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物质代谢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0年5月收治的210例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各项临床检查指标,其中汉族132例、维族78例.结果 (1)维汉两族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月经稀发情况(汉族52.38%、维族46.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G分数(汉族42/132、维族59/78)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维族和汉族的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汉族(2.06±1.19)、维族(2.79±1.97)]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维族和汉族总胆固醇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ESHRE/ASRM诊断标准,维、汉两族育龄妇女PCOS患者的稀发排卵、卵巢多囊B超表现以及胰岛素代谢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女性内分泌及血脂代谢方面有差异,应重视PCOS疾病引起患者体内物质代谢紊乱的现象以及积极预防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疆哈萨克族(哈族)和维吾尔族(维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新疆地区哈、维两民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收集哈族人群血液标本1 141例,维族人群血液标本894例,采用生化分析仪对收集的血标本进行生化检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两民族高血压组(EH组)和正常对照组(NT组)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价.结果 (1)哈族人群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维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哈族人群高血压检出率为61.6%,维族人群为47.4%,且两民族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增高.(2)哈、维族两群体中,超重组和肥胖组血压增高明显多于体质量正常组,尤其是以肥胖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调整了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后两民族EH组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N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民族群体EH组吸烟率高于N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饮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哈萨克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维吾尔族.年龄、肥胖、高甘油三脂、高胆固醇、吸烟为两民族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 (维族 )、哈萨克族 (哈族 )、回族和汉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龄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 ,提供正常参考值及相应的血压回归方程式。 方法 :对阿勒泰、昌吉、和田地区 4 379名维、哈、回、汉族不同性别 6~ 15岁各年龄段学龄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测定。 结果 :在 7~ 14岁哈族儿童中男性和女性平均各年龄段血压均较回族和汉族高 (P均 <0 .0 5 ) ;维族儿童血压也较回族和汉族高 (P <0 .0 5 ) ;但哈族与维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回族与汉族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从血压与年龄的回归方程式中得出 :哈族和维族学龄儿童出生时血压较回、汉族高 ,且回、汉族血压与年龄的增长系数平均较哈、维族低。 结论 :新疆维、哈、回、汉族学龄儿童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其中哈、维族学龄儿童血压平均较回、汉族高 ,这可能是不同民族自然生存环境及世代生活习惯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市不同民族儿童皮下脂肪厚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不同民族儿童皮下脂肪增长状况。方法:使用英制 Harpenden皮脂卡钳 ,测量 14 2 3例 7~13岁维吾尔族 (维族 )、哈萨克族 (哈族 )、汉族、回族 4个民族儿童肱三头肌部、肩胛下角部、上臂围皮脂厚度。 结果 :汉族儿童皮脂厚度明显高于其他 3个民族儿童 (P <0 .0 5 ) ,回族儿童高于维、哈族儿童 (P <0 .0 5 ) ,哈族儿童高于维族儿童 (P <0 .0 5 )。 结论:根据皮脂厚度测量结果 ,4个民族儿童皮下脂肪厚度状况顺序依次为汉、回、哈、维。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不同民族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可溶性ST2水平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其中汉族29例,维族25例,哈族16例,空腹12 h后,于次日清晨抽取肘静脉血标本12 mL,平均分为4份,每份3 mL,第一份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尿素氮、肌酐、ALT、AST、总胆固醇、甘油三脂、HDL-C和LDL-C等生化指标。第二份标本进行血浆NT-pro BNP检测。第三份标本进行血清可溶性ST2检测。第四份标本进行血清IL-33检测。比较各民族患者以上指标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之间的差异。结果维族及哈族TG指标明显高于汉族,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哈族HDL-C指标明显低于汉族及维族,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哈族患者血清可溶性ST2水平明显高于汉族及维族患者,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汉族及维族患者血清可溶性ST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维族、哈族血浆NT-pro BNP、血清IL-33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哈族患者血清可溶性ST2水平明显高于汉族及维族患者,这为针对新疆地区不同民族的的CHF早期诊断方法和干预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多态性在维吾尔族(维族)、哈萨克族(哈族)及汉族儿童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499名维族、525名哈族及489名汉族儿童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差异。