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及尿液pH值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之间年龄、性别、BMI、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尿酸、24小时尿总尿酸、尿pH值、结石成分的差异。结果 6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112例2型糖尿病组患者尿酸结石比例(33.9%)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尿酸结石比例(11.7%,P<0.001),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24小时总尿酸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2型糖尿病组患者尿液pH值(5.57±0.37)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尿pH值(6.91±0.33,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更易患尿酸结石,尿液pH值也更低,2型糖尿病是尿酸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重和肥胖对肾结石成分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0 年 11 月至 2015 年 3 月住院治疗的 960 例肾结石患 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 BMI 分为体重正常组 450 例、超重组 280 例和肥胖组 230 例;收集患者结石标本进行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 并比较不同 BMI 组患者的结石成分。 结果 超重、肥胖组尿液 pH 值均低于体重正常组(均 P<0.05),而血尿酸浓度均高于体重正常 者(均 P<0.05);超重、肥胖组结石最大直径与体重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超重、肥胖组患者结石含有尿酸成 分的比例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均 P<0.05),含有草酸钙成分的比例均低于体重正常组(均 P<0.05);而感染性结石成分(磷酸铵镁 + 碳 酸钙磷灰石)、磷酸钙(羟磷灰石 + 透磷钙石)和胱氨酸成分,超重组、肥胖组分别与体重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BMI 偏高的结石患者尿液 pH 值较低,血尿酸浓度较高,结石中尿酸成分的比例较高;建议控制患者体重,针对尿酸成分 进行相关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双能CT分析痛风患者体内尿路结石的成分,并探讨痛风患者尿酸结石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尿酸结石形成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3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6例痛风患者资料,根据双能CT成分分析结果,将其中71例合并肾结石患者分为尿酸结石组(n=16)和非尿酸结石组(n=55),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收集尿pH值、血肌酐、白蛋白、血清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6例痛风患者中有71例合并肾结石,包括羟磷灰石、草酸盐、尿酸、胱氨酸等成分。尿酸结石组的尿pH值和白蛋白低于非尿酸结石组,年龄、肌酐和高血压比例高于非尿酸结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肌酐>97μmol/L是尿酸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尿pH值>5.5是尿酸结石形成的保护因素。结论 双能CT可直接分析体内的尿路结石成分,痛风并发尿酸结石常见于高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有更低的尿pH值和白蛋白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路结石成分特点及其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6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例糖尿病未合并尿路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尿路结石成分特点,对比2组基本情况及生化指标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尿路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0例糖尿病合并尿路结石患者中含草酸钙结石40例(66.67%),尿酸结石16例(26.67%),碳酸钙结石2例(3.33%),磷酸镁铵结石2例(3.3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10年、血清白蛋白≥40 g·L-1、血尿素氮≥7 mmol·L-1、血肌酐≥70μmol·L-1以及尿酸水平偏高均为糖尿病患者尿路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46、2.264、4.031、2.293、3.111,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路结石以草酸钙结石为主,糖尿病病程≥10年、血清白蛋白≥40 g·L-1、血尿素氮≥7 mmol·L-1、血肌酐≥70μmol·L-1以及尿酸水平偏高均为糖尿病患者尿路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并予相关措施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形成尿路结石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诸靖宇  李瑞鹏  王彦彬  潘慧仙 《浙江医学》2016,38(21):1746-1748
目的探讨儿童泌尿系结石成分与尿液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石成分分析、24h尿液定量分析结果完整的147例尿路结石患儿资料,分析患儿结石成分与24h尿液定量分析结果,探讨结石成分与尿液中尿酸、钙盐、胱氨酸、磷酸盐、镁盐、枸橼酸的相关性。结果147例患儿结石成分为混合型结石100例(68.0%),单纯成分尿路结石47例(32.0%)。以草酸钙为主要结石成分的占比最高(72.1%),其次为碳酸磷灰石(10.9%)和尿酸(10.2%)。24h尿液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09例(74.1%)患儿存在尿液代谢异常;以草酸钙为主要结石成分的患儿,其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均高于主要成分为尿酸者(均P<0.05),高草酸尿症发生率高于主要成分为磷酸磷灰石者(P<0.05),低枸橼酸尿症发生率高于主要成分为磷酸镁铵者(P<0.05),高尿酸症发生率低于主要成分为尿酸者(P<0.05)。复发患儿合并代谢异常占92.7%,明显高于无复发患儿的77.1%(P<0.05)。结论儿童尿路结石成分与尿液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建议处理患儿尿路结石后,及时进行结石成分分析与24h尿液定量分析,再根据患儿尿液代谢检查结果,给予适当的医疗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并分析其结石成分特点。方法 选取184例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结石组,取100例壮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血液代谢指标及24 h尿液代谢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结石组患者的结石成分,并比较不同结石成分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代谢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结石组的血清肌酐、血清尿酸、尿草酸、尿尿酸、尿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4 h尿量及尿枸橼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尿尿酸、尿钙水平是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24 h尿量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石组患者的结石以草酸钙结石、无水尿酸结石为主;草酸钙结石患者的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结石成分的患者,无水尿酸结石患者的高尿酸尿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结石成分的患者(均P<0.05)。