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麻黄细辛汤的镇痛消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麻黄细辛汤的镇痛消炎作用及机理,方法:应用小鼠扭体,小鼠舔足,热板,小鼠足垫肿胀等动物模型和离体豚鼠回肠试验,对麻黄细辛汤的镇痛消炎作用及机理进行实验,结果:麻黄细辛汤的小提物8,16g.kg^-1(相当于原药材量)ig,可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20min内扭体反应时间,缩矩甲醛致痛后期相内小鼠的舔足反应次数,对早期相反应亦呈现抑制趋势,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明显抑制compound48/80及组织胺所致小鼠足垫肿胀,体外试验中,麻黄细辛汤0.8,1,6,2,4,3.2mg.kg^-1剂量依赖性拮抗组织胺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反应,IC50为237mg.ml^-1,但对5-羟色胺致炎无明显影响。结论:麻黄细辛汤有镇痛消炎作用,其镇痛机理涉及外周和中枢两个方面,对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与其抗组织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苯二氮(艹卓)受体与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二氮受体与吸入麻醉药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鼠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4g,除热板试验仅用雌鼠外,其余雌雄兼用,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使各组小鼠(n=10)的平均体重和性别比例相匹配。第一部分为镇痛实验,包括扭体试验、热板试验和福尔马林试验。每种试验用小鼠80只,分为乙醚组、恩氟烷组、异氟烷组和七氟烷组四大组,各组再分为生理盐水和氟马西尼两个亚组(n=10)。在各组分别注射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后,氟马西尼亚组静脉注射氟马西尼1mg/kg,生理盐水亚组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除扭体试验采用皮下注射乙醚(1.0ml/kg)、恩氟烷(0.8ml/kg)、异氟烷(0.6ml/kg)及七氟烷(3ml/kg)外,热板和福尔马林试验均采取腹腔注射上述药物。热板试验中观察记录各鼠舔后足反应潜伏期即热板法痛阈(HPPT);扭体试验观察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10ml/kg后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福尔马林试验将2%福尔马林20μl注射于小鼠左侧后肢足底皮下,观察记录Ⅰ相(10min)、Ⅱ相(10~60min)舔足时间(PLT)的变化。第二部分为催眠实验,小鼠...  相似文献   

3.
当归精油治疗痛经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当归精油治疗痛经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观察当归精油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及雌性小鼠痛经模型的影响;通过对正常和经缩宫素处理的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实验,考察当归精油对这两种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收缩频率及活动力是否有抑制作用。结论当归精油对雌性小鼠痛经模型和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正常雌性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和由缩宫素所致的子宫平滑肌剧烈收缩亦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为当归精油治疗痛经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秦艽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秦艽水煎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的方法观察秦艽水煎液的抗炎作用。结果秦艽水煎液30g/kg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值(P〈0.01),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和足跖肿胀(P〈0.01)。结论秦艽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选择性胶质细胞代谢抑制剂氟代柠檬酸对蜜蜂毒诱致的自发痛、痛觉过敏和炎症的作用。方法 40支鞘内置管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独蜜蜂毒注射组、溶媒对照组、低剂量(1nmol)氟代柠檬酸组、中剂量(10nmol)氟代柠檬酸组、高剂量(50nmol)氟代柠檬酸组(n=8)。注射前测定大鼠基础机械刺激阈值和鼠爪体积;鞘内注射后20min大鼠左后足底皮下注射蜜蜂毒(0.2mg),立即进行自发痛缩足反应观察,时程1h;2h后再次测定大鼠的机械刺激阈值和鼠爪体积。结果大鼠一侧后肢足底皮下注射蜜蜂毒可致持续1h的自发缩足反射,注射爪的机械刺激阈值降低,鼠爪体积增加。与对照组比较,鞘内预先注射氟代柠檬酸可明显抑制蜜蜂毒诱致的持续自发缩足反射和机械刺激阈值下降(P<0.05,P<0.01),且呈明显剂量依赖性(P<0.05),但对蜜蜂毒引起的鼠爪肿胀无明显影响。结论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可能参与了蜜蜂毒诱致的自发痛和痛觉过敏反应,但不参与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的荆防口服液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菌种有程度不同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的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反应有抑制作用,可使小鼠抗体滴度升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明显增强,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蒿本内酯镇咳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文利  李宏捷  朱江 《武警医学》2008,19(8):701-702
 目的 研究蒿本内酯对小鼠、豚鼠的镇咳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1.0、2.5、5.0 g/kg蒿本内酯组、阳性对照磷酸可待因组、空白对照组(给予食用豆油);豚鼠随机分为5组:5、20、100 me/(kg·d)的蒿本内酯组、阳性对照磷酸可待因组、空白对照组(给予食用豆油).采用氨水诱发小鼠咳嗽、枸橼酸诱发豚鼠咳嗽模型观察蒿本内酯的镇咳作用.结果 蒿本内酯对氨水诱发小鼠咳嗽、枸橼酸所诱发的豚鼠咳嗽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P<0.01);同时,明显减少咳嗽次数(P<0.01).其中高剂量蒿本内酯组小鼠咳嗽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提高2倍,高剂量蒿本内酯组豚鼠咳嗽次数较空白对照组减少50%,蒿本内酯的镇咳作用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口服蒿本内酯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镇痛作用与3种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氯胺酮镇痛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的关系,阐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靶点.