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究改良Chevron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中重度足母外翻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改良Chevron截骨治疗组(20例,36病足)和联合手术治疗组(30例,50病足,改良Chevron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足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两组病人患足疼痛情况,测量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足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 HVA)和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us angle, IMA)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联合手术治疗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为(33.75±5.27) ml,手术时间为(55.14±12.89) min,均高于改良Chevron截骨治疗组[(12.88±4.75) ml,(27.67±10.12)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3,P=0.018;t=4.293,P=0.012)。联合手术治疗组术后1周、1个月、1年的VAS评分[(3.24±0.98)分、(2.17±0.45)分、(1.31±0.12)分]均优于改良Chevron截骨治疗组[(3.42±0.74)分、(2.57±0.36)分、(1.88±0.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7,P=0.028;t=2.991,P=0.017;t=2.542,P=0.021)。两组病人术后的HVA、IMA、AOFAS评分、满意度评分、AOFAS优良率比较,联合手术治疗组[12.67°±2.13°、8.31°±1.02°、(81.21±9.24)分、(91.67±4.12)分、88.8%]优于Chevron截骨治疗组[10.42°±3.52°、7.59°±1.33°、(62.22±6.42)分、(75.32±5.91)分、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42,P=0.037;t=2.984,P=0.029;t=3.342,P=0.012;t=3.943,P=0.007;χ2=7.274,P=0.032)。结论 改良Chevron截骨术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母外翻具有更好的术后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旭  杨敏之  孔祥朋  柴伟 《骨科》2019,10(6):499-503
目的 探讨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中应用Legion工具完成Genesis Ⅱ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单侧内翻型初次TKA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Legion工具组及Genesis工具组,所有病人均采用Genesis Ⅱ假体,分别采用对应的工具为两组病人完成手术。对病人术前及术后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s, KSS)、最大屈曲角度、术后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orgotten Joint Scores, FJS)及影像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均获得1年随访,未出现切口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Legion工具组KSS临床评分及功能评分均高于Genesis工具组[(81.55±4.81)分 vs. (79.05±4.10)分,t=2.165,P=0.035;(84.89±4.60)分 vs. (81.33±5.14)分,t=2.820,P=0.007)],术后12个月两组K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Legion工具组FJS评分优于Genesis工具组[(94.03±6.50)分 vs. (89.62±6.10)分,t=2.706,P=0.009)],病人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较Genesis工具组大(123.48°±7.63° vs. 108.19°±9.12°,t=2.436,P=0.018)。结论 使用Legion工具行Genesis Ⅱ置换术,可以发挥其简单、精准、微创、个性化的特点,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程强  骆虎  孙文爽  孟嘉  包倪荣 《骨科》2023,14(2):172-176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改良Broström-Gould法修复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ATFL)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37例ATFL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Broström-Gould法治疗,根据是否接受PRP治疗分为对照组(14例)和PRP组(23例),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周时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A)、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6周AOFAS评分、TTA和VA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AOFAS评分[(82.3±7.1)分 vs. (85.5±9.2)分]、TTA(3.7°±0.5° vs. 3.5°±0.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1,P=0.564;t=1.016,P=0.641);VAS评分[(2.8±0.5)分 vs. (0.9±0.2)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7,P=0.028)。结论 自体PRP联合改良Broström-Gould法修复ATFL损伤,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度,有利于加速康复锻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使用射频汽化修整残留半月板对病人术后膝关节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地纳入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病人采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射频修整术,对照组病人(34例)采用膝关节镜下单纯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病人术后48 h伤口引流量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Lysholm评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术后引流量分别为(51.15±22.69) ml、(63.24±23.45) ml,VAS评分分别为(1.45±0.50)分、(1.62±0.5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64,P=0.610;t=0.259,P=0.613);所有入组病人术后的Lysholm评分为(91.58±5.78)分,均优于术前的(73.53±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12,P=0.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0.00±5.54)分、(92.79±5.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9,P=0.641)。结论 关节镜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出血量与使用射频汽化仪无关,无论是否使用射频汽化修整残留半月板,病人术后膝关节的功能都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任斌  王怡田  平安松  蔡林 《骨科》2023,14(6):559-562