结论 血清尿酸、尿尿酸、尿钙水平是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24 h尿量是其保护因素。壮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以草酸钙结石、无水尿酸结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钠浓度与原发性上尿路结石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山市古镇医院258例原发性尿路结石患者,根据结石成分分为不同小组,草酸钙结石180例,磷酸盐结石39例,尿酸结石35例,磷酸灰石结石4例,取外周血后用自动生化仪检查各组血清电解质水平,比较血清钠的差异,并与同期检测的300例正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各结石组血清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血清钠水平β值分别为0.12(P<0.01)和0.08(P<0.05)。结论原发性尿路结石患者血清电解质与正常对照组存在差异,血清钠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引起原发性尿路结石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惠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情况,探讨该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因,为临床防治结石及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收集的573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泌尿系结石患者男女比例为1.24:1,51~60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上尿路结石患者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比例为12.6:1。钙盐在结石化学成分最高,占91.8%,其次是草酸盐,占83.1%,胱氨酸在结石成分中最为少见。上下尿路结石成分不相同,磷酸盐、尿酸及尿酸盐、镁盐、铵盐在上下尿结石成分所占比例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化学法分析结石成分简单可行,可满足临床对结石成分分析的需求,对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 100例实施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取石的尿路结石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性结石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异常尿常规患者例数、阳性中段尿患者例数、阳性消毒棉拭子患者例数和尿路感染患者例数,并对两组患者的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尿路结石患者中发现感染性结石36例(36.0%),感染细菌的分布主要是:大肠埃希菌39例(39.0%),表皮葡萄球菌27例(27.0%),奇异变形杆菌12例(12.0%)。感染性结石组患者的异常尿常规患者例数、阳性中段尿患者例数、阳性消毒棉拭子患者例数和尿路感染患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结石组的结石成分主要为六水磷酸镁铵,占61.1%;对照组的结石主要成分为草酸钙结石(48.4%)和尿酸结石(35.9%)。经比较两组患者间的结石成分均差异存在,感染性结石组的六水磷酸镁铵、羟基磷灰石与碳酸磷灰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的出现率感染性结石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感染能够导致尿路结石;而尿路结石又可以促进尿路感染,六水磷酸镁铵是最容易发生感染的结石。  相似文献   

10.
甘星  许远兵 《浙江医学》2017,39(6):469-470,472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并发急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回顾性分析293例泌尿系结石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急性泌尿系感染分为感染组23例和非感染组27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石特征,并分析泌尿系结石并发急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结果感染组白蛋白低于非感染组(P<0.05),C反应蛋白、白细胞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急性肾功能不全、肾积水发生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结石长径大于非感染组(P<0.05),上尿路结石发生率高于感染组(P<0.05)。上尿路结石(OR=2.202,95%CI:1.212~3.986)、急性肾功能不全(OR=1.042,95%CI:1.018~1.082)、肾积水(OR=0.911,95%CI:0.844~0.981)是泌尿系结石并发急性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72.00%)最为常见,又以大肠埃希菌(10株)为主。结论上尿路结石、急性肾功能不全和肾积水是泌尿系结石发并发急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又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进行体检的60例新发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随机收集同期体检的60例新发糖调节受损者作为糖尿病前期组,另择取该院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尿酸、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FPG、2hPG、FINS、HOMA-IR、ISI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尿酸水平高于糖尿病前期组和对照组,且糖尿病前期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以血尿酸为自变量,FPG、2hPG、HOMA-IR及ISI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与FPG、2hPG、HOMA-IR及ISI相关(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血尿酸可作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患病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种类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泌尿系结石防治策略。方法:收集中南 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 849例来自湖南省14个州市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 结石成分。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结石种类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所有结石分为6类,男性中草酸钙结石和 尿酸结石分别占84.1%和7.7%;女性中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分别占78.4%和4.2%,男性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所占比 例高于女性(P<0.05)。年龄越大尿酸结石所占比例越高(<18岁为0.0%;18~<41岁为1.6%;41~<66岁为6.6%;≥66岁为 12.4%)。不同BMI结石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有尿路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对结石种类构 成无明显影响(P>0.05)。尿液pH值呈正常、酸性、碱性的患者尿酸结石比例分别为 0.3%,13.8%和10.3%,尿液呈酸性 患者中尿酸结石比例较高。肌酐升高患者中含尿酸结石的比例高于肌酐正常患者(12.1% vs 4.5%,P<0.05)。结论:老 年患者、尿液呈酸性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较易发生尿酸结石,而改变尿液pH可能是防治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肾结石患者的人口学分布和临床合并症特点并探索其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影像学报告为肾结石的10140例患者。