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陆学丹  余学芳 《安徽医药》2019,40(11):1230-1232
目的 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病情活动度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风湿科就诊的RA患者共126例,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得分(DAS28评分)分为稳定组26例,低活动度组28例,中活动度组35例,高活动度组37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MMP-2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包括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差异。结果 稳定组患者血清MMP-2水平低于其余3组,低活动组血清MMP-2水平低于中活动组和高活动组,中活动组血清MMP-2水平低于高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活动度组患者血清D-D及FBG水平、PT值和APTT值均高于其他3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低活动组及中活动组患者血清D-D及FBG水平、PT值和AP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不同病情活动度间MMP-2、D-D及FBG水平、PT值和APTT值存在差异,上述指标对判断病情活动度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基于血栓弹力图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凝血状态。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0名为正常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50例为出现HDCP的孕妇(纳入研究组)。所有孕妇均接受凝血指标检测、血小板指标检测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两组之间以及研究组中不同病情孕妇之间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分析血栓弹力图中各项指标与凝血指标与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的PT、APTT、R、K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TT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5),FIB、D-D、PDW、MPV、Angle、MA、LY30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孕妇随着病情加重,PT、APTT、R、K逐渐缩短,TT逐渐延长,FIB、D-D、PDW、MPV、Angle、MA、LY30逐渐升高,PLT逐渐降低。R与PT、APTT呈正相关;K与FIB、D-D呈负相关;Angle与FIB、D-D呈正相关;MA与PLT呈负相关,与PDW、MPV呈正相关;LY30与FIB、D-D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补血益母颗粒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肌肉注射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0.2 mg/次,每日次数不超过5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补血益母颗粒,12 g/次,3次/d。两组均完成5 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水平,产后出血量和止血时间,及子宫体积和宫底下降高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T、PT、APTT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而FIB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凝血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0 min及2、24 h的出血量均逐渐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宫底下降高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血益母颗粒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可有效纠正机体凝血状态,增强子宫收缩力,并同时缩短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D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产科确诊并治疗的114例HD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注射液,20 g与1 00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充分混合,滴速:1~1.5 g/h;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顺产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9%(P<0.05)。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MA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的MA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及TT均显著延长,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凝血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HDP可显著降低 MAP和FIB水平,延长APTT、TT及PT,提高HDP患者的顺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165例为研究对象,将早产儿出生第1天按照胎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儿(胎龄28~31+6周)44例,中期早产儿(胎龄32~33+6周)50例以及晚期早产儿(34~36+6周)71例。另选取正常足月儿5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上述早产儿及产妇临床资料及凝血状态。结果 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3组早产儿相比,足月儿PT、APTT、TT下降,FIB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早产儿产妇及足月儿产妇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功能较足月儿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和凝血四项各参数在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围术期开展观察,记录其TEG、凝血四项、血小板(PLT)的检测结果,将TEG的主要参数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参数(K)、弹力图最大切角(Angle角)、弹力图最大振幅(MA)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PLT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TEG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诊断价值。结果 TEG中的R值与PT值无相关性(r=0.014,P=0.488),与APTT同样无相关性(r=-0.014,P=0.467)。K值与FIB呈明显负相关性(r=-0.288,P <0.001),Angle与FIB呈明显正相关性(r=0.273,P <0.001),MA值与FIB值呈现明显正相关性(r=0.415,P <0.001)。K值与PLT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r=-0.164,P=0.010),Angle与PLT呈现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咖啡酸片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郑州颐和医院治疗的63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空腹口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5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咖啡酸片,0.3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II)评分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血清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生成素(TP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PA)水平,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凝固角(Angle角)和血栓最大幅度(MA值)。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0.65%,明显低于治疗组96.88%(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II评分、GQOLI-74评分,血清PF4、TPO、vWF、HPA水平,凝血功能,以及R值、K值、Angle角和MA值均明显改善,并以治疗组改善的最为明显(P<0.05)。结论 咖啡酸片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8.