结果:FF、Ff、ff3种基因型在维族中分别占54%、38%、9%,哈族中占49%、45%、7%,汉族中占38%、51%、11%;F、f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维族为72.4%、27.6%,哈族为70.9%、29.1%,汉族为63.4%、36.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维、汉民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98、P<0.001;χ2=17.258,P均<0.001),哈、汉族间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9,P<0.001;χ2=13.433,P<0.001),而维、哈族间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54,P>0.05;χ2=0.576,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不同种族间分布频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对一线使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的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和汉族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取一线使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方案并至少完成2个周期本方案化疗初治的维族及汉族NSCLC患者共6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在治疗前检测患者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并至少每2个周期进行化疗疗效评价1次,随访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一线化疗完成,并对两民族患者间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维汉两族NSCLC患者的性别、吸烟史、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汉族NSCLC患者血清叶酸水平较维族患者高(P<0.05).性别、吸烟史、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均对使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的NSCLC患者预后无影响(P>0.05),而汉族患者较维族患者预后好(P<0.05),血清叶酸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好(P<0.05).汉族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优于维族NSCLC患者.结论 汉族NSCLC患者血清叶酸水平较维族高,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的疗效明显优于维族,血清叶酸水平可能与NSCLC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许春玲 《农垦医学》2012,34(3):238-241
目的:了解本地区4月~3岁哈族与汉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对儿科门诊就诊及住院哈族、汉族婴幼儿做血常规检测.结果:4月~3岁哈族与汉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病因素比较,孕母是否患有贫血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不同性别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喂养方式比较,单一喂养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它疾病是否有关系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严重程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果比较,给予铁剂治疗后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月~3岁哈族患儿母亲孕期贫血,居住在农村,哈族患儿单一喂养方式是导致哈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重要因素,哈族发病率比汉族患儿缺铁性贫血高,哈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中、重度发病程度发生率均比汉族高.注重哈族婴幼儿缺铁性贫血防治,从育龄产妇做起,合理饮食,及时给哈族婴幼儿添加辅食,定期查血红蛋白,早期干预是降低哈族患儿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宝鸡地区儿童血铅、血镉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08年9月来宝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318名儿童,按年龄分成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3组,采集指血,使用BH2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中铅、镉水平。结果318例儿童平均血铅水平52.8μg/L,血镉水平0.616μg/L。不同性别血铅、血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血铅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血镉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水平≥100μg/L的儿童有35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1.0%。结论宝鸡市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率较高;儿童血镉水平正常,应继续关注本地区儿童血铅、血镉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与维吾尔族(维族)高三学生体质与健康方面的状况,为汉、维族高三学生体质监测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抽取1 976名汉、维高三学生,对其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不清(BMI)、肺活量、视力、龋齿、心电图、肝功、脉搏、血压等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汉、维族高三学生男、女生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汉族男、女生体质量及BMI指数均高于维族(P<0.01);汉族超重及肥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维族(P<0.01);男性的超重与肥胖的比例均高于女性;维族较低体重者高于汉族(P<0.01);维族学生肺活量高于汉族(P<0.05),汉族学生近视率、患龋率均明显高于维族(P<0.01);两民族心电图表现、脉搏、血压、肝功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鲁木齐市高三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高度重视高三学生体质与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锻炼,合理膳食搭配,改变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 index (BMI) in school children of four ethnic groups in Urumqi, Xinjiang, China. Methods A total of 55 508 school children of Han, Hui, Uygur and Kazak nationalities aged 8-18 years were selected by a cluster sampling from a districts of Urumqi City for anthropometrie measurement and demographic survey.