目的 探讨3D打印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脊柱外科规培生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52名学员,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授课、模型展示及操作演示;试验组采用多媒体授课、3D打印模型进行教学演示、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进行操作培训。学习结束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学生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并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分别为(89.37±5.31)分和(84.42±4.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08,P=0.001)。在临床技能考核中,试验组学生病例分析、影像学阅片及椎弓根螺钉置钉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72±3.25)分 vs. (22.26±2.14)分、(26.45±2.71)分 vs. (24.67±2.38)分、(35.43±3.47)分 vs. (32.52±2.65)分,t=3.224,P=0.002;t=2.516,P=0.015;t=3.398,P=0.001]。同时,试验组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评价[(95.46±4.83)分、(92.37±4.15)分]高于对照组[(87.75±5.31)分、(88.53±5.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77,P<0.001;t=2.868,P=0.006)。结论 3D打印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应用于临床教学,可有效解决脊柱外科在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中所面临的难题,从而显著提高脊柱外科的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唯  陈锴  邵杰  石志才  白玉树 《骨科》2023,14(2):138-143
目的 评估CT导航系统在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矫形术中的置钉准确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3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病人,其中21例采用术中CT导航系统辅助置钉(421枚螺钉)的病人纳入导航组,22例采用传统徒手置钉(386枚螺钉)的病人纳入徒手组。收集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手术前后主弯Cobb角、矫正率、置钉数量以及顶椎区域置钉数量。采用Gertzbein和Robbins分级分析两组病人术后CT图像,以评估置钉准确性。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前后主弯Cobb角及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徒手组,导航组置入于顶椎区域的螺钉数量更多[(7.37±1.12)个 vs. (6.45±0.96)个],手术时间更长[(376.19±56.26) min vs. (331.36±50.92)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人总体置钉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6);但在顶椎区域,导航组置钉准确率显著高于徒手组(96.1% vs. 89.4%,χ2=5.051,P=0.025)。此外,术中CT导航系统明显降低了椎弓根内侧穿孔率(χ2=5.122,P=0.024)。结论 CT导航系统可有效提高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顶椎区域的置钉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中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subvastus approach, SVA)与髌旁内侧入路(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MP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完成初次TKA的69例病人资料(年龄均超过60岁),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SVA组和MPA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术后可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术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病人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评价病人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SVA组病人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1.48±1.35) cm,与MPA组的(15.24±1.41) 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41,P<0.001);两组间手术总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9,P=0.835;t=1.003,P=0.320);SVA组病人的术后直腿抬高时间为(1.52±0.62) d,MPA组为(2.61±0.97)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2,P<0.001)。术后第3、7天SVA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优于MPA组,两组间比较,除外术后第7天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其他时间及状态下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7天,MPA组病人的膝关节ROM(89.09°±5.51°、93.03°±7.06°)均小于SVA组(96.36°±4.55°、96.36°±6.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42,P<0.001;t=1.991,P=0.049)。术后2周,MPA组病人的KSS评分为(72.42±4.35)分,小于SVA组病人的(78.79±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4,P<0.001)。术后第1、3、6、9个月,两组间KSS评分和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采用SVA对伸膝装置影响小,可促进置换后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的快速恢复,减少疼痛,提高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吴钢  罗政  尹锐  张岱阳  刘俊 《骨科》2018,9(2):107-111
