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金华  胡炜  郭晓山 《中国骨伤》2015,28(8):753-756
目的:探讨经皮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29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9例,女10例;年龄19~53岁,平均31岁。按照Tile分型:C1型17例,C2型12例。术后采用Tornetta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无神经损伤及盆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好,仅1例出现钉道口感染,换药后治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4~18周,平均16.2周。未见螺钉松动、脱出、断裂。按照Tornetta评价,优 14例,良10例,可 4例,差 1 例。末次随访Majeed评分为87.2±11.3,优16例,良9例,可4例。结论:对于不稳定C1、C2型骨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骨盆前环耻骨支螺钉固定在Tile B型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骨盆后环损伤伴前环耻骨支、坐骨支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35~65岁,平均36.8岁。按Tile分型:B1型13例,B2型28例,B3型15例。26例采用骶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外固定架组),30例采用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治疗(耻骨支螺钉组),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情况、Majeed骨盆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ualogue scale,VAS)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例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支螺钉组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支螺钉组术后平均Majeed及VAS评分明显高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支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髂螺钉联合经皮耻骨支螺钉在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伴前环耻骨支、坐骨支骨折的Tile B型骨盆骨折中具有术后下地时间早、疼痛减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术后肢体功能,且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总结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病历资料完整、受伤至手术时间在60 d以内,并获得随访的8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35例,其中B1型17例,B2型11例,B3型7例;C型48例,其中C1型34例,C2型9例,C3型5例.66例患者伴有合并伤.25例伴有骶骨骨折:1区5例,2区16例,3区4例.合并髋臼骨折23例.12例患者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行急诊抢救.所有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及伤情分别采用单纯前环固定(17例)、单纯后环固定(29例)及前后环同时固定(37例)治疗.最终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和Harris评分评定疗效.本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2.0 d(0~51 d).结果 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其余8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3年(1.0~7.1年)随访.术后82例患者Majeed评分平均87.5分(51~100分),其中优54例,良2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2.7%;Harris评分平均91.1分(50~100分),其中优59例,良17例,可1例,差5例,优良率为92.7%.合并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14例效果优良.19例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11例基本恢复,5例不完全恢复,3例无恢复.医源性神经损伤10例,9例完全恢复,1例不全恢复,仍残存足踝背伸力弱.3例发生内固定失效. 结论 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合并严重腰骶丛神经损伤、固定失效及合并髋臼骨折会影响最终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14年9月间采用钢板固定治疗的16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其中109例获得随访,男69例,女40例;年龄23~72岁,平均46.3岁。骨折按Tile分型:Bl型15例,B2型37例,B3型14例,c1型19例,c2型16例,c3型8例。根据随访期间Majeed功能评定标准评价关节功能,并将患者分为优良组(86例,78.9%)和可差组(23例,21.1%)。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体重指数、手术时机、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情况、骨密度、术后负重时间等。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关节功能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53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前ISS(P=0.000)、骨折类型(P=0.008)、骨折复位质量(P=0.009)、术后并发症(P=0.000)是影响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前瞻性使用ISS评估患者病情,明确骨盆骨折类型,尽量对骨折解剖复位,降低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陈红卫  赵钢生  潘骏 《中国骨伤》2010,23(9):708-710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10月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0~65岁,平均37.3岁。牵引复位后,于双侧髂后上棘外侧顺髂嵴做弧形切口,长3~5cm,在患侧将重建钢板通过皮下隧道到对侧,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8个月。无切口感染,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骨不愈合,无明显双下肢不等长。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6±0.99)cm、(42.61±7.97)min、(168.61±40.44)ml。术后功能恢复根据Majeed评价,优12例,良18例,可6例。结论: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少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采用机器人辅助骨盆后环通道螺钉内固定治疗14例青少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14.57±1.69)岁(范围12~17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B1型2例、B2型3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外对垂直不稳定骨盆肌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提高了肌盆的稳定性并改善了预后。本文综述了垂直不稳定骨折内的生物力学,并对各种内固定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6年3月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6~61岁,平均38.6岁。根据Tile分型,B1型8例,B2型16例,B3型5例,C1型7例,C2型3例。B型和部分C1型骨折,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应用钛合金重建钢板内固定。C1型骨折,主要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因定。C2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再前方入路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8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4个月。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1例,创伤性湿肺1例,神经牵拉伤1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按Mears术后影像评定标准:解剖复位31例,复位满意7例,复位不满意1例。按照Majeed的疗效评定标准:优32例,良7例。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骨盆的稳定性,远期疗效好,极大地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前柱螺钉、钢板和钉棒系统3种方式微创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2月至2018年9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77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男45例,女32例,年龄19~73岁。按AO/OTA分型:B1型26例,B2型20例,B3型17例,C型14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3组:前柱螺钉组35例,采用前柱螺钉内固定;钢板组20例,采用钢板内固定;钉棒系统组22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等。结果:7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3(16.5±5.7)个月。