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涛  崔坤炜  张娟  姜春利  万飞 《安徽医药》2016,37(11):1393-1396
目的 评价双时相 18F-FDG PET/CT显像对肺部占位性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延迟扫描对该类病变的诊断标准。方法 对诊断不明确的肺部占位性病变分别进行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测量两次显像中病变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每个病灶的SUVmax滞留指数(RI)及不同RI区间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利用ROC曲线下面积来分析各组间的诊断效能。结果 71例患者共检出88个病灶,良性36个,恶性52个。良、恶性病灶的延迟相与早期相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当SUVmax > 2.5且RI > 0%时,延迟相显像对病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早期相。当20%结论 双时相PET/CT显像可以作为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必要辅助手段,以SUVmax>2.5且20%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对105例可疑肺癌患者进行18F-FDG正电子显像,并进行同机CT图像融合。利用感兴趣技术计算病变与对侧正常部位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T)对病灶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视觉分析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2.13%,特异性为56.25%,准确性为86.66%。以T/NT≥2.7为判断阈值,半定量分析的灵敏度为95.5%,特异性为81.3%,准确性为93.3%。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视觉分析结合半定量分析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可应用于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比例变化,分析Treg对IM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于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行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CD3+T细胞比例、CD3+CD8+T细胞比例均低于观察组治疗前;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M患儿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Treg细胞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IM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支海明  查清  程小辉 《安徽医药》2017,38(7):927-928
目的 通过对125I粒子治疗癌性疼痛临床应用的观察,来评价125I粒子治疗癌性疼痛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2014年海军安庆医院采用125I粒子治疗癌性疼痛的肿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分别对其做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观察治疗前后不同程度疼痛患者的构成比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原来占50%的重度疼痛患者下降至4.8%,中度疼痛患者从原来42.9%下降到16.7%,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治疗癌性疼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丸剂中非法添加环丙沙星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19F-核磁共振定量(19F-qNMR)法对添加入当归苦参丸中的环丙沙星进行检测,以4,4’-二氟二苯甲酮为内标,以氘代DMSO为溶剂,采集δ-120.3处环丙沙星信号和δ-104.8处内标信号面积,计算环丙沙星的含量。结果 以环丙沙星和内标信号面积比为纵坐标,环丙沙星和内标质量比为横坐标,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3.384 1X+0.114 8,R2=0.992,环丙沙星在5~30 m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7.798×10-2 mg/mL,定量限为0.260 mg/mL。建立的19F-qNMR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检测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19F-qNMR法样品制备简单,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适合对丸剂中非法添加的环丙沙星进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时晨  洪汝涛  章礼久  雷江军  许建明 《安徽医药》2018,39(11):1370-1372
目的 评价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新型固体闪烁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11月1~31日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的门诊患者100例,对每位患者先后采用14C-UBT液体闪烁检测方法和YH10型固体闪烁法检测HP,以14C-UBT液闪检测的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YH10型固体闪烁法检测HP感染的安全性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①在采用YH10型固体闪烁采样瓶对患者进行HP检测的过程中,均未发生机械、化学、电击、火灾等伤害,没有闪烁液倒吸入口和泼洒的风险。②YH10型固体闪烁采样瓶临床样本以100每分钟衰变率为判断分界值,固闪样本诊断HP为阳性的病例数为59例,液闪样本诊断HP为阳性的病例数为59例,两种检测方法检测HP感染阳性的符合率为100%。结论14C-UBT液闪检测法相比,新型14C-UBT固体闪烁法检测HP感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丁正强  张将  殷锴  王群 《安徽医药》2017,38(6):748-750
目的 观察99TC-MDP联合131I治疗甲状腺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 2014年4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眼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的131I治疗,而治疗组在采用131I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联合99TC-MDP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显效率分别为38.89%和13.89%,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38.89%,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99TC-MDP联合131I治疗甲状腺眼病对改善轻、中度突眼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84.62%,明显高于重度突眼。结论 99TC-MDP联合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甲状腺眼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规范化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872例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72例患者中,死亡52例,79例合并其他慢性感染,651例(74.66%)坚持服药,无漏服现象,治疗方案以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为主(53.95%),216例更换药物,绝大多数病例T淋巴细胞CD4+计数明显上升,治疗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后CD4+细胞计数水平高于治疗前。结论:上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应继续加强督导,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19F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含氟漱口液中氟化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19F核磁共振技术,以三氟乙酸作为内标物,使用3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在25℃下采集样品的19F核磁共振谱,建立内标标准曲线,用于氟化钠定量分析。结果 氟化钠在0.1~0.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1.1392C-0.0013,r=0.99995;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6%、99.31%、99.65%,RSD分别为0.51%、0.35%、0.54%,含氟漱口液中氟化钠的平均含量为99.30%。结论 研究建立的19F核磁共振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较好,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含氟漱口液中氟化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薛岩  伏树奇 《安徽医药》2019,40(12):1365-1367