李海剑  张婷婷 《中国药事》2018,32(4):522-528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风静胶囊对大鼠及家兔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及家兔分别灌胃给药14 d及10 d,检测SD大鼠及家兔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聚集率。另采用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造模后灌胃给药5 d,检测MCAO大鼠PT、APTT、TT、FIB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益气活血风静胶囊高、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能显著延长大鼠血浆的PT、TT、APTT (P<0.05),并能显著降低FIB的含量(P<0.05或P<0.01),显著降低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5)。与空白组比较,益气活血风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能显著延长家兔血浆的PT、TT、APTT (P<0.05或P<0.01),并能显著降低FIB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以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5或P<0.01)。MACO大鼠模型组给药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T、APTT、TT明显缩短(P<0.05),FIB含量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风静组和人参有效部位组能延长大鼠血浆PT、APTT、TT时间(P<0.05或P<0.01),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P<0.05),牡丹皮有效部位组大鼠TT延长(P<0.05),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P<0.05)。结论:益气活血风静胶囊具有显著的抗凝血以及抑制以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MCAO大鼠有较好的活血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治疗的86例胃溃疡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将1单位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溶于1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9%(P<0.05)。治疗后,治疗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短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APTT、PT明显短于对照组,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治疗胃溃疡出血疗效确切,可缩短胃溃疡出血患者止血时间,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凝血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行TEG监测的ACS患者255例,分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NSTEMI)、ST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组(STEMI),TEG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特点。结果: ACS患者有着较高的血栓强度(MA)和Angle角,STEMI患者的D D二聚体、血小板强度(MA)较NSTEMI患者显著升高(P<0.01)。同时,STEMI患者的用药情况更符合指南要求。结论: TEG能够较好的反映ACS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其中,MA值和Angle角为预测高凝状态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早期临床救治中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发病24 h内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医学会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将患者分为轻症组33例(MAP组)、中重症组26例(MSAP组)和重症组14例(SAP组).完善相关检查,检测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描绘TEG[血凝时间(R)、血块成型时间(K)、α角、血块强度(MA)].记录24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s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及48 h改良Marshall评分,分析监测指标在3组中的变化.结果 中重症组较轻症组PT、APTT、FIB、DD的水平轻度升高(P>0.05);与中重症组及轻症组比较,重症组PT、APTT、FIB和D-D均显著升高(P<0.05).3 组R值、K值、α角和M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症组R值、K值较中重症组和轻症组缩短,重症组α角、MA值大于中重症组和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症组R值、K值较轻症组缩短,中重症组α角、MA值大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和APACHⅡ及Marshall评分系统相关性分析:APACHⅡ及Marshall评分和R值及K值呈负相关(r=-0.127,-0.238,-0.459,-0.213);和α角、MA值呈正相关(r=0.439,0.267,0.379,0.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联合凝血指标可较真实地判断AP患者早期凝血纤溶状态,更准确地预测AP发病早期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救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熊瑛  李荣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9):1708-1712
目的 探讨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对伴眩晕突聋患者听力康复及前庭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伴眩晕突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和抗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甲强龙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内镜下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均治疗10 d。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和前庭功能情况,采用血浆凝固法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高于对照组的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对前庭功能正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78%,高于对前庭功能异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38.46%(P<0.05)。治疗前,两组之间的前庭功能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的前庭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前庭功能正常占比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T、APTT、TT和FIB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治疗后的PT、APTT和TT水平高于且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T、APTT和TT水平高于且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窥镜下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伴眩晕突聋,有利于患者听力康复,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前庭功能和凝血功能,但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需要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与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收治的HDCP母亲分娩的新生儿2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分为A、B、C三组:A组(n=80例)母亲为重度子痫前期、B 组(n=92例)母亲为轻度子痫前期、C 组(n =108 例)母亲为HDCP;根据胎龄将纳入的新生儿分为中期早产儿(n =90 例)、晚期早产儿(n =112 例)和足月儿(n =78 例)。于出生后2 h 内检测纳入新生儿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 (PLT)]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应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HDCP 孕母分娩的新生儿凝血指标水平与HDCP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B、C 组PLT、PT、APTT、FIB、D-D、FDP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HDCP 孕母分娩的中期早产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PLT、PT、APTT、FIB、D-D、FDP 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 秩相关性分析显示,HDCP 孕母分娩的新生儿PT、APTT、D-D、FDP 水平与HDCP 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HDCP 孕母分娩的新生儿FIB、PLT 水平与HDCP 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HDCP 孕母分娩的新生儿血液处于低凝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状态,母亲HDCP 越严重,新生儿越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1日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30 m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均14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y、CRP、FIB、D-D、LDL-C、TG、TC、IL-6、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0%无明显差异。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血脂、血凝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银杏达莫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联合抗栓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强化抗栓治疗,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联合抗栓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心功能指标(LVEF,E/A,CO)、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水平,记录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F,CO,E/A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PT,APTT水平显著升高,FIB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凝血四项(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抗栓治疗ACS临床疗效好,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体内的高凝状态,增强抗栓效果和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注射用血凝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凝酶在前列腺电切术中对PT、F IB、APTT、TT等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前列腺电切手术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手术指征及麻醉方法选择无差异。治疗组于手术开始后5分钟静脉给予注射用血凝酶2μ;对照组于手术开始后5分钟静脉给予0.9%生理盐水5m l。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24h及手术结束前5m in采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 IB)。观察两组病人术中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出血量及生命体征。结果:对照组PT、APTT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加;治疗组PT、APTT无明显改变。TT、F IB在两组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血凝酶在前列腺电切术中可明显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5 m L溶于0.9%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患肢膝上差、膝下差、静脉血流速度、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膝上差、膝下差、FIB均显著降低,患侧血流速度、APTT、PT、TT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晓燕  杨莉  陆雪玲 《肿瘤药学》2021,11(5):590-594
目的 探讨致康胶囊联合黄连五倍子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建立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致康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连五倍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术后出血时间、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相关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出血时间、排液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T、INR、APTT、TT、ACT、FIB、PLT、Hb等凝血因子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致康胶囊联合黄连五倍子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