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能量多普勒与核磁共振对比,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骶髂关节炎诊断的价值。方法2012年1~12月间,绵阳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病程<2年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50例,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根据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其中男44例,女6例,年龄15~42(25±4)岁,病程6~24(12±6)个月。每例患者都采用MRI检查骶髂关节病变,记录活动性骶髂关节炎共92个。对每位患者的两侧骶髂关节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能量多普勒显示骶髂关节区域的血流信号,并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50例患者的100个骶髂关节显示有血流信号的87个,1级36例,2级51例,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其中81个骶髂关节血流信号中测得RI,RI为0.38~0.71,平均值0.48±0.16。χ2分析1显示,能量多普勒与MRI在检出骶髂关节病变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49)。分析能量多普勒发现的骶髂关节血流阻力指数与CRP、ESR、BASDI评分的关系发现,患者的炎症指标越高、BASDI评分越高,骶髂关节血流阻力指数越低。结论能量多普勒检查骶髂关节病变可作为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辅助检查,低阻血流是提示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侵犯脊柱、骶髂关节等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易导致脊柱强直、大关节畸形。胸廓活动度缩小,对病人危害很大。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加强康复护理对疗效有极积意义,现将我科收住 AS患者 57例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患者 57例,男 52例,女 5例。年龄 12~ 45岁,平均 32岁。病程 3个月~ 5年。 X线片示单纯骶髂关节受累 22例,髂关节受累 11例;骶髂关节及髂关节均受累 10例;腰椎关节及椎体竹节样改变 14例。临床表现:腰骶部疼痛为主者 33例,腰骶部及双侧臀部…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MS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和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综合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行MSCT检查,进行图像后处理,参照纽约诊断标准分析评级,并对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病程组患者骶骨关节CT表现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无0级表现病例;Ⅰ级3例,占8.82%;Ⅱ级10例,占29.41%;Ⅲ级16例,47.05占%;Ⅳ级5例,占14.70%。不1同年龄组和不同病程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明显不同,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作出正确诊断和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4.
王焕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76-2976
收集我院2005-2011年经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8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67例,女13例,年龄14~62岁,平均25岁.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和活动受限80例,臀部疼痛45例,低热33例.HLA-B27阳性80例,血沉增快60例.病程为1个月~13 a,平均28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健康人的附着端血流的彩色超声声像图,探讨彩色超声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09/2006-08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为强直性脊柱炎组,健康职工和大学生30例作为对照组。①检测方法:用美国GE公司Logiq-700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每个被测对象12个附着端的血流情况和声像图。②评估标准:声像图见附着端回声增高或毛糙或彩色血流增多为外周附着端阳性,骶髂关节血流增多,频谱为低阻血流为骶髂关节阳性。结果:除强直性脊柱炎组1例无骶髂关节数据外,6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组中骶髂关节异常血流增多23例(77%),跟腱附着端阳性数13例(43%),髌韧带附着端阳性数10例(33%),股直肌肌腱附着端阳性数3例(10%),腓侧副韧带阳性率和胫侧副韧带阳性数各3例(10%),骶髂 外周阳性率90%,外周附着端阳性率53%。对照组除骶髂 外周阳性率3%以外,其余均为阴性。两组骶髂关节、跟腱附着端、髌韧带附着端、股直肌肌腱附着端超声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腓侧、胫侧副韧带附着端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彩色超声可以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附着端血流的异常,可作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思路与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 对本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并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腰部活动明显受限2例,轻度受限10例;腰3~腰5棘突旁压痛8例,直腿抬高试验60°以下7例,坐骨神经走行区压痛4例;“4”字试验阳性9例,骶髂关节压痛5例,胸肋关节处压痛5例,足跟或足底压痛4例.初诊为强直性脊柱炎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腰痛规律与原诊断不符、体检与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强直性脊柱炎并腰椎间盘突出症,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缓解或好转.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病程中如出现腰痛规律的变化,应考虑到两病并存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体检与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5例强直性脊柱炎经临床和X线平片证实,其骶髂关节均作SCT检查,对骶髂关节病变的主要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SCT主要表现如下:骶髂关节间狭窄21例,关节面硬化21例,关节软骨下囊变16例,关节真空征16例,关节软骨钙化6例,骶髂关节强直3例,骶髂韧带钙化7例。结论:S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病变,是检查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MRI)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15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纳入者均分别实施计算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情况及对各种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I级、II级病变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方法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0级、III级和IV级病变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腰5骶1关节突病变和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均远低于MRI诊断(P0.05),两种方法在诊断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间隙下增宽、关节强直方面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采用MRI检查对早期病变和征象的检出率远高于CT,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对25例临床证实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改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尤其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的意义优于X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ECT与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拟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40例,经本院2-3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ECT与MRI检查诊断,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统计。