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局部治疗加化疗治疗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局部治疗加化疗治疗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效果。方法对11例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使用联合化疗(长春新碱、卡铂、环磷酰胺、VP 16)加局部治疗。有4例在3个方案的化疗后行眼球摘除术。结果停药后平均随访9.4月,有2例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复发,其余患眼随访中无新病灶或对侧眼无病灶。结论对于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使用化疗加局部治疗是有效的,化疗可能有预防肿瘤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方法19例(20只眼)患者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对其中15例(15只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施行眼球摘除术病例进行回顾与追综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临床随访观察5个月~6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临床上已确诊且尚未发生眼外转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手术治疗在目前仍然不失为疗效较为确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视网膜母细胞瘤摘除术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座Ⅰ期植入和Ⅱ期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进行观察.6例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Ⅰ期植入.5例行Ⅱ期植入和颜面部整复术。结果 术后随访3~36个月,6例Ⅰ期植入者,术后结膜无裂开、感染、结膜囊狭窄等并发症;5例Ⅱ期植入者,HA活动度较Ⅰ期差.1例见结膜创口裂开,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暴露。结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摘除术后Ⅰ期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在治疗和美容效果上明显优于Ⅱ期植入者,视网膜母细胞瘤摘除术后尽可能Ⅰ期植入眼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3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临床特征、病理分类和误诊原因,尽可能减少错误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我科于1999-2004年间收集的38例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8例疑似病例中,34例病理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4例为Coats病。结论掌握相关的影像学知识和综合分析疑难病例的临床资料将有助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正确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D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所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D期13例的临床资料,采取静脉化疗、经眼动脉灌注化疗和激光光凝治疗。随访6~60个月。观察治疗效果、视力及并发症。结果:随访期内,10例...  相似文献   

6.
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可有效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但产生的脉络膜视网膜瘢痕可损害患者视力。为探讨TTT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后眼底瘢痕随时间推移的变化,作者回顾性分析比较了9例(10眼,14个瘤体)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810nm激光TTT照射后即刻及随访期间的眼底情况。患者均为一次照射后治愈,随访时间16~31个月。瘢痕直径及面积的测量由两人分别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行的临床发生发展特点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为临床工作中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3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行病例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病例平均年龄25.06月,首发症状多为白瞳症(77.19%)、眼红(48.39%)和眼球变小(25.81%),病程为0.5月~4.5年,多出现类似青光眼发作、色素膜炎、眼内炎及发热等症状,最终自发退行,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灶内大片坏死、凋亡区及血管退行性改变,部分自发退行病灶中仍可见残存的肿瘤细胞。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眼红、眼球变小等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非典型表现,减少误诊;同时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行应密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生命。本文通过对55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2-22上的随访,对其性别,发病年龄、病程、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及治疗等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探讨了影响预后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在其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7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CT表现:27例均以眼球后部软组织肿块为特征,其中24例(25只眼)肿块内伴钙化;3例肿块无钙化,可见斑点状、斑片状低密度坏死及囊变。结论 CT可以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内部特征及累及范围,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报告6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误诊13例,其中coats病7例、眼内炎3例)并对其诊断治疗、误诊原因以及影响视网膜母细胞瘤预后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眼内肿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 TTT)治疗眼内肿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50例临床诊断为眼内肿瘤的患者(脉络膜血管瘤37例,视网膜血管瘤2例,脉络膜骨瘤5例,脉络膜黑色素瘤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行TTT治疗及1~20个月随访观察。 结果 脉络膜血管瘤30例复诊,平均随访5.1个月。其中29例瘤体萎缩,色素沉着,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下液部分或全部复位、吸收,占复诊患者的96.7%;1例无效,占3.3%。视力不变者24例,占80.0%;增进者4例,占13.3%;下降者2例,占6.7%。视网膜血管瘤2例均无效。脉络膜 骨瘤4例5只眼复诊,平均随访6个月。1只眼瘤体无变化,其余4只眼瘤体均萎缩,视力不变者3只眼;增进及下降各1只眼。脉络膜黑色素瘤4例复诊,平均随访8个月。瘤体缩小1例,不变2例,增大1例。视力不变及下降各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瘤体均有不同程度萎缩,1例小儿随访20个月,无法行视力检查,另1例随访3个月视力不变。所有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除视网膜血管瘤外,TTT对部分眼内肿瘤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少,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眼内肿瘤治疗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44-148)  相似文献   

