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行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Ⅰ组(舒芬太尼+丙泊酚)和Ⅱ组(单用丙泊酚)每组25例。Ⅰ组静脉滴注舒芬太尼5μg,2 min后静脉注射1.5 mg/kg丙泊酚;Ⅱ组单独静脉注射2.5 mg/kg丙泊酚;两组患者必要时每次追加丙泊酚0.2~0.3 mg/kg;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与安全性;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 T0)、给药后2 min( T1)、过咽喉部( T2)和苏醒时( T3) HR、RR、SBP、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P<0.05)T1时两组HR慢于、SBP及SpO2均明显低于T0时( P<0.05)。 T1、T2、T3时Ⅱ组HR慢于、SBP低于Ⅰ组( P<0.05)。Ⅱ组过咽喉部时呛咳明显高于Ⅰ组( P<0.05)。Ⅱ组起效、苏醒、离院时间均长于Ⅰ组(P<0.05)。Ⅱ组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中舌后坠、呼吸抑制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Ⅱ组苏醒时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与单用丙泊酚相比,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以更加安全舒适的用于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2.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胸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宏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8,(8):49-5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胸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3-2007年胸外科择期开胸手术患者4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均21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为主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期相关时间、术后30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SF组麻醉术中循环较稳定,苏醒与R组无差异,术后30minVAS评分R组高于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胸外科手术比瑞芬太尼更优越、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静脉输注(TCI)在老年肺癌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肺癌肺叶切除60例,随机分为TCI组(观察组)和普通静吸复合全麻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1mg/kg,TCI舒芬太尼0.4ng/ml,丙泊酚3.5μg/ml,待睫毛反射消失,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6mg/kg;对照组:依次选用咪达唑仑0.05~0.1mg/kg、丙泊酚1.5~2.5mg/kg、芬太尼3μg/kg、阿曲库铵0.6mg/kg静脉推注。记录两组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单肺通气后30min(T4)、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1时的MAP和HR水平显著低于两组T0时水平(P<0.05);T2时两组均显著回升,但对照组比观察组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3时MAP和HR水平两组再次下降,对照组比观察组显著。T4、T5时,观察组MAP和HR水平逐渐平稳,而对照组呈显现升高趋势,与观察组同一时间节点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SO2水平在T4和T5时显著低于观察组同一时间节点,也显著低于同组T0时水平(P<0.05);而PETCO2水平T3、T4、T5时显著高于观察组和同组的T0时水平(P<0.05)。两组不同和T3时间节点BIS恢复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诱导期咳嗽和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尼复合丙泊酚靶控静脉输注对老年肺癌切除时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水平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抑制患者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66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3岁。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n=83)和舒芬太尼组(S组,n=83)。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异丙酚2.5mg/kg、瑞芬太尼1μg/kg(R组)或舒芬太尼0.1μg/kg(S组)、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后即刻、气管插管后lmin、3min、5min时记录SP、DP、MAP和HR.观察气管插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其余时间点血液动力学指标均降低(P〈0.05),且R组低于S组(P〈0.05);S组BP和HR最大值较基础值升高,R组较基础值降低(P〈0.05)。结论在复合异丙酚一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时.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较舒芬太尼抑制患者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ASAⅠ-Ⅱ级要求行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即分为丙泊酚+生理盐水组(P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每组40例。