对比分析ECT与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级的检出率以及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征象分性的检出率。结果:ECT对AS骶髂关节病变Ⅰ级、Ⅱ级检出率明显高于MRI,且二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ECT检测在软组织肿胀、关节侵蚀以及腰5骶1关节突病变上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测,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T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中要优于MRI检查,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5例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特点:关节边缘骨侵蚀、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改变、软骨下骨硬化、骨性强直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根据骶髂关节的CT表现,结合临床资料,CT检查可准确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64例强直性脊柱炎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骶髂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6例表现为单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髂骨侧关节面毛糙伴骨质硬化,36例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髂骨侧硬化、毛糙,邻近骨质不同范围骨质硬化,关节面下可示小囊状透亮影。16例双侧骶髂关节面毛糙、硬化,呈锯齿样改变,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缩窄。6例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消失,骨小梁贯通,形成骨性强直。结论强直性脊柱炎CT检查对病变细节显示清楚,对早期病变更具有敏感性。双侧骶髂关节CT平扫对早期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385-1387
目的比较分析CT与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79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将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0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而对Ⅰ级、Ⅱ级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侵蚀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而对骨髓水肿、腰5骶1关节突病变、关节面下骨质囊变检出率明显低于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效果更好,优势较为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又称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是强直性脊柱炎(AS)的特殊类型。JAS的诊断比较困难,我们于1995~1996年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14~25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8年;平均发病年龄11-2岁。1-2-临床表现 5例均有不同程度腰及下肢大关节肿痛,其中2例伴下肢行走困难,畸形,1例伴颈部活动受限、驼背,1例伴右侧肩关节疼痛。体检发现,5例均有腰部活动受限,骶髂关节和/或髋关节,膝关节肌腱端压痛,其中1例脊柱呈板直状,髋关节外翻…  相似文献   

15.
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源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2):113-115
核磁共振(MRI)是临床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断中,骶髂关节的MRI检查有其特殊的临床意义.本文重点对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方法收集分析5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资料。结果50例患者骶髂关节有异常表现,包括:早期:骨关节面受侵蚀,骨皮质局限增厚、硬化,关节间隙正常;后期:关节面呈虫蚀状改变,关节面皮质密度不规则增高,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最终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强直。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低场强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低场强MRI影像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Ⅰ级14例,Ⅱ级23例;MRI表现为骶髂关节软骨信号异常34例,并均有骨髓水肿表现;T1WI显示骶髂关节软骨不规则增厚(增厚>5.0mm)34例,呈扭曲样改变27例,骨髓水肿呈低信号;T2WI显示骶髂关节滑膜及软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呈高信号;STIR显示骶髂关节滑膜及软骨呈不规则明显高信号,边缘毛糙(12例呈碎裂状),骨髓水肿呈明显高信号。结论骶髂关节低场强MRI可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8.
刘铭  涂必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038-3038
对以结膜炎为首发症状的强直性脊柱炎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40岁.因反复双眼发痒、流泪、异物感0.5 a再发2d入院.查体:T 36℃,P 80次/min,R20次/min,BP 130/80mm Hg,结膜充血、水肿.予抗病毒、抗炎治疗无好转.追问病史患者有颈肩及腰背痛病史多年,实验室检查:HLA-B27+,ESR 40 mm/h,RF(一),CRP(+).骶髂关节正侧位片:双侧骶髂关节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关节间隙正常.临床诊断:(1)强直性脊柱炎;(2)双眼结膜炎.予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10 d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以ASAS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比较X线平片、CT、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43例发生骶髂关节病变。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X线平片(P<0.05)。MRI对Ⅰ级、Ⅱ级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MRI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囊肿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平片与CT(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MRI的诊断准确性优于X线平片和CT,其不仅能够有效检出骶髂关节病变,而且能对不同分级、不同类型骶髂关节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128层螺旋CT薄层高分辨、优化后处理技术;评价其提高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平片检查、CT骨算法薄层高分辨图像和MPR、MIP后处理技术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单侧骶髂关节病变8例;双侧骶髂关节病变31例。CT表现为0级2例;Ⅰ级5例;Ⅱ级9例;Ⅲ级15例;Ⅳ级8例;与X线平片检查相比诊断早期病变及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论:128层螺旋CT薄层高分辨图像和MPR、MIP后处理技术图像;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细节分级,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