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血栓弹力图(TEG)在产科出血性疾病产妇剖宫产围术期凝血功能监测的价值,明确TEG能否预测剖宫产术中出血。方法: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并发有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或子痫前期等产科出血性疾病的择期剖宫产产妇30例为出血组,无上述并发症的择期剖宫产产妇30例为对照组,术中监测血常规、凝血象、TEG,判断TEG能否预测产科出血性疾病产妇剖宫产时术中出血量。结果:(1)两组产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组产妇孕周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产妇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远大于对照组(P0.05)。(2)出血组TEG参数K值与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正相关,与血小板(PLT)显著负相关(r=-0.575,P=0.003);MA、CI均与纤维蛋白原(Fig)正相关。对照组TEG参数R值、K值均与Hb正相关,与PLT负相关;MA、CI与Fig显著正相关;CI还与Hb负相关。(3)大出血(出血量1000 ml)组产妇R值与PT显著正相关;K值与PLT、PT、Fig均显著相关。Angle角、MA与红细胞计数(RBC)、Hb、红细胞比容(HCT)、PLT、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Fig均分别显著相关;CI值与PT呈负相关,与Fig呈正相关。(4)TEG参数K值、Angle角、CI值均与出血量相关,以K值相关性最强。(5)出血组中大出血与未发生大出血的产妇各TEG参数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出血组产妇TEG参数与血常规检查及凝血象检查有一定相关性,K值、Angle角、CI值与术中出血量相关,但无法预测此类产妇剖宫产术中是否发生大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与传统凝血指标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妊娠合并AP患者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传统凝血四项指标水平以及TEG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以及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TT水平、R值、K值低于对照组(P 0.05),APTT、PT、FI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A值、CI值、Angle角高于对照组(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PTT与R值、K值呈正相关(P 0.05),TT与K值、Angle角呈正相关(P 0.05),与CI值呈负相关(P 0.05),FIB与MA值呈正相关(P 0.05),其余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两组足月分娩率、早产率、自然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参数与传统凝血指标评估妊娠合并AP患者凝血功能方面具有相关性,TEG可作为评价妊娠合并AP患者凝血状态的有效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液处于凝血和抗凝系统平衡的血栓前状态(PTS)。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特别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衡,凝血系统处于病理性高凝状态。失衡的PTS,为抗凝治疗提供了依据。近年对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LMWH)在子痫前期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LMWH,可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叶酸、体质指数(BMI)及凝血指标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子痫前期孕妇(86例)和正常孕妇(55例),分析孕前BMI、妊娠早期(孕周11~12周)叶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与子痫前期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叶酸、凝血指标PT、APTT水平降低,而孕前BMI和FIB升高(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叶酸、孕前BMI及凝血指标联合检测预测子痫前期,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95%置信区间为0.778~0.905);与良好妊娠结局组相比,不良妊娠结局组血清叶酸水平降低,FIB升高(P 0.05),而两组孕前BMI、PT、AP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妊娠早期叶酸、凝血指标(PT、APTT、FIB)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并可评估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对诊断和监测子痫前期和子痫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采用流式细胞术和ACL血凝仪检测子痫前期及子痈、正常孕晚期和正常未孕妇女全血中GPⅡb/Ⅲa和血浆FIB水平.结果 (1)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水平:分娩前子痫前期及子痫组(1.98±0.53)%比正常未孕组(0.46±0.12)%、正常孕晚期组(0.54±0.19)%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前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2.60±0.63)%与正常未孕组、正常孕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后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FIB水平:正常孕晚期组(4.87±0.98)g/L、轻度子痫前期组(5.89±1.25)g/L及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4.67±1.36)g/L与正常未孕组(3.09±1.10)g/L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组比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孕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全血中GPⅡb/Ⅲa表达水平增高及血浆FIB水平降低,联合检测全血中GPⅡb/Ⅲa和FIB,可作为诊断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小板减少孕妇血小板计数(PLT)与凝血指标及血栓弹力图指标(TEG)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待产的7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血小板正常20例,分为A组(150×109/L~300×109/L)11例,B组(100×109/L~150×109/L)9例。血小板减少53例,分为Ⅰ组(50×109/L~100×109/L)38例、Ⅱ组(40×109/L~50×109/L)6例、Ⅲ组(0~40×109/L)9例。对上述病例进行TEG、凝血指标及PLT检测。结果:5组PLT分别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PFDP)、记录反映时间(R)无相关性(P>0.05)。PLT正常组(包括A组与B组)与血凝块形成速度(Angle)(r=0.790,P<0.01)、血凝块最大振幅(MA)(r=0.691,P<0.01)、凝血综合指数(CI)(r=0.716,P<0.01)呈正相关。血小板减少组(包括Ⅰ组、Ⅱ组和Ⅲ组)与Angle(r=0.666,P<0.01)、MA(r=0.754,P<0.01)、CI(r=0.739,P<0.01)亦呈正相关。