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THA)后外侧结构重建前后的髋关节生物力学变化。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行人工THA手术患者9例10髋,其中股骨头坏死患者3例4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并骨关节炎患者侧3例3髋(CroweⅠ型2例,CroweⅡ型1例),股骨颈骨折3例3髋;男4例,女5例;年龄41-75岁,平均59.67岁。常规采用后外侧入路、生物型假体。所有患者均行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复,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复前后分别测定髋关节内收、外展0°,屈曲45°和屈曲90°内旋时,关节即将脱位时扭矩的大小,观察股骨大转子后方有无骨折、关节囊及外旋肌群有无撕裂、缝线有无开结及断线、坐骨神经损伤。结果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缝合前后扭矩有显著增加,屈髋45°时,缝合前扭矩测量为(7.88±5.87)N·m,缝合后扭矩为(14.03±6.81)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髋90°时,缝合前扭矩测量为(12.22±3.58)N·m,缝合后扭矩为(17.15±5.81)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现1例大粗隆后缘骨折,1例后外侧结构缝合打结后,线结松动,1例缝线断裂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无关节脱位发生,无坐骨神经损伤。结论 THA术中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的修复可显著改善THA术后关节即刻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原因探讨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髋关节脱位的易发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5年9月5例THA术后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手法复位、外展皮牵引术4例,因手法复位后脱位复发而再次手术翻修1例。结果 术后经1-3年随访,3例未再发生脱位;1例高龄患者因患侧臀中肌无力,反复出现脱位而放弃治疗;1例患者牵引治疗出院后再次出现脱位,入院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3年未再出现脱位。结论 体位因素、假体安装位置不当及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是引起术后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脱位后大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纠正,但对反复脱位、假体位置严重不当或松动患者应考虑手术翻修。  相似文献   

3.
关节囊修补对老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老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囊修补及其对术后早期脱位的影响。方法分析1996年11月至2007年5月行K—L入路治疗老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均为单髋病例。根据术中是否进行关节囊的修补及外旋肌群的修复分为两组:A组术中切除后关节囊,行外旋肌群的修补;B组术中“T”形切开关节囊进行修补,并将关节囊与外旋肌群共同缝合于大转子及臀中肌止点。结果A组80例,16例失随访,术后早期脱位2例2髋(2.5%)。B组40例,1例失随访,无一例出现术后早期脱位。结论后路关节囊及软组织袖修补方法简单,不增加手术创伤,可以有效发挥阻挡作用,降低术后早期脱位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4):2283-2285
[目的]介绍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微创防脱位方法。[方法] 2013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改良的Gibson小切口入路,切口长度8~11 cm,保留髋关节后外侧复合组织瓣(关节囊和旋后肌群、臀中肌梨状肌等),7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采用半髋置换术,其余采用全髋置换术。[结果]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68.12±8.76)min。术中出血量60~550 ml,平均(210.74±17.45) ml。所有患者经至少24个月随访,36个髋关节术后均未发生过远近期髋关节脱位。术后6、12、24个月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别平均为(92.64±10.22)分、(95.83±10.87)分和(96.76±11.02)分。测量双下肢长度患肢比健肢平均长(0.31±0.03) cm。[结论]采用改良的Gibson小切口入路保留髋关节后外侧复合组织瓣的髋关节置换术,组织切除少、小切口微创组织损伤轻,保留了髋关节的后外侧结构,髋关节软组织平衡破坏小,增加了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预防了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切口愈合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01例(432髋)采用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14例早期后脱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脱位多发生在术后1—6周。X线显示:髋臼位置不良6例、髋周软组织不平衡8例。发生率3.24%,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4例。结论假臼位置不良、软组织不平衡是目前引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后脱位的主要因素。闭合复位对大多数早期病例效果良好。精确的假体置入、充分的软组织修复及正确的护理可降低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后方关节囊修补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加强修补后方软组织预防行后外侧切口首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临床疗效和机理。[方法]回顾分析212例首次THA术中缝合后方关节囊与外旋短肌至臀中肌腱性部分的病例术中假体旋转活动度及术后早期脱位率,并与前期行关节囊完全切除的486例作对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5a(平均3.7a),修补关节囊组仅2髋(0.9%)发生术后早期脱位;对照组发生脱位27髋(5.6%)。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2=8.51,P〈0.005)。术中观察显示修补关节囊能够限制髋关节过度内旋20%~50%,阻止股骨头假体在髋臼内衬内的初始滑动。[结论]在假体安放正确基础上,加强修补后方关节囊能够有效预防行后外侧切口首次THA术后早期脱位,机理为关节囊修补后能限制髋关节过度内旋、阻止股骨头假体在髋臼内衬内的初始滑动,并提供了形成致密的假关节囊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全髋置换术后早期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5月~2006年6月15例人工关节脱位的临床资料,全麻下手法复位后牵引或外固定治疗。结果均复位成功,发现脱位至复位成功平均时间为6.2(1~15)d。均获随访,未再发生脱位。结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护理,以预防术后脱位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仰卧位常规器械OCM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因髋关节疾病行髋关节置换患者67例,其中微创组21例采用OCM入路,男12例,女9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6例。传统组46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男28例,女18例;股骨颈骨折2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0例。所有患者使用生物型陶-陶人工关节假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前后肌酸激酶(CK-NAC)、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假体的外展角及前倾角。