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特点,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方法:采用RetCamⅢ对528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分析体重、胎龄和吸氧对ROP的影响。结果:筛查共发现ROP53例,包括AP-ROP 1例。体重少于1 500g的早产儿,49例ROP,占92.45%;孕周少于32周的早产儿,46例ROP,占86.79%;有吸氧史的早产儿,48例ROP,占90.57%。结论:ROP的发病与早产、低体重有关,吸氧是ROP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眼科广域数字成像系统(RetCam 3)筛查早产儿眼底,分析筛查结果和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 年2 月-2016 年2 月采用RetCam 3 筛查的早产儿152 例304 眼,对其中出现早产儿视 网膜病变(ROP)的43 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152 例(304 眼)早产儿以RetCam 3 检出各期ROP 43 眼(43/304),诊断为ROP Ⅰ期者33 眼(33/304),Ⅱ期者6 眼(6/304),Ⅲ期者4 眼(4/304)。本组病例中 未检出ROP Ⅳ期和Ⅴ期。双眼发病者与单眼发病者比较,双胎发病率与单胎发病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 双眼发病者高于单眼发病者,双胎发病率高于单胎。男女、珍贵儿和自然儿之间ROP 发病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OP 自然转归率达90%(39/43)。结论 要重视对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 尤其双胎儿的眼底筛查,如果出现单眼发病,一定要详细检查和追踪另眼发病情况。应用RetCam 3 筛查早产 儿视网膜病变,尽可能早发现早产儿眼部异常,尽可能早治疗,减少儿童低视力和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不同氧浓度下吸氧时间长短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263例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吸氧的早产儿进行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出生体重等指标的检测和记录,定期进行详细眼底检查。对病变程度进行分级,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同氧浓度吸氧时间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平均氧浓度在30%情况下,吸氧时间7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3%,7d为20%。平均吸氧浓度40%情况下,吸氧时间7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11%,7d为35%。平均吸氧浓度大于50%,吸氧时间7d视网膜病变发病率52%,7d为65%,吸氧浓度及吸氧时间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在相同吸氧浓度下,吸氧时间长短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呈正相关,吸氧浓度越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治疗用氧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需要吸氧的早产儿分为A组(78例)、B组(50例)和C组(36例),A组、B组和C组的氧浓度分别为≤29%、30%~39%和≥40%。统计在各种氧浓度、吸氧时间(包括吸氧<10 d和吸氧≥10 d)和血氧饱和度(包括低血氧饱和度与高血氧饱和度)中的ROP发病情况,利用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C组的Ⅱ期病变构成比、C组和B组的ROP发病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氧<10 d ROP患儿相比,吸氧≥10 d ROP患儿的I期病变构成比明显低,而Ⅲ期~Ⅳ期病变构成比则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氧饱和度ROP患儿的Ⅲ期~Ⅳ期病变构成比明显高于低血氧饱和度ROP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氧浓度、减少吸氧时间和保持较低的血氧饱和度有利于降低ROP的发病率和减轻ROP病情,但早产儿医疗用氧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5.
吸氧方法在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因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而导致幼儿视力严重丧失的疾病,它轻者可引发近视、斜视、弱视等,重者可至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它绝大多数发生于低体重的早产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也越来越高,在早产儿的救治中需要用氧,但在治疗发现吸氧浓度在60%以上,吸氧时间>14d以及血氧浓度的突然减低是患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因素。因此近1年来我科对早产儿的吸氧方法作了改进,并与各个社区保健站合作,对出院的婴儿于生后1个月开始作常规的眼底检查(因罕有在生后4周前出现视网膜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惠州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状况,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9月776例(1552只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病筛查资料.结果 776例早产儿中,发现各期ROP共27例,检出率3.479%,其中包括1期11例(18只眼),2期11例(22只眼),3期2例(4只眼),AP-ROP3例(6只眼).统计学分析显示,ROP组和无ROP组在出生胎龄、 出生体重、 吸氧史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早产、 低出生体重与ROP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惠州地区ROP发病率3.479%,出生体重、 出生胎龄、吸氧史及宫内缺氧、 母体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等孕期母体因素都是影响其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湘西自治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以及国际上制定的筛查标准,将出生体重≤2 500g、胎龄≤32周的早产儿纳入筛查对象,并对阈值病变进行干预治疗。结果:在接受筛查的120例新生儿中,共22例发生了ROP,发病率18.3%,ROP的发生率与不同孕周以及出生体重有关。结论:出生体重及胎龄是ROP发生的危险因素,对ROP进行早期筛查以及早期干预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护理及配合。