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and 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 index (BMI) by gender, age, and nationality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Cutoff points of BMI for defining obesity and overweight were based on the proposal set by the Working Group on Obesity in China (WGOC) to assess age-, gender- and nationality-specific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Results Prevalence of obesity was 5.34%, 6.78%, 3.39 %, and 1.22% for boys and 2.61%, 1.83%, 1.78%, and 1.40% for girls of Han, Hui, Uygur and Kazak nationalities, respectively. Prevalence of obesity tended to decrease with age overall, whereas that of overweight increased with age in Han children. Conclusions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school children in Urumqi varies with their nationalities and is lower than that of an average national level and a level of western countries. Obesity is more prevalent in boys than in girls of Urmuqi overall, which is just the opposite in Kazak children. Han boys and Hui girls have the highest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Kazak boys and girls have the lowest ones. Prevalence of obesity decreases with age, but that of overweight shows a different tren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71例(其中汉族129例、维吾尔族70例、哈萨克族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分析3个民族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对3个民族血清TGF-β1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相关性分析显示,汉族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呈正相关(r=0.216、0.236、0.194,P<0.05);维吾尔族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与肌酐、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429、0.446、0.446,P<0.05),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0.446,P<0.05);哈萨克族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与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446、0.38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汉族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与舒张压(β=0.216)相关;维吾尔族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与血清光抑素C(β=0.531)水平、eGFR(β=-0.448)、尿微量清蛋白水平(β=0.603)相关;哈萨克族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与三酰甘油(β=0.469)、空腹血糖(β=0.248)、肌酐水平(β=0.315)及尿钠/尿钾(β=0.528)相关。结论 舒张压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相关;血清胱抑素C水平、eGFR、尿微量清蛋白水平与维吾尔族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相关;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肌酐水平及尿钠/尿钾与哈萨克族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农牧区不同民族学龄儿童的智商(IQ)发育情况。方法:用绘人测验法对农牧区的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共927名儿童的智商进行了筛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民族儿童之间的智商有性别差异和族别差异。各民族儿童的智商与学习成绩有关。结论:新疆农牧区儿童智商偏底,需要加强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4.
毛宏伟  安丰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8):2159-2160,2168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伊犁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冠脉内径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1 109例行冠脉造影术患者的资料,按民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冠状动脉内径进行测量。结果:汉族和哈萨克族相比较在左主干、左前降支远段、左旋支近段、左旋支远段、右冠远段内径有明显差别,汉族大于哈萨克族。汉族和维吾尔族相比较在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左旋支近远段、右冠近段远段内径有明显差别,汉族大于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相比较在左旋支近段、右冠近段内径有明显差别,维吾尔族大于哈萨克族。结论:汉族的新疆伊犁地区左主干、左前降支远段、左旋支近段、左旋支远段、右冠远段内径大于维吾尔族,维族大于哈萨克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博尔塔拉州(博州)蒙占族(蒙族)、哈萨克族(哈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病情况、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4个民族青壮年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病因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博州30岁以上的蒙、哈、维、汉世居的四民族共4320人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该地区4个民族ISH总的患病率为12.65%,青壮年ISH的患病率为6.68%,老年ISH的患病率为31.68%,4个民族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随着年龄的升高,ISH的患病率明显上升.