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应用音频转换训练对其执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就诊本院的乳腺癌手术后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音频转换训练,并跟踪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运动执行情况及执行能力。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期患者的依从性及术后患肢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动作计划测验(APT)、找钥匙测验(KST)、动物园分布图测验(ZMT)及执行能力(BADS)测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第五周期后40 d的规则转换卡片测验(RSCT)、动作计划测验(APT)、找钥匙测验(KST)、动物园分布图测验(ZMT)、修订六元素测验(MSET)及BAD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音频转换训练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康复期、化疗期间、化疗结束后,能够起到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及促进患肢恢复的目的,并对患者的执行能力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视听感觉统合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认知障碍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视听统合训练组(43例)。对照组给予认知康复指导;视听统合训练组给予视听感觉统合训练,1次/d,5次/周。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WMS-CR)评定记忆功能和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评价测验(BADS)评定执行功能。 结果:治疗前,两组WMS-CR评测和BADS评测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视听统合训练组WMS-CR评测中的故事理解、背数和积累分测验得分显著增高(8.63±2.77 vs 6.85±2.50;7.77±1.57 vs 6.74±1.45;11.40±2.80 vs 9.58±2.4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ADS评测中转换卡片测验、动作计划测验、找钥匙测验、修订的六元素评测(3.64±0.37 vs 3.12±0.36;3.68±0.38 vs 3.14±0.40;3.48±0.36 vs 3.16±0.35;3.36±0.36 vs 2.98±0.36)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时间判断测验、动物园分布图测验项目评分及总分变化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视听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工作记忆,但对部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执行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次执行功能综合训练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多层次执行功能综合训练,包括工作记忆训练、抑制性控制和定势转换训练、中枢执行功能训练等,共持续治疗3周。于训练前、治疗3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查患者认知功能,采用数字广度测试(DST)、数字颜色连线测验(CTT)、复杂词语流畅性和简单词语流畅性测验评定患者执行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训练前2组患者MoCA、DST、CTT、复杂和简单词语流畅性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其MoCA评分[分别为(20.67±5.67)分和(16.06±7.03)分]、DST评分[分别为(12.17±2.57)分和(10.22±2.73)分]、CTT评分[分别为(330.64±185.07)分和(573.45±386.01)分]、复杂词语流畅性评分[分别为(13.11±4.36)分和(8.55±4.22)分]和简单词语流畅性评分[分别为(8.39±3.60)分和(6.00±4.31)分]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训练后仅MoCA评分[(15.39±4.64)分]较训练前提高(P<0.05)。与训练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oCA评分、DST评分、复杂词语流畅性和简单词语流畅性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 结论 多层次执行功能综合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执行功能子成分(包括工作记忆、定势转换能力和词语流畅性等),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吞咽训练结合营养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放疗后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喉癌术后放疗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咨询和吞咽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分量表(PG-SGA)、生活质量调查表30(QLQ-C30)评价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状态、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MDADI评分、PG-SGA评分、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3个月MDADI评分[(63.96±11.37)分]、PG-SGA评分[(3.07±1.75)分]、QLQ-C30评分[(55.93±7.07)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仅MDADI评分[(58.72±10.57)分]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比较,实验组MDADI评分、PG-SGA评分、QLQ-C30评分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3个月MDADI评分、PG-SGA评分、QLQ-C30评分差值[(13.43±10.23)分、(1.81±1.63)分、(7.47±6.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吞咽训练结合营养干预可以更有效改善喉癌患者术后放疗后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计算机辅助认知作业训练治疗2个月,对照组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常规工娱疗法治疗2个月。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连线测验A和B、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神经认知功能测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PANSS量表总评分[(59.82±8.41)、(59.45±9.05)分]及阴性症状量表的评分[(16.67±3.20)、(17.08±3.23)分]均较组内治疗前[PANSS总评分(70.23±7.62)、(68.32±10.14)分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21.46±3.26)、(20.82±4.21)分]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各项的减分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②治疗后,研究组连线测验A测验成绩[(44.14±17.51)分]和B测验成绩[(96.47±34.43)分]均较组内治疗前[(51.76±21.18)和(114.31±35.76)分]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连线测验A测验成绩和B测验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rt;0.05)。