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nm23-H1在胃癌分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研究46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及其转移淋巴结nm23-H1的表达。结果 45.6%(21/46)的胃癌nm23-H1表达下降。nm23-H1的高表达与Borr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胃癌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另外54.4%的分化型胃癌nm23-H1的表达高于其淋巴结转移癌,而在低分化型胃癌中有53.8%。结论 nm23-H1可能对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但与胃癌的分化无关。  相似文献   

3.
PIGF及其受体Fl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眙盘生长因子(PIGF)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5胃癌血管形成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PIGF和Flt-1,并计算以CD34为标志的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IGF和Fl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PIGF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O.05);Flt-1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有关(P〈0.05);MVD与肿瘤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IGF与Flt-1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45.5%、40.4%。浸润深度、Flt-1阳性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IGF/Flt-1通路可能在胃肿瘤血管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而影响胃癌的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462例中下段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淋巴清扫范围的分析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3  
目的 探讨中下段直肠癌的淋巴转移规律和淋巴清扫范围。方法 对1990-1999年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的373例和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加盆腔侧方淋巴清扫术(简称侧方清扫术)的8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淋巴转移率为41.8%,患者年龄、癌灶浸润深度、大体分型、癌灶大小是影响淋巴转移率的重要因素(P<0.05)。89例侧方清扫术的盆腔侧方淋巴转移率为15.7%,其中85.7%位于癌灶同侧。有盆腔侧方淋巴结转移者均为浸润深度T3、T4者;癌灶>3cm、溃疡型或浸润型、年龄<60岁者盆腔侧方淋巴结转移较高。侧方清扫术组的盆腔复发率为5.6%,明显低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组的17.7%(P<0.05);侧方清扫术组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6.7%和47.9%(P>0.05)。结论 应提高对中下段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的认识,对怀疑或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癌灶侵犯浆膜或穿透肠壁、癌灶>3cm、溃疡型或浸润型、年龄<60岁者建议行侧方清扫术。  相似文献   

5.
138例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5年间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阴性的13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胃切除方式、Lauren分型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对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浸润浆膜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间拟行手术的213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组(105例)在手术中切除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N组(108例)不切除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是否存在癌转移:同时分析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癌转移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Bomnann分型、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程度等方面的关系;并对两组不同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总数、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不同手术方法组间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组较N组手术时间长(P〈0.05),清扫淋巴结总数多(P〈0.01)。R组胰腺被膜及(或)横结肠系膜前叶存在癌转移9例(8.6%)。胃癌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癌转移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前后壁位置、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大小、Borrmann分型及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胃癌根治手术应合理切除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与胃癌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胃癌及胃良性病变中VEGF表达及MVD。结果:胃癌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75.0%,胃良性病变组为5.0%(P<0.05),未浸润浆膜层者为50.0%,浸润浆膜层者为95.5%(P<0.05),有淋巴民移者为82.8%,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4.5%(P<0.05),伴有远处转移者为100%,不伴有远处转移者为71.0%(P<0.05),pTNM分期属,I,II期者为53.1%,Ⅲ,Ⅳ期者为89.6%(P<0.05),胃良性病变的MVD显著低于胃癌组(P<0.001),浸润深度达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及pTNM属Ⅲ,Ⅳ期者的MVD显著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VEGF表达与MVD明显相关,结论:VEGF上调及MVD增加对胃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5年7月手术治疗101例EG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16%)伴有淋巴结转移的EGC均为胃下部癌。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8%,黏膜癌为7%(P〈0.05)。微小胃癌未见淋巴结转移,小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直径1.1~2.0cm及〉2.0cm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及28%(P〈0.05)。高分化EGC未见淋巴结转移,中分化及低分化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7%及20%。黏膜癌仅累及N1淋巴结,而黏膜下癌则可转移至N2。结论EGC淋巴结转移主要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有关。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合理选择EGC术式。  相似文献   

9.
胃癌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进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1998年1月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268例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统计胃癌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浸润深度在T1、T2、T3和T3时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6%、53.1%、78.7%和100%,依次呈递增趋势(P〈0.01)。未分化癌、黏液腺癌、低分化腺癌、分化型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0%、66.7%、77.8%、48.8%和33.3%(P〈0.01)。N0、N1、N2和N3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3%、30.1%、9.1%和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的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行D:根治术时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7年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31例行胃癌根治术(D2或D2+)并同时加行第14v组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31例患者中24例(18.3%)有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原发灶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第1、6、8a组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其中原发灶部位和淋巴结分期是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均P〈0.05)。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3%和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进展期胃癌D:根治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9,RR=1.807,95%CI:1.064-3.070)。结论对于进展期胃中下部癌.尤其是肿瘤体积较大、浆膜受侵犯、第6组淋巴结可疑转移的患者,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是必要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olume of the hypophysis, of the epiphysis and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to body weight and volume of the hypothalamus were studied on 193 rodents belonging to 41 species. Concerning the volume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regression slopes of Rodentia occupy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between those of Isectivora and Prosimians studied by BAUCHOT. The volume of the epiphysis increases more rapidly with the weight of the body than that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volume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increases on the contrary more slowl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Summary The properties of the afferent fibres from the capsule of the hip joint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cat in situ, in relation to joint rotation, and in an isolated capsule preparation which was opened and stretched directly with an actuator.In situ two types of afferent fibres were found, those having a full range of sensitivity and others having only a limited range in response to the joint rotation. When studied in isolated tissue the afferent fibres of the capsule were uniform in threshold and sensitivities, and no full range receptors were found. We conclude that the full range receptors which enter the articular nerve of the hip are spindle afferents and not capsule receptors. On the basis of these and previous results in animals and man the role of joint receptors in kinaesthesia and position sense is discussed.
Résumé Les auteurs ont étudié les propriétés des nerfs afférents à la capsule de la hanche, chez le chat en imprimant à l'articulation des mouvements de rotation et sur des préparations de capsule isolée et ouverte en l'étirant directement grâce à un dispositif mécanique.In situ, on a trouvé deux types de nerfs afférents, les uns ayant en réponse à la rotation articulaire une étendue complète de sensibilité et les autres seulement une sensibilité limitée. Sur la capsule isolée les nerfs afférents sont indentiques en ce qui concerne le seuil et la sensibilité et on ne trouve aucun récepteur complet. On en conclut que les récepteurs de toute l'étendue de la sensibilité qui pénètrent les nerfs articulaires de la hanche sont des fibres en fuseau d'origine musculaire et non des récepteurs capsulaires. Sur ces bases et sur les résultats précédemment obtenus chez l'animal et chez l'homme, les auteurs discutent le rôle des récepteurs articulaires dans la cénesthésie et le sens des posi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