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287例早产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结合眼底成像系统进行眼底筛查、随访。结果287例早产儿中,有30例发生ROP,发生率为10.45%。结论ROP发病率高,应加强宣教、及时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检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充分散瞳;检查时固定好患儿头部,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检查后做好随诊指导。有效的护理配合对ROP的筛查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又称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发育和纤维增生的病变,是全世界范围内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筛查和及时发现病变,发现病变后早期进行手术干预,可以有效避免早产儿致盲,挽救患儿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护理对策.方法 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对85例早产儿行ROP筛查及护理.结果 85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顺利完成且无并发症的发生,发现ROP8例,发生率为9.41%;其中Ⅰ、Ⅱ期6例,Ⅲ期1例,Ⅴ期1例;在本组病例中发生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1例(1.17%);眼睛肿胀1例(1.17%).结论 ROP应及时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充分散瞳、头位固定及心理护理等有效的护理配合对R0P的早期筛查、随访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高危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5月1日~2004年11月30日北京协和医院172例胎龄小于37周,或胎龄大于37周、但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早产儿定期检查眼底。根据ROP国际分期标准进行诊断、分期。同期住院的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172例早产儿中,放弃治疗或死亡12例,检查并随访完全160例。早产儿ROP的患病率为19·4%,对照组新生儿未发生ROP。出生体重≤2000g组的ROP患病率(28·4%)显著高于出生体重>2000g组(8·3%)(χ2=10·217,P=0·001)。孕周≤32周组的ROP患病率(42·5%)显著高于孕周>32周组(11·7%)(χ2=18·258,P=0·000)。胎龄(OR=0·959,P=0·036)和出生体重(OR=0·999,P=0·026)与ROP的发生相关性最高;输血(OR=0·076,P=0·029)和Apgar评分(OR=23·62,P=0·012)与ROP的发生具有负相关性。未发现吸氧方式、表面活性物质、多巴胺和出生前地塞米松的使用、输血和母亲病情与RO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结论早产儿ROP的患病率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孕周越短、出生体重越低,ROP患病率越高。应定期检查早产儿眼底,早期发现ROP。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产儿及婴幼儿眼底检查结果,探讨婴幼儿早期眼底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006年11月~201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后南京儿童医院眼科接受RetCamⅡ系统检查的3 000例早产儿及婴幼儿的眼底筛查结果,统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各种先天性眼底异常的构成比?结果:3 000例婴幼儿中发现明显眼底病变者296例(9.86%)?早产儿1 936例,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征象184例(9.50%),4例发现眼底异常;婴幼儿1 064例,发现眼底异常者96例(9.02%)?结论:0~3岁婴幼儿的眼底检查对儿童眼病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RetCamⅡ系统可以作为早产儿?婴幼儿眼底筛查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丹  潘家华  潘晖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1):1822-1825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及该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6月于安徽省立医院住院且符合2014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的61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早产儿眼底疾病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为ROP组和非ROP组,对ROP组进行分级并计算ROP的发生率。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诊疗情况、并发症及孕母相关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ROP发生的高危因素。 结果 616例早产儿,发生ROP 47例,发生率为7.7%,其中按国际ROP分类标准,Ⅰ区病变3例,Ⅱ区病变27例,Ⅲ区病变17例。1期病变21例,2期病变13例,3期病变12例,4A期1例,Ⅱ区附加病变1例,病变AP-ROP 1例。2组胎龄、出生体重、头围、5 min Apgar评分、窒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诊疗情况的吸氧及吸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PS)、EPO、输血、氨茶碱和咖啡因的使用在2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出血的发生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母情况的激素和硫酸镁的使用在2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R=0.730,95%CI:0.658~0.815,P<0.001)、吸氧(OR=0.159,95%CI:1.050~37.468,P=0.044)、颅内出血(OR=0.018,95%CI:0.001~0.621,P=0.026)和咖啡因的使用(OR=0.049,95%CI:0.003~0.754,P=0.031)在ROP组与非ROP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ROP发病率为7.7%,胎龄、吸氧、咖啡因的使用以及重要并发症(颅内出血)与ROP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特点及筛查策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标准及治疗模式。方法对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 000g的68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ROP发病率为17.6%,早产、低出生体重多发,不规范吸氧可能增加ROP的发生。