各组在静脉注射丙泊酚前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芬太尼0.5mg、舒芬太尼0.1μ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胃镜,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HR、MAP、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量、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胃镜操作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等,观察注药时静脉疼痛、胃镜检查中呛咳、体动反应、头晕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中HR、MAP、SpO2与术前或术后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各组之间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组与PF、PS组相比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PS组之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P组比PF、PS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P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不仅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有效降低呼吸抑制等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分析靶控输注不同低效应室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93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根据舒芬太尼效应室的浓度不同分为A4组、A6组和A8组三组,每组各31例,三组给予舒芬太尼靶控浓度设置分别,A4组为4 ng/ml恒定,A6组为6 ng/ml恒定,A8组为8 ng/ml恒定,各组调节丙泊酚血浆靶的浓度,术中维持BIS值40-60。比较三组患者麻醉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4组患者在T4、T5、T6、T7、T8各时点的血压和心率与T3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A6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在建立气腹前后无显著变化,但A8组患者心率在建立气腹后较气腹前... 相似文献
7.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肿瘤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肝肿瘤包括原发性肝肿瘤和肝转移瘤 ,其治疗目前仍首选手术切除 ,但确诊时 85%~ 90 %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时机。对难以切除的患者已有多种微创性的治疗方法 ,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经皮无水酒精 (热盐水或造影剂等 )注射、冷冻、激光、射频、微波、高功率聚焦超声等 ,可部分性代替外科手术。其中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percutaneousmicrowavecoagulationthera py ,PMCT)是近几年国外刚用于肝肿瘤治疗的新技术 ,具有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并发症少 ,患者易耐受 ,肿瘤复发可重复治疗及相对费用… 相似文献
8.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抑制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缩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玲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9,(11):48-50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对术后宫缩痛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门诊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S组:舒芬太尼0.1~0.2μg/kg,异丙酚1~2mg/kg:R组:瑞芬太尼1-2μg/kg,异丙酚1-2mg/kg;P组:单纯异丙酚1-2mg/kg。观察术前及术中BP、HR、SpO2,记录异丙酚的总量,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3组BP、HR与术前比较有所降低(P〈0.05),S组和R组异丙酚总用量减少,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与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和P组(P〈0.05),S组和R组的术中躁动发生少于P组。结论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能有效地抑制或减轻术后宫缩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先注射利多卡因与舒芬太尼对丙泊酚注射痛预防作用的区别。方法将ASAⅠ~Ⅱ级拟择期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的病人15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LP组预先注射利多卡因40 mg后再注射丙泊酚注射液;SP组预先注射舒芬太尼10μg后再注射丙泊酚注射液;CP组为对照组,预先注射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后再注射丙泊酚注射液。注射丙泊酚注射液过程中询问疼痛情况,按照不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记录疼痛程度。记录各组受试者注射药物前后的SBP、DBP、HR。结果 LP组和SP组病人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CP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LP组的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低于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注射利多卡因或舒芬太尼均能有效地抑制丙泊酚注射痛,利多卡因的抑制作用优于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院在胃镜检查中采用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静脉麻醉,观察无痛胃镜的麻醉效果、安全性、检查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08~10,将100例胃镜检查患者分为两组:80例要求无痛胃镜检查(A组),20例自愿普通胃镜检查(B组)。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超声引导微波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法治疗肝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 0例肝癌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0例 ,局麻下行微波治疗 ,静脉不使用镇痛药。观察组 30例 ,治疗前先静滴芬太尼 0 .5~ 1μg·kg-1,然后静脉推注异丙酚 1.5~ 2mg·kg-1,微波凝固过程中根据患者反应追加异丙酚 0 .5~ 1mg·kg-1/次。