③治疗后,研究组WMS再认和WMS再生两个分测验成绩[(8.21±3.96)、(10.24±3.52)分]较组内治疗前[(5.83±3.12)、(8.63±3.45)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WMS再认和WMS再生两个分测验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rt;0.05);研究组测验成绩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④治疗后,研究组WCST的总测验数、持续错误数、正确数和分类数成绩[(87.82±23.21)、(23.20±11.5)、(23.14±42.00)、(4.80±0.76)]较组内治疗前[(78.20±21.40)、(28.87±10.21)、(21.54±26.50)、(4.26±0.08)]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WCST测验总测验、持续错误数、正确数和分类数成绩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rt;0.05);研究组的测验成绩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 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验任务成绩,改善患者部分认知领域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感游戏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效性。 方法选取唐山工人医院康复医院的脑卒中恢复期执行功能障碍患者4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再按单双号分为治疗组(采用体感游戏干预和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每组23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针灸、理疗、经皮神经电刺激及神经网络可塑性治疗等,体感游戏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体感游戏训练,1次/日,每次训练30min,3次/周,共训练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BADS)测试。 结果治疗前,体感游戏训练治疗组的规则转换卡片测验、动作计划测验、找钥匙测验、时间判断测验、动物园分布图测验、修订六元素测验和总分分别为(1.17±0.89)、(1.26±0.92)、(0.91±0.85)、(1.22±0.80)、(1.04±0.77)、(1.00±0.67)和(6.61±3.60)分,对照组分别为(1.13±0.92)、(1.26±0.81)、(1.26±0.69)、(1.22±0.85)、(1.04±0.71)、(0.96±0.71)和(6.87±3.33)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体感游戏组除找钥匙测验外,其余6项如规则转换卡片测验、动作计划测验、时间判断测验、动物园分布图测验、修订六元素测验及总分的评分均较对照组评分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规则转换卡片测验、动作计划测验、时间判断测验、动物园分布图测验、修订六元素测验及总分的评分各提高到干预后的(2.09±0.90)、(2.35±0.94)、(2.35±0.78)、(1.78±0.80)、(1.70±0.77)和(12.13±3.53)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的(1.13±0.92)、(1.26±0.81)、(1.22±0.85)、(1.04±0.71)、(0.96±0.71)和(6.87±3.33)分。 结论体感游戏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执行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介入顺序的间歇性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iTBS)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亚急性期皮质下脑梗死后伴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每组12例。对照组给予iTBS假刺激联合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1对病灶侧M1区行iTBS后立即进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2则在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后介入iTBS。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干预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3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记录患者干预前后的皮质潜伏期(CL)。 结果 干预前,3组患者的FMA-UE评分、MBI评分、C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的FMA-UE、MBI评分均较组内干预前增加(P<0.05),CL较组内干预前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1干预后的FMA-UE[(33.59±10.09)分]、MBI评分[(54.17±10.19)分]较高,CL[(25.32±1.59)ms]较短(P<0.05),实验组2干预后的FMA-UE[(29.50±9.50)分]、MBI评分[(48.75±13.34)分]亦较高,CL[(25.58±1.38)ms]较短(P<0.05)。实验组1和实验组2干预后的FMA-UE评分、MBI评分、C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TBS联合上肢功能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且两种治疗方法介入的先后顺序不同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站立平衡动态提升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站立平衡动态提升训练。干预前、干预2周及4周后,采用Brunel平衡量表(BBA)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定2组患者的平衡与运动功能。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 与组内干预前比较,2组患者干预2周及4周后的行走功能维度评分、BBA总分、TUGT用时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4周后上述指标较组内干预2周后改善优异(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同时间点比较,试验组干预2周及4周后的行走功能维度评分[(2.80±0.41)分、(3.55±0.50)分]、BBA总分[(8.80±0.41)分、(9.55±0.50)分]、TUGT用时[(25.93±2.93)s、(21.68±2.18)s]改善优异(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SS-QOL各维度及总分评分均增高(P<0.05),精力[(9.38±1.17)分]、语言[(15.10±2.48)分]、运动功能[(16.88±1.83)分]、情绪[(14.70±1.87)分]、自理能力[(11.38±1.53)分]、上肢功能 [(8.18±1.01)分] 维度评分及SS-QOL总分[(135.30±8.47)分]较对照组增加(P<0.05)。 结论 站立平衡动态提升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与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0.5Hz和1.0Hz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有癫痫发作史的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例有癫痫发作史的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5Hz组、1.0Hz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认知训练,在此基础上,0.5Hz组和1.0Hz组则分别给予0.5Hz和1.0Hz的rTMS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假刺激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RBMT)、符号划消测验对3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并统计3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头痛和癫痫发作的人次。 结果 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无发生头痛的病例,0.5Hz组、1.0Hz组和对照组发生癫痫的人次分别为5、4和4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MOCA和RBMT评分以及符号划消测验均有提高(P<0.05),1.0Hz组MOCA评分、RBMT评分和符号划消测验的划消精确度分别为(22.71±4.76)、(19.21±4.52)和(0.71±0.17)分,均高于对照组[(18.56±5.14)、(16.23±4.05)和(0.58±0.0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Hz组符号划消测验的工作效率[(0.34±0.13)分]高于对照组工作效率[(0.29±0.12)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Hz组的MOCA评分、RBMT评分、符号划消测验的划消精确度[(20.03±5.98)、(17.01±3.86)和(0.62±0.14)分]及工作效率[(0.31±0.11)分]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0Hz的rTMS可明显改善有癫痫发作史的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且不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CES)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CES。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HAMD、MMSE及B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HAMD、MMSE及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HAMD[(11.91±4.34)分]、MMSE[(25.54±1.49)分]及BI评分[(65.19±5.28)分]优于对照组HAMD[(14.76±3.43)分]、MMSE[(22.79±1.38)分]及BI评分[(60.88±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显效率(70.0%)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ES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弘  魏晓霏  刘从勇  钱凯莉  李淳  李让  江园 《康复学报》2021,(2):151-156,161
