目的.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保支付方式进行详细的介绍,总结支付方式的启示,即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保支付政策应有所倾斜。门急诊推行以就诊人头为核心的总额预算制的支付方式,住院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应逐步分类,总额预付制能控制医保基金的整体支出。  相似文献   

11.
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按价值支付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核心要素,提出如下对我国医保按价值支付改革的建议:建立辅以绩效考核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统筹协调推进医保支付和供给侧改革,制定可靠有效的价值衡量标准,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和质量透明度,加强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2.
健康结果是健康价值单元设定与购买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地测量健康结果是发展以价值为导向医保支付模式的重要基础.通过深入分析国际上健康结果测量的方法、体系以及健康结果测量体系构建过程,为发展我国以价值为导向的医保支付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构建整合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疗卫生服务支付方式是促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疗卫生服务整合、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举措。文章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整合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疗卫生服务支付方式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按绩效支付、按协作支付、捆绑付费支付方式的设计思路和实践应用,为研制适应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合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疗卫生服务支付方式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论医疗保险制度支付系统效果的影响因素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保险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制度,它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出发,医疗保险制度涉及到卫生事业管理与决策、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等学科内容,其中的支付系统对医疗保险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卫生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民医保网络已初步建成.医保制度改革目的是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运行,让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得到有效控制,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促使公立医院发展更规范、更理性,使按人头付费、按预算总额付费、按病种付费及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多元化、复合式的医保支付方式与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相适应,从而促进医保基金的管理更科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医疗服务纵向整合是分级诊疗的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的医保支付方式的支付对象多为单个医疗机构,对机构间协作的激励不足。文章以“支付方式促进医疗服务体系纵向整合”为出发点,提出了“整合型支付”的概念,即以促进医疗机构间纵向服务连续和功能整合为目标的医保支付方式,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了分析,从管理考核、利益分配、薪酬绩效、 服务设计、信息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整合型支付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7.
医保费用如何支付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医保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医保费用支付方式如何改革在我国医改探索实践中相对比较敏感.北京市于2011年在医保费用支付方式上率先推出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改革新举措,文章介绍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作为试点医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现行的总额预付和DRGs-PPS两种医保支付方式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运行效果,为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该科室2018年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 20.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DRGs-PPS能较好控制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平稳地控制出院人数,较好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总费用与耗材费的相关度较高,省医保患者的平均自付费用较高。结论在总额预付制基础上实行以DRGs-PPS为主的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未来云南省DRGs-PPS支付应加强对自付费用和耗材费用的控制,DRGs-PPS操作较为复杂,医疗保险机构应加强培训与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潍坊市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验研究支付方式改革的实践及经验。实验研究针对不同的卫生服务内容及其经济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支付方式改革探索:门诊服务由按服务项目支付转变为政府按人头支付和按诊次支付;大病及住院服务则进行了单病种的按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制的探索;公共卫生服务则由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实行按人头支付。  相似文献   

20.
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美国新兴的按治疗事件支付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治疗事件支付,是基于治疗事件的预期成本来补偿卫生服务提供方。通常根据选定条件或主要程序来定义治疗事件,包括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不同供方提供的各项医疗服务。支付可以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或工作绩效进行调整。通过对按治疗事件支付方式的介绍,总结其预期效果、潜在的问题、既往经验与证据和具体实施策略,为我国医疗支付方式领域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