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瓶颈之一,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药效物质基础的整体发现.中药普遍具有多重功效,化学成分是体现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故通过对多重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同时进行监测,可实现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既往多采用"以一代全"的单功效研究模式辨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中药多重功效的特点不相符,难以实现中药质量的...  相似文献   

2.
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目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理论和假说、研究思路与方法等,为进一步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理论的具体表现,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随着国家对中医药领域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新理论新方法的提出以及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中药复方尤其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能阐明中药复方药用功效、作用机制及作用根源,是中药复方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的保障。该文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是关系到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等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其研究方法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进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中药方剂给药形式的特殊性及方证对应疗效的专属性,决定了其药效物质基础确认的复杂性。因此,寻求一种可靠的方法研究方剂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尤为重要。代谢组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具有研究生命整体信息的优势,有望成为阐明中药方剂作用机制并挖掘其药效物质基础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中,由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构成的复杂的网络中,单核细胞摄入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是AS的始动因素,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在此,就这两个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是中医理论的具体表现,阐明物质基础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随着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理论、新方法,使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上了个新台阶。只有明确了中药复方药用功效、作用机制,才能保障用药安全性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本文对中药复方基础物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之后的复方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基础。在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明确中药的物质基础及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人们对中药的理解突破化学物质基础的传统观念。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对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新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也不断涌现。本文现对在新思路引导下建立的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模式及方法进行浅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方法:"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逸  文爱东  杨志福  肖芬 《医学争鸣》2008,29(8):673-675
中药现代化研究是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制约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瓶颈之一是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迄今仍然没有一个方剂、甚至没有一味中药能被阐明药效物质基础,阻碍方剂药效物质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研究策略和方法,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观点,即"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在此方法的指导下研究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希望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的应用能进一步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对中医药现代化及天然药物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中药功效分类的药性表达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明清本草文献为主体,结合现代认识与研究,探索中药分类中药性(性能)与功效之间的相关信息特征,分析其相关规律性,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思路。认为中药功效是基于性能与病证相关性的高度概括。中药功效分类具有一级三层次规律,常以五味-四性-归经为主线,结合"证-效"概括,表现为以"性能-病证-药效"方式综合表达的分类特点。因此,主张按功效分类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尤其应重视各性能之间、性能与病证以及药效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内皮功能紊乱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紊乱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贯穿其进程的各个阶段。中医中药通过独特的保护内皮功能作用在冠心病治疗中取得了不少成果,故综述近年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反映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从络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GRF),肾络受损,变证丛生,认为络虚是GRF的始动因素,络瘀是GRF的病理基础,邪盛络阻是GRF加重恶化的关键,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祛除因"虚、瘀、毒"等致络脉阻滞的因素,疏通络脉,改善肾脏气血津液灌渗,保护肾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相似文献   

12.
传统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与创新药物研究是蒙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研究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目的及概况,论述了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为蒙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趋势,本文提出蒙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与创新药物研究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苏润泽教授长期致力于代谢综合征(MS)的研究,认为其发生发展与"浊、痰、瘀、毒"的形成密不可分,因此结合多年研究基础及临证经验,总结提出"痰浊内生是MS的始动因素,痰瘀互结是其核心环节,内毒侵袭是终末阶段"的病机理论,并将MS划分为3个阶段,初期痰浊为患,予以清浊化痰;进展期痰瘀互结,予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终末期内毒侵袭,予以祛邪解毒,为临床治疗MS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开窍药药性与物质基础及其效应的关联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芳香开窍类中药药性与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分析方法,结合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成果探讨芳香开窍类中药的性、味、归经与功效。结果:该类药所含挥发性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脑脊液屏障等产生明显影响,表明芳香开窍类中药的醒神回苏功效是通过其所含挥发性成分产生的综合药理效应实现的,并表达药性系统。结论:芳香开窍类中药药性与其物质基础及其药理作用之间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药四性物质基础研究技术路线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进行中药四性物质基础研究可按如下技术路线开展工作。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中药四性理论体系,科学界定中药四性属性)→药材基源性状研究(界定标准药材,探寻与四性属性相关的因素及其规律性)→成分系统分析(明确个药基础物质成分)→成分种类、数量、存在形式研究(寻找基础物质成分种类、数量、存在形式与四性属性的相关性规律)→组合药靶模型作用机制分析(以功效相近、四性属性相同的药物组成一类药组,针对主要功效选取观察靶点,制备药靶模型,研究与四性属性可能相关的基础成分作用机制)→数据处理→文献研究(分析评价药性界定依据)→模型验证(评价药性界定依据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正>胰岛淀粉样变(Lslet amyloid)是糖尿病2型(Type2 Diabetes Mellitus,DM2)的重要病理变化,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期的研究提示,高脂肪饮食及血脂异常所引起的β细胞功能异常,可能是胰岛淀粉样变的始动因素,这些研究可能为糖尿病2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启示。现将这方面的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中药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传统医学认为,将“君臣佐使理论”和“药物七情理论”作为依据、用方解的方法研究复方中药的功效可获得准确的结果。而现代医学则认为,用“物质基础理论”研究复方中药的功效可获得准确的结果。这两种研究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本文总结了传统医学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和现代医学研究复方中药功效的方法,旨在为复方中药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血浆抑制素A浓度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法测定不同结局先兆流产妇女血浆抑制素A与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浓度,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结局为成功妊娠者抑制素A及-βhCG浓度明显高于失败结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及0.01)。结果表明,抑制素A可以作为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或胎盘功能失调及损害的良好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姜是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经过长期的演变,目前作为中药使用的主要有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其药用植物来源均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通过本草考证及现代文献检索,分别从药用源流、性味归经与功效、加工方法、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明确4种姜入药分化的历史沿革与变迁和性、味、归经与功效的演变规律。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对4种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缺乏对比研究;(2)尚未认识到具体的单体活性成分;(3)未认识到四姜产生区别的实质性因素。认为深入开展药性物质研究将是从根本上明确四姜差别的关键所在,并建立"病证-效应-生物样本分析"结合研究功效物质的系统方法,在对证、有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含药生物样本(血、脏腑组织等)获得对中药功效物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药性表征体系及其规范标准,为开展同类中药的研究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寿胎丸加减结合绒促性素、雌孕激素治疗复发性流产再次妊娠出现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分析符合诊断标准的116例患者资料,其中58例采用中药结合绒促性素、雌孕激素治疗(治疗组);58例采用单一中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变化、孕期激素变化及B超诊断保胎结局。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10%、77.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寿胎丸加减结合绒促性素、雌孕激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