目的:观察简单反应速度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MCI)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成都市新都区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MCI老年人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每2周进行1次轻度认知障碍健康教育宣教,连续干预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反应速度训练。(1)分解训练: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和跨越障碍分解训练,10次/组,2组/d。(2)完整训练: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完整训练,10次/组,1组/d;跨越障碍完整训练,5次/组,1组/d。(3)变换训练:根据口令指示或信号灯指示,受试者做出相应动作或与指令相反的动作,3次/组,1组/d。(4)运动感觉训练:进行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和跨越障碍训练的单次训练,3次/组,1组/d。每次训练时间为30~40 min,1次/d,5次/周,共持续干预3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RIEF-A)自评问卷[行为管理指数(BRI)、元认知指数(MI)]、执行功能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测验(BADS)[规则转换卡片测验(RSCT)、动作计划测验(APT)、找钥匙测验(KST)、时间判断测验(TJT)、动物园分布图测验(ZMT)、修订的六元素测验(MSET)]和连线测验(TMT)评价患者执行功能情况;采集血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检测。结果: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转换、工作记忆、计划、任务监控、MI、总分评分和TMT-B、干扰量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KST、TJT、ZMT、总标准分和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转换、任务启动、工作记忆、计划、BRI、MI、总分评分和TMT-A、TMT-B、干扰量水平均明显更低,观察组RSCT、KST、TJT、ZMT、总标准分和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简单反应速度训练可提高MCI老年人执行功能、脑神经功能,有效延缓认知衰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呼吸干预对早产儿吞咽功能及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选取早产儿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常规临床治疗及早产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新生儿抚触,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行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呼吸干预训练,记录两组患儿的留置胃管时间,并在纠正胎龄满40周时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NBNA)。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留置胃管时间[(56.27±22.26)d]较对照组[(68.97±23.96)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满40周时,实验组NBNA评分[(33.50±2.30)分]较对照组[(31.97±2.39)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满40周时,2组患儿NBNA评分与留置胃管时间呈负相关(r=-0.835,P<0.05)。 结论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呼吸干预可以改善早产儿的吞咽功能,缩短留置胃管时间,改善早产儿的早期神经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VR)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包括平衡训练、肌力训练、步行训练及认知训练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VR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MSE、LOTC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MMSE评分[分别为(27.00±2.00)分和(25.44±2.23)分]、LOTCA定向评分[分别为(7.50±0.71)分和(6.28±1.23)分]、知觉评分[分别为(21.80±1.47)分和(19.94±2.69)分]、视运动组织评分[分别为(23.30±2.17)分和(20.00±3.31)分]、思维运作评分[分别为(16.80±3.00)分和(14.61±2.52)分]及注意与集中评分[分别为(3.94±0.24)分和(3.89±0.2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LOTCA定向、知觉、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4个子项目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VR训练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社区远程康复服务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市临城新区经同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治疗后出院的脑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则转入康复医院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则回归家庭接受社区远程康复管理。于入组时、治疗60d及治疗90d时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经治疗60d及90d时,发现实验组患者FMA评分[分别为(46.31±2.74)分、(61.80±4.77)分]、MBI评分[分别为(59.90±4.71)分、(71.72±5.08)分]、对照组FMA评分[分别为(46.59±4.38)分、(61.32±5.98)分]及MBI评分[分别为(59.14±4.91)分、(69.81±5.22)分]均较入组时明显改善(P<0.05);经统计学比较发现,治疗前、后2组患者FM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社区远程康复疗效与康复医疗机构治疗疗效类似,均能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提高,并且前者还具有治疗方便、费用经济、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平衡训练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痉挛型脑瘫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家庭康复训练等),训练时间1次/日,每次30 min,每周5 d,持续干预3个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平衡功能训练,包括坐位、站立平衡训练、重心前后左右转移能力训练等;干预组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采用Biomaster虚拟现实训练系统)进行平衡功能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图片匹配、足球、滑雪等虚拟情景模式,训练患儿重心前后左右转移能力;2组患儿的平衡功能训练时间均为1次/日,每次20 