方法 将480只小鼠随机分成3大组(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分别进行扭体法和热板法实验,每组1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氯胺酮组,每组再分为8小组(n=10).NMDA组:空白组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或2.5、5、10ng NMDA(NMDA用aCSF稀释),均10μl,注射时间为10s;氯胺酮组均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5min后分别鞘内注射acsF 10μl或2.5、5、10ng NMDA.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动物分组与用药(纳络酮或士的宁)方法同NMDA组.通过扭体法实验分别观察鞘内注射NMDA、腹腔注射纳络酮和士的宁对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10ml/kg)的小鼠15min内扭体次数的影响.通过热板法观察小鼠用药前、用药后5、10、15、20、30min的热板法痛阈(HPPT).结果 NMDA对空白组小鼠HPPT及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增加氯胺酮组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缩短其HPPT(P<0.01).腹腔注射纳络酮(1、2、4mg/kg)或士的宁(0.25、0.5、0.75μg)对空白组小鼠HPPT、扭体次数和氯胺酮组小鼠的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缩短氯胺酮组小鼠的HPPT(P<0.05,P<0.01).结论 氯胺酮对热刺激的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有关,对化学刺激的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有关,而与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速效止痛凝胶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速效止痛凝胶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醋酸引起疼痛、小鼠因疼痛而扭体的实验观察速效止痛凝胶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实验,观察该药对急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结果 速效止痛凝胶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有显著性降低(P〈0.01),对二甲苯的致炎作用有显著性减轻(P〈0.05),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 速效止痛凝胶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提示该药对跌打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穿琥宁经PEG修饰的新化合物CHP1002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大鼠足肿胀实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不同剂量(220,440,880 mg/kg)CHP1002的抗炎镇痛作用,以及给药后不同时间与原型药物的抗炎药效的比较。结果动物腹腔注射CHP1002 440、880 mg/kg剂量组具有抗炎作用(P<0.01),皮下注射CHP1002 440、880 mg/kg剂量组具有镇痛作用(P<0.01)。在给药后不同时间,CHP1002比原型药物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延长(P<0.05)。结论经PEG修饰的化合物CHP1002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时间要长于原型药物。  相似文献   

11.
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脊髓NMDA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关系,为提高氯胺酮的临床麻醉质量提供依据。方法160只小鼠随机分成扭体法和热板法两大组。每大组再分为两中组:空白组和氯胺酮组。每中组再分为4小组,每组10只。空白组直接分别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或不同浓度的NMDA;氯胺酮组均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1,5min后分别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或不同浓度的NMDA,在热板、扭体实验中,观察NMDA对氯胺酮热板法痛阈及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单用NMDA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及扭体次数无明显影响。但NMDA可增加氯胺酮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缩短其热板法的痛阈(P〈0.01)。结论NMDA鞘内注射能拮抗氯胺酮的镇痛作用,提示脊髓NMDA受体可能参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红茴香与徐长卿的协同镇痛、抗炎作用,为研制复方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红茴香组、徐长卿组、红茴香和徐长卿两药合用组,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各给药组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各给药组的抗炎作用。结果红茴香与徐长卿合用较单独使用更能提高小鼠痛阈值,提高小鼠扭体和耳廓肿胀的抑制率。结论红茴香和徐长卿合用可以增强镇痛、抗炎效果,减少红茴香用量,降低其毒副作用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祖师麻总香酮镇痛抗炎的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光照甩尾法研究祖师麻总香酮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角叉菜胶足趾肿胀方法,研究祖师麻有效部位群总香酮的抗炎作用。结果:祖师麻总香酮对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显著提高光电引起的痛阈值;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结论:祖师麻总香酮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ASA1-2级的早孕患者150例,分成三组,每组50例。A组,瑞芬太尼0.5mg/kg持续静注60s,随后静注异丙酚1.5mg/kg诱导,术中维持每次追加异丙酚0.5-1.0mg/kg;B组瑞芬太尼1.0mg/kg持续静注60s,随后静注异丙酚2.0mg/kg;C组单用异丙酚2.0mg/kg诱导,术中维持每次追加异丙酚0.5-1.0mg/kg。观察麻醉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持续时间、术闭下创离院的时间及异丙酚总用量,注射痛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诱导后SBP、DBP、有所下降和HR减慢,注射痛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异丙酚总量明显少于C组。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镇痛作用强,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能显著减少异丙酚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利多卡因预防异丙酚注射疼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对减轻异丙酚注射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异丙酚麻醉的各类手术 12 0例 ,随机分成L 10组、L 3 0组、L 5 0组和D组 ,每组 3 0例 ,分别注入利多卡因 10mg ,3 0mg ,5 0mg和生理盐水 3ml,而后缓慢推入异丙酚 1.5~ 2mg/kg ,推注速度为 2 0mg/ 5s,记录疼痛的程度。结果 利多卡因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且存在着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利多卡因可有效预防异丙酚注射引起的局部疼痛 ,最佳剂量为 5 0mg。  相似文献   

16.