B组与Ⅰ组相比,MA、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分别与Ⅰ组和B组相比,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le与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分别与B组、Ⅰ组和Ⅱ组相比,MA、Angle与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正常及减少与凝血指标无相关性,TEG可作为血小板减少孕妇血小板功能的评价指标。孕晚期血小板减少孕妇随PLT减少,TEG指标异常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价值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解痉、镇静、降压及利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DD)、红细胞压积(HCT)、血压、尿量及尿蛋白的变化及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h尿量、24h尿蛋白、PT、APTT、HCT和D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周延长时间(15.21±3.98)d长于对照组(5.67±2.66)d,研究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4~7分者发生率(18.75%)与对照组(53.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可明显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压、尿量、凝血功能,降低新生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影响产后出血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常孕期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TEG)参考值的界定对孕妇不同时期血液高凝状态的指导价值,为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产检及体检的女性血液标本进行凝血功能及TEG检查,分组如下:(1)随机抽取正常早、中、晚孕期妇女各400例作为试验1组。(2)同期135例定期产检的孕妇作为试验2组。(3)同期未孕健康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及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Ⅲ(AT-Ⅲ)均呈下降趋势,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呈上升趋势。中、晚孕期试验组FDP、D-D值与现有临床参考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试验组孕期TEG的凝血时间呈缩短趋势,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P0.05)。最大振幅在试验2组中也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1)随着孕周增加,PT、AT-Ⅲ下降,FIB、D-D、FDP、VWF升高,但早孕期均处于现有临床凝血功能参考值范围内;在中、晚孕期FDP及DD超出现有参考值范围,需要修订。(2)VWF参考值范围可作为临床凝血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3)TEG可用于临床凝血功能的检测。(4)试验1组所测得的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试验2组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新式手术和传统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盆底器官脱垂92例患者,44例行新式手术,48例行传统手术,对年龄、BMI、分期、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前1个月内、术后第2天的红细胞比积(HC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PT)、凝血酶凝结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及手术前后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比较。结果传统手术与新式手术组术后凝血功能中FIB、PT及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传统组术前与术后比较中,FIB、PT、TT、INR、D-D、HCT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式组术前与术后比较中,FIB、PT、TT、INR、D-D、HCT、APTT、D-D、HCT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与新式组手术前后血常规Hgb和PL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片植入对患者手术凝血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未引起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李杨  王秋实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2):918-922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不同水平血小板(PLT)计数与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及其他凝血参数的相关性,以期发现妊娠期女性PLT计数与功能的内在关系,为临床建立妊娠期PLT功能评估和处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的妊娠期女性200例,检测PLT计数、TEG各参数及凝血功能水平,应用Spearman检验分析PLT计数与各TEG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他凝血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PLT计数呈正相关的TEG参数有血凝块最大振幅(MA)(r=0.756,P0.01)、血凝块形成速度(Angle)(r=0.626,P0.01)、凝血综合指数(CI)(r=0.635,P0.01);呈负相关的参数为血凝块形成时间(K)(r=-0.695,P0.01);记录反应时间(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与PLT计数无相关性。PLT轻度缺乏组(PLT计数70×10~9/L~135×10~9/L)及PLT低值组(PLT计数135×10~9/L~200×10~9/L)PLT计数与MA及CI呈正相关,PLT低值组及PLT高值组(PLT计数200×10~9/L)PLT计数与Angle呈正相关,PLT轻度缺乏组、PLT低值组及PLT高值组PLT计数与K呈负相关,PLT重度缺乏组(PLT计数30×10~9/L~70×10~9/L)PLT计数与纤维蛋白原(Fg)呈负相关,其余各组PLT计数与TEG各参数、常规凝血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PLT计数与MA、Angle及CI呈显著正相关;妊娠期女性PLT处于极低值的患者中,PLT计数不能充分反映其聚集功能,MA更能敏感地反应PLT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凝血分子标记物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系统检测27例正常妊娠妇女(A组)和10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单纯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B组)45例,重度子痫前期(C组)57例]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凝血、血小板、生化参数在辅助诊断子痫前期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8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组14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41例。