目的 探究乳腺断层技术(DBT)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8例(28侧)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检查及DBT检查,与活检/手术病理比较;分析2种检查方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比较两者对病灶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均经FFDM及DBT检查诊断,FFDM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56%、73.68%、50.00%、77.78%,与活检或病理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284;DBT诊断效能分别为66.67%、94.74%、85.71%、85.71%,与金标准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52;两种检查方法对良性肿块边缘显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BT对血管穿入等恶性肿块征象显示率高于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DBT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与传统FFDM比较,DBT可提高乳腺良恶性病灶特征的显示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前后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行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必要时放疗靶区根据治疗前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结果进行修正,全部患者均随访12个月并根据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评价为局部控制或失败,分析肿瘤区域18F-FDG摄取情况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62%(18/29)的患者放疗靶区需根据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结果进行修正,全部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为69.0%(20/29),放疗后肿瘤区域18F-FDG摄取明显低于放疗前(P<0.01)。结论 18F-FDG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可用于食管癌放疗靶区的确定、放疗后疗效的预测与随访,且较为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显像(PET)联合薄层CT扫描对诊断肺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直径为1~3 cm)患者,行PET/CT显像和薄层CT扫描,PET显像采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病灶良恶性;薄层CT扫描后再行MPR重建,根据病灶形态学特征判断良恶性;综合分析两者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PET显像、薄层CT扫描、两者联合诊断肺小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92.6%、88.2%、96.4%,特异性分别为73.3%、57.1%、85.7%,准确率分别为89.3%、80.4%、94.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6%、91.8%、9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61.5%、92.3%.结论 PET联合薄层CT扫描是临床上诊断肺小结节良恶性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脏肿块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学与组织学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及甲胎蛋白(AFP)标准、随访观察证实的60例肝脏占位性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60例肝脏肿块经手术病理、影像学及AFP标准、随访观察证实为恶性肿瘤55例,良性病变5例。穿刺病理组织学提示恶性肿瘤55例,良性病变5例;细胞学提示恶性肿瘤53例,良性病变7例。与组织学诊断结果比较,细胞学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6.4%(53/55),特异度为:100%(5/5),阳性预测值为100%(53/53),阴性预测值为71.4%(5/7),约登指数为0.96。组织学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96.7%。结论 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脏肿块穿刺活检的是一种准确而又安全的微创诊断方法,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各有优势,建议临床穿刺活检时同时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的检查, 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更准确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做出确切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肺部小结节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恶性病变的数学预测模型,探讨有效检出恶性病变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南京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指标、以及胸部CT影像学特征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部恶性小结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应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灶位置(OR=4.218,P=0.042)、病灶类型为磨玻璃结节(GGN)(OR=24.625,P=0.000)、病灶类型为部分实性结节(PSN)(OR=6.228,P=0.052)、血管穿行征(OR=10.646,P=0.036)、分叶征(OR=18.162,P=0.027)及毛刺征(OR=8.054,P=0.018)为肺部恶性小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预测值(P)=ez/(1+ez),Z=-2.761+(3.204×GGN)+(1.829×PSN)+(1.439×位置)+(2.086×毛刺征)+(2.899×分叶征)+(2.365×血管穿行征)。根据ROC曲线,选取预测概率0.64作为良恶性判断的临界值,模型预测的准确率为87.0%,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54.2%,阳性预测值87.1%,阴性预测值为86.7%。结论 肺部病灶位于上叶,CT影像特征表现为GGN、PSN、血管穿行征、毛刺征和分叶征的小结节,恶性概率较高。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预测肺部小结节恶性概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罗秀清  罗胜勇 《安徽医药》2018,39(12):1487-1489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AU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整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妇科诊治的168例AUB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术前阴道超声诊断、宫腔镜检查与术后诊刮病理诊断符合率以及不同年龄段疾病特点。结果 除外宫内节育器异常,160例AUB患者的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8.13%,优于超声诊断总符合率(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和剖宫产子宫切口缺陷的诊断符合率分别达到94.17%和100.00%。