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实验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化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对肝纤维化模型从CCl4剂量、造模途径和动物种属等方面进行优化。造模剂量优化时采用昆明小鼠,腹腔注射CCl40.5、0.75、1.0ml/kg,2次/周,共8周,于第9周开始停止注射CCl4,观察至第12周;造模方式优化时采用ICR小鼠,CCl4腹腔注射或灌胃,2次/周,共12周;动物种属优化时,选择ICR小鼠和SD大鼠,CCl4灌胃,2次/周,共12周。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马松三色染色观察动物的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选用不同剂量的CCl4腹腔注射后,在第10周,0.5ml/kgCCl4造模仅在汇管区形成纤维化,0.75ml/kgCCl4则形成了纤维间隔,而1ml/kgCCl4造模可以形成早期肝硬化,提示适当的CCl4剂量为1ml/kg。灌胃和腹腔注射的方式均能导致明显的肝纤维化,其中灌胃方式死亡率在10%以下,而腹腔注射方式造模死亡率在80%以上,提示灌胃造模动物耐受性较好。应用CCl4后,大鼠和小鼠肝纤维化的各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大鼠变化更为明显。结论 CCl4致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宜采用1ml/kgCCl4灌胃的方法,可根据实验目的选用不同种属的动物。  相似文献   

17.
胃安康口服液对鼠胃溃疡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胃安康口服液对鼠的抗溃疡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束缚-冷冻应激性溃疡模型和无水乙醇致胃粘膜损伤模型;大鼠乙酸烧灼溃疡模型;幽门结扎法造成胃酸分泌模型;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进行镇痛试验。结果:胃安康口服液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束缚-冷冻应激和无水乙醇的胃粘膜损伤,促进醋酸型溃疡的愈合,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酸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减少热板引起的小鼠舔后足次数和乙酸引起的扭体次数。结论:胃安康口服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洛贝林对氯胺酮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80只昆明钟小鼠按试验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两大组:40只用于甩尾法试验,另40只用于扭体法试验。各组再随机分为4个小组,即氯胺酮与生理盐水合用组(KN组)及氯胺酮分别与洛贝林1mg/kg合用组(KL1组)、氯胺酮分别与洛贝林2mg/kg合用组(KL2组)、氯胺酮分别与洛贝林3mg/kg合用组(KL3组),用热水甩尾法和扭体法观察不同剂量洛贝林对氯胺酮镇痛的影响。结果:与KN组相比,KL1、KL2、KL3组小鼠的痛阈(HPPT)显著缩短(P〈0.05),同时,KL2、KL3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增加(P〈0.01)。KL1组与KL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结论:1~3mg/kg的洛贝林可以拮抗氯胺酮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丙泊酚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以及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丙泊酚(10,100 mg·kg^-1)建立模型,跳台、避暗实验中观察不同剂量的纳洛酮sc对小鼠跳台潜伏期(stepdown latency,SDL)、步入潜伏期(step through latency,STL)和错误次数的影响;催醒实验中观察不同剂量的纳洛酮皮下注射(subcutaneously,sc)对小鼠睡眠潜伏期和持续时间(sleeping time,ST)的影响。结果:跳台、避暗实验中,用药后第1 d,纳洛酮0.5 mg·kg^-1sc能够延长丙泊酚所致记忆障碍小鼠的SDL、STL,减少错误次数(P〈0.05;P〈0.01),用药后第2、3、4 d,各组SDL、STL和错误次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催醒实验中,纳洛酮0.5 mg·kg^-1sc对丙泊酚催眠小鼠的潜伏期和ST没有明显影响(P〉0.05),纳洛酮1.2 mg·kg^-1sc能够延长丙泊酚催眠小鼠的潜伏期,缩短其ST(P〈0.05;P〈0.01)。结论:纳洛酮可以改善丙泊酚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可以减轻丙泊酚的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