收集两组孕妇年龄、分娩孕周、体质量指数、血压等资料,检测两组孕妇血常规、凝血指标、生化指标,比较两组孕妇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指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小板计数(PLT)、钙(Ca)、尿酸(UA)、胆固醇(Chol)对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孕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LT低于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Ca、白蛋白(Alb)低于子痫前期组,肌酐(Cr)、尿素氮(BUN)、UA、乳酸脱氢酶(LDH)、Chol高于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球蛋白(G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PLT、低Ca、高UA、高Chol是重度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UA、Chol、PLT、Ca辅助诊断重度子痫前期的AUC分别为0.627、0.641、0.411、0.377,UA、Chol、PLT、Ca 4个指标联合诊断时AUC最高为0.734。结论:UA、Chol、PLT、Ca是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辅助诊断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指标,联合4个指标的诊断价值较大,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找有效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辅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20例)、常规疗法+LMWH25IU/kg·d组(B组17例)、常规疗法+LMWH50IU/kg·d组(c组16例)、常规疗法+LMWH75IU/kg·d组(D组18例),连续治疗7d。观察不同剂量LMWH辅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在改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尿蛋白)和围产结局的作用。结果①AT-Ⅲ在A组治疗后有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MWH的BCD组治疗后均有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B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20);D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28);②不同剂量LMWH组治疗后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分别为P=0.010、P=0.002、P=0.002、P=0.014)。A组和B组治疗后舒张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7、P=0.003)。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围产结局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子痫前期的同时加用不同剂量的LMWH对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凝血指标、母婴围产结局未产生明显影响,但大剂量LMWH(75IU/kg·d)在改善24h尿蛋白定量上有一定作用,并是安全的。血压改善的主要作用仍然是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常妊娠妇女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止凝血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正常孕妇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止凝血功能指标和分子标志物,从出凝血角度早期监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动态采集100例正常妊娠妇女孕10~14周、孕20~24周、孕30~34周和28例孕30~36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检测止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断1+2(F1+2)、凝血酶调节蛋白(TM)、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2)、血栓素B2(TXB2)等。结果:(1)正常妊娠妇女随孕周增加TT、PT缩短,PAI-2、TXB2增加,F1+2妊娠晚期与妊娠中期相比呈增加趋势(P<0.05),FIB和TM无统计学差异。(2)与正常妊娠晚期妇女相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TT延长,FIB减少;F1+2、PAI-2、TXB2呈增加趋势(P<0.01)。PT和TM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止凝血功能指标可作为反映孕妇高凝状态的筛选指标,而止凝血分子标志物F1+2、PAI-2、TXB2可作为早期监测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ACTA)和卵泡休止素(FS)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8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43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7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ACTA和FS水平。结果:ACTA和FS在正常妊娠及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中均有表达,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ACTA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F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子痫前期组ACTA水平与MAP呈正相关(r=0.93,P0.001),子痫前期组FS水平与MAP无相关性(r=-0.016,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ACTA和FS与MAP均无相关性,(r=0.16,P0.05;r=-0.037,P0.05)。结论:ACTA的高表达和FS低表达可能影响滋养细胞功能,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脂联素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连接(SP)法及RT-PCR技术,检测20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12例轻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组)及22例重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组织中脂联素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结果 (1)3组孕妇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胞质内脂联素蛋白均呈阳性表达,且各组内胎盘母面及子面脂联素蛋白的表达水平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脂联素蛋白的表达水平(30 984±14 604)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58 360±8910)及正常妊娠组(53 246±17 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妊娠足月者胎盘组织中脂联素蛋白的表达水平(38 890±20 386)与未足月者(29 319±89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均有脂联素mRNA的表达.