目的 对比术中自体血回输和输注异体血对脊柱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术中血液回收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术前实验室检验正常、无凝血功能异常且未接受抗凝治疗、非恶性肿瘤、术中血液无污染的骨科脊柱开放性手术病人100例。严格遵守献血与输血的伦理准则分组:①自体血液回输组(自体组),即术中回输经洗涤处理的自体血,男22例,女28例;②异体输血组(异体组),即行异体输血,男23例,女27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项目监测,并对比输血对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自体组的术中回输自体血量为(289.4±55.7) ml,少于异体组的异体输血量[(396.5±141.1) 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2,P<0.05)。术后第3天两组病人的红细胞压积,自体组为31.00%±5.84%,小于异体组的34.25%±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0,P=0.007);两组病人其余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14天,两组病人各项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自体血回输对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与输注异体血相比无显著差异,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会在颈前部留下瘢痕,严重影响颈部美观,尤其对于年轻女性且有瘢痕体质的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创伤。腔镜甲状腺手术可经过乳晕、腋窝或胸乳等入路进行病灶的切除,具有隐形疤痕的作用,但有部分观点认为腔镜甲状腺手术因为要建立皮下通道及手术空间,其创伤更大。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行经胸乳入路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指标,进一步评价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外科手术治疗10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采取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组),54例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切口美容效果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115.3±22.7)min vs.(87.5±26.4)min,P=0.037];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开放组[(22.3±6.4)mL vs.(45.2±7.1)mL,P=0.009;(25.6±6.5)mL vs.(49.5±12.7)mL,P=0.011];腔镜组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4.52±0.31)d vs.(7.81±0.86)d,P=0.027];腔镜组切口满意度评分高于开放组[(9.33±1.40)分 vs.(3.41±1.24)分,P=0.033];腔镜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1.77±0.34)分 vs.(4.52±0.55)分,P=0.024];腔镜组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6.2% vs. 18.4%,P=0.018)。结论 与开放甲状腺手术比较,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切口小、疼痛轻、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卢庆峰  周祖忠  陈晓 《骨科》2019,10(2):95-100
目的 探讨止血带在高血压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中的使用效果,分析合并高血压的TKA病人在不同时期使用止血带对术中失血、术后失血、术后康复锻炼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因膝骨关节炎于我院接受初次TKA的60例高血压病人,根据止血带使用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A组20例病人在切皮前开始使用气囊止血带,缝合完毕加压包扎后松开;B组20例病人在安放水泥型膝关节假体前开始使用气囊止血带,缝合完毕加压包扎后松开;C组20例病人在安放水泥型膝关节假体前开始使用气囊止血带,骨水泥凝固后松开。分别记录3组病人术中、术后失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病人疼痛情况、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评价病人术后3 d、3周、1年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A组的术中失血量为(170.81±34.83) ml,B组为(194.95±24.96) ml,C组为(248.88±25.8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34,P=0.022);A组总失血量为(923.56±197.79) ml,B组为(773.67±183.76) ml,C组为(827.50±182.7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3,P=0.031)。A组术后3 d肿胀率及VAS评分[9.93%±0.97%、(7.32±1.26)分]明显高于B组[6.03%±0.85%、(4.72±0.82)分]及C组[5.91%±0.73%、(4.94±0.63)分];术后3周时,A组的KSS评分为(46.74±6.72)分,明显低于B组的[(69.72±7.93)分]、C组的[(68.83±7.86)分];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3组之间的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14,P=0.834)。A组有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有1例发生术后贫血,2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B组无并发症出现,C组有1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结论 安放水泥型膝关节假体前开始使用止血带,缝合完毕加压包扎后松开,可明显改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近期功能效果,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We undertook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metoclopramide at three different doses (2.5 mg, 5 mg, 10 mg) for reducing pain on injection of propofol in 100 patients scheduled for elective surgery. Patients received intravenously the study drug, with venous occlusion for one minute, followed by propofol 2 mg/kg into a dorsal hand vein. The incidence of pain was significantly less in patients receiving metoclopramide 5 mg (32%) or 10 mg (28%) than in patients receiving placebo (80%) (P<0.01). No difference between metoclopramide 2.5 mg and the placebo groups was found. We conclude that pretreatment of a dorsal hand vein with metoclopramide in a dose of 5 or 10 mg, with venous occlusion for one minute, effectively de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pain caused by propofol injection.  相似文献   

12.
