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标志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绵  吴文成 《医学综述》2000,6(4):155-156
<正>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脏疾病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多。30%~45%的Ⅰ型糖尿病和5%~1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将发展成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尽管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过去的研究一致认为糖尿病肾病原发于肾小球。然而,近年的一些研究认为肾间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在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N)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是目前公认的DN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但靠UAE只能诊断Ⅱ-Ⅲ期以后的DN。近年来对DN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发展迅速,提出很多新的诊断策略。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提出的DN早期诊断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宏  徐晨 《医学综述》1998,4(1):17-19
<正>随着糖尿病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患者因急性并发症致死者明显减少,生存期显著延长,故目前DM慢性并发症已成为DM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威胁,其中糖尿病肾病(DN)的危害尤为突出,而DN早期缺乏明显临床表现,诊断困难,故本文就DN早期诊断近年来在国内的研究进展作一浅述:糖尿病肾病通常分为五期:Ⅰ期:肾脏肥大和高滤过期.Ⅱ期:无临床表现肾小球损伤期,此期肾小球系膜扩展,基膜增厚,运动后可有尿白蛋白排出量升高,呈可逆性,血压正常.Ⅲ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即早期糖尿病肾病,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为 20~200μg min~(-1).Ⅳ期:临床蛋白尿期,即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白蛋白大于200μg min~(-1),肾小球肾小管全面受损.Ⅴ期:尿毒症期.1 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5岁,主因口干、多尿、多饮3个月来诊。患者近3个月口干,饮水量约3000ml/d,尿量增加,夜间起夜由1次增加至2~3次,食量无明显变化,体重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慢性肾脏病变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当前临床诊断主要依赖蛋白尿和微量白蛋白尿,但因其对DN的诊断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我们需要更多的生物标志物来协助诊断DN,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进行危险分级。发现可以早期诊断并能准确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是当前面临的难题。近几年来,关于DN发病机制各个环节标志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步。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简要地综述了相关生物标志物,目的为临床上更加安全合理地诊断早期DN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糖尿病肾病临床早期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7名住院DM患者,采用放射核素法测定UAE及Uβ2MG,观察肾功能变化,探讨DN的早期诊断。结果,36例Alb(-)性患者,检测UAE及Uβ2MG的阳性率分别为33%、11%;21例Alb(±~+)者分别为57%、29%;10例Alb(++~++++)者分别为100%、70%。提示UAE、Uβ2MG检测能早期准确预测DN的发生及肾小球功能改变。因此,可做为DN早期诊断手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右江医学》2016,(2):218-220
<正>在过去几年中,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糖尿病患者总数呈稳步增加趋势[1],糖尿病已被描述为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疾病、肾病的催化剂。我国40~60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5%[2],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首要病因,20%~40%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DN,尽管有明确的筛查建议、指南,但诊断仍然不足[3]。DN大多起病隐匿,但出现临床症状时已不可逆转。因此,早发现、早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血糖、尿糖、尿微量蛋白质测定、B超及眼底检查达到早期诊断目的;结果:诊治糖尿病194例,确诊41例;结论:糖尿病肾病41例通过早期诊断,及时综合治疗,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发病率很高 ,且最终易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故D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1 1 1 老年健康对照组 1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6 0~ 70岁。健康查体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对健康老年人标准的建议[1] 。1 1 2 老年糖尿病组 2 4例 ,均为男性 ,年龄 6 0~ 72岁。全部为Ⅱ型糖尿病患者 ,病程 2个月~ 8年 ,尿蛋白 <0 5 g/ 2 4h ,排除高血压病、心脏病和肾脏病等。1 1 3 老年糖尿病并发DN组 2 0例 ,均为男性 ,年龄 6 0~ 72岁。全部为Ⅱ型糖尿病患者 ,病程…  相似文献   

11.