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1.0±0.2)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2.9±0.8)及正常妊娠组(3.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下降导致其蛋白表达水平也下降,提示脂联素的异常表达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傅勤  陈昕华  林建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10):752-75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再次妊娠后于不同孕周预防性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娩的117例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孕12周(研究A组)和≥孕12周(研究B组)予阿司匹林75 mg/d预防用药,外院转入有重度子痫前期史但本次妊娠未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子痫前期再次发生率、分娩孕周及母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25.3%)低于对照组(76.5%),其中研究A组子痫前期发生率(6.5%)低于研究B组(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年龄≥35岁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ELLP综合征、胸腹水、胎儿生长受限、死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发生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孕周大于对照组,研究A组大于B组;研究组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A组低于B组,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再次妊娠时预防性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子痫前期复发率和延长分娩孕周,从而改善母儿妊娠结局,对降低肥胖、高龄、合并糖尿病的重度子痫前期史患者的子痫前期复发效果明显。而选择小于孕12周的用药时机,对降低子痫前期复发、早产的发生和延长分娩孕周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在孕晚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的含量水平及其亚型mRNA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HLA-G的来源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0例正常足月妊娠者(正常足月妊娠组)及20例正常未妊娠者(正常未妊娠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sHLA-G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sHLA-G亚型(HLA-G5、G6)mRNA在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足月妊娠组胎盘组织表达的差异.结果:①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浆sHLA-G含量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足月妊娠组(P<0.05),正常未妊娠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足月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HLA-G5、G6 mRNA相对表达量(0.32)明显低于正常足月妊娠组相对表达量(1.0).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sHLA-G及其胎盘组织中亚型mRNA含量水平均降低,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胎盘可能是sHLA-G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早发型子痫前期4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4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9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分为硫酸镁治疗组(硫酸镁组)、硫酸镁+丹参治疗组(硫酸镁+SM组)、硫酸镁+低分子肝素治疗组(硫酸镁+LMWH组)、硫酸镁+丹参+低分子肝素组(硫酸镁+SM+LMWH组),对其分娩等情况及治疗前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PRO)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4种临床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①硫酸镁+SM组对于自觉症状改善效果较好(96.43%),与硫酸镁组(7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3天后实验室指标比较,24hPRO值,硫酸镁组(5.44±0.37g)高于其他3组(P<0.05);延长APTT值,硫酸镁+SM+LMWH组(38.09±3.48秒)高于其他3组(P<0.05)。而其他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硫酸镁组延长妊娠平均天数(4.21±2.53天)少于其他3组(P<0.05);硫酸镁组的新生儿存活率(71.05%)最低,与硫酸镁+SM+LMWH组(1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SM、LMWH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两种不同建模方式来构建子痫前期SD大鼠的动物模型的特异性。方法:SD孕鼠随机均分3组,空白对照组同前饲养,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STBM)组用STBM诱导,STBM+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组用STBM+L-NAME诱导。检测蛋白尿(U-TP)、血压(BP)、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D-二聚体(D-D),HE染色胎盘组织,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胎盘组织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胎盘生长因子(PLGF)mRNA及蛋白表达,滋养细胞分离、培养后行功能学实验(EDU测增殖、FCM测凋亡、Transwell测侵袭)。结果:U-TP、BP、APTT、PT及D-D在孕10天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5天及20天U-TP、BP STBM+L-NAME组较STBM组显著增加(P0.05),孕20天APTT、PT STBM+L-NAME组较STBM组显著缩短,D-D显著增加,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STBM+L-NAME组HE染色见胎盘蜕膜带水肿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基带和迷路带见滋养细胞增生。3组比较s Flt-1、SEng、PLGF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BM+L-NAME组s Flt-1、SEng mRNA及蛋白比STBM组明显增高(P0.05),PLGF mRNA及蛋白明显减低(P0.05)。功能学实验中3组细胞增殖和凋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BM+L-NAME组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最少,凋亡最多。与STB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构建子痫前期动物模型中,STBM合用L-NAME诱导比单独应用STBM特异性更强,为临床子痫前期诊疗提供可靠模式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