离心对脂肪颗粒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19  
雷华  李青峰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21-24,i004
目的:明确离心对脂肪颗粒活性的影响,为脂肪移植术中纯化脂肪颗粒时是否采用离心以及选择最佳离心速率提供参考。方法:将脂肪颗粒经不同高速率(1 000、2 000、3 000、4 000rpm)及不同低速率(600、800、1 000rpm)离心后,即刻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即将每组脂肪颗粒样本分为 12 个标本,每个标本 5ml,置入 10ml 含糖 DMEM 中孵育,1h 后检测其葡萄糖转移量,此值代表各标本的活性,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各组样本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大小。将经不同速率 (600、1 000、2 000、3 000rpm)离心的脂肪颗粒放置 4.5h 后再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方法同上),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各组脂肪颗粒葡萄糖转移量即活性变化。经静置、3 000rpm 离心的两组脂肪颗粒分别植入 6 只裸鼠背部皮下,每只注射 4 点,每点 0.2ml。15 周后取出移植物,测量残留体积、重量并比较之。每组取两个移植物送病理学检查。结果:脂肪颗粒经不同高、低离心速率处理后的即刻活性随离心速率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而经不同高、低离心速率处理再放置 4.5h 后,各离心组样本活性变得差异不显著(P>0.05),但仍较对照组(静置组)明显降低(P<0.05)。静置悬浮和 3 000rpm 离心的两组样本植入裸鼠背部皮下 15 周后,残留体积、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 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肾康宁对家兔实验性肾炎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临床肾小球肾炎治疗前后尿蛋白的变化.方法:检测牛血清白蛋白所致急性实验性肾炎动物肾组织ICAM-1表达、血清IL-6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肾小球肾炎肾康宁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尿蛋白的变化.结果:肾康宁能明显降低实验动物血清IL-6含量,降低急性实验性肾炎模型中ICAM-1阳性细胞表达率,同时减轻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及炎症细胞浸润,阻止毛细血管内微血栓的形成;在临床肾小球肾炎中,肾康宁能减少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L-6水平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论:肾康宁通过降低细胞因子IL-6水平和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趋化、浸润、活化和增殖、减少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使肾小球炎症反应减轻,有效缓解家兔急性实验性和临床肾小球肾炎,使肾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4.
肠粘膜上皮细胞、粘膜下免疫细胞和肠腔微生物群之间微妙而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黏膜的内环境平衡。肠道受到不良刺激情况下可能导致肠损伤,或者肠屏障的破坏,如腹部肿瘤的化疗和放疗、炎性肠病以及肠应激状态下反应,后者如创伤、休克、炎症。受损的上皮屏障和伴随的对肠道微生物群的过度免疫反应导致腹痛、腹泻和炎性肠病,同时肠屏障破坏所致的肠通透性增加可能是引发肠外组织与脏器损伤的因素。谷氨酰胺在营养中是一种真正的具有功能性的氨基酸。膳食或补充的谷氨酰胺通过调节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蛋白质周转、抗氧化性和免疫反应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对维持肠黏膜屏障具有重要作用。但谷氨酰胺作用的潜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因此,谷氨酰胺的重要作用不断激励研究人员在实验动物、基础和临床研究。本文回顾了肠屏障受损的机制及谷氨酰胺对肠道损伤药理作用,对于更好地理解谷氨酰胺的作用以及改善生物体内谷氨酰胺的营养利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二氢青蒿素在体外、体内对胰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二氢青蒿素对胰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xPC-3细胞中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监测给药后胰腺癌裸鼠移植瘤体积的变化,并通过对肿瘤组织标本Ki-67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二氢青蒿素可抑制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BxPC-3和AsPC-1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二氢青蒿素亦可通过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而抑制胰腺癌的体内生长.Western blot检测BxPC-3细胞中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二氢青蒿素上调增殖相关蛋白p21WAF1、下调PCNA的表达;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下调Bcl-2的表达,且可增加caspase-9的活化水平.结论 二氢青蒿素在体内外对胰腺癌均有抗肿瘤作用,是胰腺癌治疗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6.