对比观察二组镇痛效果、BP、HR、SpO2 及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微波凝固时镇痛效果显著 (P <0 .0 5 ) ;二组患者微波凝固时的BP和HR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二组SpO2 和治疗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能够满足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法治疗肝癌的需要 ,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并使患者治疗中生命体征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微波治疗后的DSA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组共12例原发性肝癌,均为单发病灶,肿瘤直径3.0~6.5cm(平均4.4cm),经皮肝穿刺微波治疗术后1~3个月内行肝总动脉及可疑区域供血动脉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同时对残留及复发灶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术后造影表现为微波治疗的肿瘤区多为无血管区,呈圆形或类圆形无染色或低密度染色区;治疗边缘区可见以下几种征象:肉芽形成(7例)、出血(3例)、边缘残留或复发(7例)和无异常造影征象(2例)。肝内异位复发灶(7例)造影表现同其原发肿瘤常见造影表现。本组12例造影发现原位边缘复发和/或肝内异位复发灶8例并全部完成栓塞治疗。结论:微波治疗区域的边缘征象的发现和鉴别是判断局部残留及复发的关键,DSA在疗效的观察及进一步综合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CT引导下经皮冷循环微波治疗肝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19例肝恶性肿瘤患者在局麻下,微波刀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入肝恶性肿瘤瘤体内,对其进行热凝治疗.结果 19例患者23个瘤体中≤3.5 cm 13个能1次手术热凝损毁,其中10个经CT随访6~12月,瘤体损毁区未见复发.>3.5 cm 10个经多点和/或多角度治疗,术后3~6月CT复查6个全部损毁,4个大部损毁,经2次热凝3月后CT复查3个瘤体全部损毁.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微波治疗肝恶性肿瘤,对于直径≤3.5 cm的瘤体治疗效果非常可靠,对于直径>3.5 cm的瘤体可以达到大部分或完全损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经皮穿刺微波凝固( PMCT)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患者60例,进行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采用经皮穿刺微波凝固联合替吉奥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采用经皮穿刺微波凝固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2例,进展3例,总缓解率为83.3%,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6例,进展6例,总缓解率为60.0%,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贫血、恶心、发热、腹痛、肝功能轻度异常,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胃癌转肝癌的患者进行经皮穿刺微波凝固联合替吉奥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为治疗胃癌肝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芬太尼、丙泊酚和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应用的比较。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患儿,年龄2~9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Ⅰ组)与芬太尼组(Ⅱ组)。Ⅰ组麻醉诱导后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麻醉诱导单次注入芬太尼后持续输注丙泊酚、辅助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苏醒、拔管情况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插管、手术开始后5 min、拔管时Ⅱ组HR、MAP均高于Ⅰ组HR、MAP(P<0.01);两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I组均少于Ⅱ组(P<0.01);而在术后躁动发生率中II组少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较芬太尼、丙泊酚和异氟烷复合麻醉,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术后苏醒迅速,而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术后疼痛相关。 相似文献
16.
TACE联合局部热疗治疗肝癌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学性栓塞(TACE)联合经皮局部热疗治疗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S)的近期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对25例肝癌合并HAPS患者,先行肝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圈堵塞瘘口及供血动脉,必要时加用碘油栓塞,3d后再行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PMCT)或射频消融(PRFA)治疗,术后2个月行CT或MR增强、DSA检查,观察瘘口闭塞、肿瘤坏死及临床症状好转等情况。结果25例27个病灶DSA造影发现43处HAPS,其中中央型21处,周围型22处,经明胶海绵颗粒及弹簧圈栓塞后瘘口及供血动脉完全闭塞。18个病灶进行了PM—CT治疗,9个病灶进行了PRFA治疗。2个月DSA复查,17处HAPS再通(中央型12处,周围型5处)。CT或MR增强扫描示6个病灶完全坏死,19个病灶坏死面积〉50%;8个病灶缩小50%以上,10个病灶缩小25%~50%。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腹胀、腹泻及腹水等门脉高压相关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TACE联合经皮局部热疗可以有效地治疗肝癌合并HAP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疗法( percutau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治疗肝癌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预行PMCT治疗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成芬太尼组( F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开放静脉后,F组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 /kg,D组静脉微量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 /kg(注射时间为10 min),继以0.5μg/(kg· h)静脉维持至PMCT结束前5 min左右。局部麻醉下超声引导定位后,F组和D组分别以丙泊酚1~2 mg/kg和0.5 mg/kg(注药速度4 ml/10 s)静脉注射诱导,分别以丙泊酚6~8 mg/(kg· h)和3~4 mg/(kg· h)静脉输注维持至PMCT结束;术中出现呻吟不适或身体扭动者追加丙泊酚20~30 mg/次。观察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术中B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30 min进行VRS疼痛评分并调查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丙泊酚用量D组显著低于F组(P<0.01),苏醒时间D组明显长于F组(P<0.01)。 