结论低孕周、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是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79-83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340例住院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描述研究对象的眼底检查结果 ,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ROP组(n=384)和无ROP组(n=1956),比较两组儿童一般情况、临床治疗、并发症、孕母情况的差异及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多因素指标。结果 2340例早产儿中,男1334例,女1006例,诊断ROP为131例(5.6%),无ROP为2209例(94.4%)。其中男70例,女61例;1期83例,2期35例,3期9例,4期3例,5期1例。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头围、Apgar评分、窒息与ROP是否发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单胎与ROP是否发病有差异(P0.05)。吸氧、输血、咖啡因、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胎儿宫内窘迫与ROP是否发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EPO、氨茶碱与ROP是否发病有差异(P0.05)。母亲年龄、产前激素、硫酸镁、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与ROP是否发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现分娩胎次、受孕方式、贫血与ROP是否发病有差异(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吸氧、妊高征是早产儿患有RO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中对早产儿应给予视网膜病变的普遍筛查,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积极干预并发症,进而降低ROP疾病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当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检出情况,探讨ROP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索适合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筛查标准。方法对就诊的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记录其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吸氧方式、筛查时的矫正出生孕周及眼底情况。结果完成全部检查的早产儿共773例,筛查出ROP患儿86例,检出率为11.13%。86例患儿中,接受激光治疗的阈值病变和阈值前1类病变32例,放弃治疗及失访7例,其余47例ROP患儿经随访病变自行消退。结论低出生体质量、低出生孕周、长时间氧疗和胎盘早剥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ROP筛查标准为出生体质量小于1 500 g或出生孕周小于32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当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区早产儿的筛查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2月间在以我院为基地建立的揭阳市地区ROP的发病率及其特点。结果完成全部检查的早产儿768例,发生ROP患儿82例,检出率为10.68%。82例早产儿中,接受激光治疗的阈值病变和阈值前Ⅰ型病变28例,所有ROP早产儿经随访病变自行消退。结论低出生孕周和低体质量是ROP发生的根本性高危因素,对低孕周、低体质量的高危早产儿应规范进行彻底筛查,即高危人群出院后视网膜不完全血管化的仍会发生ROP,应强调出院后随访,通过随访及时发现和治疗严重ROP,ROP病变近期预后均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网络的建立与管理工作的试点,探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网络的建立与管理经验,最大限度减少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利用广州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的组织优势,通过一级网(黄埔区7家产科医院)宣传、动员,对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到二级网络(黄埔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建立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筛查制度,将阳性患儿转到三级网顶—广州市儿童医院眼科确诊、治疗。结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率从2%上升到21%,转诊12例,确诊3例。结论政府支持、领导重视、加强宣教、规范程序、提高人员素质是做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的必备要素,规范程序、加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网络建设内涵,是今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905例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高危因素和RETCAM在ROP筛查中的实用性.方法 对2006年11月至2009年4月在本院眼科就诊的905例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并分析发生ROP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院905例早产儿中,有118例发生ROP,为13.04%.出现阈值病变需进行激光治疗者5 例(9只眼),占 0.6%.ROP组与正常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与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等是发生的基本因素.结论 小胎龄、低出生体重与 ROP 的发生有关,合理规则用氧可以有效预防R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关于早产婴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与致病危险因素探究。方法:选取347例早产儿进行研究,详细记录早产儿出生时的体重、胎龄等信息及经眼底筛查检出的ROP患儿例数,分析筛查结果。结果:与身体健康早产儿对比,可知检出ROP早产儿平均胎龄小、平均体重轻,不同胎龄及体重下的早产儿眼病检出人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需要对早产儿易患的ROP疾病加强了解与重视,可于早产儿出生后,尽快进行眼底筛查,以便及时检出ROP,抓住眼病最佳治疗时机,给予患儿针对性的观察治疗,确保患儿眼病可早日治愈,避免发生病情恶化及失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