根据受累肾脏情况,分为单侧肾结石组(单侧组)及双侧肾结石组(双侧组),分析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常见临床合并症上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探寻可能影响双侧肾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10140例肾结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75±13.30岁,男女比例为2.25:1。其中单侧组8171例(80.6%),双侧组1969例(19.6%)。所有肾结石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合并症依次为高血压病(HT)、肿瘤、高尿酸血症、糖尿病(DM)、冠心病(CHD)、脑血管疾病。两组在年龄、性别的分布,以及HT、肿瘤、高尿酸血症、CHD的合并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体重指数(BMI)、DM、脑血管疾病的合并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单侧组血清肌酐(Cr)、尿酸(UA)、尿pH值水平低于双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双侧组(P<0.05);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性别(男性)、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双侧肾结石形成的重要相关因素(P<0.05),而合并肿瘤则更倾向于表现为单侧肾结石患者(P<0.05)。结论 肾结石更多见于中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在肾结石的发展过程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必要加强这些疾患的早期防治。肾结石患者肿瘤合并率高,提示两者存在关联。此外,较单侧肾结石而言,男性、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双侧肾结石形成关系更密切,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原发性痛风患者24 h尿液离子含量及其与肾结石的关系,探讨其在痛风合并肾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连续就诊且资料完整的痛风患者,根据临床和超声资料,分析肾结石与尿液离子成分的相关性以及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以双能CT证实的肾尿酸盐结石为金标准,探讨尿液离子异常对于痛风合并肾尿酸盐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中80例超声发现下肢关节尿酸盐晶体沉积,61例超声发现肾结石,34例双能CT检查证实为尿酸盐结石。与超声检查无肾结石组患者相比,肾结石组的痛风病程更长[(48.7±26.6)个月vs.(84.0±30.6)个月,P=0.01],24 h尿草酸总量更高[(20.1±9.6) mg vs.(28.6±20.7) mg,P=0.001],24 h尿枸橼酸总量更低[(506.3±315.4) mg vs.(355.7±219.6) mg,P=0.001]。与双能CT无肾结石组患者相比,肾尿酸盐结石组痛风病程更长[(49.1±28.4)个月vs.(108.3±72.2)个月,P=0.001],24 h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泌尿系统结石的化学成分及与尿代谢异常、性别和民族差异性的关系,探讨其在泌尿系统结石预防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长期居住在延边地区的上尿路结石100例,利用化学试剂方法对其结石中的草酸盐、磷酸盐、尿酸及尿酸盐、胱氨酸、碳酸盐、铵、钙、镁等主要成分进行测定,结合患者临床资料中的尿酸、尿比重、尿pH值、尿钙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上尿路结石中含有草酸盐成分的为92例(92%),磷酸盐成分为49例(49%),尿酸及尿酸盐为20例(20%),碳酸盐成分为27例(27%),铵成分为13例(13%),钙成分为92例(92%),镁成分为42例(42%),无含有胱氨酸成分结石.100例中含有1种成分的结石为35例(35%),2种成分为44例(44%),3种成分为19例(19%),4种成分为2例(2%).24h尿分析结果示代谢异常为43例(43%),其中高尿酸尿症为13例,高尿比重为21例,pH值低于5.5的为7例,高尿钙症为2例.汉族与朝鲜族泌尿系统结石成分中尿酸及尿酸盐差异明显(P<0.05).[结论]延边地区泌尿系统结石成分以草酸盐和磷酸盐为主;不同尿代谢异常、不同民族及性别人群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方法不同导致结石成分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CT平扫对肾结石化学成分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自2009年7月~2011年1月在我科获取的160例肾结石标本。患者在治疗前均采用GE Highspeed/i螺旋CT泌尿系平扫测量肾结石的最大横径及结石的平均CT值,并将获取的肾结石标本采用红外线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经统计学处理找出各种纯结石的相应的CT值范围。结果:纯尿酸结石(498.7±51 HU)与其他成分的结石(879.5±198.6 HU)CT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值<550HU的结石多为尿酸结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百分比及性别、年龄与地区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经结石治疗的住院患者结石标本557例,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结石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7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5:1;40~60岁为泌尿系结石高发年龄段,占58.7%;398例混合型结石(71.45%)高于159例单一成分结石(28.55%);单一成分结石和混合型结石成分中草酸钙检出率最高;草酸钙与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结石最多,占61.94%,草酸钙结石第二,占19.21%,无水尿酸结石占12.2%,碳酸磷灰石占1.97%,仅发现2例胱氨酸结石。含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泌尿结石患者组年龄[(41.0±9.3)岁]与草酸钙组[(51.0±12.3)岁]、无水尿酸组[(57.9±9.8)岁]、草酸钙和尿酸混合结石组[(54.3±11.0)岁]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混合结石组[(49.1±11.9)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地区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发病以混合型为主,胱氨酸结石较为少见;含六水磷酸铵镁结石成分的患者发病年龄较小,而无水尿酸结石患者发病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一期三镜疗法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15 年1 月-2016 年6 月于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接受治疗的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136 例进行 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一期三镜疗法,对照组常规给予开腹术, 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及手术前后5 d 的白介素-6(IL-6)、白介 素-10(IL-10)和C 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 度、胃肠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P <0.05)。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 异(P >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2.94%,低于对照组的11.76%(P <0.05)。观察组手术前后的 IL-6、IL-10 及CRP 水平差值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应用一期三镜疗法对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 实施治疗的疗效较好,结石清除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