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4~26(18.4±3.6)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前倾角及外展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肌酸激酶、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Harris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OCM入路损伤小,术后康复快,是可靠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脱位是全髋置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以使患者对手术治疗及手术医师失去信心,同时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也会明显降低。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脱位率,报道不尽相同。复习近年的文献报道,初次全髋置换术后的脱位率一般认为在2%~3%,全髋翻修手术的脱位率则较初次置换高3~4倍,达9%~10%,而第2次或更多次翻修手术后脱位率可高达26.17%[1]。按时间一般分为早期脱位(术后6周内)和晚期脱位(术后6周后),肖德常等[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结合CFP假体特点并保留部分外旋肌群的改良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随访结果,同时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纳入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病科,诊断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头下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创伤性关节炎采用CFP假体经改良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排除有髋关节化脓性感染史,结核性髋关节炎病史、头颈型和基底型股骨颈骨折的病例,共纳入46例(46髋),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2±8)岁。记录本组病例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影像学评价,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疼痛的改善和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46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5±0.8)个月,手术用时、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天数分别为(77±15)min,(8.5±1.3)cm,(280±65)ml,(7.1±0.9)d。末次随访时Trendelenburg阳性检出率为2.2%(1/23)。术前、术后1 d、4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平均为(52.8±15.9)分、(35.5±7.7)分、(63.8±15.2)分、(74.1±8.5)分、(80.0±4.7)分、(88.9±5.1)分、(92.5±4.9)分、(93.3±4.7)分,(F=112.5,P<0.01);术前、术后1 d、4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Barthel指数分别平均为(87.6±15.8)分、(34.1±8.2)分、(68.7±9.6)分、(76.3±6.6)分、(84.6±6.9)分、(90.9±6.9)分、(95.7±6.1)分、(95.9±6.7)分,(F=142.0,P<0.01)。术前、术后1 d、4 d、7 d、1月、3月、6月、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平均为(6.6±1.5)分、(4.9±1.2)分、(3.5±1.0)分、(2.4±0.8)分、(1.6±0.6)分、(1.1±0.6)分、(0.6±0.5)分、(0.6±1.3)分、(F=160.8,P<0.01);术后拍摄标准的骨盆正位、置换侧的股骨正侧位、双下肢拼接正位,双下肢长度差值(5.2±2.8)mm,髋臼外展角(45.0±5.4)°,双侧股骨偏心距的差值(4.3±2.1)mm和髋臼的前倾角(18.9±6.4)°。术后未发生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伤口感染、坐骨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脑栓塞及肺栓塞并发症。 结论结合CFP假体特点,改良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可保留部分外旋肌群,改善术后疼痛及加快功能康复,是一个安全可行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EPSTR法预防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在85例(87髋)全髋置换中采用改良EPSTR法对后路结构进行修补,男39例,女46例;年龄62~85岁,平均69.5岁。新鲜股骨颈骨折58髋,股骨头坏死25髋,髋关节骨关节炎3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1髋。结果:85例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个月,没有发现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外旋挛缩畸形和大转子骨折,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平均为(89.2±4.5)分。结论:改良EPSTR法是一种预防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的有效和简捷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偏心距重建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标准股骨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颈长和股骨距保留对偏心距重建的作用,并分析偏心距重建对软组织平衡的影响。方法68例(71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获得随访。术中确定双下肢等长、髋关节稳定及周围软组织紧张度适中。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手术结果,Cybex-6000等速测定患髋外展肌力,通过手术记录和X线片测量获得偏心距、股骨距、假体颈长、外展肌力臂,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假体颈长对偏心距的影响较股骨距大(P<0.01),并与偏心距呈正相关关系(r=0.642,P<0.001),但两者对于Harris评分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的偏心距较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P<0.01)和股骨颈骨折患者小(P<0.01)。颈于角与偏心距外展肌力臂比呈正相关关系(r=0.25,火0.05)。偏心距重建较好的髋关节术后外展肌力较偏心距重建不足者优(P<0.05),且两者呈相关关系(r=0.29,P<0.05)。结论偏心距的重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软组织平衡中主要起到增强术后外展肌力的作用。采用标准股骨假体重建术后股骨偏心距,股骨假体颈长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偏心距的重建作用大于股骨距的保留,在诸多影响因素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时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的作用.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初次采用后外侧切口行THA 116例122髋,术中保留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并且分别将其用疝缝线"8"字直接缝合至股骨大转子(修复组).将修复组THA术后脱位率与同期常规行THA(未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对照组)的255例266髋THA做比较分析. 结果术后6个月内,修复组仅1髋(1/122,0.8%)发生术后早期脱位;对照组则有15髋发生早期脱位(15/266,5.6%),早期脱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4,P=0.027);两组术后6个月均无冉脱位. 结论采用后外侧切口进行THA时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群技术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早期脱位.  相似文献   

14.