李玲  李姮瑛  何霁  蒲君 《西部医学》2012,24(10):2014-20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系统健康教育(system health education,SHE)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DKD患者120例,按入院次序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routine health education,RHE)方法,观察组在RHE基础上,由护士实施SHE。比较两组在用药,饮食,自我管理方面的依从性及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方面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SHE能提高DKD患者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甚至避免尿毒症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观察糖尿病肾病肾脏微循环灌注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已确诊的糖尿病肾病Ⅲ期(组Ⅰ)、Ⅳ期(组Ⅱ)患者各18例,另选健康志愿者12例为对照组.各组进行超声造影,QLAB软件记录时间-强度曲线,观察感兴趣区定量灌注参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组Ⅰ肾皮质灌注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组Ⅱ中的AUC增加、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延长、曲线达峰绝对值(derived peak intensity,DPI)降低、局部血流量(regional blood flow,RBF)下降均有差异性(P<0.05);与组Ⅰ比较,组Ⅱ中TTP延长、DPI降低、RBF下降有差异性(P<0.05).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较好地反映糖尿病肾病肾脏皮质微循环灌注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早期DKD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①厄贝沙坦(A组);②阿魏酸哌嗪+厄贝沙坦(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片,而B组则加用阿魏酸哌嗪和厄贝沙坦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等的改变情况,组内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两组之间进行治疗后疗效的比较。结果:A、B两组治疗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可明显改善早期DKD患者的肾功能,并能明显的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快速增长。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而目前DKD的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尚无重大突破。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的使用、改善内皮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等是其主要的综合治疗措施。但DKD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病情往往不可逆地进展至终末期肾衰,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而心血管事件等合并症的高患病率及发病率致其预后较差。因此,应采取系列措施加以防治,如进一步开展DKD知识宣教,倡导早期筛查、早期诊治;倡导DKD临床结合病理的分期治疗规范,细化临床管理,进一步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个体化选择肾脏替代治疗模式;践行转化医学,争取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器械的科学转化和临床应用;积极开展基础研究等应该是DKD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胰激肽原酶组)26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行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监测3个疗程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血液流变学各指标,24h尿蛋白(24hUALB)定量,并观察其肾组织高峰到达时间、10min残留率及15min残留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胰激肽原酶组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降低(P〈0.01),血脂、血压下降亦显著(P〈0.05),15min残留率明显下降(左右肾均P〈0.01),10min残留率亦明显减少(左右肾均P〈0.05),24hUALB定量降低(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可有效地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血压,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排出,促进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恢复。  相似文献   

16.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 is complex. The development of DKD cannot be fully explained by a single mechanis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for the treatment of DKD in China. However, 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DKD us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that are appropriate for TCM characteristics and searching for theoretical bases for TCM clinical application are topics that still need to be explored and researched. Activation of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1/Smad and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s functions as a self-protection mechanism against renal microinflammation in DKD. However, the persistent abnormal overactivation of reactions causes secondary cell dysfunction, cell apoptosis, increased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secretion, and eventually renal fibrosis.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dysregulation of self-balance among a variety of signaling pathways and the loss of self-feedback regulatory mechanisms downstream of these signaling pathways are critical causes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KD. TCM may both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r activation of “hyperactive” signaling pathways (NFB, Smad3, and PI3K/Akt/mTOR) an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r activation of “deficient” signaling pathways (Smad7 and PTEN) to restore balance to cells with an abnormal pathophysiological statu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DK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60例,将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治疗组和低通量透析治疗组,治疗6个月,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3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高通量透析组的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分别为(1.52±0.50) mmol/L、(3.05±1.19) pg/L、(368.61±235.32) pg/L,较治疗前((1.78±0.55) mmol/L、(3.94±1.31) pg/L、(427.45±288.93)pg/L)显著下降( P<0.05),钙、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2.3±0.16) mmol/L、(21.64±8.51)nmol/L,较治疗前((2.12±0.18)mmol/L、(16.77±7.69)nmol/L)显著升高(P<0.05),而低通量透析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可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6(IL-6)与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医院肾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65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Iμg/min设置为无早期。肾损伤组,即DM组,其余45例糖尿病患者UAER20~200μg/min设置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组,即DKD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CysC、IL-6水平。结果DKD组患者CysC、IL-6、CRP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5)。DKD组患者CysC、IL-6单项检测阳性率为60.0%、75.6%,双项阳性率为84.4%,而DM组阳性率分别为27.7%、36.9%、44.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ysC、IL-6单项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CysC、IL-6双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IL-6与CysC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脏疾病检测阳性率,是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确诊的重要方法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GDF15、FGF21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EDK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综合内科就诊的T2DM患者120例,根据uACR结果分为单纯T2DM患者(T2DM组)80例、EDKD患者(EDKD组)40例及同期我院体检的年龄、性别均衡可比的健康者为对照组(NC组)50例。比较各组血清GDF15、FGF21并分析其与EDKD的相关性。结果 EDKD组血清GDF15、FGF21高于T2DM组及NC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GF21与糖尿病病程、SBP、DBP、FPG、HbA1c、uACR、β2MG呈正相关。GDF15与病程、FPG、HbA1c、uACR、CRE、β2MG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GF21及GDF15是DKD的危险因素。结论 DKD患者血清GDF15、FGF21水平升高,血清GDF15及FGF21是EDK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在不同阶段形态改变时视网膜振荡电位(OP)的动态变化,为DR的早期诊断及病程进展预测提供客观的检测依据。方法: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检眼镜检查进行筛选,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进行明确分期,对各期病人在3年内定期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6次)、行视网膜震荡电位检查(2次),最后1次检测配合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视网膜振荡电位(OP)总波幅降低幅度<10.64±4.94uv(约<7.29%),可作为预测视网膜病变未进展的参考值;OP总波幅下降幅度>31.62±9.73uv(约>22.23%),则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人发生DR或DR发生进展的依据。视网膜振荡电位(OP)总波幅降低程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进展有密切相关性。结论:OP的监测可预测DR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