17.
聚精丸治疗少精子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聚精丸对少精子症患者精子超微结构和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聚精丸对精子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50例少精子症患者口服聚精丸5g/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3、6、12个月后,通过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FCM)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和生精细胞的凋亡、生精细胞倍体比例的变化。结果:①精子超微结构治疗6个月后顶体基质密度有所增加,治疗12个月后顶体膜形态完整性有明显改善;核的病理改变和尾部异常改变不明显。②生精细胞凋亡治疗后细胞碎片和凋亡细胞减少,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③生精细胞倍体比例经聚精丸治疗3个月后,单倍体成熟精子增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脱落的精母细胞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聚精丸可改善少精子症患者精子顶体基质密度和顶体膜结构形态的病理性改变,提高顶体膜和顶体酶的质量;降低生精细胞及精子凋亡速率,提高单倍体精子的百分率,降低二倍体细胞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群因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肩袖损伤修复再撕裂率高。为解决这一难题,手术医师尝试通过增加锚钉初始固定强度、改变局部骨质情况等方法来降低这类患者肩袖损伤的再撕裂率。组织工程学的快速发展也使生长因子的辅助应用成为可能。但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合并有骨质疏松的肩袖损伤修复仍然是临床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如何更好地增加锚钉固定强度,改善腱骨愈合微环境,降低肩袖再撕裂率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从骨质疏松与肩袖损伤的关系、骨质疏松对肩袖腱骨愈合的影响及目前采用的减少骨质疏松对腱骨愈合的不同方法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布比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PCI2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布比卡因组、异丙酚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分别加入Hanks液、布比卡因(终浓度为0.03、0.06、0.09、0.12、0.15mmol/L)、异丙酚(终浓度为1、2,4、8mmol/L)以及同时加入布比卡因(终浓度为0.09mmol/L)和异丙酚(终浓度为1、2,4、8mmol/L)。培养24h时,采用二甲基噻唑二甲基四唑溴盐比色微量分析法测定各孔的细胞活力和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硫氧还蛋白-1(Trx-1)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表达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PC12细胞活力降低(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异丙酚组PC12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比卡因组的0.09mmol/L亚组比较,布比卡因+异丙酚组的2—8mmol/L亚组PC12细胞活力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LDH活性升高,Trx-1和TrxR-1表达率降低(P〈0.01);与布比卡因组比较,异丙酚组和布比卡因+异丙酚组LDH活性降低,Trx-1和TrxR-1表达率升高(P〈0.01)。结论 布比卡因对PC12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的细胞毒性作用。异丙酚可通过保护内源性硫氧还蛋白系统减轻布比卡因诱导的PCI2细胞的毒性。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Most of the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are prone to infection caused by microorganisms that form biofilms. Pseudomonads are frequently used as model species for studying bacterial adhesion. The initial stages of biofilm formation are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factors including, among others, the chemistry of the surface, the roughness, and topography.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assess the early stages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film formation on sub-microstructured surfaces (SMS) that are in tune with bacterial size. Copper and gold were used as the substrata. It was concluded that SMS influenced bacterial length, alignment, and distribution, whereas the chemistry of the surfaces affected bacterial length and distribution. However, the effect of the SMS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The shape of the bacterial colonies and the polymeric substances production were also influenced by SMS and the chemistry of the surface and both factors may be considered to reduce the susceptibility of a surface to biofilm 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