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民族间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交感神经活性强是4个民族青壮年ISH的危险因素,维族和蒙族青壮年ISH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腹型肥胖。(4)高血压家族史是4个民族老年ISH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非常高,青壮年和老年ISH的危险因素明显不同,遗传因素是老年ISH的主要病因;青壮年ISH与交感神经活性有关,部分民族还与腹型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某社区维吾尔族(维)、汉族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5月采用横断面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某社区1546例常住居民,维族726例(男/女=196/530,平均年龄43.63±12.90岁)、汉族820例(男/女=279/541,平均年龄44.19±12.88岁)。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测量身高、体重、颈围(NC)、臀围、腰围(WC),并计算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和体重指数(BMI)。结果 维族血清25(OH) D水平(12.82±7.15ng/ml)明显低于汉族(18.99±8.00ng/ml,P<0.05),两民族间维生素D缺乏(维86.0%、汉61.1%)、不足(维10.5%、汉29.6%)、充足(维3.6%、汉9.3%)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民族间正常体重(维25.1%、汉42.2%)、肥胖(维41.2%、汉19.1%)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人群中,血清25(OH) D水平与臀围、WC、WHtR、BMI呈负相关(P均<0.05);在18~44岁维族女性人群中,血清25(OH) D水平与臀围、WC、WHtR呈负相关(P均<0.05);在45~60岁维族男性人群中,血清25(OH) D水平与臀围呈负相关(P=0.004);在各年龄段汉族人群及≥60岁维族人群中血清25(OH) D水平与肥胖指标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乌鲁木齐某社区维、汉族均存在普遍的维生素D缺乏及明显的超重肥胖现象,血清25(OH) D水平与多个肥胖指标呈负相关,尤其在维族青年女性人群中明显,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4个民族耳聋患者常见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选取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357例,其中维吾尔族184例,汉族133例,哈萨克族15例,回族25例,通过血样抽取和DNA提取后利用基因芯片对所选样本的8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汉族、哈萨克族、回族和维吾尔族常见耳聋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0.83%、20.00%、16.00%和12.5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汉族耳聋患者检出235delC、299-300delAT、176del16、IVS7-2A>G、2168A>G、1555A>G和1494C>T均质突变;维吾尔族耳聋患者检出235delC、35delG、187delG、IVS7-2A>G、2168A>G和1555A>G均质突变;哈萨克族耳聋患者中检测出35delG和IVS7-2A>G突变;回族耳聋患者检出235delC、299-300delAT、176del16和35delG突变。结论 4个民族耳聋患者的耳聋基因突变谱存在一定差异。235delC是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耳聋患者的热点突变,35delG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热点突变,IVS7-2A>G是汉族耳聋患者热点突变;187delG是维吾尔族耳聋患者中首次发现的病理性突变。  相似文献   

18.
Chen P  Ma YT  Yang YN  Liu F  Huang D  Li XM  Huang Y  Ma X  Xie X  Yang SJ  Yu Z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4):3115-3118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哈萨克族(哈族)成年人外周动脉疾病(PAD)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应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新疆35岁以上汉族、维族、哈族人群14 618名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PAD患病率,并对PAD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新疆维族、哈族成年人PAD总患病率6.46%(542例),标化患病率6.51%.维族PAD患病率7.05%(315例),哈族为5.79%(227例),经标化后,维族、哈族患病率分别为7.08%、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P<0.05).男性患病率4.49%(170例),女性为8.08%(372例),经标化后,男性患病率为4.30%,女性为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6,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01,95%CI1.00~1.02)、女性(OR=1.75,95%CI1.45~2.14)、肥胖或超重(OR=1.04,95%CI1.01~1.06)、糖尿病(OR=1.59,95%CI 1.01~2.36)、收缩压增高(OR=1.02,95%CI1.01~1. 03)、舒张压增高(OR=1. 08,95%CI 1.01~1.11)、冠心病史(OR=1.69,95%CI1.14~2.50)与PAD患病有关.结论 新疆维、哈族成年人PAD患病率较低.女性、年龄、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冠心病史为PA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乌鲁木齐市1321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缺勤以及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民族教师之间 SCL-90评定结果比较,除偏执因子得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女教师工作能力指数低于男教师;汉族和回族教师工作能力指数高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教师;<10 a 工龄组教师工作能力指数低于10~20 a 和>20 a 工龄组教师。(3)工作能力指数与 SCL-90总分、缺勤率呈负相关,与心理满意度呈正相关。结论心理健康状态、心理满意度、缺勤是影响教师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教师心理健康与否与工作能力关系密切。教师应是心理健康状态监测以及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