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2×105 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于30min内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用1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00%,心电图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73.33%,心电图总有效率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U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265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缓释片、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两组均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90.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ST-T改善、减少缺血发作阵次、缩短缺血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并常规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常规基础疗法更为安全、有效,更适合长期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其心电图变化。方法:入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00mg/d静滴,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变化,同时观察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乐坦)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50mg/d静脉输注,疗程10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9%,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分别为75.0%、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抗心肌缺血,降低血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常规西药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观察2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血脂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规处理(应用拜阿司匹灵、渡立维、辛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钠等),疏血通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10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有无出血现象。结果:(1)疏血通组心绞痛控制的有效率9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2)疏血通组心电图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均无临床出血现象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供应,减少心绞痛发作,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明显,安全性好,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桃红化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新社 《河南中医》2009,29(7):677-678
目的:观察桃红化瘀汤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稳定性心绞痛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阿斯匹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桃红化瘀汤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症状、心电图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TC、TG及LDL-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药加桃红化瘀汤对稳定性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对照组加用消心痛,一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美托洛尔缓释片、他汀类以及ARB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伴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加用安定片,疗程14天。观察治疗前后睡眠状况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失眠症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UA伴失眠症疗效确切,且可改善心电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疗效.方法:80例UA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ACEI及降脂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UA患者,疗效可靠,副作用也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ST-T变化、MMP-9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心电图NST、MMP-9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在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减轻心绞痛症状等方面较单用西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加用自拟祛痰化瘀汤观察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18例,分治疗组60例(加用中药祛痰化瘀汤治疗)和对照组58例(西药常规治疗)。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ST-T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脾通络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调脾通络颗粒,对照组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疗程均为28天。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0.38%,对照组72.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73.08%,对照组56.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血脂指标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P〈0.01),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脾通络颗粒治疗UA疗效可靠,具有一定的改善心肌供血、调脂、抑制炎症反应及稳定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0.1%,对照组62.5%,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7.4%,对照组4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方面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196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杏丁治疗组(杏丁组)。结果杏丁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杏丁治疗UA效果肯定,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中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是否较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疗效更佳。方法将132例ACS病人随机分为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对照组(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很快被控制,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很快被改善,出院后病人再发心绞痛,再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ACS病人中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较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王志 《中医药研究》2010,(2):233-23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8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尿激酶3×10^3U/d静脉输注和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对照组10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普通肝素100mg/d静脉输注,疗程均为7d,观察心绞痛发生与心电图改变。结果心绞痛缓解显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2.2%vs67.7%,P〈0.05);心电图改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83.0%vs71.4%,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减低出血并发症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映蛋白(CRF)、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通胶囊组30例,对照组30例。心通胶囊组在常规UA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通胶囊2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对照组:常规UA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2片,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心电图结果改善,C反映蛋白(CRF)、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痛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明显,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双参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双参颗粒。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分别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等变化进行观察,对比疗效。结果:2组心绞痛疗效相当,心电图疗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双参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改善缺血性心电图表现,提高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单独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检测2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反应。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