不同年龄段AUB患者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或囊腺样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是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比较直接精准的诊断方法,优于阴道超声检查,对AUB诊治有较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探测正电子显像(SPECT/PET)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67例患者共102次18F-FDGSPECT/PET显像结果。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例,1例治疗前行SPECT/PET显像,8例为治疗中、后行检查。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8例,16例治疗前SPECT/PCT显像,9例治疗前、后均进行SPECT/PET检查,33例治疗后显像。结果 9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治疗前阳性显像1例,化疗中和(或)放疗后SPECT/PET显像共8例,其中5例完全缓解,1例未见明显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进展。5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25例治疗前患者中的SPECT/PET显像24例为阳性(96.0%)。42例接受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包括9例治疗前后均行检查患者),其中16例SPECT/PET显像为完全缓解(38.09%),10例部分缓解(23.81%),9例病灶有进展(21.43%),7例缓解后又复发(16.67%)。结论 18F-FDGSPECT/PET在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分期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的18F-FDGPET-CT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8F-FDGPET-CT资料完整的肺部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资料分别采用目测法、计算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半定量法及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8F-FDGPET-CT诊断肺部肿块性质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是91.2%(62/68)、76.4%(13/17)和88.2%(75/85)。18F-FDGPET-CT检查方法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分期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结论18F-FDGPET-CT能准确地鉴别肺部肿块性质及确定纵隔淋巴结转移分期,是目前较好的肺癌影像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US)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103例满足BI-RADS-US报告要求乳腺肿块患者的109个病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BI-RADS-US 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统计分析BI-RADS-US关于形态、方位、边界、边缘回声、后方回声、钙化等描述术语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价值。 结果 109个病灶的BI-RADS-US 分级:良性50个,恶性59个;2~5 级诊断恶性肿瘤的PPV分别为0、5.8%、27.7%和93%。BI-RADS-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82.5%、96%、36%、93%和63%。在良恶性结节中,6个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描述词分别为:不规则形、非平行生长、边缘不光整,周围高回声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微钙化;其PPV值分别为94%,87%,85%,95%,88%,84.6%。 结论 BI-RADS-US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对预测乳腺良、恶性病灶有较高的价值,为临床提供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exposure to radioactive fluorodeoxyglucose (18F-FDG)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lymphocyt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procedures. Low-dose, radiation-induced cellular responses were measured using 3 different end points: (1) apoptosis; (2) chromosome aberrations; and (3) γH2AX foci 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lymphocyte apoptosis, or chromosome aberrations, as a result of in vivo 18F-FDG exposure, and there was no evidence the PET scan modified the apoptotic response of lymphocytes to a subsequent 2 Gy in vitro challenge irradiation. However, lymphocytes sampled from patients following a PET scan showed an average of 22.86% fewer chromosome breaks and 39.16% fewer dicentrics after a subsequent 2 Gy in vitro challenge irradiation. The effect of 18F-FDG exposure on phosphorylation of histone H2AX (γH2AX) in lymphocytes of patients showed a varied response between individu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γH2AX foci formation and increasing activity of 18F-FDG was not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dose. This variation is most likely attributed to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s that combine to constitute an individual’s radiation response. In summar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18F-FDG PET scans may not be detrimental but can elicit variable response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can modify cellular response to subsequent radiation exposur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对肺部肿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4例可疑肺部恶性肿物患者,注射99mTc-MIBI后10min、2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根据诊断金标准分为恶性(27例)和良性肺部病灶(7例)组,分析诊断效率,比较良、恶性肺部病灶对99mTc-MIBI的早期及延迟摄取比值(EUR、DUR),并分别对EUR、DUR的诊断效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定性分析对肺部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灵敏度100%、特异度71.43%、准确性94.12%、阳性预测值93.10%、阴性预测值100%。恶性与良性肺部病灶EUR(3.29±2.10vs1.55±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与良性肺部病灶DUR(3.40±2.05vs1.59±0.6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EUR≥1.87或DUR≥1.78为诊断恶性肺部病灶的最佳切点,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60%、71.4%和100%、71.4%。结论:99mTc-MIBI-SPECT与定位CT同机融合显像对肺部肿物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较适用于中小城市中低收入肺部肿物患者的早期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