前柱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钢板组和钉棒系统组,钢板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前柱螺钉组和钉棒系统组(P<0.05)。3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和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柱螺钉、钢板和钉棒系统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前柱螺钉固定创伤更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78例不稳定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和"C"型臂X线机或CT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及TSRH系统固定.按照AO分型:B2型3例,B3型4例,C1型12例,C2型34例,C3型25例.患者入院后均在抗休克、输血等治疗的同时急诊用骨盆外固定架暂时固定复位,以稳定病情、减少出血.伤后7~10 d手术,20例前路手术后1周行后路手术,58例为一期前后路同时手术内固定.后路经皮"C"型臂X线机引导下骶髂复合体空心螺钉固定10例,CT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固定20例,切开复位TSRH系统固定48例.手术时间2~5 h,平均3 h.结果 术后浅表感染5例,经换药愈合;深部感染2例,经清创引流愈合.3例术中损伤膀胱行及时修补,2例术后发现膀胱损伤行膀胱造瘘后愈合.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经溶栓等保守治疗治愈.术前合并骶丛损伤的患者术后3~6个月功能大部分恢复.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肢长度差异在10 mm内72例,10~20 mm 6例.复位根据Tornetta和Matta评定标准,优5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94.9%.术后功能按照Majeed评分系统,优45例,良20例,可13例,优良率83.3%.结论 对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前后环切开复位内固定,稳定性好、并发症少,可使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骨盆环不稳定骨盆骨折中手术入路与内固定的选择。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45例骨盆前后环不稳定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及手术入路治疗,男38例,女7例;年龄21~61岁,平均45岁;病程在2周内。按照Young-Burg分型,其中LC型23例,VS型6例,APC型16例。术前患者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摄片示骨盆环断裂骨折移位。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佳,无相关并发症。4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患者髋部疼痛缓解,X线片示骨盆复位满意,骨盆环形态恢复良好。Majeed功能评分(93.5±11.6)分;结果优35例,良8例,可2例。结论:伴有骨盆环不稳定的骨盆髋臼骨折,往往并发复合伤,手术原则既要考虑减少手术创伤,又要顾及骨折复位,特别要考虑关节内骨折复位和骨盆环的稳定性,所以往往需要切开手术入路和微创手术相结合,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骑缝钉联合重建钛板治疗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应用记忆合金骑缝钉联合重建钛板治疗5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28例;年龄17~76岁,平均41岁.根据Tile分型:B型34例,C型19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术后按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疗效:46例获解剖复位,7例接近解剖复位,无不满意复位患者;关节功能按照Majeed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37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5%.结论 采用记忆合金骑缝钉联合重建钛板治疗骨盆骨折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10具尸体操作的基础上,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14例骨盆后环损伤行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男7例,女7例;年龄28~75岁,平均41.6岁.Tile B型损伤4例,C型损伤10例.患者仰卧位,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以髂前上棘上2 cm与腋后线交点及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中、后1/3交点为进钉点,若两点距离较大,则在透视下确定最佳进钉点.进钉角度为向前20°~30°角,向尾端倾斜5°~15°.经皮骶髂置入一枚直径7.2 mm空心钛螺钉固定.术后摄骨盆正位、骶骨侧位X线片,并行骶髂关节CT扫描,观察螺钉在S1椎体的位置.结果 14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3个月骨盆骨折均临床愈合.14例共置入15枚空心钛螺钉,未发生与置钉有关的并发症.随访期间无神经损伤、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无骨盆畸形及骶髂部疼痛.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2.9%.结论 采用体表双定位法,可提高仰卧位骶髂置钉固定术的安全性;仰卧位经皮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适应证及方法 ,初步评估手术效果. 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收治16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Tile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2型8例(2例合并髋臼骨折),C3型3例(1例合并髋臼骨折).透视导航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14例26枚螺钉,耻骨支螺钉9例15枚螺钉,耻骨联合螺钉4例4枚螺钉,髋臼前柱螺钉2例2枚螺钉.术后根据影像资料评估螺钉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分别记录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 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9.6±2.3)d(63~527 d)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7.7±9.7)d.3例患者术后有轻微会阴区及下肢麻木症状,无其他螺钉置入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及CT确认所有螺钉位置均满意.平均每枚骶髂螺钉、耻骨支螺钉、耻骨联合螺钉、髋臼前柱螺钉的置入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26.39±6.23)、(0.57±0.03)min,(18.20±1.59)、(0.61±0.13)min,(13.70±2.13)、(0.33±0.06)min,(19.40±0.79)、(0.63±0.02)min.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骶髂关节脱位或者骶骨骨折、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是术中透视影像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适应证,导航下经皮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微创、精确、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桥接钢板与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累及前环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分成两组,其中经皮桥接钢板组(钢板组)20例,男9例,女11例;骨折按Tile分型,B1型1例,B2型14例,B3型2例,C1型2例,C2型1例。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组(螺钉组)20例,男10例,女10例;骨折按Tile分型,B1型1例,B2型12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1例。分别对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Matta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钢板组随访8~15(12.25±2.24)个月;螺钉组随访6~18(12.4±2.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钉组手术切口长度(3.85±0.75)cm短于钢板组(7.05±1.39)cm;螺钉组手术时间(27.70±5.36)min长于钢板组(15.10±2.07)min;螺钉组透视次数(6.00±1.83)次大于钢板组(3.75±1.33)次。螺钉组出血量(22.50±10.82)ml与钢板组(25.25±9.93)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Matta评价及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螺钉组发生1例浅表皮肤感染,钢板组1例浅表皮肤感染,1例股外侧皮神经短暂性麻痹。结论:经皮桥接钢板与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疗效相当。经皮钢板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而且学习曲线短,但术中需注意股外侧皮神经变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价弹性髓内钉治疗耻骨上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并与空心螺钉髓内固定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位志愿者骨盆CT数据,运用逆向工程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并截骨模拟耻骨上支骨折,分别与不同内植物进行装配得到空心钉模型、单弹性钉模型和双弹性钉模型,在ANSYS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材料赋值、加载载荷等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