12.
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可有效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但产生的脉络膜视网膜瘢痕可损害患者视力。为探讨TTT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后眼底瘢痕随时间推移的变化,作者回顾性分析比较了9例(10眼,14个瘤体)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810nm激光TTT照射后即刻及随访期间的眼底情况。患者均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磁共振及CT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6例(18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磁共振及CT表现,分析评价两者在诊断中的作用。CT可精确揭示钙化,对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有特殊价值。磁共振揭示钙化不如CT,但可良好显示球内情况,视网膜母细胞瘤T1WI为中等高度信号,T2WI为低信号,此点有助于鉴别Coats'病,永存玻璃体增生等其它白瞳症。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变(附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变(眼球痨8眼,视网膜细胞瘤1眼)。免疫学、病理学检查以及免疫治疗结果均表明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变的发生与免疫有关。本文还讨论了视网膜母细胞瘤自发退变的诊断、鉴别诊断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化学减容治疗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接受化学减容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于中山眼科中心行化学减容治疗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9例患儿10只眼进行观察分析。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单侧1例,双侧8例。首次就诊时平均年龄为31个月(11-95个月),首次化疗时平均年龄为36.1个月(11-97个月)。结果5只眼(5例患者)化疗效果较好,化疗结束后基底直径平均减少了31.1%(-0.2%-59.3%),厚度平均减少了50.6%(28.6%-83.2%),其中1例在化疗结束18个月后肿瘤复发行眼球摘除,其余4例随访至今(平均20个月)无复发及转移。4只眼在治疗中肿瘤持续长大或出现新的病灶而行摘除眼球;1例因出现脑转移在化疗2个疗程后死亡。眼球保留率为40%。所有9例患者可耐受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化学减容对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有一定的疗效,是一种有潜力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Coats病12例临床分析(与视网膜母细胞瘤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oats病12例临床分析(与视网膜母细胞瘤鉴别)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丁文天,陈钦元,殷汝桂Coats病在临床较少见,易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相混淆。我院1977年至1993年共有12例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而经病理证实为Coats病的病例,现报...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小儿眼内恶性肿瘤。大约15,000例小儿中有1例可发生此病。由于该病有局部蔓延及全身转移倾向,所以要求诊断准确,处理及时。该病的发生率、遗传学、病因学及鉴别诊断等以往已有广泛的讨论。本文将复习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近代诊断及处理方法。一、诊断方法有些眼部良性疾患在临床上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相似而可被误诊。1974~1978年间作者共有136例小儿疑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就诊,其中60例为视网膜母细胞瘤,76例为其他病变(表I)。良性病变者无一例因误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而摘除眼球。 (一)病史: 在对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前,应从家长得到患者的详尽病史。许多病例的病史对诊断的预测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病史应包括患儿母亲的孕期及分娩等情况。应特别注意母亲是否得过风疹、  相似文献   

18.
儿童眼部肿瘤特点(附1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儿童眼部肿瘤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 1 1 9例儿童眼部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眼别、肿瘤发生部位及病理分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 3 5岁。1 1 9例儿童眼部肿瘤中 ,良性肿瘤 1 3种 53例 ( 44 5% ) ,恶性肿瘤 3种 66例 ( 55 5% )。结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 63例 ( 52 9% ) ,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从发现症状到住院治疗间隔时间 ,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期为 2 7月 ,青光眼期 5 3月 ,眼外期 1 3 7月 ,视网膜母细胞瘤不同时期的平均发生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嗅神经母细胞瘤对放疗敏感 ,但易复发  相似文献   

19.
对11例已得到病理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暗适应 ERG 作了分析。其中8只眼为无波型,3只眼为降低型。无波型中,病理证实5只眼已为眼外期,3只眼为眼内期。降低型中,3只眼均为眼内期,ERG的 a 波和 b 波的振幅在其肿瘤较大者比肿瘤较小者要低,于强光刺激下,3只眼的振荡电位均消失。作者认为暗适应视网膜电图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视功能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客观指标。它可协助提示肿瘤对视网膜损伤的广度及深度,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估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房水乳酸脱氢酶(简称LDH)活性增高的诊断价值首由Dias等所提出(1971)。后经基他作者所证实。它对辅助早期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有价值的方法。因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大约有25%为双眼罹病,故决定探索一眼已确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健眼房水LDH的活性,以确定对健康眼早期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有无帮助。作者从7例患者双眼前房中穿刺抽取房水,此7例患者均为一眼瞳孔区后表现白色团块,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另一眼临床上未见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