F组SBP、DBP和HR在PMCT治疗前后波动大于D组(P<0.05)。 F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暂停和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30%、20%、30%及90%,D组患者未有以上情况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痛P<0.01,余P<0.05)。治疗结束后30 min ,VRS疼痛评分F组明显高于D组(P<0.01),患者满意率D组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PMCT治疗肝癌的需要,但右美托咪定除苏醒时间延长外,能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且不良反应少,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更小,患者满意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联合用于全凭静脉复合麻醉在高龄危重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30例拟行全身麻醉的高龄危重患者全部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麻醉前、诱导后3 min、插管后1~2 min、插管后1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后清醒时间及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30例患者诱导后表现出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1~2 min后,心率、血压能恢复到诱导前水平,所有患者麻醉维持过程中SBP、HR、SpO2无显著变化(P>0.05);麻醉后5 min内所有患者完全清醒,术中无l例诉术中知晓。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高龄危重患者是一种较安全,确实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George A. Carberry Amanda R. Smolock Mircea Cristescu Shane A. Wells Timothy J. Ziemlewicz Meghan G. Lubner J. Louis Hinshaw Christopher L. Brace Fred T. Lee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JVIR》2017,28(4):490-497
Purpose
To evaluat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hepatic microwave (MW) ablation performed near the heart.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s study reviewed 118 consecutive peripheral (ablation zone margins within 5 mm of liver capsule) percutaneous MW hepatic ablations performed between June 2010 and August 2015. Ablation zones of 27 tumors (22.8%) extended to ≤ 5 mm from myocardium, and these ablations comprised the study group; the remaining ablations formed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cohort included 14 men and 10 women (mean age, 59 y) with 16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9 metastases, and 2 hemangiomas. Periprocedural imaging was used to evaluate tumor size and distance from the heart, ablation zone size, and complications. Mean tumor size and distance to myocardium were 2.6 cm ± 1.7 and 1.1 cm ± 1.1,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was used to retrospectively assess local tumor progression (LTP) and electrocardiogram and hemodynamic alterations during and after abl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Fisher exact test and t test.Results
Median follow-up was 13.6 months (range, 1.2–38.7 months). No arrhythmias occurred during or after ablation in the follow-up period (0/27).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in frequency of alterations in periprocedural blood pressure (25.9% vs 29.6%, p=0.81) or heart rate (18.5% vs 24.2%, P = .61) or rate of LTP (12.0% vs 10.8%, P = 1.0).Conclusions
Percutaneous MW ablation near the heart may be safe and effective, without increased risk of cardiac complications and with similar rates of LTP, compared with a control group of peripheral liver ablations. 相似文献20.
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英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9,21(2):132-134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 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2007年,16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月经干净后3天~7天,均采用WNZ 普通型微波治疗仪治疗,微波输出功率为50W.A组(80例)单纯采用微波治疗,B 组(80例)先用微波治疗,治疗后创面局部涂抹MEBO,2个月内避免盆浴,4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结果:A、B两组中,Ⅰ度糜烂组单纯采用微波治疗有效率为92.4%,合用MEBO有效率100%,两组无明显差异;而痊愈率A 组为57.1%,B组加用MEBO高达76.5%,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在Ⅱ度、Ⅲ度单纯微波治疗中,A组有效率分别为81.3%和53.8%,痊愈率分别为18.8%和7.6%;B组经联用MEBO,其有效率分别为97.0%和83.4%,痊愈率分别为38.2%和41.7%,经χ2检验P<0.01,有非常大的显著性差异.结论:MEBO 配合微波治疗可明显提高宫颈糜烂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