min,每周5 d,持续干预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采用平衡功能仪(评定内容包括轨迹长、外周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儿的平衡功能及ADL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 ①与组内干预前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患儿干预3个月后的坐位平衡轨迹长[(70.78±15.99)mm和(60.89±11.04)mm]、外周面积[(5.18±1.78)mm2和(3.54±1.34)mm2]、单位面积轨迹长[(15.04±5.09)mm和(19.17±7.10)mm] 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儿干预3个月后的站立平衡轨迹长[(63.62±13.94)mm和(55.56±10.61)mm]、外周面积[(5.67±1.54)mm2和(4.04±0.98)mm2]、单位面积轨迹长[(11.92±3.63)mm和(14.34±3.57)mm]亦均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患儿的BBS评分[(26.21±5.02)分和(31.95±5.00)分]和MBI评分[(41.79±0.94)分和(45.33±5.23)分]亦均较组内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组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虚拟现实平衡训练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虚拟现实技术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上肢Brunnstrom分期、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肢Brunnstrom分期[分别为(4.19±0.73)和(3.29±0.70)分]、FMA-UE评分[分别为(51.10±8.05)和(37.14±7.69)分]、MBI评分[分别为(63.10±5.87)和(49.76±7.32)分]以及STEF评分[分别为(66.62±7.17)和(54.90±9.40)分]较组内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干预治疗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SHS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原发病常规治疗及康复干预(包括运动训练、冷热水交替浸浴治疗、空气波压力治疗、良肢位摆放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补阳还五汤。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2组患者患肢疼痛及水肿程度;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并于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疼痛VAS评分[(2.64±1.21)分]、水肿VAS评分[(1.47±0.25)分]、上肢FMA评分[(58.68±8.91)分]、MBI评分[(71.00±11.54)分]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4.47±1.68)分]、水肿VAS评分[(2.55±0.34)分]、上肢FMA评分[(48.31±8.14)分]、MBI评分[(58.82±9.8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上述指标皆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70.4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干预治疗SHS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旋律语调疗法(MIT)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4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进行改编的旋律语调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包括口腔发音器官的训练、口语表达训练、文字表达训练、听理解训练等);均采用一对一的治疗方式,治疗时间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 d,2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估,对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四项评估。最后通过统计学分析,考察治疗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各项语言评分值及失语商(AQ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自发言语评分[(13.15±2.82)]、听理解评分[(8.42±1.61)分]、命名评分[(5.484±1.69)分]和失语商(AQ值)评分[(66.87±11.75)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10.55±3.61)、(7.92±2.19)、(4.32±1.89)分和(57.03±16.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有语调和节奏的训练词库的MIT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及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认知功能训练对基底核区脑卒中患者运动及执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基底核区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认知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治疗后)分别采用汉诺塔(TOH)测试、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及Sroop-3测试对2组患者执行功能情况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对2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WCST保持反应率[(22.1±4.2)%]及错误率[(47.2±5.5)%]均显著下降,WCST完成分类数(4.81±0.39)显著增加,TOH测试时间[(120.74±19.34)s]和TOH步数(12.34±1.98)显著减少,Stroop-3错误率[(3.4±0.3)%]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79.34±8.45)分]、BBS评分[(48.13±4.75)分]、MBI评分[(68.45±5.79)分]及MWS[(44.58±5.27)m/min]、对照组FMA评分[(73.21±5.78)分]、BBS评分[(45.43±6.74)分]、MBI评分[(65.65±7.48)分]及MWS[(42.23±6.09)m/min]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与工作记忆有关的认知功能训练可显著提高基底核区脑卒中患者执行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Mulligan手法治疗血友病出血性膝关节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血友病出血性膝关节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运动干预(主要为患侧膝关节屈、伸训练),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辅以Mulligan手法治疗(主要包括膝关节屈曲、伸直状态下关节松动及膝关节内、外旋状态下关节松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肌骨超声测量各组患儿膝关节滑膜厚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血友病患者功能独立性量表(FISH)评定患儿膝关节运动功能及日常独立生活能力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膝关节髌上髁、内侧髁及外侧髁滑膜厚度[(7.82±2.48)mm vs 8.70(5.98,10.23)mm、(5.75±1.63)mm vs (6.58±1.58)mm,(5.82±1.50)mm vs 6.30(5.73,7.05)mm]均较对照组明显变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Lysholm评分[(77.20±6.83)分 vs 51.00(48.00,53.00分)]、FISH评分[29.00(27.00,29.75)分 vs (19.85±1.42)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 结论 在常规运动干预基础上辅以Mulligan手法治疗能显著减小血友病膝关节炎患儿关节滑膜厚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独立生活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