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以满足各类输液的深静脉导管,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尤其适用于化疗、静脉营养等,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具有一种革命性的专利设计,最长可留置1年,治疗间歇期只需7天维护1次,大大减少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使药物外渗的发生率降至几乎为零,近年来已广泛普遍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治疗,但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易造成物理性损伤,常导致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护理学科静脉输液技术最新发展的项目,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应用较为广泛,是经肘部的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高弹亲水性硅胶导管,使导管末端到达上腔静脉远端的深静脉置管术。我院2003年4月-2005年1月共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术6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多用于手术后需要补液、TPN及周期化疗的癌症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它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为降低其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我院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钟涛  李璐  郑青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72-173
PICC即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mralCatheter的简称。它类似于临床上面经常使用的套管针,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  相似文献   

5.
余萍芳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46-194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e ipherally Inserted CentrelCathral,PICC)是由外周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血标本采集、静脉高营养[1]。由于肿瘤病人治疗周期长,常用的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给病人造成痛苦  相似文献   

6.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PICC因其安全、方便 和易掌握,带管时间长,能避免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各种输液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为病人提供 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它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快捷静脉通道,尤其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肿瘤患者的化疗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点.采用 PICC可保护上肢血管网,避免反复穿刺外周静脉带来的痛苦,减轻化疗对外周静脉的破坏.但 PICC置管后也有常见并发症,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静脉炎.作者以康惠尔溃疡贴处理 PICC置管术后引起的静脉炎,使用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正>PICC是指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上腔静脉,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为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正中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药物等。它能为患者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可以避免中心静脉置管造成的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由于导管前端已达上腔静脉位置,受外周静脉的影响小,故输液速度快,为患者短时快速补液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的通路。我院2003年6月-2006年1月对16例ICU危重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输液时行抢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PICC管留置期间所见问题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通常是肘窝静脉)插入并开口于中心静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导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的穿刺过程,降低了中心静脉的穿刺风险和感染几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输液途径和方法.因其对机体损伤小、操作简便等,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治疗途径,避免了因输入高渗透性液体或化学药物造成的局部疼痛和局部组织坏死,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由于PICC置管时间长,在反复输液,封管过程中容易出现导管堵塞,导致被迫拔管.因此,如何预防和处理导管堵塞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术后采用不同血管通路装置输注发疱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9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发疱剂输注治疗的老年肿瘤术后患者200例进行研究。视患者病情医生建议在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选择血管通路装置,根据患者血管通路装置选择情况将其分为4组,行静脉留置针者为留置针组共41例,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者为外周静脉导管组共45例,行经中心静脉置管者为中心静脉导管组共64例,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者为静脉输液港组共50例。比较各组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及其他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与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外周静脉导管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均<0.05)。4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组心理、生理、个人存在维度得分及总体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其中外周静脉导管组心理、生理、个人存在维度得分及总体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各组社会支持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疗程结束后外周静脉导管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可明显提高老年肿瘤患者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且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等特点[1]。PICC置管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如肿瘤患者的化疗、胃肠外营养、老年输液患者等,在临床运用日渐广泛。然而,由其带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s-Related Infections,CVC-RI)已也成为临床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5%~30%[2]。现就PICC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PICC管是经外周途径置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有别于其他穿刺技术,它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5天~1年)的静脉治疗通道,适用于长期化疗,老年病人输液,外科营养等病人,减轻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护理效率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3.
樊秀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140-141
20世纪90年代初,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被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它是指经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尖端安置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由于其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直观下置管,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可由护士单独操作。它不仅可以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同时也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避免了反复穿刺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  相似文献   

14.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可终身携带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其优点是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难度,同时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是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永久性通道.  相似文献   

15.
蒋正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38-13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不需要局部麻醉和缝针、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由于能在静脉内较长时间留置,尤其适用于反复浅静脉穿刺经静脉给药、长期输液及重症患者的输液,但如果护理不当,  相似文献   

16.
<正>PICC置管术现在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以化疗为主的肿瘤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是保证治疗过程中大剂量化疗、大量输液、给药、静脉营养物质供给的重要通道。单腔PICC导管是配合便携式化疗泵常用的方法,为化疗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2010年11月我院开始对部分患者应用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置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临床静脉治疗现状并针对其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临床静脉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普查相结合的方法,自行设计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横断面调查表并对导管状况进行拍摄:将我院2015年4月3日8:00~11:00收入的470例住院患者的静脉治疗状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穿刺工具和穿剌部位的选择、行穿刺护士的工作年限、导管固定与维护和穿刺局部并发症5个方面,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液工具选择头皮钢针者占53.82%;穿刺部位选择符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者为91.49%,导管固定与维护符合《规范》要求者为79.78%;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62%。结论:本院在静脉治疗工具的选择、导管的固定与维护、行穿刺部位及穿剌局部并发症的质量还有待改进,应通过临床静脉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促进《规范》的落实和实现我院静脉输液治疗的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我国在90年代后期引进的国外的先进输液护理技术操作,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能够达到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治疗、一次置入、长期使用的目的[1]。PICC具有穿刺痛苦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可达一年以上),置管期间不影响正常活动,同时可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等优点,已受到国内外医护人员及  相似文献   

19.
外周静脉与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治疗肿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观察2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穿刺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对照组为零。结论在肿瘤患者治疗中,PICC宜用于输液而颈内静脉置管宜用于晚期肿瘤化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术后经不同输液方式输注发疱剂的成本效益与安全性,筛选最优方案。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及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进行输液治疗的200例肿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输注发疱剂的血管通路装置不同分成外周静脉组、中心静脉置管(CVC)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s)组,比较4组患者输液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成本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TIVAPs组导管堵塞、液体外漏、导管脱出、穿刺点渗血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PICC组液体外漏、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组、CVC组(P均0.05),CVC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组(P0.05);PICC组完成整个治疗用于导管材料费及维护费平均花费约为3 126元,远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外周静脉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05),CVC组、PICC组、TIVAPs组患者置管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TIVAPs输注方式并发症最少、安全性最高,但价格较为昂贵;应用PICC输注方式成本效益最佳,且安全性较高,是当前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输注发疱剂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