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经验及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方法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单小切口对20例20髋进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男11例11髋,女9例9髋;年龄45-74岁,平均58.2岁;体重指数20.2-26.4kg/m^2,平均23.3kg/m^2。股骨头缺血坏死11髋,骨关节炎7髋,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2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2.9分。同期采用常规后外侧人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20髋,男12例12髋,女8例8髋;年龄47-70岁,平均58.4岁;体重指数21.1-25.8kg/m^2,平均23.4kg/m^2。股骨头缺血坏死9髋,骨关节炎11髋。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3.2分。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功能康复及影像学评价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1.2个月,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感染、骨折脱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微创组有2例患者术中发生切口近端皮肤擦伤,常规组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微创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长度微创组为8.6cm,常规组为15.0cm。住院时间微创组为6.6d,常规组为7.5d。VAS疼痛评分术后第l、2、3天微创组分别为4.0、3.1、2.3分,常规组为4.6、3,7、2.4分。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微创组为90.5、91.1分,常规组为88.2、91.2分。术后影像学评价,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恰当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能通过减少软组织的损伤,达到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加快术后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体位对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行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根据术中不同体位分为2组,其中侧卧位45例,仰卧位(支架辅助下)4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患肢、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一般资料,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 d,1、2周,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1、2周及1、3、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12(8.31±2.22)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手术部位、年龄、BMI、术前VAS、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支架辅助下)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侧卧位组(P<0.05);术中、术后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0)。仰卧位(支架辅助下)组术中和术后前倾角、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P=0.066);侧卧位组术中和术后前倾角、外展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支架辅助下)组患者术后1 d,1、2周,1个月VAS低于侧卧位组(P<0.05),两组术后3、6个月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支架辅助下)组患者术后1周及1、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侧卧位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支架辅助下) 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侧卧位术式相比,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下地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且术中髋臼杯位置判断误差小,具有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在6个月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对207例后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方法进行总结,规范其手术技术操作和不同髋关节疾病手术注意事项。结果本手术方式各操作步骤规范、合理,术中显露充分、准确,手术切口长度平均(7.4±1.3)cm;手术时间(64.4±20.6)min(最短32min),术中出血量(365±154)ml,术后引流量(151±65)ml。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1.8个月),随访期内X线未见假体位置不良。Harri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前(48.0±11.7)分,术后(85.0±7.6)分。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围手术期出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及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的优点,通过规范的技术操作步骤和针对不同髋关节疾病注意事项的妥善处理,可以达到比传统方法更优异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髋关节屈曲畸形行直接前入路(directanterior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估DAA入路在AS患者THR中的运用价值。方法: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对15例AS髋关节屈曲畸形患者采用DAA入路行THR,男12例(17髋),女3例(4髋);年龄21~57岁,平均34.4岁。手术前后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Harrishipscoring,HHS)评估髋关节功能,以髋关节总活动度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26.2个月。术中1例大粗隆撕脱给予钢丝捆扎,1例股骨距线性劈开给予钢丝捆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肿、神经损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下沉等现象发生。术后无异位骨化,术后髋关节疼痛完全缓解18髋,存在髋关节行走时疼痛3髋,均满足日常生活自理要求。术后1个月时Harris评分、髋关节总活动度及VAS疼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的HHS评分、髋关节总活动度及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A入路THR治疗AS髋关节非功能位强直效果良好,创伤小,恢复快,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皮辅助关节囊(Super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随访结果和可行性。 方法纳入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关节外科,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或轻度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采用SuperPATH微创技术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排除有髋关节感染史,创伤性髋关节炎史和结核性髋关节炎的病例,共纳入14例(14髋),男6例,女8例,年龄62~81岁,平均(74±6)岁。记录本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影像学评价,并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髋疼痛改善、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14例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3)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分别为(101±25)min,(450±230)ml,(8.9±1.4)cm,(7.2±0.8)d。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为(31±7)h;术后1、3月患侧单腿站立试验阴性率42.8%(6/14)、100%(14/1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前、术后第1、3、5天、1月、3月分别平均为(8.0±1.3)、(4.3±1.1)、(2.5±0.9)、(2.0±0.8)、(1.6±0.8)、(1.1±0.6)(F=62.8,P<0.01);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平均为(43.4±5)、(80.3±8.9)、(91.6±6.7)、(93.3±5.3)(F=432.4,P<0.01);术前、术后第3、5天、1月3月和末次随访Berg评分分别平均为(29.7±6.7)、(13.8±3.7)、(18.2±6.0)、(39.6±4.3)、(49.0±6.1)、(54.5±2.7)(F=152.6,P<0.01);术前、术后第3、5天、1月3月和末次随访Barthel指数分别平均为(57.9±8.4)、(32.1±8.5)、(48.9±10.6)、(81.5±5.9)、(94.2±6.5)、(97.5±5.2)(F=217,P<0.01)。术后影像学检查,双下肢长度差值、双侧股骨偏心距差值、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分别平均为(4.6±3.1)mm、(3.2±2.2)mm、(36.0±4.9)°、(17.4±7.5)°,术后未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及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 结论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小,创伤小,不切断髋关节周围肌肉,且不影响假体植入,改善术后疼痛及加快功能康复,是一个安全可行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